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21章

封侯-第221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一起动手,将护城河的水大量浇在城砖上,城砖缝隙间的干粉变成泥浆,更容易取下城砖,只片刻,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人高,两尺宽的大洞。


第四百三十五章 接手
  赵小乙一闪身进了大洞,甩亮火折子,一个满地狼藉的大空洞出现在他们面前,至少有七八丈长,里面有人生活过,破烂被褥,破烂碗盆丢满一地,还有几个取暖的炉子。
  他用长矛四处戳了数十下,一大群老鼠从黑暗中惊恐涌出,吱吱乱叫,俨如一道黑影窜过赵小乙脚边,向洞外拼命逃去,着实吓了赵小乙一跳。
  他又检查了一遍,回头道:“没问题了,大家都进来!”
  斥候们纷纷进了城墙内,他们如法炮制,很快将里面的墙砖也拆除了,露出一个一丈宽的大洞,外面是一个废弃的庙宇,不知是土地庙还是城隍庙。
  斥候们搭上木板,招了招手,牛皋大喜,低声喝道:“第一营上!”
  一名指挥使率领一千士兵疾速奔跑,冲过了护城河,从城洞向城门内奔去……
  紧接着第二营、第三营、第四营……短短两刻钟时间,五千宋军士兵全军进了城,瞬间夺取了只有三百人看守的南城门,南城门外,杨再兴率领两千骑兵已等待多时,当城门开启,吊桥放下,两千骑兵同时发动,向县城内风驰电掣般杀去……
  城内的两千西夏士兵最终还是被迫投降了,他们被宋军堵在城头上,虽然他们也有弓箭,但他们的弓箭远远不能和宋军的神臂弩相比,被宋军的两千神臂士兵远距离射杀了数百人后,士兵们彻底崩溃,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了。
  主将夏金在第一轮突围战中就阵亡了,他身先士卒,却被威力强大的神臂弩射中了二十几箭,当即毙命。
  一队队脱去盔甲、穿着白衣的西夏士兵被押解下城,数千士兵分别控制了全城,尤其第一个冲进城的牛皋,率领两千士兵迅速控制了仓库。
  狄道县的仓库是陈庆最看重的,狄道县有两处仓库,一处是县仓库,一处是安抚经略府仓库,从各种记录上得知,安抚经略府仓库已经有七八年时间没有向外运送过物资,武宏伟当知县时,仅仅县仓库内就存放了八万石粮食,更不用说经略府仓库了。
  陈庆现在粮食吃紧,他攻打临洮府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就是夺取粮食物资。
  杨再兴还在清剿城头上的士兵,陈庆带着百余亲兵来到了经略府仓库,牛皋带上来一名中年男子,“此人便是仓库管事!”
  管事跪下磕头,“小人参见节度使!”
  “你是汉人?”
  “小人是汉人,一直就是仓库管事,卑职还有个顶头上司,是西夏官员,他现在应该在家里。”
  “经略府仓库内有多少粮食?”陈庆急问道。
  “大概有二十万石粮食。”
  陈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再一次确认道:“确定有这么多?”
  “卑职不敢说谎,确实有这么多,我们洮河谷地本来就是产粮之地,西夏人税赋颇重,每亩地收三成的军费及赋税,两年下来就积累了这么多,听说他们准备年前运到兰州去。”
  陈庆一颗心落地,只要有二十万石粮食,他就从容多了。
  “县仓库那边有多少粮食?”
  “县仓库大概有五六万石粮食,具体有多少,小人不清楚,那边不是我们负责。”
  这时,杨再兴跑来过来,向陈庆抱拳道:“战俘已经全部押解去了军营,但有一个重要情况,卑职要及时禀报!”
  “什么重要情况?”
  “我们原以为城内有三千敌军,但现在发现人数不多,询问后才知道,昨天有一千军队被调去当川县。”
  临洮府一共就两个县,一个狄道县,一个就是当川县,当川县位于山区,重要性远远不如狄道县。
  但陈庆有些奇怪,前天狄道县守军应该已经发现自己了,在这个紧要关头,一般都是把各地军队集中到狄道县,怎么现在反其道行之,反而向外疏散军队。
  “为什么把一千士兵疏散出去,原因知道吗?”陈庆问道。
  杨再兴摇摇头,“卑职没有问到原因!”
  这时,旁边管事小声道:“节度使,可能小人知道原因!”
  陈庆转身望着他问道:“你说,什么原因?”
  “启禀节度使,当川县那边有一座很大的银矿,去年西夏军队从北边一座铁矿押解来一批矿奴,大概有八千人,他们就在当川县采掘银矿,这一千士兵带着一千头骆驼去了,估计是想把冶炼的粗银运回兰州。”
  “他们炼出了多少白银?”
  “小人……小人不知!”
  “你不可能一无所知,快说!”陈庆目光凌厉如刀。
  管事心惊胆战,“小人打听过,粗银不低于十万斤。”
  十万斤就是一百六十万两白银,矿奴才来一年多,会有这么大的产量吗?
  “你没有说实话!”陈庆刀子一样的目光戳进管事心中。
  管事吓得跪下,“这是我所知的,绝没有欺骗节度使,但有没有十万斤或者更多,我不也知道,我从未见过白银实物。”
  “你去年当川县?”陈庆目光稍微缓和一点。
  “年初押运粮食去过一次。”
  “你觉得八千矿奴一年多就能产十万斤粗银?可能吗?”
  “这是银矿管事喝酒时亲口告诉小人,他告诉我,库房内有八万斤粗银,到年底会有十万斤。”
  “从这里到当川县有多远?”陈庆又平静地问道。
  “八十里左右,都是山路!”
  “可以走骑兵吗?”
  “当然可以,只是没有河谷官道那边平坦。”
  陈庆现在暗暗估算,昨天出发,八十里路程,骆驼队应该还没有到当川县。
  陈庆当即对杨再兴道:“你率五千骑兵立刻赶往当川县,务必拦截住这支骆驼队!”
  “卑职遵令!”
  杨再兴转身匆匆去了。
  陈庆随即又对牛皋道:“仓库这边你交给呼延云来接手,你就别管了,立刻把城墙空洞补起来,组织士兵防御,今天我们伏击的骑兵只有先锋军队,后面应该还有主力军,切不可大意!”
  “卑职马上安排!”
  牛皋带着管事找呼延云去了。
  陈庆大概已经明白了,十万斤粗银或许不会有假,这里应该还有以前的库存,但问题是,自己怎么从来不知道还有一个归川银矿存在?
  不仅自己,秦州和巩州的官员们都不知道,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
  陈庆来到了仓库西面的熙河路经略府衙,只不过现在被西夏人改名为河湟军司府衙,西夏有十二个军司,他们准备在河湟设立第十三座军司。
  当然西夏人的野心还远远没有完成,他们距离吞并整个熙河路地区还有很大的障碍,他们需要金国的正式同意,还要从宋军手中夺取秦州和巩州,还要处理好吐蕃人和羌人的复杂关系。
  这些巨大的障碍他们自己也清楚,所以军司府目前还设在兰州。
  府衙占地面积很大,也是城内核心重地,目前已经被宋军占领,数百名士兵正在忙碌的清理官衙,将住在官衙内西夏官员统统赶出来,还有数十名西夏女子,她们都战战兢兢地蹲在一旁,被宋军士兵看守。
  府衙也是存放物资的重地,后院有一座冰窖,里面存放着大量肉食和酒。
  另外还有一座钱库,是由西夏官员掌管,但人却找不到了,士兵直接砸了大锁,开始清点里面的财物。
  陈庆见府衙内士兵进进出出,颇为忙碌,便没有去打扰,转道前往军营休息,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他连续三个晚上都没有睡觉,着实有点困倦不堪了。
  一行人刚到军营门口,只见刘璀带着一名官员匆匆走出来。
  “刘将军,怎么还没有休息?”
  这次陈庆带来三名统领,杨再兴、刘璀和牛皋,三人各统领五千军队,杨再兴带领五千骑兵赶往当川县去了,然后由牛皋的五千步兵今晚当值,刘璀的五千骑兵休息,明天白天替换牛皋的步兵。
  “卑职发现了本县县尉,是一名汉人,他比较了解城内西夏人的情况,卑职把他交给牛将军,然后就回来休息。”
  陈庆见此人也就三十岁的样子,长得文质彬彬,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本县人?”
  主簿躬身道:“小人叫黄耀宗,原本是县衙押司,因为小人会说党项语,也认识他们文字,所以西夏人便任命小人为县尉,协助他们县令管理狄道县。”
  陈庆点点头,“你先去见牛将军,明天一早你来见我!”
  “小人遵命!”
  陈庆又大致问一些简单问题,便让自己亲兵带着黄耀宗去见牛皋,他和刘璀进了军营。


第四百三十六章 往事
  次日一早,刘璀的军队接手了县城防御,经过一夜的清理,西夏人在狄道县内的军队和官府势力基本上被清除干净,没有了里应外合的可能性。
  但狄道县毕竟被西夏人占据了两年,即使官方势力被清除,还有大量民间势力。
  陈庆带领士兵在大街上巡视,街头依旧实施戒严,不准百姓出门,到处是巡逻的士兵,城内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一队队士兵在挨家挨户搜查,主要是针对西夏人的大户人家和大商铺,要求他们交出兵器,否则将严加惩处。
  陈庆先来到了东南角的城墙空洞处,经过一夜的忙碌,空洞已全部填满泥土,外墙也被重新砌好,数十名士兵正在另一处砌墙。
  陈庆意外看到了县尉黄耀宗也在,他正在和刘璀说着什么?
  “都统来了!”
  有士兵小声提醒一声,刘璀连忙迎上前,“参见都统!”
  “昨晚还没有补好吗?”陈庆笑问答。
  刘璀连忙道:“昨晚的已经补好了,刚才黄县丞告诉我,还有一处也有两丈宽的空洞,卑职刚让士兵修补好。”
  陈庆看了一眼黄耀宗笑道:“县尉也知道这里有空洞?”
  “这里的城墙空洞最早就是卑职发现的,卑职告诉了武知县,其实我们县衙很多汉官都知道,只是大家都不吭声罢了。”
  陈庆赞许地点点头,“我想了解一下城内的情况,我们上城头说!”
  陈庆又对刘璀笑道:“你也一起来。”
  众人上了城头,陈庆缓缓问道:“城内百姓中党项人有多少,难治吗?”
  “回禀节度使,城内党项居民大概有三成左右。”
  “有这么多?”
  “党项人也分两种,一种是老居民,住了十几二十年了,这种党项百姓没有危险,还有一种是新移民,就是这两年迁徙过来的,他们强占了最好的产业,最好的房子,还组建了党项复兴社,相当于宋朝弓箭社之类的民团,有兵器盔甲,非常危险。”
  “这些新移民有名单吗?”陈庆追问道。
  旁边刘璀接口道:“县衙有名册,黄县丞已经给了卑职,卑职安排士兵挨家挨户搜查兵器。”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关于归川县的银矿,你了解多少?”
  黄耀宗苦笑着摇摇头,“卑职知道那边有座银矿,但官府中没有任何记录,卑职确实了解不多,只知道那座银矿比较隐秘,一直是官场禁忌,不准提,不准问。”
  “那谁了解比较多?”
  黄耀宗想了想道:“以前的武知县应该知道,他就是从归川县调过来的。”
  “武宏伟?”
  “对!就是他,他应该很清楚。”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道:“启禀都统,前任武知县说奉都统之令,前来报到。”
  来得正好呢,陈庆笑问道:“他现在人在哪里?”
  “在府衙等候。”
  陈庆回头对刘璀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把党项新移民清理出来,搜他们兵器不一定搜得到,关键还是人,要果断一点,先把所有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拘禁,等西夏军队撤走以后,再慢慢处置他们。”
  “卑职明白了!”
  陈庆又对黄耀宗道:“你全力协助刘将军,把这件事处理好,我任命你为县丞!”
  “卑职一定竭尽全力!”
  ……
  陈庆匆匆赶到了经略使府衙,武宏伟正坐在大堂上等候,显得略有些紧张,这时,陈庆走上大堂,武宏伟连忙起身上前行礼,“参见都统!”
  “坐下说话!”
  陈庆笑眯眯请他坐下,又让亲兵上茶。
  “没想到都统这么快就拿下狄道县了。”
  “这也多亏你的提供的情报啊!否则在城内的巷战不知会死多少人。”
  “卑职也希望不要伤及无辜百姓。”
  两人稍稍寒暄几句,陈庆话题一转,问道:“我很想了解归川县银矿之事,希望武知县知无不言!”
  武宏伟沉默片刻问道:“这座银矿对都统很重要吗?”
  “对!非常重要,它关系我以后的军费来源。”
  武宏伟点了点头,“这座银矿其实已经存在十几年了,它是熙河经略使刘法发现的,当时西军也面临待遇差、军俸低的困境,为了筹集钱粮,刘经略也绞尽了脑汁,发现这座银矿后,西军高层将领一致同意私下开采白银来补充军费,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大忌,在军方的纪录中,它只是一座铅矿,便把这座银矿之事隐瞒下来了。
  宣和三年,三使司矿曹官员特地来查看,也被将领们用事先准备好的铅矿石糊弄过去了,但还是不敢大规模开采,每年开采的白银在二十万两左右,当时白银不值钱,也就二十万贯钱,全部用来补充军费不足,购买羊肉,给士兵改善伙食等等。
  后来刘子羽接任熙河路经略使,他非常谨慎,主张矿山只开采不冶炼,等到时机成熟再冶炼,结果我们囤积了大量的矿石,一直没有机会冶炼出来。”
  陈庆心中已明悟,和他的猜测完全一样,银矿应该是西军秘密开采,所以官府都不知道银矿存在,西夏人拿到的十万斤粗银,也是用多年囤积的矿石冶炼出来。
  “你也是参与者之一吧!”
  武宏伟默默点点头,“卑职其实是第二任矿山管事,同时出任归川知县。”
  “西夏人现在在开采银矿,你也知道吧!”
  武宏伟叹口气,“卑职知道也没有办法,西夏军擅长收集情报,他们应该很早就知道银矿存在了,西夏窥视临洮府,恐怕也和银矿有关!”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道:“情况我大概了解了,你先接手县衙,和黄耀宗一起把狄道县民心稳定下来。”
  下午时分,宋军斥候传来了最新消息,西夏军队七千余士兵在抵达狄道县以北四十里时,折道向西而去,去向不明。
  这个消息让陈庆警惕起来,他立刻打开地图,并派人把武宏伟找来。
  不多时,已经换了一身知县官服的武宏伟匆匆赶来,躬身道:“节度使找卑职有事吗?”
  “我想向你了解一下路况!”
  陈庆指着地图道:“斥候刚才送来最新消息,西夏七千军队从狄道县以北四十里处折道向西而去,但我在地图上并没有找到任何道路,是怎么回事?”
  武宏伟迟疑一下道:“节度使所说的道路,卑职估计就是以前的旧官道,新官道修通后,旧官道就慢慢没有人走了,已经废弃了至少二十年,这份地图是后来绘制的,所以就没有标注旧官道了。”
  “废弃二十年还能走?”
  “走肯定能走,当年修建的是骑兵道,夯土非常结实,就是比新官道向北绕远了至少一百里,很不方便,它主要是为了和北面的官道交汇。”
  “是指通往哪里绕远了百里?”
  武宏伟愕然,“卑职当然是说当川县,难道节度使不知道?”
  陈庆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