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08章

封侯-第108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军的钟声敲响,五千军队丢下一千多具尸体,仓惶后撤。
  大将曹利催马上前抱拳道:“卑职想再攻一次,请都统批准!”
  慕容洮摇了摇头,“五千人的甘泉堡,我们攻不下!”
  他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堡城,长长叹口气,“传令,撤军回德顺州!”
  中午时分,西夏军终于放弃甘泉堡撤退了。
  ……
  凤翔府郿县南面的旷野里,两支军队正激战在一起,战鼓声轰隆隆作响,喊杀声震天,天空尘土飞扬,整个天空都弥漫着一层呛人的土红尘。
  统制焦文通率领三千军队抵挡伪齐大将张仲熊统率的数千先锋军。
  焦文通原本是决定死守郿县,但上午他接到都统傅选的命令,命令他出城挡住五千伪齐先锋西进,为主力部署争取时间。
  但焦文通和敌军交战后才发现,对方根本就不止五千军队,而是一万军队,而且其中还有数千骑兵,宋军完全不是伪齐军的对手,越战越少,已经伤亡大半。
  “将军,再不突围我们就全军覆灭了!”一名大将奔上前大喊道。
  焦文通犹豫一下,傅选是让他抵挡三个时辰,现在才两个时辰不到,但他心里也知道,现在是最后的机会,再不突围他真的就全军覆灭了。
  “突围!”
  焦文通终于下达了突围令,他调转马头,率领大军向南方杀去,一千多宋军拼死突围,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向南面奔逃。
  张仲熊望着宋军逃远,并没有追赶,而是高声喝令道:“继续西进!”
  张仲熊也来不及清扫战场,率领八千余军队继续向西奔去……
  此时,傅选哪里在部署防御,他在撤退逃跑,只是因为钱财物资太多,他需要从渭河北岸运送过江,耗费了大量时间,五千军队焦躁不安地在渭南南岸等候,他们的另一支军队,陇州的两千人已经撤回大散关,现在轮到他们了。
  傅选压根就没有想过死守凤翔,他镇守凤翔府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汉奸,抄了数十名豪门巨富府宅,把主人以叛国罪杀死,财产冲公,实际上大半进了傅选的私人口袋。
  傅选正盯着越来越近的大船,就在这时,东面传来了刺耳的号角声,“呜——”
  伪齐军的先锋杀来了,傅选气得大骂:“我让他抵挡三个时辰,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恨归恨,他心里却明白,一旦自己被敌军缠上,他们的主力大军杀来,自己想南撤也不可能了。
  傅选看了看还在河面上的大船,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敌军先锋,他心中再不甘也无可奈何了,还是保命要紧。
  傅选当即下令道:“大军南撤!”
  五千军队跟随着傅选掉头向和尚原方向奔去……
  就在傅选放弃凤翔府南撤的当天下午,伪齐左元帅李成率五万大军杀至凤翔县城下,知凤翔府孙祁献城投降,这时,张仲熊押送百辆大车到来,车内是缴获的傅选的财富,数万贯钱和十几万匹布帛。
  李成下令将铜钱和布帛全部赏给士兵,顿时三军振奋,士气高昂。
  张仲熊抱拳道:“卑职听说陈庆被封为秦州制置使,他只有几千兵力,秦州距离凤翔府很近,都统何不借此机会,一鼓作气横扫熙河路?”
  李成沉吟一下道:“监军都元帅的意思是,我们夺取凤翔和陇州后,向北进军,截断关师古的退路,和郭都统联合攻打平凉府,拿下平凉府后再南击北仙人关,只要夺取了北仙人关,陈庆和临洮兵马总管吴嶙皆为瓮中之鳖,插翅也逃不掉。”
  “话虽这样说,就怕陈庆不肯死战,见势不妙南撤,不如卑职率两万军赶往仙人关,一方面监视陈庆,一方面截断宋军的退路。”
  李成想想也有道理,他当即给了张仲熊一万军队,连同他自己的一万军在内,率两万军赶赴秦州,这时,都元帅完颜昌派都统制韩常率领两万协从军赶到了凤翔,协从军接管了凤翔府。
  李成亲自率四万大军从陇州北上,联合郭振大军包围平凉县,平原兵马总管关师古率两万军突围失败,被团团包围在平凉县城内,此时宋军的粮食即将断绝,猛将戴铖率三百骑兵突围成功,赶往大散关求援。


第二百零三章 决策
  伪齐军和西夏军的突然出兵,使南郑县内乱成一团,这时,朱胜非已经顾不上陈庆了,他根本没有任何应对方案,也丝毫不了解敌军情况,竟一时束手无策,急得他直跺脚。
  这时,川陕宣抚司副使卢法原、司马王似,从成都府赶到了南郑县。
  朱胜非连忙把都统吴阶和知府刘子羽也一并请来,五人坐在大堂上商议应对之策。
  吴阶叹了口气道:“我们恐怕从一开始就错了。”
  朱胜非一怔,“吴都统此话怎么说?”
  “卑职认为,金兵撤离陕西路和熙河路只是佯撤,按道理,他们应该把各州交到为伪齐军手中再撤退,哪有大军直接撤退,把各州拱手让给我们的道理?”
  朱胜非的脸色很难看,是他在半路上下令各军北上,现在居然是中计,岂不是他的决策失误?
  朱胜非拉长脸道:“这只是吴都统的猜测吧!”
  “卑职并非猜测,也是有依据?”
  朱胜非冷冷问道:“什么依据?”
  “卑职听说接管凤翔府的敌军主将是韩常,韩常可不是伪齐军将领,他是不折不扣的金兵将领,韩常重返凤翔府,说明金兵又回来了。”
  朱胜非一时哑口无言,卢法原连忙道:“吴都统,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应该决定现在该怎么办?”
  吴阶躬身道:“卑职说金兵佯退并非为了追究责任,而是在考虑金兵的目的是什么?”
  朱胜非不满地瞪了他一眼,“你说吧!金兵的目的是什么?”
  “之前卑职看不透,但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显了,金兵就是诱兵北上,然后利用伪齐军队来消灭我们有生力量,之前川陕一共有六万大军,现在汉中只有两万军,巴蜀更是兵力空虚,如果外面的四万军全部被歼灭,恐怕大散关也守不住了,一旦金兵攻入汉中,必然是川陕尽失!”
  众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朱胜非终于把语气放得十分柔和,问道:“吴都统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卑职建议立刻撤军,将四路军全部撤回汉中。”
  朱胜非点点头道:“据我所知,傅选的军队已经撤回来了,然后是平原总管关师古的两万军,秦州陈庆的五千军,还有临洮总管吴嶙的一万五千军,我立刻派人催促他们撤回汉中。”
  朱胜非没有心思再继续议事了,他赶回书房立刻草拟三道命令,派三路快马骑兵赶往平凉、秦州和临洮,命令三名主将立刻撤军回汉中。
  从宣抚司官衙出来,吴阶和刘子羽骑马并驾缓缓而行,刘子羽问道:“都统觉得有多大的把握能撤回军队?”
  吴阶笑了笑道:“指望宣抚使发命令,黄花菜都凉了,我前天就发鹰信给吴嶙,要求他立刻走北仙人关撤军回来,吴嶙已经在撤军路上了,这一路一万五千人应该能撤回来。”
  “那陈庆呢?”
  “陈庆有点麻烦,他不在成纪县,而是甘泉堡和西夏军作战,我前天接到他的鹰信,他被慕容洮率两万西夏军包围在甘泉堡内,恐怕一时动弹不得。”
  刘子羽想了想笑道:“其实陈庆问题不大,他不会把自己困死的,对吧?”
  “是啊!他就擅长外围作战,我也不担心他,我担心的是关师古,一点消息都没有,恐怕他的两万军这次难保了!”
  刘子羽默默点头,他也有同感。
  “吴都统什么时候北上?”
  吴阶轻轻叹息一声道:“准备今天就走,实在不太放心大散关!”
  ……
  张仲熊率领两万伪齐军急如风火般一路西进,李成虽然是左元帅,但他刚从江南败退回汴梁,又被派到陕西,他对陕西的情况不太清楚,对陈庆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刻理解,所以李成决定先联手攻打平凉府的关师古,再考虑对付陈庆。
  但张仲熊却非常清楚陈庆的重要性,金国皇帝亲自下的悬赏,抓住陈庆或获其人头者,封万户,赏钱十万贯。
  这可是封万户,不是万夫长,到目前为止,只有郭药师一个汉人封了万户,再没有第二个,李成显然不知道这个悬赏。
  这个机会张仲熊怎么能放过,李成让他率军去堵仙人关,他根本没放在心上,陈庆可是比仙人关重要百倍。
  这天上午,张仲熊率领大军杀到了成纪县,成纪县是陈庆的老巢,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成纪县官员竟然开城投降了。
  “你是何人?”张仲熊用马鞭指着为首官员喝问道。
  “在下王淮,官任秦州通判,是完颜四太子所任命。”
  在跟随王淮出降的一群官员中,没有录事参军张晓,他已经跟随杨元清北撤了。
  张仲熊可不管对方是谁,他瞪大眼睛问道:“陈庆在哪里去了?”
  “回禀将军,西夏军进攻西宁县,陈统制率军北上西宁县去了。”
  张仲熊就仿佛一脚踩空,他急匆匆杀到成纪县,居然扑了空,满腔的期望变成了失望,眼看到手的万户却变成了水中月。
  张仲熊恼羞成怒,伸手一把揪住李淮的脖领,恶狠狠道:“你再敢骗我,看我纵兵屠了你的成纪县!”
  王淮半晌道:“卑职担任秦州通判快三年了,陈庆来秦州才一个多月,将军何必为难卑职。”
  张仲熊的副将李英也劝道:“将军,若陈庆那么容易抓到,悬赏还轮得到我们吗?”
  张仲熊想想也对,陈庆从数万金兵的围剿中尚能突围出来,还差点杀了完颜昌,若这么容易被自己抓到,他就不叫陈庆了。
  张仲熊放开王淮,悻悻问道:“西宁县在哪里?”
  西宁县是建炎三年才改的名字,张仲熊不知道也正常。
  “回禀将军,西宁县就是原来的甘泉堡。”
  “啊!”
  张仲熊一下子愣住了,那可是在西夏人的地盘内啊!
  尽管是在西夏人的地盘内,张仲熊还是决定富贵险中求,只是成纪县实在榨不出粮食,张仲熊不得不等了两天,第三天,他的后勤粮车队也到了成纪县,张仲熊押着后勤辎重,浩浩荡荡杀向甘泉堡。
  ……
  新会州原本是北宋的边境州,北宋灭亡后,新会州和其他边境州一样,被西夏人吞噬,虽然秦州西北部紧靠着新会州,但新会州南部的大片荒漠戈壁却成了秦州天然的阻隔带。
  新会州人烟稀少,南部和中部都荒无人烟,只有北部的保川县成为新会州唯一的县城,几乎全州的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保川县是一座大县,人口有三万余人,它的西南部有一片盐泽,是重要的产盐地,保川县也主要以产盐为主。
  城内的居民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地位高的党项人和羌人,地位低的汉人,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党项所开,汉人都是做小工,出卖劳力,挣一点点小钱,维持着贫苦微薄的生活。
  保川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紧靠黄河,是黄河上重要的中转地,河湟谷地运来的粮食,河西走廊运来的牛羊皮毛,都在这里中转,然后通过黄河水运送到西夏都城兴庆府。
  所以汉人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黄河码头上卖苦力,搬运各种物资。
  这天清晨,十几名衣衫破旧的年轻汉人和往常一样来到了黄河码头,今天他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差事,去码头上搬运粮食送往军用粮仓。


第二百零四章 保川
  黄河码头上停泊着几艘巨大皮筏子,这是从兴庆府过来的粮船,再从保川县通过骆驼队运送到德顺州,只需要五天时间,可如果从兴庆府走陆路运往德顺州,至少要十几天时间,时间长不说,而且要翻山越岭,路途艰险,运载量还不大,走水路的优势明显要大得多。
  “指挥使快看,那不是船!”一名年轻男子看见第一次巨大的皮筏子,惊愕地叫了起来。
  所有同伴都对他怒目而视,年轻男子意识到自己失口,吓得他低下头。
  这十几名码头壮丁正是宋军斥候装扮,为首之人是斥候营副指挥使呼延雷。
  秦州军斥候营下属三支队伍,第一支队伍叫斥候部,又叫野探,负责行军打仗之时探查情报,由指挥使赵小乙直管。
  第二支队伍叫做城探部,负责进城探查情报,也包括城内的固定探子,比如武城镇客栈,就属于城探,城探则由呼延雷负责。
  第三支队伍叫做山海部,目前有两支队伍,一个是攀城的飞猿队,一个在水中活动的水鬼,两队各由二十名士兵组成,以后还会视情况增加种类。
  今天呼延雷带领的这支队伍就属于城探,奉陈庆之令前来探查保川县的粮食和守备情况。
  呼延雷看了同伴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对众人道:“进入库区最好保持沉默,跟着我,不要走散了。”
  呼延雷带着众人来到码头,码头监工认识他,立刻喝道:“粮食到了,赶紧去搬运粮食。”
  呼延雷向众人一招手,十几人加入了运粮队伍。
  “我来推车吧!”
  呼延雷将独轮车的皮袋挂在自己肩头,推着独轮车上的五六袋粮食,跟随车队向粮仓奔去。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粮仓,前两天他进了物资仓库,大致了解了物资仓库的情况,他们今天第一次开始接触最重要的粮仓。
  粮仓从外面看规模就很巨大,一共有四座,有三座粮食仓和一座草料仓。
  呼延雷进了粮仓,着实被震惊住了,一袋袋粮食堆得像大山一样,十几个人像蝼蚁一样在粮堆顶部忙碌,这是一座三万石的粮仓,已经堆满大半了。
  呼延雷卸了粮食,推着车从粮仓里出来,又跑了几趟,三座粮仓都去过了,他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要立刻向统制汇报。
  找了一个借口,呼延雷溜回了住处,他迅速写了一封鹰信,放在信管中,从笼子里取出信鹰,小心翼翼将信管绑在腿上,走到窗口一振飞鹰,信鹰从窗口飞出,直冲天际,在空中盘旋两圈,冉冉向甘泉堡方向飞去。
  ……
  杨元清率领两千新兵押送着近千辆大车抵达了甘泉堡。
  两千生力军的加入,使陈庆的秦州军兵力达到七千人,无论是伪齐军还是西夏军队,只要不是数万人的悬殊兵力,他都可以与之较量一番。
  “新兵训练得怎么样?”陈庆笑问道。
  杨元清苦笑一声道:“弓箭已经没有问题了,体力也还可以,搏击训练刚刚开始,另外还缺乏实战体验。”
  陈庆点点头,“要抓紧时间训练,我估计实战很快就会到来。”
  “统制,这次卑职运来的大部分物资都是营帐和物资,粮食不多,卑职很担心粮食。”
  “粮食应该可以解决,你知道保川县吗?”
  “新会州的保川县?”
  陈庆点点头,“它是距离河西走廊最近的黄河码头,河西走廊已经被西夏占领了,河西走廊运出的各种物资,必须到保川县中转,另外,它距离德顺州才两百里,比兴庆府过来近得多,我相信保川县一定会有粮食。”
  “所以西夏军要千方百计拿下甘泉堡,就是因为甘泉堡阻断了他们的交通要道。”
  陈庆笑道:“阻断倒没有阻断,只是他们每次都要派大军护卫,否则只会白白便宜我们,而派大军护卫,代价又太大,这就是西夏军的无奈了。”
  正说着话,一名士兵飞奔而来,躬身道:“启禀统制,呼延副指挥使的鹰信到了。”
  陈庆大喜,催马向军营奔去。一支鹰信信筒已静静躺在中军大帐的桌上。
  陈庆取出鹰信细看,上面只有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