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32章

封侯-第132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回头对八十名亲兵大喊道:“准备盾牌!”
  骑兵们纷纷举起圆盾,陈庆大喝一声,“跟我冲!”
  陈庆一马当先从两百步外向敌军大营冲去,八十名骑兵齐声大喊,手执盾牌和长矛纵马疾奔,紧紧跟随在陈庆身后。
  五百弓弩手一起放箭,箭矢密集射向从陈庆,对付一个方向射来的箭矢并不难,这就像游戏中打飞机一样,关键是要手快眼快,只要稍加苦练就能练成,陈庆练了一个月,基本上能够迎战箭雨。
  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必须是一个方向射来的箭矢,如果是四面八方射来,就像杨再兴,武艺再高也抵挡不住,除非是在高速奔跑中,或许有一线逃脱的希望。
  陈庆的方天画戟拨打着密集的箭雨,速度越来越快,冲到了大营前,他的方天画戟一挥,‘咔嚓!’斩断了锁门的铁链,大门被轰然撞开,骑兵们杀进了大营。
  远处宋军统领范英大喊一声,“杀啊——”
  两千宋军一起呐喊,向敌军大营冲去,敌军弓弩阵已破,他们不再有任何顾虑,举着长矛向敌军大营狂奔杀来。
  只片刻,两千宋军冲进了敌军大营,只见大营内一片混乱,陈庆率领手下纵马疾奔,所过之处贼兵惊恐逃窜,无人敢当,就像一群猛虎冲进了羊群中,数千敌军争先恐后向营门处奔逃,没有任何抵抗的意志,他们的主将韩滨已被陈庆一箭射杀,斩掉了人头。
  范英轻轻叹息一声,他今天算是开眼界了,把他们三次击败、围困他们一个多月的贼兵在最精锐的西军面前,如野草一般不堪一击,难怪被称为西军第一猛将,果然名不虚传。
  南大营被烧,钟子仪阵亡,西大营被宋军突破,主将被杀,三千士兵死伤大半,剩下的两座大营都以为是宋军的援军到来了,他们无心恋战,在陈庆率军杀来之前便已经撤退了。
  尽管如此,宋军还是在陈庆的率领下连破两座大营,近一万贼兵被击溃,伤亡大半。
  更重要是,王彦亲自率领五百士兵夺取了位于南大营西南角的仓库营,缴获了十几万石粮食和无数的钱财物资,巴陵县的粮食危机也迎刃而解。
  天渐渐亮了,李纲和王彦亲自来到北城外欢迎陈庆的到来,一夜鏖战,他的亲兵只轻伤了十余人,一个也没有阵亡,创造了奇迹。
  陈庆浑身是血,他和战马一起变成血人血马,他自己都没有算过这一夜杀了多少贼兵。
  王彦拍拍他肩膀,关切问道“可有受伤?”
  陈庆摇摇头,“受伤倒没有,就是有点筋疲力尽了,人困马乏,最多只能冲击两座大营,四座大营办不到。”
  “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战绩了,除你之外,天下再无第二人能办到!”
  “这些都是水贼,胜之不武。”
  陈庆笑道看了一眼李纲,“这位是……”
  王彦笑着介绍道:“陈庆,这位便是湖广安抚使李使君,我从前给你说过,大宋第一抗金名相。”
  陈庆连忙行礼,“晚辈久闻李相公大名了!”
  李纲感慨道:“我也久闻陈将军的威名,昨晚得以目睹,简直让我大开眼界,若大宋将领都如陈将军一样勇猛,何愁胡虏不灭?陈将军不愧是西军柱梁,也是我大宋的柱梁。”


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意
  两天后,杨幺派来使者谈判,想用掳掠的数千百姓换回钟子仪的人头,李纲当即斩杀使者,拒绝和水贼谈判,杨幺气得暴跳如雷,也没有办法。
  这时,从长沙以及汉阳过来的两支宋军近万人抵达了巴陵县,巴陵县的危机暂时解除,但要剿灭杨幺,还需要等待朝廷水师,一些重要的战船还在润州修复,至少要等几个月后了。
  陈庆便告别了王彦和李纲,返回监利县。
  虽然在巴陵县大败水贼,但长江水道的状况却没有改善,依旧被杨幺水军控制,陈庆只得听取船老大的建议,和众人走陆路,让空船走水路,在嘉鱼县汇合。
  几天后,众人从陆路抵达了嘉鱼县,两艘大船已经先到了,众人重新上船,大船继续沿着长江向东而去……
  润州,长江边的天然居酒楼内宾客满座,正好是黄昏时分,酒客们基本上都是商人,他们天南地北地聊着各种消息。
  “扬州的金兵北撤了?你这个消息属实吗?”
  “当然属实,我就从扬州过来,扬州的两万金兵调去了关中,换成了两万齐军,主将叫做梁师耀,就是原来楚州那位酒将军。”
  “楚州那位酒将军我知道,据说他嫌街上卖的酒不好,就自己酿酒,后来赚了钱,整个军营都变成了酿酒作坊。”
  “就是他,在扬州还在继续酿酒。”
  两个商人谈得正起劲,这时过来一名年轻士兵,拍拍其中一名商人的肩膀,低声对他说了几句,商人一脸苦涩,只得起身跟随士兵来到靠窗的一张桌子前。
  这里坐着两名将领,一个叫李武,一个叫王善治,都是刘光世手下的统领。
  刚才两个商人聊天太起劲,声音稍大,被他们听到了。
  “请问阁下叫什么名字?做什么买卖?”李武笑着问商人道。
  “小人叫高喜,楚州人,做绵麻生意!”
  “刚才我听你说,金兵撤离了扬州,消息属实吗?”
  “消息绝对属实,小人在扬州有店铺,不是道听途说,进驻的齐军小人都见到了,主将小人也认识,是原来楚州的指挥使梁师耀,我们楚州人叫他酒将军。”
  “但我好像听你说,两万金兵调去关中了?”
  “啊!这是小人听齐军士兵说的,不敢当真。”
  李武又问了几句,让商人回去了,另一名统领王善治笑道:“李统领不会用酒楼听到的消息向大帅汇报吧!”
  “我既然是斥候营主将,这些消息肯定要及时向大帅汇报,当然,我还会派人去扬州探查。”
  两人又闲聊几句,这才结帐走了。
  ……
  夜幕下,一辆马车在润州城东的一座宅院前停下,有人上去拍了拍院门,不多时,门口开了,一名老者探头问道:“你们找谁?”
  “这家我的家主人的帖子。”
  黑衣人将一张帖子递给了大院,老者接过帖子,看了看外面的马车,点点头,“你们稍等片刻,我去禀报主人!”
  老者关上门进去了,不多时,门开了,一名中年男子笑着迎了出来,“居然是子杭兄,哪阵香风把你吹来了。”
  从马车走出一名瘦高个的中年男人,笑眯眯道:“我早就想来看看贤弟了,十几年不见,贤弟基本上没有变化啊!”
  “我们都老了,快进屋说话!”
  院宅的主人姓刘,叫做刘覃,原是杜充帐下司户参军事,现在是刘光世的幕僚,来拜访他的瘦高男子叫汪子杭,蔡州人,十几年前和刘覃一起在应天府国子学读书,两人是同窗好友。
  两人在书房坐下,刘覃让妻子温一壶酒,再端来几碟下酒小菜。
  “我们喝一杯,这么多年不见,我们得好好叙叙旧。”
  “是啊!一晃十五年了,当年我们书生意气,现在都被现实磨平了。”
  “子杭兄现在在哪里高就?”
  “高就谈不上,混口饭吃,我还在应天府,最近刚换了一座宅子,比较忙。”
  “宅子!”
  刘覃眉毛一挑,他知道这位汪老兄父亲去世得早,由母亲拉扯长大,家境十分贫寒,在应天府读书都是靠亲戚凑钱,自己平时还要替别人抄书,居然换宅子了,宅子可不是房子、院子,至少要三亩以上才能叫宅子。
  “汪兄的新宅在哪里?有多大?”
  “就是我们国子学旁边,东大街,就是那座杨侍郎的宅子,我们还去拜访投贴,我们还一起感慨过,人生当如此!”
  刘覃张大嘴半天合不拢,那座杨侍郎的宅子,应天府最繁华的地段,占地足有二十亩啊!
  “汪兄发大财了!”
  汪子杭端起酒杯淡淡道:“这几年是赚了不少钱,或许有些人会瞧不起,但我实在是穷怕了,所以我不管别人背后怎么议论,我要好好善待自己,善待家人,不瞒你说,除了大宅子,我在应天府还有两百顷上田,在宝记柜坊存放的钱不低于五万贯,就这几年赚下的家业。”
  刘覃羡慕万分,他的老家就在应天府,老家回不去了,自己在南方没有任何产业,润州的房子还是租的。
  “兄长到底做什么,能不能提携一下小弟啊!”
  “不瞒你说,我在齐国做官,贤弟抵触吗?”
  “抵触?”
  刘覃摇摇头,“谈不上抵触,只是在齐国做官就能发大财?”
  “当然要看作什么,我在监军元帅府做事,提了一个疏通河道的建议,上面赏赐给我一座宅子,我没花一文钱。”
  刘覃一下子明白了,汪子杭是给完颜昌做事,他端起酒杯似笑非笑道:“兄长来找我,不是叙旧那么简单吧!”
  汪子杭把一张钱铺的柜票递给他,“这是宝记柜坊的柜票,可以提取三百两黄金,价值六千贯钱,只要贤弟肯做一件事,它就归你了。”
  “子杭是想让我也投奔完颜昌?”
  “不是!这是生意,做一票赚一票的钱,这次给你准备了五百两黄金,三百两只是预付,事成之后,再付你两百两黄金。”
  ……
  汪子杭告辞走了,刘覃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是刘光世的幕僚,他很清楚完颜昌要和自己做的生意意味着什么?
  但五百两黄金,一万贯钱啊!现在在临安或者苏州还可以买一座五亩宅,这个诱惑让他实在无法拒绝。
  事实上,他没有把柜票扔到汪子杭脸上,就意味着他已经动摇了。
  “就做这一次,下不为例!”刘覃暗暗告诫自己。
  ……
  刘光世目前出任淮南、京东路宣抚使,置司扬州,但扬州还在金人手中,他的宣抚使司官衙只能设在润州,也就是今天镇江。
  一早,部将李武告诉他一个消息,金兵已从扬州撤退,扬州驻军换成两万伪齐军,新任扬州总管是梁师耀。
  刘光世当然知道这个梁师耀,高俅提拔的球友,原本是汴梁无赖,因嗜酒如命,便在楚州军营内开了个酒作坊,被人称为酒将军,多次被弹劾,但一直被高俅庇护,后来投降金兵后就没有消息了。
  居然是这个酒囊饭袋出任扬州总管,刘光世有点怦然动心了。
  刘光世便将幕僚刘覃找来商议。
  刘覃已经从宝记柜坊中提走了三百两黄金,他已完全迷失在黄澄澄的金光之中。
  “这是宣抚使封太尉的机会啊!”刘覃微微笑道。
  刘光世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此话怎么说?”
  “回禀宣抚使,东线停战协议还有几天就到期了,现在西线抗金连连大胜,金国吃力,不得不把军队调去西线,但东线这边呢?朝廷也在期待。
  我相信官家也同样期待东线胜利的消息,无论宣抚使、张俊、韩世忠、岳飞都在摩拳擦掌,这个时候谁第一个拔头筹,必然会拿到最大份额的奖赏,现在机会出来了,就看宣抚使能不能抓住!”
  “你觉得这是机会?”
  刘覃微微一笑,“别人我不知道,但梁师耀一定是机会!”
  “如果金兵回攻怎么办?”
  “宣抚使要是收复扬州,然后就能得到官家厚赏,至于扬州又被金兵重新夺走之类,那个其实不重要,也不会那么快发生,关键是官家龙颜大悦的那一刻。”
  刘光世沉思良久,终于点点头,“我这就给官家写一份报告,若官家批准了,我们就即刻出兵!”


第二百五十二章 异议
  陈庆大船终于到了润州,这天上午,船只距离运河口还有数里,他们便被江面上的巡哨船拦截住了,双方发生了争执。
  亲兵都头颜骏跑来对陈庆道:“统制去看看吧!那帮混蛋要强征我们的船只和战马。”
  “什么!”
  陈庆顿时恼火起来,这些官兵是强盗吗?
  他立刻来到了船头,只见一名虞侯气势汹汹地大喊:“这是我家宣抚使的命令,所有千石以上船只,所有马匹都要征为军用,我不管你们是哪里来的,在润州就必须遵从我家宣抚使的命令!”
  “你家宣抚使是刘光世吧!”
  陈庆走上前对虞侯道:“我和他很熟,他如果知道是我的船只,他不会为难的。”
  陈庆虽然话不狠,但很有气势,让虞侯有点吃不准。
  虞侯连忙抱拳道:“不知将军可有我家宣抚使的令箭或者手令?如果有,我们绝不会为难,立刻撤走!”
  陈庆取出金牌,出示给虞侯道:“这是天子金牌,是不是比你们宣抚使的令箭更有用一点?”
  虞侯愣住了,天子金牌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但他不认识天子金牌是啥样,万一这块天子是假冒的呢?
  他踌躇半晌,态度愈加客气道:“卑职官职卑微,不能做主,能否请将军的船只去码头稍停一停,让卑职请示一下李将军。”
  陈庆见周围还有十几艘巡哨小船,估计他们也不会让自己走,更重要是,马船已经被他们控制了。
  陈庆便点了点头,“我也不让你为难,那就先去码头!”
  虞侯大喜,连忙吩咐巡哨船队让路,陈庆的两艘大船一前一后,向润州码头驶去。
  码头上停满了强征来的各种船只,足有上前艘之多,岸上还有数百顶大帐,周围有士兵站岗看守。
  让陈庆感受到了一种很浓厚的战争气氛。
  这时,一名将领跟随虞侯快步走来,后面还跟随着十几名士兵。
  将领上前抱拳道:“在下是刘都统帐下统领李武,请问你们是哪里的军队?”
  陈庆回礼道:“我是西军陈庆,奉天子宣召前往临安述职!”
  “啊!原来是陈统制,失敬!失敬!”
  陈庆把金牌递给他效验,他们这些将领只是嘴上客气,但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没有这面金牌,陈庆知道自己肯定保不住船只和战马。
  李武看了看金牌便还给陈庆道:“金牌没有问题,陈统制是特殊情况,随时可以离去!”
  陈庆又问道:“不知李将军是否方便透露,朝廷这是要开战了吗?”
  李武向两边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扬州金兵撤走了,目前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官家和朝廷都同意我家宣抚使夺取扬州。”
  “金兵撤走了?”
  陈庆有点不解,扬州这么重要的战略之地,金兵怎么会撤走?
  “不知金兵撤到哪里去了?”
  “据说是调往关中?”
  “不会吧!完颜兀术已经率领五万军队进驻关中了,再说扬州金兵是完颜粘罕的东路军,怎么可能调往关中?”
  “具体卑职就不知道了,但官家已经批复,战争很快就打响,请陈统制尽快离去。”
  “东路停战协议到期了吗?”
  李武点点头,“今天到期!”
  说完,他吩咐虞侯几句,行一礼走了。
  停战协议今天才到期,朝廷就急着要发动战争,这是不是太仓促了?
  如果胜利还好说,可如果失败,西军辛辛苦苦创造的有利局面就完全破坏了。
  陈庆也只是暗暗思忖,他管不了东线之事,便吩咐船老大:“可以出发了,前往江南运河!”
  ……
  一早,吕颐浩来到政事堂官房,刚走到门口,便听见院子内传来一阵争吵声。
  “作战决策怎么能建立在大概也许上?扬州这么重要的地方,难道金人会不知道?这是金国的计谋,是诱敌之计。”
  “这是朝廷和官家决定的事情,不用你来多管,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吕颐浩眉头一皱,问门口官员道:“里面是谁在争吵?”
  “回禀相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