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03章

封侯-第103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我们已经成功伏击了秦州军,一部分军队把秦州骑兵拖住,另一部分去抢夺财物,不料这个关键时候刘瓒率军杀来了,孙将军不得不撤退!”
  “然后呢!就这么算了?”
  “然后我们还想继续伏击,怎奈刘瓒率两千骑兵护卫车队,我们兵力只剩下一千四百余人,没办法,只能放弃这次行动。”
  “什么叫没办法只能放弃,我没有让你们放弃,你们居然敢自作主张?”
  士兵低下头不敢说话,傅选又咬牙问道:“现在财物车队到哪里了?”
  “昨天就进入秦州了,这会儿应该到了成纪县。”
  “混蛋!”
  傅选情绪失控了,他抓起桌上的砚台,狠狠向墙上砸去。
  ……
  陈庆对发生在秦、陇、凤三州交界处的事情一无所知,此时他已率军抵达距离成纪县约五百里外的甘谷县,安远寨就位于甘谷县西南三十里处。
  甘谷县是秦州比较穷的县,金兵也知道他们没有油水,没杀到甘谷县,使县衙倒是保持了稳定。
  但县城和乡下的大量百姓都逃亡到附近的数十个寨堡内躲藏,其中安远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堡寨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甘谷县其他堡寨人数的总和。
  不过结果却出乎陈庆的意料,他率军赶到甘谷县,知县汪子善告诉他,就在昨天,安远寨寨主吴俊已经派长子和县衙联系,准备关闭安远寨,把寨中百姓全部遣返回乡。
  “怎么回事,安远寨得到什么消息了吗?”陈庆问道。
  知县汪子善点点头,“应该是得到消息了,制置使认识黄积古这个人吗?”
  陈庆点点头,“此人是定西寨的原寨主,这次攻破定西寨他立下了功劳。”
  “那就对了,黄积古的女儿嫁给了吴俊长子,他们收到了一封鹰信,昨天就做出了决定,向官府交权。”
  “安远寨有多少人?”
  “有七千人多户,超过三万人!”
  陈庆愣住了,“怎么有这么多人?”
  “我们也没有想到,原以为最多万人左右,但吴群的长子说,大量从成纪县、清水县甚至陇州逃来的百姓,都进了安远寨,或许我们这边是山区,女真骑兵过不来的缘故,大家都这样想,所以都逃到这里来。”
  “三万多人,怎么养活?”陈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卑职也不清楚,要不去看一看?”
  陈庆当即令道:“传令军队集结,去安远寨!”
  陈庆率领一千七百名骑兵以及县衙所有官吏,都离开甘谷县赶往安远寨。
  安远寨原本也是军寨,是秦州最大的军寨,它其实是连环寨,由集中在一起的七座山寨组成,每座山寨有一个家族为统领,七个家族的族长组成安远寨议事堂,吴家族长吴俊被推举为总寨主。
  吴家是甘谷县第一望族,吴俊本人就是甘谷县前任县丞,比较有能力,家教也不错,没有出现周家堡那样伤天害理之事。
  加上他们积极性组织百姓收集各种粮食,保证了数万人的生存,使吴家赢得了安远寨百姓的广泛支持。
  更重要是吴俊能审时度势,他听说周家堡被屠,定西寨关家等三家被杀,他立刻意识到下一个必然就轮到安远寨,他立刻说服了其他六家,派自己长子前往县衙交权。
  虽然安远寨也有千余名寨丁,但他们不是士兵,没有盔甲,只有棍棒和刀,属于武士级别,负责维持定远寨秩序,根本不可能和正规军队作战。
  听说制置使陈庆率领军队到来,吴俊带着其他七名族长下山投降,既然安远寨如此知趣,陈庆也决定放下屠刀。
  陈庆把吴俊等几名寨主请到大帐内就坐,陈庆笑问道:“我很关心,你们究竟是怎么养活三万多百姓?”
  吴俊苦笑道:“就是利用一切土地来种粮食和替代品,种豆子,种葫芦、种冬瓜,山上种山药、种萝卜,甘谷县盛产枣子和柿子,我们每年都会收集大量枣子、柿子以及山果晒干,还有各种蕨类植物的根茎,就是一句话,只要能吃的东西,我们就拼命收集,甚至河里的鱼,山里的兽,天上的麻雀等等都不例外。”
  “看样子这个家很不好当啊!”
  “确实很难,人太多了,每天的吃饭都是大问题,其实我们也希望大家早点下山。”
  陈庆点点头,毫不隐晦地对众人道:“本来我是计划来安远寨屠寨的,就像杀掉周家,杀掉关家一样,今明两天杀掉各位以及家人,你们该不该死不重要,但只要杀掉你们能震慑其他堡寨,就足够了。
  拿三大堡寨开刀,是我解决秦州堡寨问题的方案,既然你们主动投降,那这个方案就略作修改,我决定放过安远寨!”
  陈庆说得这么直截了当,把吴俊和六名寨主吓得脸色都变了,他们着实坐立不安,吴俊连忙道:“我们愿意替制置使效力,劝说其他堡寨的百姓下山。”
  陈庆点点头,“这正是我想听到的话,希望你们今天就开始行动起来,分头去周围几个县的堡寨劝说,你们可以把我的话告诉他们,只要配合官府关闭堡寨,遣返百姓下山,他们以前犯过什么罪行,我可以既往不咎。
  但如果还是不肯关闭堡寨,非要和我陈某人对着干,那等待他们的命运一定是全家屠绝,让他们好好去了解周家是什么下场。”
  ……
  用屠杀的方式对付普通民众,效果肯定不会好,但用屠杀的方式来对付控制堡寨的豪门大户,效果却一定非常好。
  陈庆随即在甘谷县写下了《告秦州堡寨书》,用周家堡、定西寨血淋淋的下场作为例子,又用安远寨作为正面宣传,要求所有堡寨在十天内必须关闭,遣返百姓下山回乡,逾期不肯关闭解散,视同和官府对抗,军队将上山镇压,堡寨之主满门抄斩。
  陈庆立刻派出数队骑兵奔赴各县,再由各县把《告秦州堡寨书》发放给各个堡寨。
  陈庆在甘谷县呆了三天,这时他接到了郑平的飞鸽传信,得到了傅选派兵抢夺他财物的消息,陈庆遂改变计划,原本要去最北面的西宁县巡视,现在他要立刻赶回成纪县。
  陈庆随即命令刘璀率七百骑兵护送安远寨的两万多百姓返回成纪县和清水县家乡,他自己则率一千骑兵连夜出发,风驰电掣一般赶回成纪县大营。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查
  这两天张简着实有点忐忑不安,他也听说了杨元清车队半路遇袭的消息,明眼人都知道除了傅选,不会是其他人所为。
  如果是郑平的车队被袭,张简肯定会大呼痛快,就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但杨元清是他的老上司,也是他的领路人,对他有恩,这个消息还是让张简多少有点心怀歉疚。
  但话又说回来,他把杨元清押送财物的消息透露给潘侑时,就应该想到是这个后果。
  说到底,还是张简利欲熏心,一心想给傅选交投名状,他现在更担心的是,傅选抢夺财物失败,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投诚?
  下午时分,张简来到了杨元清的大帐,杨元清正在看一份鹰信,见张简到来,他放下鹰信笑道:“好久不见了,快进来坐!”
  “这两天看将军太忙,不好意思来打扰。”
  张简笑着坐下,他见桌上有一管鹰信,便试探着问道:“统制有消息了?”
  杨元清点点头,“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估计今晚或者明天就到了。”
  “看来这次袭击,事态很严重。”
  “当然严重,两支宋军之间发生内讧,而且傅选的军队是八字军的底子,咱们统制也是八字军出来,这种同室操戈,简直就像手足相残,统制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那统制什么态度,要出兵去兴师问罪吗?”张简望着鹰信问道。
  “统制没说,但我觉得兴师问罪的可能性不大,更重要是抓出内奸,统制也是震怒这一点。”
  张简着实一阵心虚,他干笑两声道:“我觉得应该不是咱们内部人泄露吧!会不会是汉中那边泄露了消息,从时间上看也来得及。”
  “也有这个可能,但老郑坚持认为和潘侑有关,潘家和傅选是亲家……”
  “怎么可能是潘侑?”
  张简笑了起来,“他只是一个地方土绅,我们运钱那么机密的事情,他不可能知道。”
  “按理应该不知道,可就怕潘侑收买了我们内部人,现在老郑在一个一个排查,云飞,我先给你打个招呼,所有知情人老郑都要盘问,你也是知情人,如果老郑盘问到你,你就坦诚相告,也不用太紧张。”
  “有多少知情人?”
  “不多,也就七八个人吧!如果都没有问题,那就要对潘侑下手了。”
  张简心中更加不安了,他起身笑道:“可能郑将军要找到我了,我先回去准备一下。”
  “去吧!不用紧张。”
  张简行一礼走了,这会儿他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逃出军营,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只要郑胖子调查潘家,很快就会查到自己身上了。
  张简刚跑回大帐,有士兵禀报,“刚才郑将军来过了,看样子他很不高兴,要求将军回来后立刻去见他。”
  张简暗暗庆幸,幸亏刚才自己不在,他取了早已准备好的随身包袱,牵马离开了军营。
  ……
  杨元清还在大帐内起草募兵方案,这次清理堡寨,发现一些堡寨士卒素质不错,统制想从中间挑选一批人加入秦州军,现在他们手中有钱,正好是扩军的机会。
  这时,郑平一阵风似冲进来,左右打量大帐周围,杨元清放下笔笑道:“我这里可没有酒,恐怕会让你失望了。”
  “我可不是找酒。”
  郑平摇了摇头,脸色严峻问道:“那个张简呢?”
  “他刚才来过,后来又走了,说是回帐应对你的盘问,怎么了?”
  郑平眉头一皱,“老杨,你确定张简是知情人?”
  “他知道,我临出发前,他还要求和我一起去终南县,我没答应,怎么,你怀疑是他?”
  郑平点点头,“我今天派人去抓潘侑父子,他们昨天就失踪了,今天中午在城外庄园抓住了潘侑的管家,他交代潘侑前些天请张简吃过饭,他们之前就认识。”
  杨元清吃了一惊,“他们怎么会认识,张简可是平凉府人啊!”
  “但张简的妻子是成纪县人,他岳父和潘侑是同村人,从小就很熟。”
  “啊!”
  杨元清忽然意识到不妙,刚才张简来找自己是来打探消息的,他现在才反应过来。
  “我们去他的大帐看看。”
  杨元清意识到自己犯下了错误,顿时心急如焚,冲出大帐急向张简的大帐跑去。
  杨元清和郑平来到张简大帐内,发现帐内没人,箱子被打开,一些随身东西都没有了。
  “你们副指挥使呢?”杨元清问一名士兵道。
  士兵挠挠头道:“刚才见他牵马出营去了,他没说去哪里?”
  “糟糕!”
  杨元清和郑平对望一眼,两人都意识到了,一定是张简,这个混蛋见势不妙,潜逃了。
  ……
  陈庆当天晚上返回了成纪县大营,他回到大帐,只喝了口热水,便立刻把杨元清以及郑平找来。
  “刘瓒一直把你们护送到成纪县,有没有什么表示?”这是陈庆首先关心的问题,不能让别人白白帮忙。
  杨元清连忙道:“卑职原本想给他五千贯钱,但他死活不收,最后他收下了一千只羊,他们赶着羊回去了。”
  这样也可以,先表达一下谢意,人情以后再还。
  “查到了泄露消息的人吗?”陈庆又问郑平道。
  郑平点点头,“初步判断是张简把消息泄露给了潘侑,潘侑父子昨天就逃走了,今天中午我得到了消息,然后今天下午我们查到了张简的头上,他意识到不妙,也潜逃了。”
  杨元清叹息一声,“这件事卑职负有重大责任。”
  “你有什么责任?”陈庆不解问道。
  “张简是卑职推荐的,而且终南县之事也是卑职告诉他,现在他跑掉了,也是卑职不查造成,所以……”
  不等他说话,陈庆便摆摆手道:“你没有责任,只有教训,吸取教训,下次不要再犯就是了,这件事我不想追究任何人责任。”
  “谢统制宽容!”
  郑平又问道:“那傅选那边,要不要教训他一下。”
  “这不是地痞无赖之间打架,非要找回场子不可!”
  陈庆瞥了郑平一眼,淡淡道:“现在我们要应对的是,朱胜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危机。”
  杨元清一惊,“朱胜非会针对我们?”
  陈庆点点头,“朱胜非是傅选的后台,傅选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他会善罢甘休?”
  杨元清和郑平都明白了陈庆的意思,傅选抢钱不成,反赔了几百士兵,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向朱胜非告状。
  他们私藏战利品本身就违规了,吴阶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朱胜非会宽容一笑,不予追究吗?
  杨元清和郑平都担心起来,朱胜非出任川陕宣抚使,权力极大,他要收拾统制,简直轻而易举,他们该怎么应对?
  两人的目光都转向陈庆,陈庆淡淡笑道:“朱胜非和张浚是在临安交接,我相信张浚不会容许朱胜非肆意破坏他的人事安排,所以朱胜非手上有没有奉敕权还难说,如果朱胜非没有奉敕权,那他就没法罢免我或者调任我,最多是卡住秦州军的军俸,我也可以向朝廷申述。”
  两人顿时明白了,陈庆的统制之职和秦州制置使都是天子封的,也只有天子能罢免,奉敕权就是代天子行使权力,张浚在川陕呆了三年,也是第三年因为大散关的胜利才得到奉敕权。
  有张浚的规矩在前,朱胜非也不可能一上任就得到奉敕权,何况还有张浚会阻挠,所以统制判断得对,朱胜非没有奉敕权,就无权罢免天子的任命。
  朱胜非唯一的手段就是卡住军俸,别的军队手中无钱,军俸晚到几天士兵就会闹事,但他们手中有钱,说起来他们还真不怕朱胜非。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又冷冷道:“还有这个傅选,以为自己有后台就能肆意妄为?看我怎么收拾他?”


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官
  新任川陕宣抚使朱胜非终于抵达了汉中,坦率地说,朱胜非并不想出任这个职务,他瞄准的位置是相国。
  在范宗尹罢相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接位者非他朱胜非莫属,朱胜非自己也势在必得,不料最后摘走桃子的人却是张浚,着实狠狠闪了一把朱胜非的老腰。
  当然,官家赵构也安慰朱胜非一下,让他带平章事的资格前往川陕出任,只要他在川陕做出政绩,相国之位迟早会给他。
  但朱胜非在出发之前还是被张浚摆了一道,他各项职权中极为重要的奉敕权没有了,也就意味着他去了川陕不能代天子行权,一些重大的人事任免他就无法行使。
  文官之间的斗争在于阴、在于暗,在于幕后,在于不露声色中,在于表面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背后却狠狠来一刀。
  张浚就是这样,在和朱胜非交接时推心置腹,笑谈天下大事,就恨不得两人携手共同宰执天下。
  但交接后呢?朱胜非拿到了交接清单,却发现里面少了一块奉敕金牌,再去问张浚,张浚却推说,那只是官家临时授予,金牌已经还给了官家。
  这件事让朱胜非气得三天都没有睡好觉,奉敕权明明是给川陕宣抚使的权力,张浚却认为那是给他自己的权力,和后继者无关,他任期届满,又把这项权力还回去了。
  这就像食客在面馆里吃饭,掌柜送来了一壶酱油,食客吃完饭后却把酱油壶带走了,他认为这是掌柜给他个人的。
  这是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