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303章

封侯-第303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可以横穿到乌仁道,只是不能骑马。”
  唐骞大喜,“那就有劳了!”
  唐骞随即留下十名手下看守战马,又命都头马行武率领二十名手下继续监视金兵主力,若发现敌军主力有异动,立刻发鹰信通知中部县。
  他自己则率领七十名手下翻山越岭而去。
  夜里一更时分,他们翻过一座山梁,下面就是乌仁道了,只见乌仁道并不窄,宽一丈左右,只是有一段二三十里的道路很窄,走不了大车,整体道路并不窄。
  而且乌仁道大约每隔两里左右,金兵便修建了一座哨塔,不时女真巡逻骑兵疾奔而过。
  “这里距离宜川县有多远?”唐骞问老猎人道。
  “大约十五里左右。”
  “然后顺我们这条小路继续向东能走多远?”
  “四五十里肯定没有问题,我记得最后是一道断崖。”
  “烦请老丈再带我走一段。”
  众人又继续沿着小路向东走,唐骞不时在两边大树上做标记,并在地图上画下这条小路。
  大约又走了近五十里,四更时分,前面忽然出现了一处几丈宽的断崖,他们过不去了。
  “就是这里,到头了!”
  唐骞探头看了看断崖下方,足有十几丈深,依稀可见一些大块的乱石。
  唐骞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急问道:“乌仁道也有这处断崖吗?”
  “当然有,断崖长十几里,乌仁道上怎么会没有,全靠一座木桥通行,木桥快二十年了。”
  唐骞带着众人攀上山梁,居高临下,向山下的乌仁道望去,月光下,确实看到了一座木桥,横跨在断崖之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吆喝声,“前面断崖,伙计们慢一些走!”
  只见东面浩浩荡荡来了一支骡驴大军,每头骡驴身上都驮负着沉重的粮食,前面是一群肥羊开路,羊倌不断大喊羊只当心前面悬崖。
  很快,浩浩荡荡的骡驴队伍从他们前方经过,看起来足有数万头之多,后面又是浩浩荡荡的羊只,还有大量女真骑兵护卫着运粮队伍。
  唐骞忽然看见他的手下都在举弩瞄准了,他顿时低声怒喝道:“统统住手!”
  斥候们愕然地望着他,他们不就是来乌仁道内伏击金兵的运粮队吗?
  “所有人都跟我下来!”
  唐骞带着众人离开山梁,又回到了小路上。
  唐骞这才对众人道:“凭我们这点兵力伏击金兵粮队肯定不现实,大家都看到了全是用骡马驮运粮食,我们最多杀死几十头骡马,可敌军有重兵护卫,一旦我们暴露,敌军就会知道有小路,就会坏大事。”
  斥候们都意识到自己超越斥候界限了,不说他们很难阻击敌军粮队,就算他们有这个能力也不能去做,他们是斥候,不是伏击军队。
  想通这一点,一名都头对唐骞惭愧道:“是卑职有点求功心切了。”
  唐骞点点头,继续对众人道:“我们的任务是探查并监视敌军主力动向,而不是擅自去伏击敌军粮队,现在探查乌仁道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家都随我回去,继续监视敌军主力。”
  唐骞随即带着众人跟随猎人从原路返回,他们牢牢记住了这条小路。
  ……
  此时完颜银可术并不知道,陈庆的大军已经抵达了鄜城县,距离宜川县约还有两百里。
  陈庆的主力大军敢离开中部县也是得到了情报的支撑,金兵主力还在宜川县。
  鄜城县是一座中县,宣和年间有人口数万人,包括战争逃难、死于战争以及大量迁徙关中等等三次人口锐减后,鄜城县的人口已不到万人,只剩下六千余人,一大半的房屋都空关中,暂时被宋军当做军营居住。
  陈庆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上城头巡视,城墙不算低矮,三丈不到,也不够宽厚,不是战略要地,缺乏那种高大坚固的气势,外面也有一道护城河,但并不宽阔,也有一座高高的吊桥。
  “这座县城不错,可以作为我们的后勤补给重地。”陈庆比较满意这座城池。
  杨再兴躬身道;“启禀都统,这条峡谷比较宽阔,有利于女真军队发挥骑兵优势,不如我们继续向东推荐,寻找地形复杂、狭窄之处和金兵作战。”
  陈庆微微笑道:“我的军队离开中部县,并非是要来和敌军决战,而且是要各个击破,我已经下了一个窝子,就看完颜银可术愿不愿吞下这个饵。”
  陈庆又笑问道:“刘琼的军队有消息吗?”
  “回禀都统,刘将军的军队藏身在山坳内,粮草可以支持十天!”
  陈庆点点头,十天够了。
  ……
  粮队的到来终于解了完颜银可术的燃眉之急,他们已经把洛交县和宜川县的几千头牲畜都宰杀吃光,粮队再不来,完颜银可术就要跳脚了。
  第一批只有五万石粮食和十万只羊,但也能维持八万军队大半个月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粮食运来,后勤补给大营就能建立了。
  完颜银可术心情不错,他当即下令杀羊两万只,好好的犒劳三军。
  消息传开,八万金兵顿时一片欢腾,他们天天啃干粮,早已怨声载道,现在终于可以吃烤肉、喝奶酒,他们怎么不能欢腾。
  一顶大帐内,完颜银可术和众将领围坐成一圈,吃肉喝酒,谈笑风生,中间几名女真大汉在表演摔跤,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好声。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进帐,沿着帐边来到完颜银可术身边,附耳对他低语几句。
  完颜银可术脸色一变,“可是真?”
  “报信将领就在外面!”
  完颜银可术起身来到大帐外,等候在外面的游哨骑兵百夫长快步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参见都元帅!”
  完颜银可术沉声问道:“陈庆主力在鄜城县,情报可准确?”
  “回禀都元帅,情报准确,卑职亲眼看见宋军主力约七八万大军进入鄜城县。”
  完颜银可术想了想又问道;“鄜城县城墙情况如何?”
  百夫长连忙道:“城墙高约两丈五尺,用大青砖砌成,看起来比较新,有护城河,县城不大也不小,周长有二十余里。”
  看样子不太好攻打,完颜银可术眉头微皱,似乎在考虑着什么重要之事。
  他沉思良久,对亲兵道:“速去通知所有万夫长到我大帐来议事!”


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
  都元帅大帐内灯火通明,十名万夫长,除了韩常在乌仁关组织粮草以及完颜迷刺帅率军前往泾源道外,其他八名万夫长都聚集在一张大桌前。
  大桌子上放着一张很大的地图,完颜银可术指着地图对众人道:“我们附近应该有陈庆的探子,他知道我们的主力在宜川县,所以他才敢离开中部县,他选的鄜城县也很巧,正好扼住宜川县前往坊州的官道,他可以有恃无恐,但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漏洞。”
  完颜银可术望着众人,似乎想从众人这里得到回应,完颜活女指洛交县道:“我们大军可以去洛交县,再南下中部县,正好就到了宋军主力的身后。”
  完颜银可术笑着点点头,“虽然远了一点,但确实是一个漏洞。”
  众人纷纷点头,完颜银可术又道:“我估计陈庆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在中部县应该还留了一部分军队,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奔袭,我需要一支军队突入关中。”
  完颜银可术又问完颜喝离散道:“喝离撒元帅,你经略陕西三年,怎么突入关中,你应该很清楚吧!”
  完颜喝离散连忙道:“中部县位于洛水西岸一处开阔地带,它实际上距离洛水还有一里,如果我们的骑兵借助夜幕掩护从东岸南下,中部县的守军不会察觉,从中部县南下百里左右就会出现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沿着洛水进入关中,不过最后有一座险要关隘,金锁关;另一条路是铜官道,要穿过神川大峡谷,就抵达铜官县,再继续南下是富平县,就算进入关中了。”
  “金锁关很难攻打吗?”
  完颜喝离撒摇摇头笑道:“金锁关已经不复存在了,去年陈庆夺取关中时把它彻底摧毁,没有一年时间,休想把它恢复。”
  “金锁关下去到哪里?”
  “进入同州,距离蒲津关只相隔数十里。”
  完颜银可术沉思不语,他其实对泾源道并不指望,只要抱着万一成功的态度,但他又渴望有一支军队杀入关中,夺取蒲津关,接应三万协从军入关中。
  完颜银可术负手来回踱步,他知道这个机会是一次冒险,他需要权衡利弊,关键是陈庆的主力只要被自己拖住,军队就算奔袭不成功,也能迅速撤回来。
  “都元帅,下令吧!机会难得。”众将纷纷请愿。
  完颜银可术点点头,对完颜喝离撒道:“我给你两万女真骑兵,从洛交县迂回绕道南下,两条路随便你走哪一条,你杀进关中夺取蒲津关,和三万协从军汇合,然后进攻京兆城,如果情况有异常,立刻撤回来,切不可和宋军恋战。”
  完颜喝离撒其实不太想去,但主帅之令他不敢不从,只得硬着头皮接令,“卑职遵令!”
  完颜银可术又对众人道:“今晚大军出发,喝离撒元帅也同时率军出发,大军一起调动,宋军斥候未必能看出我们的意图。”
  ……
  五更时分,完颜银可术留数千人守宜川县,他率领大军主力离开宜川县,浩浩荡荡向西进发,走出十余里,完颜喝离撒则率两万骑兵进入了另外一条岔道,直奔西北官道,八万大军主力变成了六万大军。
  唐骞率领斥候严密注视着金兵的一举一动,天刚亮,他连放两只信鹰向鄜城县方向飞去,鹰奴会在鄜城县接应信鹰。
  两个时辰,陈庆便得到了唐骞的情报,敌军主力离开了宜川县,沿着官道浩浩荡荡杀来鄜州,其中两万人向西北道去了。
  陈庆冷笑一声对众将道:“完颜银可术还真发现我的漏洞了,绕道洛交县南下,再率领主力来盯住我,果然想得很周全。”
  “都统,那我们该怎么办?”
  陈庆淡淡道:“金兵斥候一定也在盯着我们,我按兵不动就是了。”
  停一下,他又对杨再兴道:“派人通知刘琼,他可以出发了!”
  ……
  陈庆在鄜城县的兵力实际上七万人,还有一万军队由刘琼统领成为奇兵,藏身在距离鄜城县约二十里外的一座大山坳内,山坳旁有一条废旧的官道,也一样通往宜川县。
  中午时分,士兵刚刚吃完干粮,刘琼得到了统制陈庆的命令,令他立刻率军出发。
  刘琼随即率领一万骑兵以及一千头骆驼向宜川县方向奔去……
  入夜,刘琼的大军进入了丹州,当他们经一座大峡谷边缘时,远远的只见大峡谷内火光点点,那是一堆堆篝火,他们竟然遇到了金兵主力。
  “传令全军放慢速度,不准点火!”
  尽管相距还有二十里,但刘琼依旧十分谨慎,唯恐被敌军的游哨骑兵发现,他们无声无息的从峡谷上方经过,和数万敌军擦肩而过。
  刘琼的任务是夺取宜川县,切断金兵主力的粮食供应。
  大军继续北上,次日中午,距离宜川县还有三十里,这时,唐骞率领一千斥候军前来和刘琼汇合,除了留两支斥候队继续监视敌军主力外,在唐骞的命令下,其余各路斥候队都赶到了宜川县。
  刘琼命令大军原地休息,又扎下一顶行军帐。
  行军帐内,唐骞在桌上展开地图道:“根据我们的情报,宜川县内的留守女真军在三到四千人左右,另外,乌仁道入口处还驻扎了两千军队,为了防止两军汇合,卑职建议先干掉乌仁道入口的敌军,然后再回攻宜川县。”
  “两地相距多远?”刘琼望着地图问道。
  “五里左右!”
  “我还想知道宜川县的防御情况?”
  唐骞笑道:“夜里防御比较松散一点,毕竟人数不多,金兵主要集中在南面,北城墙夜里只有数十人,我的斥候军可以拿下北城墙,替将军开启北城门。”
  刘琼有些担心道:“但我担心敌军从南城门逃脱,去通知敌军主力,都统的意思尽量延迟消息。”
  “这个不难,在南城门外布两道拦截,敌军插翅难逃,而且我的斥候会在周边布哨,专门对付零星逃脱的敌军。”
  刘琼又和唐骞商量了细节,两人一致决定,今晚两更时分动手,先干掉乌仁道口的两千驻军。


第六百零七章 断后
  乌仁道口距离宜川县城相距约五里,如果是平原,站在城头上可以一眼看见,但宜川县并不是平原,四周丘陵起伏,黄土深厚,乌仁道口被几座低矮的黄土丘陵遮住了,城头上看不见。
  两更时分,一万宋军出现了,他们分工有序,三支军队层层递进,五千步兵突击,五千骑兵包围,唐骞则率领一千斥候骑兵在外围封锁,严查任何漏网之鱼逃脱。
  乌仁道口的空地上搭建了两百多顶大帐,除了当值的百余士兵在里面的哨卡旁巡逻,其余士兵都在沉睡。
  唐骞一挥手,副将刘瑞率领五百骑兵低速度向谷口内奔去,他们的任务杀尽当值哨兵,防止他们用火药箭向县城发射信号。
  与此同时,五千步兵发一声喊,从四面八方杀进了军营内……
  唐骞距离军营约两里处,隐隐可以听见军营那边传来的喊杀声,声音很小,五里外的县城那边应该就听不见了,不过应该能感觉到动静。
  唐骞目光盯着远处黑黝黝的城墙,城头十分安静,城头上的守军应该也在熟睡之中,但就在这时,城头上忽然射出了三支火药箭,直飞天空,唐骞心中一紧,这是怎么回事?
  片刻,道口那边也同样射出了火药箭,却是四支,四支火药箭在空中发出赤亮的光芒。
  就像一问一答,城头上安静下来了,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抱拳禀报道:“启禀统领,哨卡的敌军已全部消灭!”
  唐骞点点头问道:“刚才的火药箭是怎么回事?”
  “哨卡那边竖着一块牌子,写着‘城起三支箭,我们回应四支箭’,刘将军情急之下,就射出了四支火药箭。”
  唐骞赞许地夸赞道:“你们将军还真是急智!”
  激战仅用了半个多时辰便结束了,外围的敌军全部被歼灭,基本上不留战俘,只有乌仁道里面的哨兵他们还无法顾及,目前只能封锁乌仁道,不准里面的哨兵出来。
  下一步就是夺取县城,他们依旧兵分四路,唐骞率领三百精锐斥候去夺取北城,刘琼率领主力负责从北城杀入,副将李汶则率三千骑兵在南城外围堵,斥候副将刘瑞则率数百斥候在外围截杀逃脱的零星士兵。
  北城上很安静,基本上看不到巡逻的士兵,士兵在护城河搭上了木板,三百个黑影疾速飞奔,他们将一个个绳套准确地套上城垛,仿佛猿猴一般向城头攀去。
  城头上,两名女真士兵正靠着城楼柱子闲聊,其余女真士兵都裹着毯子靠墙熟睡。
  当然无数黑影忽然在城头上出现,两名女真士兵都呆住了,几名黑影手一甩,几道寒光射来,两名女真士兵捂着咽喉倒下。
  三百名斥候大开杀戒,手起刀落,将熟睡中的女真士兵全部斩首,一颗颗人头咕噜噜滚翻在地。
  吊桥开始放下,城门铁栓也被拉起,数十名斥候跑下城去,开启了城门,早就等候在城外的刘琼率领六千骑兵杀进城内,直接杀进了女真军的军营内。
  女真士兵来不及穿盔甲,甚至光着脚,拔出刀冲出大帐仓促应战,向他们扑来的却是宋军俨如狂风暴雨般的军弩射击,战刀劈砍和长矛刺杀,一片片的女真士兵惨叫倒地,很多女真士兵被箭射中后挣扎着爬起,却被一刀劈掉了脑袋。
  哭喊声、惨叫声以及临死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