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464章

封侯-第464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没有线索,这些都是有线索的人,少废话,赶紧排队去!”
  瘦小男子无奈,只好排在队伍最后,心中也充满了期望,五千贯啊!只要有人肯给他五千贯,把他老婆孩子卖了他都愿意。
  ……
  鸿运酒楼已经关门五天了,在鸿运酒楼背后的小巷里有一座占地一亩的院子,这里便是何掌柜的家,虽然酒楼已经关了,但何掌柜并没有搬家,此时,他在催促妻子赶紧离去。
  何掌柜有一儿一女,儿子是一名西军都头,当年李成和关师古率十万大军征讨成纪县,结果全军覆灭,何掌柜的儿子就是十万投降大军中的一员,现在西军混得不错,已经积功十二转,今年就要被升为副指挥使。
  而女儿也早已出嫁,目前在偃师县,这间院子只有何掌柜和老妻住在一起。
  “那些东西就不要了,赶紧走吧!”
  何掌柜的老妻已经收拾了细软,但又舍不得家中的财物,都想带走,“你再等等,布匹我不要了,但绸缎我要拿走,都是花不少钱买的。”
  这时,一名伙计跑来道:“大掌柜,邱老六不在家,他妻子说他一早出去了,不知所踪。”
  “坏了,这混蛋肯定去告密了。”
  邱老六就是给何掌柜画地图的私盐贩子,军方贴出悬赏通告,何掌柜就担心起来,邱老六唯利是图,十有八九要出卖自己。
  “老婆子,你再不走,金兵就上门来抓人了。”
  何掌柜的老妻拎三个包裹出来了,怒怼丈夫道:“你但凡早点告诉我,也不至于这么狼狈,我还有几十贯钱和上百匹布,还有那么多好的日用品……”
  “行了,行了,留给金兵吧!要不然他们会搜个没完。”
  何掌柜接过包裹,伙计帮拎一个,何掌柜妻子细心地将房门锁上,三人迅速从后院门离开了住宅。
  狡兔三窟,自从何掌柜替西军做事后,他便等待着房屋降价的机会,真被他等到了,前年在洛阳房价暴跌的风头上,他在距离老房约一里外又买了一座占地三亩的小宅子,对于何掌柜这种精于世故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躲藏之术,他还特地留了半锅馊臭的饭菜,还有一张租牛车的单子。
  ……
  排了近两个时辰的队,终于轮到邱老六了,负责记录的官员只记下几笔,便觉得不对,此人好像是真线索,不是来骗钱的那种,官员立刻把邱老六带去了县衙对面的元帅府。
  折可求上下打量这个脸色焦黄,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叫邱寅,寅时的寅,朋友都叫我邱老六。”
  折可求点点头,“你说吧!什么线索?”
  “小人以前做点小买卖为生,对河南府十二县的情况非常熟悉,就在几天前,以前认识的一个人找到我,希望我绘制十二县地图,主要是小路,怎么绕过关卡,然后各县的地头蛇有哪些等等,没多久,小人便听说了十二县出现传单之事,小人估摸着应该和我绘制的地图有关系。”
  折可求精神一振,他觉得这个线索有戏,又和幕僚莫文台交换一个眼色,莫文台也点点头,表示可信。
  “找你绘图的人是什么人?”折可求急问道。
  邱老六慢慢吞吞道:“小人说的这个算是线索么?”
  这个就像收费电影一样,不付费就休想往下看。
  折可求暗骂一声,喝令道:“拿两百两银子来!”
  亲兵端过一个盘子,盘子里摆放着二十锭白花花的银子,邱老六顿时眉开眼笑,把银子收入携带来的布囊之中。
  折可求一忍再忍,最后恶狠狠道:“银子归你了,赶紧说,是谁?”
  邱老六并不指望能得到五千贯钱,能得到一千贯钱他就心满意足了,他连忙道:“将军,这个人便是鸿运酒楼的何掌柜!”
  “鸿运酒楼在哪里?”折可求起身问道。
  莫文台去过这家酒楼,他回答道:“在相国寺西门正对面,不知道是不是那家?”
  “就是那家!”邱老六连忙道。
  “点齐五百士兵,去鸿运酒楼!”
  折可求亲自率领五百士兵赶往鸿运酒楼,负责全城搜查的士兵才刚刚搜到这一带。
  折可求一挥手,五百士兵将酒楼团团包围,但很快发现酒楼大门从外面锁着,已经停止营业,士兵们却不管,直接砸掉门锁,冲了进去,从地窖一直搜到三楼,前院后院都搜遍了,一个人影都没有,灶台上甚至落了灰,显示至少五天以上没有开火了。
  隔壁杂货铺的掌柜被找来询问,他战战兢兢道:“已经差不多有五六天没有开门了,没有一个人来过。”
  折可求咬牙问道:“掌柜和伙计住在哪里?你肯定知道,快说!”
  “伙计住哪里不知道,没有人关心,何掌柜的家我妻子可能知道,她去送过货。”
  他把妻子找来,他妻子指了指后面的小巷道:“小巷里就一户人家,就是何掌柜家。”
  折可求立刻带领士兵跑了过去,巷子很短,果然只有一户人家,从里面锁着,士兵冲上去一脚踢开门,数十名士兵冲进了院子。
  院子里只有五间屋,前后院子比较大,后院种一株梨树,还有一扇小门。
  片刻,房间搜完了,为首士兵摇摇头,“启禀大帅,没有人!”
  这时,一名士兵拿着一张单子过来,“在抽屉里找到的,五天前的单子。”
  折可求看了看,是一张骡马行的租车单子,这是给租车人保留的底单,大鹏骡马行,好像就在相国寺附近,他立刻把单子交给手下道:“去核实!”
  手下飞奔而去,折可求想了想,又去厨房,一进厨房便闻到一股馊臭气味,炉子上有半锅饭菜,发出阵阵难闻的臭味,他捏着鼻子,又用手抹了一下灶台,上面起灰了。
  看样子很久没有住在这里了,前门内锁,后门外锁,他们应该是从后门离去的。
  折可求回到院子,只见士兵从房间里搜出一百多匹细麻,几十贯钱,还有几匹绸缎,然后就是一些铜盆、上好民窑瓷器,十几件上好绸缎衣裙,折算下来,也就价值五百贯钱。
  这时,去骡马行核对的士兵回来了,躬身禀报道:“骡马的掌柜认识这位何掌柜,他说五天前,何掌柜租了一辆牛车回老家荥阳了。”
  折可求忽然明白了,杀死了偃师县的吴知县后,这帮人知道会出事,肯定已经转移离开洛阳,躲到别的地方去了,自己还派军队搜个屁啊!
  相通这一点,折可求万分恼火,喝令道:“传令下去,停止搜城,士兵归营,还有那个邱老六,把我的两百两白银收回来,他不配得一文钱的赏赐!”


第九百四十九章 消释
  尽管一无所获,折可求还是紧急派人赶往汴梁,以书面方式向完颜兀术汇报这次传单事件。
  此时是二月下旬,汴梁城内已是春暖花开,这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节,也给暮气沉沉的汴梁城带来一缕生机。
  十几年来,汴梁城已经无法再恢复当年《清明上河图》的盛景,一方面是人口锐减,汴梁已从当年百万人口锐减到三十余万,城内的豪门权贵基本都被消灭殆尽,要么家破人亡,要么举家南迁,只剩下无力南迁的普通百姓,在伪齐的残酷剥削以及金兵的铁蹄下,苟延残喘地生活着。
  另一方面也是失去大宋都城的政治地位,无法从天下各地远来财富,而临安和京兆的崛起,也加剧了汴梁的衰落。
  第三方面便是建炎二年黄河决堤的影响,富庶的中原变成千里黄泛区,元气大伤,加上伪齐的残酷剥削,至今没有恢复过来。
  不过在伪齐时代,都城汴梁也曾短暂繁荣过,是一种畸形的繁荣。
  汴梁夜生活的畸形繁荣在伪齐年间达到顶点,满街都是酒馆、妓院和赌馆,通宵达旦,‘食色,性也!’孟夫子的这句话在伪齐汴京时代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完颜兀术却极为憎恨这种畸形繁荣,他的军队需要粮食和肉食,所有人都跑去吃喝嫖赌,谁来种粮?谁来养羊?伪齐倒台后,完颜兀术主政中原,他第一件事就是下达了无限期宵禁令,天黑后百姓不得再上街,店铺不得营业,畸形繁荣的夜经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到了晚上,再也没有勾栏瓦肆的笙歌曼舞,而是变成死寂沉沉的漆黑一片。
  很多靠夜间谋生的百姓无法在汴梁生活下去,只好迁徙去应天府或者济州、恽州等地,短短一年时间,人口从三十五余万再次减少到三十万不到,只有二十七八万了。
  当年繁荣的租房经济也没有了,满街都是无主空房,哪里还需要租房。
  这些完颜兀术都不在意,他只在意有多少人种田,有多少人养羊?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好事,更重要是,他不需要像伪齐那样维持五十万的军队,他将伪齐军削减了三十五万,让士兵回家种田,只留下十五万精锐之军和自己十万女真军,军队总人数只有伪齐军的一半,不需要再残酷压榨百姓。
  在长史范拱的建议下,完颜兀术又下令减税三成,百姓的逃亡趋势也渐渐稳定下来。
  梁王府内,长史范拱和司马赵元正在向完颜兀术提一个新建议,建议是赵元提起,赵元是范拱推荐的接班人,范拱已经六十岁,精力大不如从前,他的身体承受不了沉重的政务压力,便把颍昌知府赵元推荐给完颜兀术,两人明确分工,范拱主管军政,赵元主管民政。
  颍昌府在伪齐时代连续七年蝉联产粮第一州,原因就是知府赵元重视农业,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颍昌府不仅是第一产粮大州,同时也是人口逃亡最少的一个州,百姓比较安居乐业。
  赵元躬身道:“卑职和一些商人聊起川陕的农业经验,他们一致夸赞陈庆大力推行的溪河种草法,王爷,卑职觉得这种畜牧办法对我们非常有用!”
  完颜兀术也很有兴趣,他最关心的事情,除了种粮就是养羊,十万女真大军可是要天天吃羊肉。
  “具体说说!”
  “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在河边以及小溪旁都种满牧草,川陕那边种的是紫花苜蓿,我们可以种别的,比如大巢菜,它的叶子根茎可以养牛马羊,它的豆子收集起来,在荒年可以救济饥民,所以我们老家叫做救荒菜,而且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这边有大量种子,不像紫花苜蓿还得去搞种子,一来一去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了。”
  完颜兀术欣然点头,“这个办法不错,哪里有这个大巢菜的种子?”
  “回禀王爷,颍昌府就有,卑职收集了二十几万斤,准备用来救荒,却忘记了大巢菜也是优良牧草,可以用来畜牧,现在正好是种植季节,四月就晚了。”
  完颜兀术看了一眼范拱,问道:“长史的意见呢?”
  范拱点点头,“我也赞同,现在时间比较紧,必须立刻实施,而且王爷需用军令压下去,否则很多州县会阳奉阴违,不肯推行。”
  完颜兀术点点头,对赵元道:“这件事本王全权交给你实施,我会下达军令,州县官员不执行者,一律处死!”
  赵元点点头,“因为数量只有二十几万斤,不可能全境推广,卑职派人去取种子,同时再制定一个计划,看看哪些州县可以首先推广。”
  “去做吧!”
  赵元行一礼走了,这时,完颜兀术又对范拱道:“完颜昌派喝离撒前来和我协商合作一事,明天喝离撒就到汴梁了,先生怎么看这件事?”
  范拱想了想道:“卑职觉得,应该和昨天折可求送来的报告有关!”
  “你是说,西军要大举进攻中原?”
  范拱点点头,“卑职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陈庆去年和前年对河东路的进攻,我最初以为他是为了攻打河北路,但去年他去了临安,我开始意识到,他真正目标是中原,他拿下河东北路也是为了确保河东的安全。”
  “先生为什么觉得他会攻打中原,而不是河北,要知道河北只有七万女真军,十几万签军训练程度也差,更容易夺取河北,我不理解他为什么要避弱就强?”
  范拱微微笑道:“从军事角度确实无法理解,但如果从政治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所以就有中原图大和逐鹿中原的词,但陈庆也并非是为此,而是为了民心,他要得中原民心,要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而宋朝廷对中原的厌弃,视为累赘,用和我们签订停战协议为借口,将中原弃之如敝屣,这两者的格局就看出来了,显然陈庆在政治上要比朝廷高明。”
  完颜兀术冷笑一声道:“说得好像陈庆能夺取中原一样,难道我们就那么不堪一击,这里是中原,不是和尚原!”
  “王爷,卑职只是在分析陈庆的进攻方向,从政治上考虑,顺便再和宋朝对比一下,至于他能不能夺取中原,那是另一回事。”
  完颜兀术半晌道:“依先生之意,我们要和挞懒合作?”
  范拱点点头,“合则一心,分则两败!”
  完颜兀术所有所思,负手站在窗前久久不语。
  ……
  次日下午,完颜喝离撒在三百名骑兵护卫下抵达了汴梁,完颜兀术亲自到城外迎接完颜喝离撒的到来。
  两人像兄弟一般大笑拥抱,手握着手一起乘坐无蓬车进入汴梁城,当天晚上,完颜兀术在大殿前的广场上举行盛大酒宴,欢迎完颜喝离撒的到来,大碗的烈酒,大块的羊肉,爽朗的笑声。
  双方的诚意都发自内心表达出来,气氛也烘托足够了,接下来就要谈正事了。
  上午,完颜兀术陪同喝离撒在城墙上骑马缓缓而行,完颜兀术用马鞭一指远处宫殿,“那里便是我的梁王府,也是宋朝的皇宫,我嫌它太奢侈,拆除大半,只剩下三百亩,刚够我使用,这座皇宫和周围的土地、城池、人口都是我们的战利品,是我们留给子孙的财富,我们得到它才十几年,还没有焐热,难道又要失去吗?”
  喝离撒点点头,“当然不能失去,但这不是靠四王子一个人来维护它,而是要靠我们全体女真人,我们所有的人团结一心来保护它,把这千里江山留给子孙,挞懒就是这个想法,我们不能再被陈庆各个击破,他要战,河北和中原都是战场,甚至河东、关中。”
  完颜兀术拍拍他后背笑道:“走吧!我们去地图前详细谈一谈。”
  两人催马向城下走去……


第九百五十章 黄金
  京兆雍王府,吕纬将一千五百两黄金交给了王妃吕绣,一千五两黄金接近一百斤,吕纬用了三个箱子来装,满满三大箱,非常沉重。
  他是晚上运过来,由内卫负责替他押送,这一次陈庆也在场。
  吕纬默默将黄金交给王妃,吕绣写了一张收条给他,签字画押,吕纬将收条小心翼翼收好。
  吕绣随即让三名女护卫拎起黄金箱子,跟随自己回了内宅,外堂上只剩下陈庆和吕纬二人。
  吕纬叹了口气道:“没想到他们居然真的给我两千两黄金。”
  陈庆淡淡笑道:“如果铁火雷是真的,它可远远不止两千两黄金!”
  “如果他们很快发现是假的怎么办?”吕纬有些担忧道。
  陈庆笑了笑道:“你放心吧!没有三年时间,他们仿制不出来,光是硝粉的纯度和细度,就需要他们研究一两年时间,何况还有火药配方,他们心里有数,差一点点都不行,还有铁壳的制作工艺,每个地方的铁壳厚度都完全一样,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到,何其之难?我们最顶级的铸铁匠废了五十多个铁壳,才成功这一个。”
  吕纬恍然,“卑职明白了,如果仿制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