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人都好像有一种本能似的,反正到了这里之后巧云的情绪明显要低落了不少,没有往日的模样。
宋北云从车上下来,映入眼帘便是一排排的老房子,人口倒也不像很少的样子。
“咱们从什么地方下手呢。”宋北云叉着腰看着面前陌生的环境:“这地方还真的是没来过。”
其实宋北云何尝不知道这一趟过来寻所谓的亲,不过就是大海捞针罢了,想要在这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二十多年前的人本就无异于大海捞针,更何况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饥荒、水灾,人能不能活着都是个巨大的问号,说不准巧云的父母亲人都还没她年纪大呢。
“老规矩,先找个地方落脚。”
宋北云在周围寻觅了一圈,终究是没有能耐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这个地方并没有一个称职的旅店,只有一些类似民宿的地方。
而这些民宿跟宋北云所理解的民俗并不一样,它那个环境就只是为了过路的客商落脚的,环境恶劣到即便是巧云这种行伍出身的女孩子看一眼都会皱眉的程度。
“看来得租个宅子了。”
“嗯。”
巧云现在可是大户人家的姨太太,跟以前那带着草莽江湖气的女子已经天差地别了,她自然是不能让宋北云这个朝堂相公住在些下三滥汇集的地方,所以现在挑剔的反而不是宋北云而是巧云。
想要租下一间宅子其实并不难,只是爱干净的宋北云受不了那种躺在屋子里都要小心被跳蚤咬的环境,他们一直挑到天快黑才算是看上了一家宅子。
宅主人是当地的富户,但前些日子举家迁往了海州,因为现在海州的开发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海州港更是除了广州港和杭州港之外的天下第三大港,海运带来的繁华让海州今非昔比,而且宋辽之间的迁徙政策又相当宽松,所以各地的富户都会往大城市里跑,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负责跟宋北云接洽的是这个富户家中的亲戚,他本来说是只售不租,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软磨硬泡,宋北云终究是靠施展了美色才让那泼辣的婶子答应他们租住一个月。
这婶子虽然泼辣,但该干的事倒是一样没拉下,先是吩咐人连夜打扫了宅子,又给宋北云送上了干净未用过的被褥,虽然都是要钱的,但这一点的确是让人很满意。
宅子空空如也,但好歹有个能蜗居的地方了,宋北云坐在空空如也的堂前,用一根铁钳子摆弄着炭火炉子,巧云烧了水却没有茶叶,只能端上一碗热水给宋北云:“委屈你了,让你陪我来这个乡下地方。”
宋北云都没抬头:“这算个什么事呢,我本来就是乡下出来的,这地方总比小莲庄要热闹吧。”
巧云没有接话,但她知道这里的条件真的是不太好,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宋北云其实都没有道理陪自己来这种地方的,他在朝堂是相公走出去是封疆大臣,如今却在这里……
“巧云姐,你先别忙着内疚。我要是真的忙起来,肯定是没办法出来的,现在不是过渡期么。”
宋北云的解释显然不能给巧云带来心安理得,她仍是感觉自己拖累了宋北云。要不说女人麻烦呢,碰到这种时候解释都是多余的,洗个澡进房间干了个爽就什么屁话都没有了。
这第二天开始就要正儿八经的寻亲之旅了,不过还是那句话,调查二十年前的一个人一件事,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宋北云虽然通过县令那边查询到了相应的县志,但县志上只记录了当年的一次灾荒,但却没有任何细节。
“巧云姐,你有没有什么信物之类的?”
巧云连忙从怀中摸出一个孩子用的铜锁,上头还歪歪斜斜刻着长命二字。
从做工上来看,这绝对不是什么有钱人的佩饰,应该是巧云本不富裕的父母给她倾尽全力留下的最后念想了。
“既然这是唯一的信物,那咱们就得从这东西上入手了。”
两人坐在路边的茶水铺子中,看着络绎不绝的过路商人,现在宋北云也有些发愁了。
昨天他倒是问了巧云为何突发奇想的想要寻亲,而巧云的回答倒是让他哭笑不得,却只因为担心未来孩子不知籍贯,让人叫做了野种。
这不开玩笑呢么,所以说有时候真的不能理解女人的脑回路,但既然她有这方面的担心,那宋北云陪了也就陪了,问题不大。
“等会咱们去县里转转打听打听。”
虽然宋北云完全可以让手底下的人来处置这些事情,但这该死的仪式感却还是要的,毕竟这件事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事,可是对巧云来说却好像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一般。
不过就宋北云来说他肯定是不能以真实身份到处乱跑的,他现在可不只是名人那么简单,要是乱跑可是要出事情了,所以他这次化名宋大成,过来只为寻亲。
“巧云姐,你觉得这个县里有什么奇怪的事没?”
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宋北云突然笑着问了巧云一声,而他出于职业敏感性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县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这里有县衙但却没有县令,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县城但县里的法务、治安等等都名义上由隔壁县代管。第二,这里没有一处客栈,要是一个偏远小县也就罢了,可这里却是江浙通京津的要道,做生意的人每日都是络绎不绝,但却大多因为没有客栈而选择在别处落脚。
而第三,也是宋北云觉得最蹊跷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县城就像一个与世隔离之境,县中的几个大户就如土皇帝一般把持着这个县中的一切,小到迎来送往、大到赈灾救济都是由这几个大户操持着。
这几个大户还都属于宗族制的家族,互相之间都是亲戚。
这种理论上不稀有,真正的稀有却是他们对本地治理的干扰,却不是压迫式的,他们会把田地分配给没有田的人耕种,甚至分文不取。
但问题就在这里了,他们既然分文不取,又是如何维持这样庞大的开销呢?
宋北云带着这个疑问,好奇又在县中转悠了好久,但始终却都遇不到愿意开口的人。
“让子弹飞快点申遗吧。”宋北云回到住处看着院中落叶,深吸一口气:“这特么不就是鹅城么。”
随着寻亲之旅的逐渐深入,宋北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来到了一个类似鹅城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很神奇的,他甚至算得上一个法外之地,因为没有县官所以考核的人不会进入这里深入,而如果没有出现恶劣的人命官司,御史台也不会在这种地方浪费时间。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几大家族在这里的影响力远大于朝廷,甚至开始替代朝廷行使法律。
这可还行?
“顺子。”宋北云低声呼唤了一声。
阴影中立刻闪出一个瘦小的少年,这个少年身后还跟着一个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女孩,宋北云抬眼看了他们两人一眼:“你们去查一下这个县里迁出的富户都去了哪里,要确凿的地方。”
“是,大人。”
这些人是直属于宋北云的秘密部队,大部分也都是当年在执掌皇城司时收养的孤儿,就比如这个被叫做顺子的男孩和他身后的那个小姑娘,就是当年在绞杀白莲时救下的孤儿,而那女孩则是当年差点被当做口粮关在缸里的孩子。
现在经过训练的他们已经成为了宋北云手底下最重要的一支情报部队,因为年纪小而十分不显眼,所以很容易就能得到相应的情报。
“巧云姐,我觉得这地方处处透着古怪。”宋北云下达命令之后,看向巧云,然后笑道:“咱们一边给你寻亲一边摸摸这地方的底子。”
这地方的诡异当然还不止于此,比如这里的县衙为什么空置,经过县志上的内容核实,就是因为在这里当官的人不出两年就会升迁别处,无一例外。
但大宋县令这一级的官员绝大部分是要干到退休的,而这里两年升一个,这就不是说风水的问题了,这反常必有妖,这种反常已经太明显了。
而且这里头很可能蕴藏着惊天大案。
为什么说别人发现不了而宋北云却能一眼看出蹊跷,不是他体质特殊而是专业的事情专业人来干,天底下最大的特务头子要是看不出这里头的猫腻,他这些年不就白干了么。
都说男人最有魅力的状态是二十岁的身体四十岁的灵魂,宋某人不才恰巧就是这样的人,他拥有着顶级老狐狸的狡猾还有着只属于年轻人的反应和活跃,在这样双重buff的加持下,他真的就是那种别人眼里最可怕的类型。
“巧云姐,咱们继续为你寻亲就好了。其实我就是查查,要是他们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也就懒得管了。”
第699章 六年11月25日 晴 嬿婉及良时
“那狗东西跑了?”
赵性返回金陵,看到了这段时间的情况报告,可看到之后却发现四相少了宋北云……
“这厮总是能给朕整出点新花样。”
“他随巧云返乡寻亲了。”定国公表情尴尬的说道:“就是这般。”
“他?”赵性一甩袖子:“就这厮,月儿不够圆他都得发脾气,就他还寻亲?”
赵性的话属实把下头的几个老头给说乐了,还别说描述的挺贴切,就他们对宋北云这人的了解,还真就是月亮不够圆都得折腾一番的人,把他放出去还真不知道会折腾出个什么东西来。
不过也罢了,他这一年来都累的够呛,从开春回到金陵一直到这个月他都没有一刻停歇,也该是让他出去休息休息了。
所以之后大家很默契的都没有谈论宋北云这个人了,大概意思就是随他去了,反正要说风浪,他掀起的风浪已经旷古烁今了,不在乎再多那么一两个浪头。
剩下的三人给赵性整理了这些日子以来的所有资讯,这些东西足够狗皇帝看五六天了,但赵性回到后宫之后最在意的却是文报上的双花对决,还有后来出现的双龙戏珠。
而那几篇连载文章,四篇之三都明显是熟人写的,先不说飞花令,就说后头那两篇龙图阁志和凌烟阁录,这明显是有自己人在对着呛。
赵性看完了这些日子所有的对喷文章之后,也觉得手上痒痒,提笔许久之后才缓缓落笔《寻芳日记——从长安到辽新都》。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篇采花贼日记在第二日刊登之后直接人气指数飙红,甚至那些不看文章的人都买了一份文报来研究这个。
看过的人都赞叹一声好人一生平安,平日里火气十足的文报陡然一变,成为了最心平气和的地方,而且当日销量首次破了官报的记录,而要知道官报是全国衙门每日都必须订阅的东西,而文报却因为一篇采花贼的日记火过了官报。
有人说它有辱斯文,但关键买的人看的人都是读书人,大家看着那篇报道之后嘴角上扬的角度已经说明他们对长安和辽新都的向往了。
毫不夸张的说,赵性凭一己之力直接干翻了双花奇谈和双龙戏珠,堪称风头无限。
“那长安主要是异域风情,真的太带劲了,那波斯的女子轻轻撩起面纱温柔吞吐,带劲的很!那金发碧眼、那双腿修长。”赵性坐在火盆前跟内侍介绍长安特色时,他眼里有光:“一晚上十贯八贯的,值!”
“至于辽新都,就差一点。不过你们要知道青楼在辽国是犯法的,所以都是一些偷偷摸摸的,赢就赢在这偷偷摸摸里头,推开一扇隐藏在深巷子里的小门,外头有嫂子给你包饺子,里头有嫂子喂你吃馍馍。那滋味……”赵性咂摸一番嘴:“带劲的很。”
内侍憧憬的畅想着,然后小心的对赵性说:“官家下次去,带上微臣吧……”
“好说好说。”赵性一拍大腿:“下次朕打算去西夏试试,如今西夏那地方是大宋之地了,听说那大西北的娘子们就如戈壁上的红柳,虽是粗粝但却韧性极强,那腰马可不是这江南娇滴滴的小娘们能比的。”
“那草原呢?”
“草原还没试过,他们那边不作兴这个。”赵性叹气道:“可惜了,有些草原的娘子也是看着很带劲的,体态就很好,丰硕的很,看着就有劲儿。这一有劲儿就紧实,你们吃过那牛肉吧?牛肉比猪肉就紧实,可不就是牛有劲儿。”
赵性越说越亢奋,而内侍看了一眼时间:“官家,时候不早了。要么该休息了……微臣也好下值。”
“哦,对对对。”赵性一挥手:“你下班吧,朕还有奏报要瞧呢,后头让晚班的人过来便是了。”
“谢官家。”
“滚吧,明早早些过来,你娘做的那个炸面果给我带些来,好吃的很。”
“微臣遵命。”
内侍制度改革之后,现在宫前伺候的都是正常内侍了,他们不入内宫,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跟赵性聊天了,而不是像那些太监一样一问三不知。
他们就像正常男人一样可以聊女人、聊美食、聊风情、聊文章,而且内侍官分常任和轮值的,六部之中都会定期抽调人员过来当内侍。
虽然审核很严格,但能被选中的人无一不是欢呼雀跃,毕竟能够近距离在皇帝面前展现才华,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像刚才那个内侍,他就是轮值内侍,一般是来帮助皇帝处置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公文和帮助皇帝解决一些他懒得干的小事。
当然,轮值的内侍最大的工作还是陪皇帝聊天,让皇帝能够知道皇宫内外的趣闻以及市井之间的风评。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能保持皇宫中的活水,未来难免会出现六吊钱一颗鸡蛋的破事来。
而当晚值的内侍一般都是常驻内侍,负责在皇帝熬夜工作时提醒时间,递送食物和聊天解闷的,而饮食起居则仍是宫女负责,但宫女也一般都是二十五岁以上经验丰富的女子,很少有几岁十几岁的小姑娘了。
这可不是宋北云的意思,而是赵性自己的意思,年轻姑娘要去读书要去建设国家,不能在宫里耽误时间。而且那些小姑娘笨手笨脚的,啥也不会,也不懂事,还没有那些大姐姐的风情,赵性十分不喜。
到了第二日,赵性睡到了差不多中午才起,但他今日也不用上朝,就坐在屋子里跟皇后大眼瞪小眼。
“喂。”赵性看了一眼让他很不爽的皇后:“要不朕把你赐给宋北云吧。”
“好啊!”皇后心中也是有气:“你赐啊,也用不着每日对着你的冷鼻子冷脸了,宋少保会心疼人,家中小妾想要寻亲人家二话不说就随着去了,倒也不会说上一句你这人怎像根木头。”
“你……”赵性一拍大腿:“将门之后的确厉害哦。”
皇后整理了一下衣裳,冷哼了一声,坐在一旁继续冷着脸不说话。
“人家还不乐意要你呢。”赵性啐了一口:“你也不看看你这德行,朕老远回来你连一句好话都没有。”
“我没好话?”皇后娘娘轻笑一声,眼中却是含着泪:“你带着你的贵妃去了长安,一去便是近一年,我在此夜夜对着偌大的皇宫,风雨雷电的,你给我留下什么好话了?”
赵性起身一甩袖子:“不可理喻。”
“你废后吧。”
“你以为朕不敢!?”
“那你废啊!”
赵性指着皇后的鼻子呵斥道:“谁给你的胆子如此跟朕说话?反了天了!”
“我便是这般样子,嫁给你这许多年了,对你顺从婉转你也没对老娘好说好气一日。我这青春便是当做喂了狗!”
“你!”
赵性第一听到自家的皇后居然如此能说,以前他一直以为这娘们就是个榆木疙瘩,在床上都叫不出两声的那种。
可今天他算是发现了,这将门出来的,真没有一个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