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京报》报馆位于西大街,占地约十亩,这块地是陈庆买下,事实上,《京报》完全是陈庆个人投入本钱,先后投入了一万贯钱,才使《京兆》以超常的速度运转并发展起来。
这一万贯钱主要是买土地和房宅,另外一个大头就是买下那批活字和雕版,光上好雕版就有三千多块,活字几万个,杨天放只开价三千贯卖给陈庆,这个价格极其便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批活字和雕版的所有权并不是杨天放的,而是向家的财产,最早是归杨天放的父亲,但向家已经花一万五千贯钱买下,向家老小悉数被女真人掳走后,这批活字和雕版又归杨天放所有。
这次陈庆把他们救来京兆,杨天放实在不好意思大开口,便以三千贯的价格贱卖给了陈庆。
有了陈庆的财力投入以及官府的支持,短短二十余天内,《京报》就发展到三万份的发行量,每份十文钱,每天三万份,正好是保本的门槛。
但对陈庆来说,报纸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舆论武器。
马车在报馆门前缓缓停下,陈庆从车厢里走出,两边各有数十名骑兵举着大盾护卫。
大管事杨天放和主笔管事刘征迎了出来,杨天放是负责整个报纸的运营,但内容这一块他不擅长,很巧合的是,原本《京报》主笔管事刘征就在京兆,开了一家学堂糊口。杨天放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参见郡王!”二人一起躬身行礼。
“两位辛苦了!”
陈庆跟随他们进了府宅,这是一座三进住宅改成的报馆,前面的下人房变成分发报纸之地,中庭是文案房,相当于编辑部,左右两个大院子是排字房、校正房和印刷工坊,后宅变成了刻字房和仓库。
陈庆在前院的贵客堂内坐下,有茶童给他上了茶,他笑问道:“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
杨天放苦笑道:“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手不足,活字不足,导致印刷数量上不去。”
“为什么?”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每天印刷其实并不止一个活字底版,要不然一个活字底版印三万份报纸怎么来得及,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十个活字版,十个人同时印刷,每个人印刷三千份,这个方案其实还是很紧张,最好是一百人同时印刷,每个人印刷三百份,那么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这就需要一百个活字底版,然后就需要大量的活字,需要大量的排字匠、刻字匠。”
说到这,杨天放又叹口气道:“可人手太多,我们负担不起。”
陈庆微微笑道:“有办法解决啊!活字不够去买,去巴蜀,去江南购买,肯定能买到,至于印刷人手,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印刷的,带我去看看!”
第八百零四章 京报
陈庆跟随二人来到印刷房,只见几个伙计在那里印刷什么,在雕版上刷上油墨,铺上白纸,用滚筒一刷,立刻又换一张纸,非常熟练。
杨天放解释道:“《京报》都是晚上集中印刷,最近国子署托我们印刷一批教材,白天找几个伙计负责教材印刷。”
陈庆眉头微微皱问道:“但你们印刷报纸也是这样吗?一人做一个木刻版?”
杨天放有些不安道:“基本上是这样。”
陈庆摇摇头道:“我给你们提个建议,把二十个雕版铺放在一起,然后上面覆盖一张大纸,两个伙计用一个很大的滚筒,这是二比二十,如果排出的活字雕版足够多,那把一百块雕版铺放在一起,甚至还可以利用水力来印刷,反正都是很枯燥的一来一去,最后用刀一切,这不就很节省人手吗?”
杨天放呆了一下,满脸惭愧道:“卑职明白了,会尽快改善!”
陈庆摆摆手笑道:“我今天来,不是说印刷,而是希望能增加一个版面,民以食为天,增加一个美食版面,然后把各种商铺信息的版面去掉,单独印刷在一张纸上,夹在报纸里。”
杨天放和刘征对望一眼,两人异口同声道:“完全可以!”
陈庆点点头又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能不能把目前的报纸分拆成两份报纸,一份专门是时政经济文学,一份是服饰、美食、育儿、故事之类你们看是否可行?”
杨天放笑道:“以前就是这样做的,我们除了《京报》外,还有一份猎奇的小报,两份报纸都非常受欢迎,但谁都想不到它们居然是一家报馆出的报纸,郡王的要求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三人又回到贵客堂,陈庆喝了口热茶,又问道:“我听说当年汴梁的《京报》居然卖到广州去了,是怎么做到的?”
“印刷数量上去了,就会慢慢流传出去,只是广州的《京报》足足晚了一个月,时政的意义就不大了。”
“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时间问题?”
“有办法!”
“怎么做到?”
杨天放沉吟一下道:“报纸的内容有两类,一类非常有时效性,比如时政新闻,另一类就是知识性内容,我可以提前十天把这种知识性内容准备好。
举个例子吧!京兆和临安同时准备好,到时候我就直接用飞鹰传信,把时政内容传给临安,临安分馆立刻排版印刷,最后临安的《京报》就可能只比我们晚一天。”
陈庆鼓掌笑道:“这个办法不错,虽然是举例,但我真的希望《京报》在临安畅销。”
旁边刘征担忧道:“就怕朝廷不准《京报》在临安出现。”
陈庆微微一笑道:“不用担心,在这方面先帝会发挥作用的,最有可能是他们也推出一份报纸和我们竞争。”
杨天放有些不好意思道:“那就要靠夫人写的小说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京报》之所以卖得火,完全是夫人写的《西游记》吸引读者。”
陈庆呵呵一笑,“小说就不用担心了,写完《西游记》,还有鬼故事,还有各种武侠,多着呢!”
……
回到官房已经快中午了,官房内只剩下晁清一人,他要等陈庆回来才能去吃饭,见郡王回来,晁清连忙上前道:“张参事刚才来过了,等了郡王一刻钟,他说下午再来!”
陈庆脸上着实有些挂不住,上班时间领导去办私事去了,报馆是陈庆的私人产业,和官府一点关系没有。
他去办私事了,张妙还等了他一刻钟时间。
“你去吃午饭吧!我去看看。”
陈庆不慌不忙地向监察司走去,张妙身兼两职,正职是监察司都监,同时兼任情报司都监,当然,还有内政堂参事,但内政堂参事只是一个资格,相当于朝廷的参知政事,其实就是相国。
而情报司比较特殊,按理它应该属于军部,但陈庆偏偏让它独立出来,也算是对军部的一个制衡,情报司下面只有一个部门,情报署,张妙同时也兼任情报署署令,情报署下面有参谋室和情报营,分明由杨晋和呼延雷统领。
这里面就有一个小疑问了,直接由情报司统领参谋室和情报营不就行了,为什么中间还要设一个情报署。
这是因为情报司都监兼任情报署署令,什么时候陈庆不想让情报司都监过问情报,他直接任命一个情报署署令,就把情报司架空了。
陈庆的官房距离监察室很近,正好遇到张妙从官房出来。
“哟!郡王怎么来了?”
“请你去喝杯水酒,贿赂一下你这个监察都监。”
张妙哈哈一笑,“卑职不敢,不过酒是要喝的,去安西酒楼喝葡萄酒。”
……
两人来到斜对面的安西酒楼,在陈庆自己包下的小院雅室内坐下,吩咐酒保道:“还是老四样,两人份!”
“稍坐,马上就来!”
酒保跑去拿酒菜了,一名使女给他们端茶进来。
陈庆喝了一口热茶问道:“上午找我有什么急事?”
张妙犹豫一下,“下午再说吧!信件不在我身边。”
“无妨,是不是有关凉州的消息?”
陈庆现在很关心凉州的情况,他估计张妙找自己就是这件事。
张妙点点头,“确实是凉州之事,今天上午情报署接到了王伦的快信。”
“信中怎么说?”
“有得有失,失去了凉州城,但抢占了大斗拔谷。”
陈庆眉头一皱,“凉州城怎么会失去?”
“王伦听说张掖被攻陷,他立刻率三千军队赶去大斗拔谷,抢占了关口,留部将张曲率两千军守凉州城,正好这时,暴风雪来临,大量牧民赶着羊群来城内躲避,张曲放他们进城了。”
“结果进来的不是牧民,对吧!”
张妙点点头,“士兵发现不对,避难的牧民应该是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才对,结果来的全部是年轻牧民,发现时晚了,已经有数千牧民涌入城内。”
“然后呢?”
陈庆脸色铁青问道:“有多少弟兄逃出?”
“逃出一半,守将张曲不幸阵亡,逃出的一千人也去了大斗拔谷。”
陈庆半晌一言不发,这时,酒保送来酒菜,陈庆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重重一顿酒杯道:“欺人太甚!”
“郡王准备怎么应对河西之变?”张妙问道。
陈庆轻轻叹口气,“本来我是不打算插手,西洲回鹘和黑汗是两大屏障,阻挡西辽人杀回东方的脚步,西辽人若杀回来,首当其冲就是灵夏路,现在我没有精力去攻打西域,如果要攻打西域,那也是灭了金国以后之事。
所以,如果西州回鹘如果不染指凉州,或许我就默认了西州回鹘取代黄头回鹘,和他们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可偏偏西州回鹘人贪心不足,占了甘州还要占我的凉州,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狠狠地给他们一个教训。”
“什么时候呢?”
陈庆冷冷道:“初春,交换完人质就干,但我不想打草惊蛇,暂时不向兰州派兵。”
第八百零五章 夜爆
下午,陈庆回到府中,直接来到自己书房,他们原本是要搬去岛上,结果下雪结冰,岛上寒气太深,只好等到春天再搬去住。
陈庆刚坐下来,便听见一阵莺莺燕燕声传来。
“这样写明明不合道理,既然定海神针,龙王应该把它隐藏起来才对,哪有主动送出去的?”
“是官人这样给我说的。”
“问问看,肯定是理解错了。”
说话间,走进来三个女人,最前面自然是陈庆发妻吕绣,旁边是赵巧云,后面还跟着赵璎珞,她纯粹是来看热闹。
自从陈庆和吕绣都明确表态接收她入府后,她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而且悄悄开始装扮自己了,在陈庆面前有了甜美的笑容。
她的性格很好,和余氏姐妹相处融洽,正是她的不断劝说,余莲和赵巧云之间的矛盾也渐渐有了缓解的迹象。
她就像一条新鲜的鱼,给这个稍显有点沉闷的大家庭带来了活力。
陈庆笑眯眯问道:“你们在争论悟空取金箍棒这一段?”
吕绣心直口快道:“巧云刚刚写好,我当她的第一个读者,我总感觉有点别扭,不合人情世故。”
“哪里别扭了?说出大家讨论一下。”陈庆笑问道。
“那孙猴子明明上门来抢兵器,就是一个强盗,按照人情世故,应该把家里的好东西藏起来,那金箍棒既然叫定海神针,又叫神珍铁,那必然是龙王镇海之宝,居然还带孙猴子去取走,不合常理啊!”
陈庆又问赵巧云,“你觉得有问题吗?”
赵巧云嘟囔道:“官人叫我这样写,我就这样写呗!”
“没出息,你才是清远阁主人好不好!”吕绣不满地瞪了她一眼。
陈庆见赵璎珞抿嘴偷笑,便笑问道:“璎珞怎么看?”
“我?”
赵璎珞眼中有些慌乱道:“我和大姐想法一样,也觉得有些别扭。”
这还没有奉茶呢!就改口叫大姐了,陈庆忽然觉得纳她为妾的时机成熟了。
“你们啊!就是想不通,金箍棒的前主人是大禹,大禹是干嘛的,不就是治水吗?治水就是专门收拾龙王,所以才叫定海神针,如果换一个名字,叫做镇海神针怎么样?”
赵巧云眼睛一亮,“我明白了,那金箍棒其实是东海龙王后背上的芒刺,东海龙王是借孙悟空之手将它拔掉。”
“那几个龙王过来凑一套盔甲又是什么意思?”吕绣不服气道。
陈庆微微笑道:“以龙宫藏宝之丰,连一套盔甲都拿不出来吗?东海龙王是要找几个人证,证明定海神针是被孙猴子强行抢走,将来玉帝追问此事,他也好交代不是,这才是人情世故呢!”
“你们这样写太晦涩了,会让读者一头雾水,璎珞,我们走!”
吕绣转身带着赵璎珞走了,赵巧云一脸无奈望着陈庆,“官人,你说我要不要改一下?”
陈庆摆摆手:“不要改,就这样写,让读者去猜才有意思。”
……
入夜,两番雨收云歇,陈庆和妻子吕绣行罢周公之礼,外面太冷,两人不想起身穿睡衣,索性钻在厚厚的被褥里闲聊。
“夫君,报社的小说不能让别人写吗?偏让巧云来写,你看她这段时间魂不守舍,吃饭都拿着筷子在舞,好像抡金箍棒一样。”
“让别人写,我怕写坏了,我不放心,要不然让璎珞和巧云一起写,分担一半去。”
“你有什么理由让璎珞替你做事呢?”
“理由?我纳她为妾,她是我的女人了,我让她写,她还不干吗?”
“你现在越来越霸道了,睡觉吧!”
吕绣不高兴地转过身去,陈庆搂着妻子,不断用好话哄她,上下一番施为,两人又渐渐水乳交融了。
吕绣被丈夫折腾得精疲力尽,只得叹口气,“我其实已经开始准备了,五天后是吉日,就定在初十吧!和巧云一样的待遇。”
就在这时,隐隐听见‘砰!’一声闷响,夫妻二人听得清清楚楚,吕绣惊讶问道:“夫君,这是什么声音?”
陈庆脸色已经变了,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声音,这是火药爆炸的声音,现在是半夜了,居然有火药爆炸,出了什么事?
陈庆一边穿衣服一边道:“可能谁不小心引爆了火器,你睡吧!我去看看。”
“说不定是临近新年,孩子放炮仗呢?外面这么冷,明天再看吧!”
陈庆想了想,那声音不像,不是孩子放炮仗。
“估计很快会有人来禀报,我也得穿衣服啊!”
吕绣想想也对,便嘱咐道:“那夫君多穿一点,要当心!”
“放心吧!”
陈庆起身,一名小使女从外间进来,替陈庆穿上鞋,又简单梳了头。
陈庆走出院子,向对面屋顶招招手,一名女武士从隐蔽处跳下来,躬身道:“请郡王吩咐!”
“刚才你听到爆炸声了吗?”陈庆问道。
“回禀郡王,听到了,很清晰!”
“你听到是从哪里传来?”
“是从东北方向传来,应该是在城外,卑职还隐隐看见火光一闪。”
陈庆点点头,他也感觉是从城外传来,如果是东北方向,有可能就是火器所发生了爆炸,但陈庆又觉得不太可能,火器所相距京兆城可是有六十里啊!六十里外还能听见爆炸声?
“给我备马车,我要出门!”
不多时,陈庆坐上了马车,在数百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准备出城了。
就在这时,有士兵跑来禀报,“启禀郡王,内卫王统制有急事禀报!”
陈庆点点头,“带他来见我!”
片刻,王浩匆匆跑来,单膝跪下行礼道:“启禀郡王,卑职刚刚得到消息,火器所出事了,发生大爆炸,伤亡惨重。”
“我知道了,现在就去看一看,王将军也一起去吧!”
“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