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532章

宋北云-第532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绝大部分的官吏对普通百姓的态度都差不多,周林这人不过就是倒霉碰到了枪口上,而他也就成了这次整顿的切入口。
  不过对于百姓来说,宋北云这通怒火当真是非常带劲的,特别是那句振聋发聩的“人命大于天”已经成了不少人的信仰,特别是学院中那些少年,他们念着宋北云当年写的少年中国、手中捧着宋北云编撰的科学入门、看着报纸上宋北云在金陵城弘文馆的演讲,热血沸腾。
  这些青年们越来越觉得这个社会陈旧腐朽,再看从金陵那边进步青年处流传出来的新宣言,顿然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有所变化了。
  于是不少人找到了长安日报社,跟主编恳谈良久并在取得宋北云认可之后,年轻人们自己开设了一本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宣传杂志并且由宋北云亲自撰写杂志的名称——《长安新青年》。
  不过他们在由谁当主编这个环节上发生了争执,最后谁也说服不得谁,只好请宋北云亲自出山担任这个杂志的主编并邀请他为第一刊写序。
  因为有了宋北云的加入,长安日报直接将《长安新青年》分流了出去,注资成了新青年杂志社,自主发行属于自己的杂志和报纸。
  新思想运动在长安正式展开,配合着整风运动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不睡啊?”
  金铃儿来到宋北云的桌前,轻扶着他的肩膀探过去看了看:“你什么时候也开始给人撰序了?”
  “没办法嘛。”宋北云摘下眼镜:“年轻人有想法,就要让他们有发声的地方。这帮人以后才是世界的希望呢。”
  “呵,说的好像你不年轻一样。”
  “但我一个人又能干多少事呢。”宋北云揉了揉眼睛:“伟大的事业是要所有人的努力的,不过就现在看来,五十年之后应该是群星璀璨的时代吧。”
  五十年,宋北云真的很想立刻飞去那个时候去看上一眼,看看是不是如他所料。不过一想到五十年之后自己快八十岁了,心中多少是有些恐惧。
  真的没有人能逃离这生老病死吧,想来却也是没有办法……
  而很快,灾年大丰收和人命大如天这两条消息被人给整合在了一起,不断有内幕消息被人透露了出来,原来官府、学院和朝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干了这么多事情,难怪今年遭灾都遭成这样了却没有听到如往年一样的饥民潮,粮食的价格也纹丝未动,并没有那种一到灾年就数十倍涨价的情况。
  底层百姓有好有坏,但他的价值观却是非常质朴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这灾年不饿死人那就是大功德,是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
  很多地方开始为赵性立生祠,开始当神仙供着,虔诚的一塌糊涂,甚至不允许有人说上赵性一句坏话,即便是长安也是如此。
  “奇怪,南风啊。你说南方给朕立生祠也就罢了,怎么长安也立啊?功德本来就是他宋北云的,整的朕都不好意思了。”
  “官家,这正是宋大人的厉害之处,若是臣没猜错,这应是宋大人故意引导的。”南风笑道:“陛下总说臣像宋大人,臣哪里能跟那样的人杰相提并论。”
  “你倒是会说话。”
  “臣说的是事实,虽然长安不承认小朝廷,但小朝廷真实存在,若是那边宋大人威望过高,将来许是会出事情的。宋大人这一手,实在漂亮。无疑是告诉百官和百姓,天下仍是大宋、仍是官家的天下。”
  “不对。”赵性认真的纠错道:“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朕不过就是掌柜的罢了,换个人或许还能更好。南风,当不当皇帝?”
  南风啪就给赵性磕了一个:“官家,放我一条生路……这等玩笑说不得,要是流传出去,微臣就完了呀……”
第751章 七年8月27日 晴
  洪水逐渐褪去,好像一夜之间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大工地,灾后重建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因为没有粮食危机,所以现在这个阶段全面恢复生产和防控瘟疫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冲垮的房屋要进行重新建设,这其中官府会出一部分的赈灾补助,而且重建的房屋都将会使用全新的结构模式,从木质转变为砖混结构。
  换算下来砖混结构的房屋甚至要比木质结构的还要便宜四成,而且还可以解决洪水一来就被冲垮和虫蛀、发霉等问题。
  在一片片的大工地中,由水泥延伸而来的混凝土替代了以往的木料成为了主角,几个大家族投资的水泥厂全线加班加点都有些供不应求。
  “这样吧,五万个岗位有点多,我一时间没办法安置。”徐立沉吟片刻后给出了答复:“我能提供三万个,但是我能让各地的大商人都在能力范围之内提供一部分岗位。”
  “那我不管你,反正这些人你们得安置下来,这是你们的社会责任。”宋北云掰着手指说道:“你最好是跟那些个笨蛋说明白,他们最好别给我有怨言也由不得他们有怨言,如果不把事给我办了,自然有人愿意办。”
  “就这么原话说了?”
  “这种事怎么他妈的能直说。”宋北云啐了一口:“敲打敲打得了,不能让这帮人过得太舒服也不能让他们都完蛋了,几十万个工作岗位呢,大家都不敢做生意了,经济怎么办?”
  徐立笑道:“我会转达的。”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享受了国家的政策福利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个没的条件可以讲。”宋北云加重了语气后说道:“各地乡绅最近怎么样了?”
  其实除了皇城司这个特务部门,宋北云最大的信息来源却是徐立,徐立的产业遍布宋金辽,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哪里有什么事他都是第一个知道,所以他那边的信息甚至要比皇城司来的更纯粹也更具体。
  “还是不好办,政策镇压好办,但百姓自己的观念不扭转也没办法。”徐立摇头道:“我觉得这件事不能急,这几年先把国内外稳定下来,不是你说的么,只有经济军事相对稳定了才能考虑其他的。”
  宋北云靠在徐立那昂贵的玉石躺椅上,冰冰凉的感觉让他昏昏欲睡:“还是你们这些有钱人的日子过得安稳,这玉石床怎么的也得十万贯吧?”
  “二十来个吧,还行。”徐立笑道:“是市场估价。我不打算往外卖,这东西要是流通出去,最后保不齐就在哪个官那躺着呢,到时候你抄家搬起来还麻烦。”
  说到这个宋北云记起来了,年前和田那边炸矿炸出了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石,一整块能有上万斤,把边边角角的废料切掉之后还能剩下个三四千斤,本来说是要送到宫里当贡品,但赵性拒收了,因为前些日子他刚把各地的朝贡制度给取消掉,这再收礼物不合适。
  眼看东西就要砸手里了,最后是徐立出钱把东西买了回去,也算给那些炸矿的工人发了工钱。
  最后那东西就成了宋北云躺的这张玉床,冬暖夏凉,舒服的不行。
  “你要喜欢就搬走。”
  “喜欢就要搬走啊?那我还喜欢天上的月亮呢。”宋北云双手垫在脑后:“你给我交个底,你现在有多少家当。”
  徐立沉吟几许,略微计算了一番:“热钱没多少,可能就不到五百万贯吧,都用在维持各处产业的流转了。如果把资产算上的话……这么跟你讲吧,当年李唐起事,得各大世家资助钱银折算下来约为四千三百万贯。”
  “嗯,然后呢?”
  “徐家的资产总数,大概能资助十五个李唐。”
  宋北云差点一个踉跄从玉床上滚了下来:“六万万贯???你他娘的没看错数吧?”
  徐立的表情也有些无奈:“你当我想么,我已经很努力在花钱了,但不管怎样花钱最后钱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流回我手中,甚至还略有盈余。于是我就又会将原本的规模再扩大一番,扩大之后又是如此……”
  “麻烦了。”宋北云坐直了身子:“你这个体量太大了,要削。”
  “你说,怎么削。”徐立也是很无奈:“我真的都急死了。”
  “分家。”宋北云看向徐立道:“你将产业分成三到五份,每家单独纳税,彼此之间的交易全部记录进账目,换算成税金缴纳上去,不够就以资抵税。”
  徐立眼睛一亮:“那如此一来,大概有四成的产业就变成了税金缴纳了上去。”
  其实他们的对话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就不能由国家直接征收或者由徐立主动捐献,这看似最简单最省事,何必这样大费周章。
  但实际问题原因就在这里了,如果直接收缴或者直接捐献,就徐家这个体量的庞然大物不光会直接冲击整个亚洲的金融市场、扰乱正常的国家交易秩序、影响市场积极性,还会导致大量闲散热钱直接冲击货币市场,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导致物价飞涨,一斤肉十贯钱,一斤米五贯钱,这谁顶得住?民国时的教训宋北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而通过税收进入国库的流转程序,一来是不影响后续产业的增值,二来是能够扩大基础建设的规模。
  至于为什么不能让徐家来建设,这就跟宋北云从不劳军一样,这不是一个家族能干、敢干的事情,即便是未来像三星那样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财阀集团都不敢随便干这种事,现在有人干那就等于自掘坟墓。
  商业必须干商业的事,其他的事情不能伸手,这扇门一旦开了,国家最终必被资本掌控,资本是绝对冷血的,在冷血的资本面前百姓不过就是人肉养料,那么当养料不足时,资本就必然会抽身而去,留下一个一塌糊涂的烂摊子。
  “许久没来了,今晚留下别走了。”徐立笑道:“我家妹子想见见你。”
  “告辞!”
  宋北云立刻起身:“走了。”
  “干什么啊?我家妹子怎么你了?这么不待见她?”
  “徐立啊……你看这是吧。我,宋北云。没有哪个女人不会爱上我的。”宋北云指着自己:“才华横溢、年少有为、帅气俊朗、绝世无双。你让你妹妹见我,这不是把她推进火坑么,万一她见色起意又求而不得,以后你让她怎么嫁人?”
  徐立恨不得一个白眼翻到天上去:“你可真是会说,我家妹子就是挺仰慕你的,听闻你我是至交发小便缠着我让她见见你,你给不给这个面子吧。”
  宋北云指着徐立:“我跟你讲,到时候你家妹子寻死觅活可怪不得我。”
  “少来了吧,你可正经一些,我家妹子可是对你满心憧憬,你莫要让她失望了。”
  “行。”
  吃饭就吃饭呗,只是就连徐立都没想到本来就是他妹子说想见宋北云,但真到了吃饭的点,徐家小妹呼朋唤友拉了近二十个姑娘来围观宋北云。
  就好好一顿饭吃出了粉丝见面会的感觉,被一大堆十几岁的姑娘围在中间,叽叽喳喳的把宋北云的脑壳都快闹炸了,他还不能耍流氓,得一脸正经的去应付这些他的颜值粉。
  不过说真的,没哪个男人能扛得住被一群青春靓丽的姑娘簇拥其中的感觉,即便是新如钢铁宋北云也差点迷失在一声声“宋家哥哥”的呼唤中。
  反正在吃饭的时候,她们让宋北云作诗就作诗,题词就题词,最后回家宋北云就连做梦都是满脑子“哥哥哥哥哥哥哥”。
  “你昨晚上说梦话,叫了一晚上妹妹。”
  早起的时候左柔翘着二郎腿手上拎着棒子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脸色不善:“老子晃都晃不醒你,说吧,哪个妹妹让你这么痴迷。”
  “痴迷不至于。”宋北云揉着脑袋:“纯被洗脑了而已,你都难以想象被小二十个十几岁的姑娘围在中间叫哥哥的感觉。”
  他把昨天的事情跟左柔这么一说,左柔都笑出了鹅叫声,那场面着实也太好笑了一点,万万没想到徐立那个妹子居然真的把宋北云当展示品拿出去跟小姐妹分享了。
  “不过看你还挺享受。”
  “享受,那能不享受么。”宋北云穿上木屐给自己倒了杯茶:“这是我年龄大了,要是小一点,今天早上起来身边睡着的可就不是你了。”
  因为这句话宋北云被左柔追了八条街,只穿着大裤衩子就被追到了巷子口的早点铺子。
  “你有种!”左柔叉着腰大喘气,生过孩子许久没有锻炼的她,现在体能明显不如以前了,要放在以前她能再追上八条街。
  “我去告红姨。”
  左柔现在最大的进步就是有自知之明了,她知道自己是干不过宋北云的,但她也知道谁能治的了他!
  “不成不成。”宋北云顺手在包子铺赊了两屉包子:“等会来给你钱啊。”
  “不捉急不捉急,宋大人能吃我家包子那可是小人的荣幸。”
  包子铺的老板说话间显然是憋着笑的,他是万万没想到原来这长安城的话事人、西北王宋北云居然也是个会大清早被夫人提着棍子追出八条街的人。
  就这一条看来,男人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
  提着包子,宋北云小心翼翼的接近左柔:“你能不能讲道理?我这不是回来了么,又没在外头过夜。”
  “你过来!”
  “不成,会挨揍。”宋北云摇头道:“你下手没个轻重,万一打出了什么毛病可如何是好。”
  而就在宋北云跟左柔僵持不下时,一匹快马停在了箱子口,接着一个身穿红衣的户吏匆匆赶来。
  他从宋北云身边经过,差点没刹住车,还好宋北云喊了一声:“陈庆,我在这呢。”
  那户吏一个急停转身看向了宋北云,发现他这么一副打扮,诧异了好一会儿才上前拱手道:“宋……宋大人。”
  “怎么了,大清早这么赶急赶忙的。”
  “五万人……草原第一批五万难民抵达长安城下,现在城防军已将他们控制,等待大人的安置。”
  宋北云哎哟了一声:“怎么提前到了。”
  说着他快步走回去,顺手将包子递给了左柔,回到屋中洗漱之后换上官服。
  顺手在桌子上拿了两个包子并对旁边气鼓鼓的左柔说:“我出门了。”
  “滚吧,看见你就烦!说好今日带我去北海军的。”
  “事从权宜,你别急。”
  他说完就急匆匆的往外走,而左柔却喊住了他:“等会!”
  “说。”宋北云回头看着她:“公主还有什么吩咐?”
  “就吃几个包子够?”左柔走去厨房再出来时已经拎上了一个食盒子:“里头有我昨天藏起来的肘子和饭。”
  “你为什么要藏肘子?”
  “你管那许多,拿起走人!”
  拎上饭盒,宋北云走到外头冲户吏一招手:“走!”
  来到城外,就见前方黑压压的一片,放眼望去都是一些衣衫褴褛的老弱妇孺,根本不见青壮年,最多也就是一些十二三的孩子。
  “吴应文何在?”宋北云站在难民前面喊道:“赶紧过来。”
  户籍衙门主事吴应文也是满头汗的冲到了宋北云面前:“宋大人。”
  “阵仗拉开,分批登记,以家庭为单位,如果遇到鳏寡孤独,单独记录,然后安排人分至粮食。”
  听着五万人就是个不大的数字罢了,但真正五万人摆在眼前,那可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县,而且这些难民一路风餐露宿千里跋涉,现在首要的问题要安置他们,给他们找到落脚点。
  “先将他们集中安置。”宋北云叉着腰热得满头汗:“等全部登记完毕之后,再按照之前的计划分置在几个聚居区里。还有……谁去外事院里喊一下草原公主过来。”
  聚居区在城外十里的位置上,之前安置灾民的帐篷又派上了用途,五万人在城防军的带领下进入了安置区,而这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