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1章

封侯-第21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走出城外细看货物,这名商人居然是卖水缸的,大缸套着小缸,足有几百只,确实是他们最需要的货物。
  商人见货物被扣住了,他顿时脸色惨白,连忙上前抱拳哀求道:“将军,小本生意,还要养家糊口,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陈庆哑然失笑,“杨都头,你没给他说清楚吗?”
  杨桦上前笑着拍了拍商人的肩膀,“看把你吓的,以为我们要你的水缸不给钱?”
  商人擦擦额头上的汗,“小人不敢,着实被昨天那些汉军吓坏了,他们在汧阳县到处白吃白拿,一文钱都不给,还打伤了好多家的掌柜和伙计,当地官府和驻军也不敢惹他们。”
  “哪里来的汉军?”
  陈庆立刻听出了不同寻常,汧阳当地驻军只有两百人,口碑还不算糟糕,商人显然不是在说他们。
  “昨天下午到的运粮士兵,都是汉军。”
  “有多少人?多少粮食?”陈庆追问道。
  “听说有三千人,不知多少粮食,大概一千辆大车,估计要两万多石。”
  “你的水缸我们都要了,就按市场价,一文钱都不会少你。”
  陈庆交代了杨桦几句,转身上了城头,目光向远处的汧阳县城望去,居然是三千汉军,考验这么快就来了吗?
  ……
  押粮汉军的主将叫做夏进,他原本是泾源军的一名统领,富平之战中被俘投降,完颜宗辅见他有几分本事,便提升他为汉军统制,令他协助完颜乌鲁整编汉军。
  这次夏进奉主帅完颜乌鲁之令,率三千军队押送两万石粮食去渭南大营,只是刚到汧阳县他便听到一个消息,箭筈关被宋军攻占了,城头上竖起了宋军的黄底团龙旗。
  夏进不知道宋军底细,立刻发一封鹰信到平凉府金兵大营,向主帅乌鲁请示下一步行动。
  他毕竟是押粮军,不是作战军队,在他看来,保护粮食的安全远比攻打箭筈关重要。
  要么他撤回平凉府,要么在汧阳县等候援军。
  中午时分,夏进收到了主帅乌鲁的回信,上面只有一句话:‘攻克箭筈关,继续南下!’


第三十七章 首战(上)
  箭筈关内,一千士兵正在忙碌备战,仓库内所有的兵器物资都清理出来,分类放好。
  各种长矛、战刀数以万计,一捆一捆箭矢堆积如山,但陈庆更关心防御武器。
  骑弓、步弓、守城弓、军弩、床弩都有,各种箭矢有二十余万支。
  还有一百多桶火油,甚至还有二十桶火药,这是陈庆最看重的战略物资,可惜数量太少,只能在关键时刻使用。
  陈庆尤其重视床弩,一共有四十八架,寒鸦铁箭两千支,他在床弩上尝过甜头,是对付女真铁甲士兵的利器。
  不过,用它来对付伪军有点可惜了,伪军都是皮甲,守城弓和军弩就足够了。
  关键还是关城自身要坚固,大门就不用说了,宋朝工匠精心制作的大门,光厚度就达四寸,一般的攻城槌未必能撞开它。
  外面还有一条三丈宽、一丈深的壕沟,壕沟底部插满了尖桩,掉入壕沟必死无疑。
  有壕沟自然就有吊桥,这也是一道保护城门的利器,使敌军攻城槌无法直击城门。
  城墙高三丈,全部都是用当地的大青石砌成,坚固无比。
  “这道墙怎么凸出去了?”
  陈庆发现城门上方的城墙向外凸出五尺,颇有特色。
  “指挥使居然连这都不知道?”杨元清很惊讶地望着他。
  “我当然知道它的存在,只是没有去研究过它,也不关心它的作用。”
  “看来指挥使没有守过城!”
  杨元清笑着解释道:“这叫马面墙,外形像长长的马脸,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射击攻城敌军的两侧后背。”
  陈庆站在马面墙旁,果然是站在两边城墙的外面了,他心念一转,笑道:“可以在这里安排二十名神弩手,专门射杀关键位子上的敌军。”
  杨元清竖起大拇指赞道:“指挥使高明,确实可以这样部署!”
  一直比较沉默的杨桦问道:“指挥使,能说说我们的任务吗?”
  陈庆沉吟一下,吩咐手下道:“去把所有的都头都找来!”
  陈庆一共任命了十个都头,其中杨桦、郑平和罗甘三人升为准备将,同时兼任都头。
  不多时,十名都头都赶到了城头。
  “我是在去年暴雪后不久便接到了安抚使张帅以及两位都统的命令,命令我们务必拿下并坚守箭筈关,我们的任务是拦截平凉府的金兵从西路进攻和尚原,减轻和尚原的压力。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接应刘锜和刘子羽两位都统的军队南下,夺取箭筈关容易,但能不能守住关隘,却是整个战局成败的关键。”
  说到这,陈庆看了众人一眼,又缓缓道:“我不知道我们的拦截任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和尚原保卫战,但有一点我很清楚,这将是一场艰难无比的攻防大战,比麒麟寨之战可能还要惨烈十倍,所以我要求所有将士都留下遗书,在此我也郑重承诺,每一个阵亡的将士,我都会尽我所能,给他们家人以厚恤。”
  ……
  次日上午,三千人的伪军队伍出现在峡谷口,他们在峡谷外扎下大营,三千人随即缓缓向南推进,进入峡谷两里后,高大坚固的箭筈关城墙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关城在狭窄处,但前方却比较宽阔,宽达一里,但地势并不平坦,呈一个浅窝状。
  这种地形有两大不利,一是会反衬出关城的地势比较高,城墙尤其高大,其次就是一旦下大雨,就会积成一个水塘。
  这是常有之事,一旦积水,往来的商队就只能靠边走。
  主将夏进绝对不想打这场关隘攻防战,但军令如山,一切都由不得他了。
  夏进骑马眺望着一里外的关隘,箭筈关地势稍高,更显得关隘雄奇坚固,难以攻克。
  “让我们来试探,难道我们的性命就不是命了吗?”
  夏进恼火地骂了一声,又高声大喊道:“中军、后军集结,列弓箭大阵!”
  两千伪军士兵迅速集结,以五百人为一排,排列成四行,全部换装成弓弩兵,还有一千士兵在原地待命。
  伪军士兵头戴铜盔,身穿皮甲,手执弓弩,后背箭壶,身材普遍高大强壮,训练有素。
  “前进!”
  夏进一声高喝,队伍开始列队前进,脚下尘土迷漫,在峡谷中更有几分苍凉的杀气。
  “咚!咚!咚!”战鼓声节奏感很强,两千伪军队列整齐,杀气腾腾。
  夏进确实有点本事,把三千军队训练得颇为强悍,虽然军纪败坏,但士气高昂。
  尽管伪军也临时制作了几架攻城梯,但夏进心里清楚,一上来就攻城,容易遭受重挫,不如发挥人多的优势和宋军对抗,先用弓箭压制住对方。
  天空乌云低沉,早春的风还有一些寒意,一阵强劲的北风刮来,将城头上的黄底黑龙战旗吹得啪啪作响。
  城头上,三百名守军手执军弩严阵以待,城墙只有三十丈长,宽三丈,最多可以容纳三百人在城头防御。
  陈庆注视着远处黑压压的一千士兵,他们手中有攻城梯。
  陈庆看懂了敌军主将的策略,先用弓箭阵压制住城墙上的士兵,后面一千人就会发动进攻。
  “准备放箭!”
  指挥城头上的宋军将领是罗甘,也是陈庆早期的手下,二郎寨的幸存者之一,他一直跟随陈庆,现在已升任准备将,统率三百军队,同时出任第七部都头。
  罗甘平时沉默寡言,但今天他却主动请缨,率军参与第一轮作战。
  三百士兵纷纷半蹲,他们分为前后两排,前排从射击孔直线射击敌军,而后排是从空中射抛物线。
  陈庆快步走到女墙边,对城下士兵大喊:“敌军箭矢要来了,向两边撤退!”
  数百名士兵纷纷向两边悬崖处撤退,紧靠悬崖,露出大片空旷之地。
  “梆!梆!梆!”
  伪军中梆子声骤然敲响,两千士兵呐喊着向前冲锋,在六十步外停步,一起举起弓弩向城头乱箭齐发。
  黑色的箭矢密集如雨点般射向城头,一部分射中城墙、垛口,但大部分箭矢都飞跃过城墙,向城内射去。
  与此同时,罗甘大喊一声:“放箭!”
  宋军士兵开始反击,三百支弩箭射向排列整齐的伪军士兵。
  三百支弩矢远远不能和对方两千人的密度相比,但它杀伤力更强,强劲的弩矢射穿了伪军士兵的皮甲,上百名士兵惨叫着中箭栽倒。
  双方你来我往,一场箭矢大战率先爆发。
  夏进见自己的士兵没有防护,伤亡惨重,对方躲在城垛后,从射击孔向下射击,几乎没有伤亡,他又是心痛又是恼怒,但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攻城方的劣势。
  夏进当即下令道:“吹号出击!”
  ‘呜——’
  低沉的鹿角号吹响,一千士兵如潮水般杀上来,他们扛着八架连夜制作的攻城梯,战场上,手执长矛和盾牌的士兵在狂奔,踩踏着阵亡士兵的尸体,一口气冲到壕沟前。
  城墙下的壕沟已经被射箭士兵搭上了木板,狂奔的士兵冲过壕沟,将八架攻城梯搭上城头。
  这些攻城梯是由汧阳县的木匠制作,时间很短,制作也比较粗糙。两边和横梁上的木屑毛刺都没有去掉。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攻城梯顶部必须有一对钩子,钩住城墙,使城头上的守军没办法将攻城梯掀翻出去。
  八架攻城梯都有钩子,用皮带捆绑在顶部两端,牢牢钩住了城墙。
  伪军士兵一跃跳上攻城梯,开始向上攀爬,城头上箭矢如雨点般杀下,攻城士兵手执盾牌挡住头顶,一步步向上攀爬。
  这时,马面墙开始发挥作用了,八名弩射高超的宋军士兵蹲在马面墙内,向八架的攻城梯上士兵射击,目标明确,都是攻城梯上的第一个攻城士兵。
  另外还有十六名宋军士兵协助上弦装箭,使弩手射击不断,每一轮都有八名敌军士兵后背中箭,惨叫着从梯子上摔下去,这对攻城伪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三十八章 首战(下)
  城下箭矢如蝗虫一般密集射上城头,死死将城头士兵压制住,使城头上的士兵无法探身向下射击。
  进攻速度很快,尽管身后被宋军弩手偷袭,不断有人中箭坠落,但攻城敌军人数太多,还是有数十名士兵率先攀爬到城垛上,和城头的宋军激战起来,一方要跳上城头,另一方要将他们赶下去。
  双方混战在一起,伪军弓弩阵也停止射击,开始迅速向后撤退,脱离宋军的射程范围,仅仅一刻钟的弓箭大战,伪军弓弩手便伤亡近四百余人。
  但没有他们的掩护,伪军士兵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攻城,实际上是用弓弩士兵的伤亡换取了攻城顺利。
  这也是敌军主将夏进长期作战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很清楚,必须付出代价才会有所收获。
  城头上的激战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宋军士兵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敌军激战,不断将一个个敌军士兵刺杀,掀出城外。
  而守城士兵也不时被敌军长矛刺穿身体,倒下阵亡……
  守城宋军士兵都是新兵,没有守城的经验,甚至包括主将陈庆,也一样没有守城经验,他和杨元清各率三十名士兵作为机动增援,哪边出现危险,他们立刻冲上去支援。
  这一场攻防战宋军打得十分被动,明明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却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
  陈庆已经看明白了,根子还是在攻城梯上,如果不毁掉敌军的攻城,敌军依旧会源源不断地杀上来,最后靠优势兵力战胜自己。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大喊道:“指挥使,西城……突破了!”
  陈庆一回头,只见最西面出现了溃堤,无数敌军士兵杀上城头了。
  他大吼一声,“跟我来!”
  陈庆大铁枪一摆,带着三十名士兵向最西面杀去。
  只片刻,陈庆便冲到了溃堤处,城头上已经杀上来数十名敌军,最西面的通道完全被打开了,敌军士兵还在源源不断向上涌,二十几名宋军拼命抵挡,但敌军人数太多,他们被杀得节节后退。
  一名敌将手执板斧上下翻飞,满脸横肉,相貌凶悍异常,在他脚下躺在五名宋军士兵尸体,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头被劈为两半,红白脑浆流满一地,死状极为凄惨。
  “去死吧!”
  陈庆大喝一声,长枪直刺敌军大将,这一枪快如闪电,力量凶猛。
  “来得好!”
  将领双斧一架,摁住了枪头,颇有几分力气,陈庆冷笑一声,双臂向上一挑,将领大叫一声,两柄板斧被挑飞上天。
  ‘噗!’长枪已刺进了他的胸膛,将领大叫一声,当即毙命。
  陈庆一把抓住空中落下一柄板斧,随手递给身后一名士兵。
  “先拿着!”
  他长枪一摆,如暴风骤雨般向敌军刺去,瞬间便刺杀了五六人,他的三十名手下也一拥而上,连杀敌军十余人,将敌军一隔为二。
  陈庆将刚冲上城头的三名士兵刺翻下城,回头大喊:“斧子在哪里?”
  士兵连忙将利斧递给了陈庆,陈庆探身出城,狠狠一斧劈去。
  ‘喀嚓!’攻城梯的左边扶手被斩断,攻城梯一下子倾斜,摇摇欲坠,下面的十几名的士兵都吓得大喊起来。
  陈庆毫不犹豫,手起斧落,将右边的扶手也斩为两断,他随即用力一推,攻城梯没有了铁钩,失去平衡向左边迅速滑落下去,梯子上的十几名士兵惨叫着落入了壕沟中。
  攻上城头的最后十几名敌军士兵没有了退路,纷纷在绝望中被宋军杀死。
  陈庆厉声令道:“传我的命令,尽快斩断攻城梯的捆绑皮带!”
  攻城梯的铁钩是用皮带和梯子捆绑在一起,斩断皮带,就意味攻城梯失去固定,守军便可以将它们掀翻下城。
  宋军找到了攻城敌军的软肋,他们配合默契,随着一根根皮带被锋利的战刀斩断,短短一炷香时间,剩下的七架攻城梯都失去了铁钩,纷纷被宋军掀翻出去,梯上伪军士兵坠下城去,伤亡惨重。
  夏进在远处看得清楚,他知道今天已攻城无望,便下令道:“收兵!”
  ‘当!当!当!’
  收兵的钟声敲响,数百伪军如潮水一般撤退下去。
  这一战,伪军士兵伤亡七百余人,而守城宋军士兵也付出了六十余人的伤亡。
  ……
  夏进率领伪军缓缓向峡谷外的大营退去。
  陈庆下令开城门清理战场,尤其敌军士兵要焚烧深埋,防止疫病爆发。
  城头上,杨元清叹口气道:“今天这一战打得很被动啊!想不到一支伪军居然会这么强悍。”
  陈庆沉声道:“这次攻城战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各种不足,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告诉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能轻敌,轻敌必败!”
  杨元清惭愧道:“指挥使说得对,我们确实有点轻敌了。”
  陈庆索性又派人去把杨桦等三名准备将找来。
  “我想利用这次机会,给大家总结一下这场攻城战的经验教训,大家都可以补充。”
  陈庆平静对众人道:“杨副将说这次攻城战我们打得很被动,确实很被动,我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吧!”
  杨桦、郑平、罗甘三人都神情肃然,聆听主将的总结。
  “一方面是对方主将布兵比较有经验,用弓箭压制住我们,开始我还不理解,我们弓弩手都躲在城垛后,他的弓弩阵有什么用,后来才知道,他的军队攻城时,就几乎没有压力了,很顺利地杀到城头。”
  杨元清点点头,“对方主将有经验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认,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