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52章

封侯-第152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一早,大将刘衡离开了水寨前去武陵县,他本身就是武陵人,妻儿父母都在武陵县。
  杨幺把老巢迁徙到了常德府,按理,刘衡是常德府地头蛇,应该受到重用才对,可事实上,他在杨幺军中很不受见待,别的匪首都被封为将军统制,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数千手下几次被夺走,现在只剩下千余人。
  究其原因,刘衡不是主动投靠杨幺,而是被杨幺击败,吞并了他的势力,水贼讲究强者为王,刘衡属于战俘,地位低下也很正常,若不是他比较听话卖力,早就被杨幺一刀宰了。
  可就算这样,刘衡还是遭受了不少奇耻大辱,他的小妾出身名妓,十分美貌,被钟子仪看中抢走了,钟子仪死后,小妾又被杨钦霸占,这一切刘衡都默默忍受了。
  杨幺见他老实听话,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但杨幺不知道,最可怕往往就是这种受了奇耻大辱,又看似老实的人。
  杨幺忘记了,刘衡之前也是常德府水贼头子,也是一个黑道枭雄,怎么可能老实?
  刘衡就在君山之战后不久便暗中投降了陈庆。
  武陵县距离水寨很近,相距只有三十里,刘衡没有进县城,而是来到县城外一家酒楼内用餐,几名亲兵在一楼吃饭,刘衡直接上了二楼。
  这座酒楼叫做洞庭西楼,开了好几年,不过刚刚换了新东主,新东主正是呼延雷,正是陈庆军队获取敌城情报的一贯策略,呼延雷用高价买下一座酒楼,如果将来不需要了,则再把它卖掉,或者转为军产请人正规经营。
  在二楼的一间雅室内,刘衡见到了杨再兴和谋士张晓。
  呼延雷给他们作了介绍,众人见了礼坐下,刘衡道:“杨幺昨天晚上率军一万人,战船两百艘离开了水寨,但我不知道他去干什么?”
  张晓笑道:“他去做什么我们很清楚,现在我更关心的是,两百艘战船离去,会不会改变刘将军的地图内容。”
  张晓取出一份地图副本,在桌上铺开,刘衡看了片刻,指着出口处道:“这里的战船都没有了,其他内容没有变,对了,军队少了一万人。”
  张晓用墨笔涂掉了消失的船队,他又笑道:“陈都统让我来问一问刘将军,你有什么要求?”
  刘衡沉默片刻道:“我只有三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不要追究我从前的罪行,战争结束后,我想带着父亲妻儿离开武陵县,去别处定居;第二,把小妾还给我,虽然她被其他男人霸占,但不是她的错;第三,把杨钦交给我处置。”
  张晓取出一块金牌,淡淡道:“这是陈都统的金牌,我可以代表陈都统答应你的三个要求。”
  刘衡凝视金牌片刻,端起碗中酒咕嘟咕嘟一饮而尽,他将酒碗在桌上重重一顿,“说吧!需要我怎么帮助你们?”
  一直沉默不语的杨再兴注视着刘衡缓缓道:“我们想知道,刘将军是哪天负责水面巡逻?”
  ……
  入夜,两百多艘战船贴着湖口西面驶入长江,随即掉头沿着长江向东驶去。
  巴陵河口距离湖口很近,只有三十里,规模要比洞庭湖入江湖口小得多,宽只有三里左右,大约一更时分,两百艘大船兵分两路,杨幺率领十几艘车船在长江上等候消息。
  杨幺是首领,当然不会亲自冒险,而是由他的堂兄杨旌率领一百八十艘战船和一万军队进入了巴陵水。
  船队十分缓慢地向南移动,宋军的船队距离河口约二十里,据情报上说有两千士兵看守,杨旌的任务不仅要烧毁战船,还要全歼两千宋军,这次战斗对提振全军士气至关重要。
  进入巴陵水约十里后,杨幺的船队便靠岸停泊,一万军队纷纷上岸。
  杨旌留两千士兵看守战船,他率领八千士兵向十里外的宋军船队扑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内应
  八千贼兵一路狂奔,奔出五六里,前面隐隐看见了大船的影子,贼兵更加兴奋了,不顾一切地向船队奔去,不多时,他们奔到大船前,但杨旌却意外发现只有区区四艘大船,并非之前大王告诉他的五十艘大船。
  杨旌愣住了,另一个疑惑随即涌上心头,守卫船队的一千宋军呢?难道搞错了,不是这个地方?
  就在这时,士兵大喊起来,“将军,都是假船!”
  杨旌奔上前,只见几艘所谓的大船竟然是用破木板钉了一个船的外壳,里面用木架子支撑着。
  “上当了!”
  一个念头刚刚闪过,忽然从西面黑暗的树林中射出了密集的箭矢,足有几千支箭,岸上一片惨叫,不计其数的贼兵被箭矢射倒,杨旌被数支箭射中后背,其中一支箭射穿了他的脖子,杨旌一头栽倒。
  贼兵一阵大乱,贼兵们不顾一切地向回奔跑,战马声骤然响起,两千骑兵从树林里杀了出来,冲进敌群之中,刀劈矛刺,无情地杀戮混乱不堪的贼兵,到处是滚滚的人头,无头的脖腔内血浆喷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息。
  贼兵恐怖得几近疯狂,数千人跳河向对岸游去,对岸是旷野,也才悲剧的开始,埋伏在这里的三千骑兵在等着他们呢!
  黑暗中,三千骑兵向数千贼兵包围杀来,贼兵在旷野里没命地狂奔,但他们跑不过战马,骑兵迅速追上了他们,稍微机灵一点的贼兵跪在地上拼命磕头求饶,求得一命。
  而另一部分贼兵却没有投降的意识,一心想逃回战船,他们拼命奔逃,骑兵也不再怜悯,寒光闪闪的战刀在他们身后高高举起,仿佛死神的狞笑……
  与此同时,十里外的船队也遭到了数千宋军的袭击,郑平和牛皋各率三千士兵包围了守船的两千贼兵,牛皋大喊:“投降者不杀!”
  西北角的数百人试图反抗,被恼怒的郑平下令斩尽杀绝,不远处的惨叫声吓得其他贼兵心惊胆战,纷纷跪下投降。
  牛皋大声令道:“取下兵器,把他们押走!”
  之所以投降者不杀,固然是陈庆答应了李纲,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缴获了众多的车船,宋军需要投降的贼兵在船舱下面负责踩踏车船。
  ……
  四更时分,前往巴陵水偷袭宋军的一万军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杨幺心中有点不安了,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妙。
  就在这时,有士兵大喊:“大王,他们回来!”
  只见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响,这是车船特有的声音,大家都很熟悉,不多时,江面上出现了黑瞳瞳的船影。
  杨幺目光紧紧盯着船影,只见船只越来越近,却没有看见他交代杨旌的信号,没有看见桅杆上挂出五盏灯笼。
  “不好!”
  杨幺大喊一声,“传令速速撤退!”
  三支信号火把挥动,十八艘战船开始掉头,加速向湖口驶去……
  湖口处,静静停泊着五十艘大船和一百多艘小船,截断了杨幺水军的退路,陈庆站在五千石战船的船头,望着黑暗中的江面,他隐隐听见了远处轰隆隆的水流翻滚声,这应该是杨幺过来了。
  陈庆注视着江面,不多时,十几艘战船的身影在数里外出现,对方并没有发现前面的战船,但陈庆心里清楚,他这种目力优势维持不了多久,对方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他当即下令道:“小船出击!”
  一支火箭在江面上升起,这是出击的命令,一百多艘小船向前方驶去。
  与此同时,对方士兵纷纷发现前面的火箭,大喊起来,杨幺也看见江面上的火箭,他心中一惊,水面怎么会有火箭?
  杨幺犹豫起来,后有追兵,要回家只能向前走,可前方出现了火箭,他无法判断对面究竟是一艘小舢板,还是庞大的船队?两者都有可能射出火箭。
  “大王,是船队!”
  船头上的眺望兵终于看到了江面上的大船身影,足有数十艘之多。
  杨幺不再犹豫,立刻大喊道:“向西撤退!”
  后有追兵,前有拦截,他们只能沿着长江向西面撤离。
  但这个时候撤离已经晚了,数十艘小船先一步抢到西面,从西面拦住了他们去路。
  片刻,一百多艘小船如狼群一般从西面八方涌上来,向车船的叶轮扔出渔网,一艘艘车船被困在江面上。
  杨幺乘坐的两千石车船左突右冲,居然冲出了重围,车船疾速行驶,这时,侧面忽然驶过一艘大船,相距只有数十步,一阵强大的箭雨从大船上射出,这是三十架床弩同时发射,射出了一百五十支寒鸦铁箭,一连串的咔嚓声响起,一只叶轮被射得粉碎,铁箭甚至射穿了船体,里面踩踏叶轮的数十名水手纷纷中箭倒下。
  大船并没有停止,和车船擦肩而过,只见一根近八丈长的巨鞭从空中狠狠抽下,巨大的锤头砸穿了甲板,竟然将大船龙骨砸成两截。
  杨幺知道这艘船完蛋了,他一口气冲到船尾,抢了一个浮筒,纵身跳下了长江,奋力向西面游去,一口气游出两里外。
  重重喘息几下,他回头望去,只见对方大船又是一鞭狠狠抽下,他的坐船断为两截,船上水军纷纷跳水逃命,但已经晚了,被大船上的宋军士兵举弩射杀,大部分士兵都丧生长江。
  杨幺心中一阵悲鸣,转身抱着浮筒,向十里外的岸上游去。
  ‘嘭!嘭!’几颗火油球腾空而起,击中了另一艘突围而出的车船,还不如被渔网缠住困在江面上,这艘车船燃起了大火,不多时便被大火吞没。
  后面车船杀至,将剩下下十六艘车船团团包围。
  ……
  常德府鼎口荡是洞庭湖边缘的一片小湖,它实际上是被两座半岛包围,由一处数十丈宽的口子和洞庭湖连接在一起。
  鼎口荡的湖面大概数千亩,最西面就是杨幺建立地鼎口荡水寨,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湖面,打着很深的木桩将水寨包围起来。
  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便静静地停泊在水寨内,水寨的另一半自然在岸上,占地面积很大,周围也被栅栏包围,里面驻扎了数千顶大帐,数万贼军就分布各个大帐内。
  刘璀带着一支数十人的小分队奔到南面本岛的岸边,这时是两更时分,鼎口荡内一片漆黑,士兵们每人背着两袋火油,颇为吃力。
  半岛上原本有一座渔村,已经被迁走了,只剩下一片孤零零的树林,荒无人烟,但在半岛的尽头有两座哨塔,监视着出入荡口的船只。
  “将军,在那里!”一名士兵指着前面低声道。
  刘璀也看见了,在一处水湾里停泊着三艘小船,这就是有内应的好处啊!
  小船上有一名士兵,是刘衡的心腹,他正不安地伸长脖子向这边探望。
  “请问,你们有带信物吗?”士兵有些胆怯问道。
  刘璀取出一件信物递给他,士兵点点头,“各位上船吧!今晚的巡逻口令是清酒一壶。”
  三十名宋军士兵纷纷上船,卸下了身上的火油袋,他们都穿着贼军的军服,基本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看起来就仿佛外围的巡逻哨船。
  “怎么进水寨?”刘璀问道。
  水寨被木桩和木板挡住,必须要绕到正面的水寨大门。
  士兵摇摇头,“有一个口子可以进去!”
  三艘小船来到一个小缺口前,只见士兵探头看了看两边,开始用力拉开木板,众人一起帮忙,十几块木板被陆续拉开,原本只有两尺的小洞变成了七尺宽的大洞。
  三艘满载宋军士兵的小船无声无息驶入了水寨……


第二百九十三章 陷营
  杨再兴统领五千骑兵已经准备就绪,他们藏身在军营北面一里外的树林内,根据刘衡提供的地图,军营北门内是后勤区,北门就是一处后勤通道,都是各种闲杂人员进出之地,平时都上锁,没有哨塔,也没有哨兵。
  三更时分刚过,几名士兵摸上前砸掉了铁锁,拉开了后勤通道大门,一名士兵抽出火折子,迎风一甩点燃了,挥了两下。
  杨再兴一声令下,“杀进去!”
  骑兵队发动了,杨再兴一马当先,五千骑兵纷纷催马跟随,渐渐形成了一道汹涌的洪流,冲进了敌军大营。
  大地在震动,马蹄声俨如闷雷一般,南方贼军从未接触过骑兵,他们不知道这种震动和声响是怎么回事,军营内巡逻的当值将领还派人去四处查看情况。
  西大门的哨兵率先反应过来,他们意识到这是敌军袭击,急忙敲响了警钟,‘当!当!当!’
  一切都晚了,五千骑兵杀进了军营,他们所过之处火光四起,喊声、哭声、惨叫声不断,熟睡中的贼兵纷纷惊醒,惶恐万分逃出大帐,却被骑兵无情地斩杀。
  夜风强劲,火势迅猛,这时,湖面上停泊的船只也开始起火了,很显然是宋军在船上放火了,陆上、湖面上的火势渐渐连成一片,烈火滔天,席卷了整座军营。
  宋军骑兵已经杀出大营,在外围斩杀逃出来的贼兵,他们只有五千人,无法接受战俘,一律不接受投降,除了仓皇逃入夜色中,贼兵再没有第二条活命之路。
  留守主将杨钦被宋军抓住,捆绑起来,这时,刘衡带着十几名手下骑马奔来,刘衡的马上还带着一名白衣女子,正是他的小妾李轻罗,刘衡将小妾从杨钦的大帐内抢出来,却没有发现杨钦。
  “杨再兴将军,请问可抓住杨钦?”刘衡高声问道。
  杨再兴用长枪一指,手下士兵将一名双手捆绑的敌将扔到地上,正是满脸惊恐的杨钦。
  刘衡跳下马,一把揪住杨钦的头发,眼中喷射着怒火,“杨老二,你也有今天?”
  “刘衡,你要干什么?”杨钦怒骂道。
  “你这个王八蛋霸占了我的女人,你觉得我会干什么?”
  “狗贼,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那你就先去做鬼吧!”
  刘衡回头让小妾闭上眼睛,他手起刀落,顿时斩断了杨钦的脖子,刘衡抓着人头仰天长啸,几年的屈辱这一刻终于洗清了。
  他将人头扔给宋军士兵,翻身上马,向杨再兴抱拳行一礼,“杨将军,黄诚下午去了武陵县,县里有五千贼兵守卫,其中一千人是杨幺的心腹亲兵,就恕在下无能无力了。”
  杨再兴点点头,“你去吧!”
  刘衡带着十几名手下向西南方向疾奔而去,他父母妻儿已经不在武陵县,早就搬去了西南四十里外的桃源县。
  ……
  一夜之间,杨幺的数万军队和数百艘战船都灰飞烟灭,数万士兵三成丧生火海、三成被宋军骑兵所杀,三成各自逃命回家,最后只剩下武陵县的五千军队,这支军队是为了保护家眷而驻扎在县城内,里面有一千人是专门保护杨幺的妻儿。
  没想到这五千人却成了杨幺的最后一支军队。
  为了防止贼军逃窜去山区,杨再兴的骑兵没有撤离武陵县,他们也没有攻城武器,便在城外监视敌军。
  杨幺是在两天后的夜晚逃回武陵县,他拉着绳索爬上城头,被士兵送回官衙。
  杨幺又累又饿,连吃两大碗饭,又喝了一杯茶,才慢慢恢复元气,他在洞庭湖北岸抢了一艘小船,独自划船回来,却看见鼎口荡水寨被烧成一片白地,船只也剩下漆黑的船骸,吓得他心惊胆战,不敢停留,一路逃回武陵县。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幺咬牙切齿盯着军师黄诚问道:“巴陵水中了埋伏,这边也被宋军夜袭,难道是我的气数到头了吗?”
  黄诚羞愧道:“我们遭遇到了陈庆的连环毒计,应该是李顺被他看破了,陈庆才将计就计,设下了连环套,只是我没有想到骑兵的威力如此强大,难怪宋朝被女真骑兵几乎灭了国。”
  “仅仅是骑兵的原因吗?”
  杨幺冷笑一声,“战船也是骑兵烧的?”
  “回禀大王,我们的防御很严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