封侯-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铁火雷问世,夺取关隘已经不是难事,一名指挥使就能完成,像刘琼这样的都统制,只拿出一个夺关方案,确实会被人笑话。
刘琼脸一红,连忙道:“卑职和唐将军的方案是奇兵。”
“什么奇兵?”陈庆饶有兴致问道。
刘琼犹豫一下道:“卑职可以说,但恳请殿下不要让其他都统知晓,我们耗费大量心血,着实不易。”
陈庆笑道:“说吧!我替你们保密。”
刘琼拾起木杆指向河南府南部道:“卑职的奇兵就是熊耳山,杀进邓州,夺取邓州、唐州和汝州。”
陈庆顿时有了几分兴趣,问道:“岳飞的军队不在邓州吗?”
“卑职确认过了,按照朝廷和金国签署的停战协议,东段以淮河为界,西段以桐柏山为界,岳飞的军队必须要撤退到邓州和唐州以南,卑职派出的斥候飞鸽传信回来,邓州有敌军两万人驻扎,由我们手下败将张仲熊统领,他负责驻守邓州和唐州,而汝州没有军队。”
“那你的路线呢?”
“卑职考虑沿着熊耳山北麓杀进汝州,以汝州为根基,南攻邓州和唐州。”
“茫茫大山,有路可通吗?”陈庆又继续问道。
刘琼点点头,“卑职手下有一名都头,他就是熊耳山的猎人,他告诉卑职,每年夏天都会有商人穿过熊耳山去邓州收购药材和皮毛,然后秋天又原途返回,有一条非常崎岖的山道可走。”
“辎重大车能走吗?”
刘琼苦笑着摇摇头,“只能用善走山道的骡驴驮运粮草,所以卑职的计划中需要三万头河东驴。”
陈庆沉思片刻道:“一定要河东驴,用骆驼不行?”
“骆驼不擅长走山道,恐怕不行。”
陈庆点点头,“你们这个方案也不错,把它再好好细化,做得扎实一点,尤其是后期和张仲熊作战,各种可能性都要考虑到,比如敌军援军杀来怎么应对,再比如岳飞出兵怎么办,比如失败怎么撤退等等,到时候你们可不是仅仅向我汇报,会有一个评议小组,关师古、蒋彦先、张晓都会参与,他们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
刘琼有些紧张问道:“什么时候开始评议?”
陈庆淡淡道:“我要求本月底截止,然后十天之内开始评议,你和唐将军都要参加,你们要现场回答很多问题。”
刘琼和唐骞商议片刻,对陈庆道:“我们商量了一下,暂时放弃夺取虎牢关的小任务,集中精力把奇兵计划做细做扎实。”
陈庆赞许道:“这就对了,求精不求多,虎牢关和你们的邓州奇兵方案本来就是南辕北辙嘛!”
……
陈庆从灞上回来时,还是黄昏时分,他们没有直接回府,而是来到自己官房,派人去把军部司参事关师古、司马吕纬以及火器署署令杨载波、军器署副署令赵文信等四人请来。
这四人中,关师古是最高主管,吕纬是分管负责人,火器署署令杨载波负责制造,军器署副署令赵文信负责仓储。
火器署和火器局不是一回事,火器局只负责火器设计、火药配制和火器试验,而火器署的管辖范围很广,包括火器和火油两大类,火器类从采矿、提纯、研磨、铸壳、组装成品等等,除了最机密的部分在火器局完成外,其他所有配件和成品组装都由火器署负责。
陈庆关心的是火药产量问题,产量不足其实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否则装药五百斤的箱式木火雷就不会那么稀有了,全军只有五只。
不多时,四人匆匆赶到了陈庆官房。
“辛苦大家了,吃饭的时候还把四位找来。”
关师古笑道:“殿下刚从灞上回来吧!”
陈庆点点头,“就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才想和大家商议一下怎么解决。”
关师古肃然道:“殿下请说!”
陈庆缓缓道:“金兵虽然没有铁火雷,但他们装备大量火药桶,效仿我们,里面填满了毒钉,所以中原之战我们必然会遭到毒钉火药桶的袭击,我们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训练士兵躲避火药桶,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训练的火药桶没有库存了,据说军部司这边也没有库存了,是这样吧?”
陈庆目光望向吕纬,火药桶库存由他负责。
吕纬点点头,“确实如此,之前我们拆除了一万两千只火药桶,双层桶和毒钉都在仓库内,就是火药没有了。”
关师古有些惭愧道:“当时就没有考虑到训练还需要木火雷,只是想着训练火器兵怎么使用铁火雷,完全忘记了我们还需要防御金兵的木火雷,结果我拍板决定从库存火药桶取火药,我考虑不周,确实有责任。”
陈庆摆摆手,“我召集四位来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我要四位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九百五十三章 解决
火器署署令杨载波叹口气道:“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火硝新矿,都在采原来的老矿,四川老君山的矿已经快枯竭了,秦州矿越来越难开采,产量低,光研究铁火雷就耗用了几万斤火药,消耗量太惊人,以至于铁火雷研制成功,我们矿源却要枯竭了。”
“我记得你们去年开始在河东寻找新矿,有进展吗?”
“河东有三个矿区,璐州矿和晋州矿都被金兵采绝,唯一有希望就是代州矿,那边矿还有大量储量,估计能采出数十万斤矿石,再提纯,大概会有八九万斤纯火硝,我们已经在招募人手,制作器具,争取五月份开采,七月份出第一批火药。”
陈庆摇摇头,“远水不解近渴,我现在训练就要用,等不了七月份。”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赵修文道:“或许卑职有个办法!”
几双目光刷地望向他,异口同声道:“什么办法?”
赵修文笑道:“我们火药不足,但朝廷有足够的火药。”
陈庆一怔,“我不是记得你当初说过,朝野也火器不足。”
“殿下,朝廷只是火器不足,不代表火药不足,卑职在军器监当主簿,知道朝廷有十几万斤火药库存。”
“为什么不造火器,我不是把软火绳图纸给了你们,和你们交换了千步砲图纸,有了软火绳还不行吗?”
赵修文摇摇头,“我们只造了几千只火药桶,就停止的制作,因为发生了一件很诡异的事,朝廷下令停产火药桶。”
“什么诡异事情?”
“我们按照图纸制作火绳和火药桶,交给军队使用,但反馈很糟糕,说是点燃火绳,火药桶瞬间就爆炸,各军都不敢再用,然后军器监找原因,结果发现图纸被人掉包了,再找殿下给我们原始图纸也找不到了。”
关师古立刻反应过来,“有内鬼?”
“对!一定是有人把原始图纸偷给金国,再把我们现有图纸掉包,图纸有问题,火绳就不对了。”
陈庆笑道:“火绳的图纸并不重要吧!只要知道原理,工匠多试验几回就能做出来。”
“但朝廷的文官们可不是这样想的,知政堂叫停了火药桶制作,要追查内鬼,结果查了一年什么都没有查到,事情不了了之,换了两任军器监令都怕担责任,不肯批准重启火药桶的研制,工匠都调走造其他火器,现在签署了停战协议,更没有人管这件事了。”
“然后呢?”
陈庆又笑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向朝廷买火药?我感觉朝廷可不会卖给我们。”
关师古摇了摇头道:“向朝廷买也不现实,一来一去就要两三个月,还要谈判交涉,就算朝廷答应卖也要半年以后了,还不一定答应。”
赵修文很无奈道:“卑职也只想到这个办法!”
这时,陈庆眼珠一转,笑道:“你提醒我了,我可以间接向朝廷换火药,张俊手中一定有火器吗?”
赵修文连忙道:“他有的!他的军队是火药消耗第一大户,他的仓库有至少有十几万件各种火器,还有几万桶火药。”
陈庆微微笑道:“那我们就用火油向他换,他自然会找个训练的借口再向朝廷要火药,反正朝廷的东西,他一向很慷慨。”
关师古眉头一皱,“就怕时间上来不及,张俊在庐州,一来一去也要两个月。”
陈庆摆摆手,“这倒没有关系,关键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库存火药?”
赵修文迟疑一下道,“仓库里还有八百桶,四千斤!”
“不止四千斤!”
火器署署令杨载波连忙补充道:“火器工坊的仓库里还有三万斤库存火药,准备用来制作铁火雷!”
“那就好办了!”
陈庆当即立断道:“现在的库存火药全部用来恢复成火药桶,给我用于训练,然后我会让周宽派人去和张俊协商,把他的火药都运回来,继续制作铁火雷,现在库存铁火雷应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吕纬连忙道:“现在库房内还有三千多枚铁火雷,应该足够了。”
没想到最棘手的火药短缺问题居然能在一次协商中解决了,着实让陈庆感到欣慰,他对赵修文笑道:“还是赵署令的建议好,这次我会记你一功。”
赵修文担忧道:“卑职就担心张俊不肯答应交换,后续没有了火药,那就麻烦大了。”
陈庆淡淡道:“那是你太不了解张俊了!”
……
回到府中,天已经黑了,陈庆着实有些精疲力尽,倒不是身体疲劳,而是精神力和脑力耗费太大,来到自己书房,躺在软椅上就不想动了。
他忽然感到一双小手站在身后轻轻捶自己的肩膀,他慢慢睁开眼睛,向后望去,却是他的宝贝女儿陈雪,正在满脸认真地给他捶肩头呢!
陈庆心中一软,拍拍她小手笑问道:“宝贝儿怎么来了?”
“娘说爹爹很累,让大家不要打扰你,我就想给爹爹捶捶肩头,爹爹舒不舒服?”
“乖孩子,爹爹很舒服,谁教你的?”
“我看见四娘常给爹爹捶肩头,还捏脑袋,我捏不动。”
陈庆伸手捏捏宝贝女儿的脸蛋,笑道:“怎么一下子长大,不调皮了?”
“雪儿本来就很乖嘛!”
陈庆欣慰笑道:“雪儿给爹爹捏肩膀,爹爹一下子就有精神了,你去告诉娘,就说爹爹又饿又渴,想喝茶,要吃饭!”
“我去告诉娘!”
望着女儿可爱的身影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陈庆心中说不出怜爱,都是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他终于体会到了。
不多时,吕绣带着阿莲端着热茶和饭菜快步走进来。
“我还想着让夫君睡一会儿,没想到小家伙跑来说爹爹想喝茶,要吃饭,她是不是又偷偷跑来缠你了?”
“雪儿今天可乖了!”
陈庆一边大口吃饭,一边笑问道:“她偷偷跑来给爹爹捶肩头,让我一下子恢复了元气。”
“咦!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吕绣也惊讶道:“她今天表现得很好,并没有闯祸啊!”
在吕绣的认知中,女儿只有闯了祸,才来向父亲求救,今天倒奇怪了。
陈庆着实饿坏了,风卷残云一般将饭菜吃完,又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浑身舒服。
“今天可是累坏了,跑去灞上,给一群将领做示范,亲自训练士兵一个多时辰,又马不停蹄跑回来商议大事,很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累过了。”
“官人,我来替你捏捏肩头和头部吧!”阿莲主动请缨道。
吕绣看了她一眼道:“夫君今天很累了,就捏捏肩膀和头部,让夫君早点休息。”
吕绣在警告阿莲,要体恤丈夫的身体,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阿莲乖巧答应一声。
吕绣收拾食盒走了,阿莲站在丈夫身后,轻轻给他捏着肩膀。
一股沁人的幽香扑鼻而来,陈庆心中燃起一股小火苗,便握住她的手笑道:“你好久都没有像以前那样服侍我了。”
“阿莲当然愿意服侍官人,可是刚才王妃已经说了。”阿莲有点为难。
陈庆微微笑道:“她只是说说而已,若真有此心,就不会让你单独留在这里了,阿莲,今晚陪我睡书房。”
“阿莲遵命,我去给乳母交代一下,马上就来。”
余莲匆匆去了,陈庆发现余莲自从有了儿子以后,就没有像从前那样野味十足的迎合自己,反而变得有些矜持,她不知道自己就喜欢她从前的那股子野性吗?今晚得好好教教她。
第九百五十四章 蹊跷
临安,自从《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污蔑攻击雍王的无耻小人黄有功畏罪自杀消息后,为虎作伥的《快报》名声大臭,被临安百姓抛弃,发行量急剧下降,在短时间内便沦落到和其他三流小报并肩的地位。
倒是钱家为后台的《越报》和苏州几大士族创办的《苏报》因为贴近本土,关注民生,因而获得江南本地人的支持,订阅量一举超过《快报》,成为排名第二集团的报纸,仅次于一骑独尘的《京报》。
临安的媒体之争暂时划一段落,作为这次捍卫雍王名誉之战的主将王牧,却始终保持着低调,不仅是秦桧或者天子赵构,就连报馆内部的主笔们都认为这次《京报》的文章作者矛语者是雍王特使胡云,谁也没有把这位新来的审编张金晃放在眼中。
这也是对王牧的保护,低调,低调,再低调,直到前天,王牧否决了时政主笔程进深撰写的《雍王的中原野心》一文,众人这才意识到这位张金晃有否决权。
很快,又有人发现张金晃的俸禄居然和馆主一致,报馆上下这才开始关注王牧,开始探寻他的来历,不过一切都徒劳,谁也没有将这位张金晃和当年张浚的首席幕僚联系在一起。
中午时分,在六位居茶馆内,王牧和胡云坐在一起喝茶,他们经常在一起喝茶,两人性情相投,都一样才识过人,私交渐渐变得深厚起来。
胡云喝了口茶笑问道:“少府兄怎么把《雍王的中原野心》一文否决了?岳馆主前天找到我,他对此有点意见啊!”
王牧淡淡道:“胡贤弟看过那篇文章吗?”
胡云摇摇头道:“没有看过,我向岳馆主要这篇文章,他到现在还没给我,不过我也觉得这篇文章的名字不妥,什么叫雍王的野心,听着就不舒服,岳馆主应该也心知肚明吧!”
王牧又道:“如果仅仅是名字不妥倒也罢了,把野心改为雄心,我那里也就通过了,关键是内容不妥。”
“内容如何不妥?”胡云笑问道。
“内容说雍王图谋中原,夺取战略大势,川陕连接中原,形成了对江南的半包围之态。”
胡云呵呵笑道:“这位主笔还是有点水平,看得很透嘛!”
王牧摇摇头,“胡老弟别忘了,我们的报纸是给谁看的,是给百姓和士大夫,首先,现在只是传闻雍王要出兵中原,并没有确定。
就算需要造势也不能说雍王出兵中原是为了包围临安,我们要的是大义,雍王出兵中原,是为了驱逐鞑虏,是为了解救中原百姓。
而那篇文章丝毫不谈大义,只说阴谋,这分明是《快报》文章,怎么能出现在《京报》的头版头条上?”
胡云竖起大拇指,“郑国舅果然没有看错人,有王兄坐镇报馆,报馆的方向就不会出错!”
王牧眼中有些忧虑道:“但这件事有些蹊跷,我有一种不祥之感。”
今天是王牧把胡云请出来喝茶,胡云立刻意识到,王牧应该发现了什么?
“说具体一点,什么蹊跷?”
“十天前岳馆主进行内部调整,把主笔时政的老丁调整去管服饰类,而把主笔文学类的程进深调来主笔时政,然后没几天,这篇《雍王的中原野心》一文就出现了,作者正是程进深,而且他主管时政这十天,一篇关于川陕的时政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