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396章

宋北云-第396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这时,巡查过来的司命司几位内侍停在了宋北云面前,别人都以为是要对他进行训诫,但谁知道就是这么一瞬间的功夫,小宋手中多了两个还热着的肉包子。
  周围的大小官员们闻到那诱人的葱香肉香都情不自禁的回头张望了起来,而宋北云索性在人群中蹲了下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那个吃包子的。”
  台上赵性终于中止了讲话,只是伸手指向宋北云:“滚出去吃。”
  “臣谨遵圣旨……”
  小宋捧着包子退出了大殿,想想自己的确是有点过份,包子味儿冲,现在又是满朝文武饿着肚子,自己这么吃的确影响不太好。
  于是他就坐在皇宫广场前的台阶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包子,不多一会儿一个身穿华彩飞鱼服的皇城司大佬走上前,不动声色的递上了一杯茶,然后便继续挎着刀带队巡逻去了。
  喝茶吃包子,听着后头大殿中传来的声音,太阳洒在身上暖融融,好不惬意。
  “那个,过来一下。”
  小宋指着一个匆匆而行的宫女:“来。”
  那小宫女战战兢兢的上前,曲腿行了个礼:“大人有何吩咐?”
  “等会去帮我拿点水果来,你看看厨房里有什么番邦进贡的好玩意就偷点来,没事的没人会发现的。”
  “是……”
  可话音还未落,里头就传来的斥责声:“宋北云给朕滚进来!”
  小宋立刻起身,把杯子往旁边一放,整理了衣裳屁颠屁颠的跑了进去。
  刚进去,周围的官员都看着他偷笑,而赵性在上头已经是气得连眼睛都鼓出来了:“吃吃吃,整日便是知道吃,在朝堂上你也就只惦记吃!”
  小宋低着头,冷不丁的问旁边一个官员:“我方才声音很大?”
  那个官员忙不迭点头……
  福王在第一排回头瞪了一眼自己这个闹笑话的女婿,哀叹一声默默摇头。
  “你既是吃了,朕赐宴时你就看着罢。”赵性一挥袖子:“来人,为百官赐宴,宋北云没份。”
  “哎!”
  小宋刚要说话,赵性却已经起身回去休整了,他刚一走就有许多宫娥内侍端来了矮桌,在百官面前都放了一个,唯独宋北云面前啥也没有,只有一串香蕉……
  “这啥啊?喂猴儿啊?”小宋拎着香蕉问那个宫娥:“就给我这玩意啊?”
  “官家说……说了……只给您吃这个,番邦进贡的。”
  旁边大大小小的官员坐在那想笑却不敢笑,早就听闻这宋北云性子跳脱,如今一见……若不是真有几分能耐,应是早就去琼州看海浪了吧。
  小宋不服气的很,但他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下往后宫跑,所以就跟个巡夜人似的在众官面前晃悠。
  “哎哟,黄大人……吃鸡啊,看着不错啊。”
  “许大人,这羊肉可是顶好,鄙人有幸三年前在饭庄里见过一回。”
  “定国……啊,没事了。您慢慢吃。”
  溜达了一大圈之后,那些官员看到宋北云过来,就早早的用胳膊拦住自己的饭菜,生怕被他的唾沫星子给喷到。
  直到他溜达到晏殊的面前,径直就蹲下了,香蕉往矮桌上一放:“来,吔蕉。”
  晏殊一把护住自己的炙羊排:“不要抢我的!”
  话虽如此,但羊排终究没有逃过魔掌,不过等松茸菌菇汤上来时,晏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调羹放入口中转了一圈再放回汤中。
  “行,你够狠!”小宋冷哼一声:“可以可以,赶尽杀绝。”
  晏殊一边吃着香蕉一边说道:“你自己寻的事,怪得谁?”
  “蕉还我!”
  “这是我羊排换的,不给!”
  “你给不给?不给我动手了嗷。”
  “你打死我呗,就在这朝堂之上。”
  坐在晏殊不远处的老张不动声色的将桌子搬远了一些,尽可能的离这两个幼稚的东西远一些,直到将桌子与坐在他邻座的户部尚书并在一起之后才停了下来。
  “就如幼童一般。”户部尚书轻笑道:“年轻可是真好啊。”
  “是啊……”老张也是笑着摇头:“当年你我年少时不也是这般模样吗。”
  “哈哈哈哈……”户部尚书笑了起来:“当年你我同窗之时,你可没少打我。”
  “那你是该的,你说话很欠又小气,打你也是玉莲让的。”
  “玉莲……也不知道她如今如何了。”户部尚书默默叹息:“一晃半辈子便是如此过去了,不过今日在这朝堂上吃喝,倒是头一遭呢。”
  “能吃上你还得谢谢那宋大人咯。”老张笑道:“若不是他,你我都不知几时才能吃上饭。”
  “是啊,混账归混账,才华是真有才华啊,老夫是自愧不如的。”户部尚书摇头道:“听闻今日他要受封江阴侯?那可是个郡侯……这有些不合规矩了吧?”
  “我可不知,好好吃你的饭吧。”
第663章 五年1月22日 晴 月满西楼花满枝
  金陵城今日加刊的报纸正摆在紫式部的手边,她自幼便研习汉学,对这上头的遣词造句了如指掌,在宋国这些日子里她最喜欢的就是手中这份小小的报纸。
  一两文钱买一份放在手边,足不出户便能知天下事、家家事,有悲欢有离合,有百家争鸣有草莽趣事,国朝政令也毫不隐晦的公布其上,任由所有人评说、讨论和争执。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等的自信。
  虽只是一年多的时间,紫式部其实已经被这个国家给深深的迷住了,虽是身负使命但这并不影响她喜欢宋国的一切,而所有的一切之中,她最钟爱的便是女人也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说来也有趣,虽然自己躲在青楼之中,但吃穿用度全都是用稿费转来的。
  她如今在文汇报上连载的一篇故事十分有销量,号称三大当家文章之一,讲述的是两个大户人家之间的爱恨情仇,里面的小紫便是以她自己为原型刻画出来的。
  什么自小被联姻至其他人家,然后与那个大自己近二十岁的男子发生的一系列的恩怨情爱。
  她以细腻的文风和对女性心理精准的把握,不知道骗了多少少女的眼泪,如今这本还没名字连载之物已与其他两本共称文汇三宝。
  而今日她的关注点却并不是娱乐版块,而是工农报上的那个三支一扶计划的详细解释。
  她来回看了三遍,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天才般的计划,因为不为其他,里头就明确写着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也不分年龄,只要每年的评价分高于五十,连续五年便是可以替补做官。
  而且工报和农报分别还以不同的角度评论了这个政策,叫好虽然都是一片叫好,但农报其实是在看衰的,他们的观点便是那些读书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无论如何都比不得那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对此,无数读书人给农报写信发出驳斥,想来明天就能够看到这些驳斥的内容了。
  当然,除了这些,紫式部这一年多来经常会摘抄一些报纸上的政策措施,而这一系列的政策连贯下来,她惊讶的发现这居然是一个连环扣,一环扣一环的发展着。
  而再往前溯源,这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便是从五年前左右,最先改革的也是科举考试和取士制度,接下来便是一轮一轮循序渐渐的商改、农改、军改、官改,每一次都不激烈,但一次次的积累下来之后,整个宋国已经和最初的宋国完全不是一个模式了。
  发现这一点之后的紫式部认为今年一定会是迎来宋国第一次巨大变革的时期,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果不其然,她在报纸上看到的东西已经是让人心中悸动,不过光凭这个可能还不是最终的目的。
  那么最大的变革会是哪里呢?
  紫式部带着疑问翻阅报纸时,突然一个不太显眼的消息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那便是长安的试点科考新规。
  她仔仔细细的阅读完之后,难掩激动的从床榻上跳了起来,她难以置信的把上头的条目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心中震撼的无以复加。
  这是颠覆了自汉以来的取士规则,看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这里若是有心人可以看出来,它明显开始突出了“公平”二字,因为士农工商都可进行考试了,工科的开办对于原先的模式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颠覆。
  而考试之后并不给予功名反而要进入下一级书院进行二次深造这件事,紫式部有些不明白,但上头明确说的是国家给出钱。
  还有一条,男女不限。但会划分男女学院。
  这……这……这让紫式部有些悸动,她本身就不想离开这个地方,现在看到这里她愈发的不想离开这里了。
  因为在平安京,即便是皇室家的女儿也不过是交易的筹码,若不是如此自己也不至于六岁便被嫁给了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
  相比较大宋女子那泼辣果敢的风格,平安京的女子就像个委屈巴巴的小狗,只能靠着男人的施舍来度日。
  而大宋……女子可是能主动要求合离的,也能很自主的出来工作。这对于她紫式部来说,就是命数一般的存在。
  但如今身上肩负着职责,想要留在大宋谈何容易,而且她本就是已婚,即便是想找个人嫁了也不行,届时只要源家的人找来,她仍是要乖乖回去的。
  她其实撒了个谎,她是逃犯不假,但罪名是逃婚……
  哀怨满怀的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自己这个样子东躲西藏到底不是长久之计,终归是需要想个法子让自己脱离苦海的。
  她想到那个满脸坏人模样的宋北云,但很快就否定掉了,因为那个人太坏了,紫式部认为自己没有那个能耐去像哄骗别人一样把他哄骗的团团转。
  而此时此刻,正在金陵这边热热闹闹的时候,辽国的皇宫中也是挺热闹的。
  辽国的皇帝陛下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个大宝贝。
  妙言真的是太喜欢这个宝贝了,抱在手上就不肯松开,而这个宝贝也长得那叫一个粉雕玉砌,眼睛特别大,而且特别喜欢笑,随便一逗弄就咯咯笑个不停。
  “你真行,孩子这么小,你就让他跑长途?”妙言抱着软绵绵香喷喷的小东西不肯松手,坐在那埋怨着正在换衣裳的佛宝奴:“你是个人?”
  “朕有什么法子,都快一年了。辽国再没皇帝,怕是有人要造反了。”
  “谁敢?”妙言眉头一挑:“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几斤几两。”
  佛宝奴轻笑一声,看了一眼妙言。
  “你怀疑我?”
  “我可没怀疑你。”佛宝奴撇了撇嘴:“但有些狗男人可说不好。”
  “你的狗男人这次大朝会要封侯咯。”妙言说完之后,俯下身子在小东西额头上蹭了蹭:“宝宝乖,娘带你睡觉觉去。”
  “别走。”佛宝奴仰起头:“他凭什么封侯?宋国不是已经没了这分封么?”
  “为一人而改制,有什么意外的。”妙言低声说道:“大宋三十年来,节节败退,丢了故都也丢了脾气。现在有人收复一千八百里江山回来,收回了长安故都、收回了国家的脾气,封个侯又有什么意外的?”
  “那朕也给他封,我看他怎么办,”佛宝奴哈哈一笑:“还给他送个横幅,大辽守土开疆之功。”
  “你是恨他不死。”
  “我恨不得他在宋国无立锥之地,恨不得他家门遭人泼粪、恨不得赵性赐他毒酒一杯。”
  “哈。”
  妙言把孩子轻轻放在摇篮里:“嘴巴上说着最毒的话,心里头念着最亲的人儿。他在大宋那边混不下去了,是不是就有人夜夜搂着你入眠了?”
  “你这人……”佛宝奴皱着眉头说道:“嘴巴如此毒,心中肯定很苦吧。”
  “谁苦还说不准呢。”妙言笑起来咯咯响,就连摇篮里的小东西也跟着咯咯笑了起来:“那你就这么办,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手腕了。”
  “起开,我要给儿子喂奶了。”
  “为什么不找个奶妈?”妙言好奇的问道:“皇帝亲自喂奶哦,天下奇闻。”
  “有人不让,说喝人家的不放心,也不知道他在瞎操心什么。”佛宝奴撇了撇嘴:“不与你废话了,等他睡下,我还要召见群臣呢。”
  “不怕漏奶被发现了端倪?”
  “你……”
  佛宝奴是真的服了这两个人,她自认嘴巴不笨,但这一南一北,一男一女两个人的嘴巴是真的是毒辣,说不过还被气半死。
  “行了,我去想法子给你做个汲奶器去,省得你整日涨涨的。”
  “挤奶……不用了吧,很疼的。”佛宝奴苦着一张脸:“我很怕疼的。”
  “汲,汲取的汲。”
  “不还是挤么……”
  妙言想了想:“最讨厌你们这些锦州口音了。”
  不过虽然皇帝陛下要喂奶,但丝毫不影响她照应群臣。至于见到群臣之后的说辞嘛,就是自己大病卧床,昨日紫霞满天,福至心灵突然便痊愈了。
  然后仔细听取了一下对于这次两金之战的总体报告,最后她也提出要给宋北云封侯的建议。
  但辽国皇帝给宋国臣子封侯,这终归是不合规矩的,但佛宝奴却不管那些,理由就是宋北云死守辽国北大门三十余日,击杀金国大将完颜那个啥,助辽国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若是宋国都为了他改祖宗制度,那辽国不封个侯,是不是显得辽国没有了那大国气度?
  虽然群臣对这个突然身上满是奶香味的陛下的说辞嗤之以鼻,但……她说的好像也没错,封个虚侯也问题不大,每年给些钱打发打发便就这样了。
  “对了,诸位臣工,东宫三师之职,有何举荐吗?”
  听到这个,下头的人终于打起了精神,辽国的太子殿下终于要浮出水面了,而只要会当官的人都知道,只要稳稳抱住太子这根大腿,只要别太浪,三朝元老不是梦。
第664章 五年1月23日 晴 晚霞当晴空
  宋北云终究还是封了侯,不过并不是人们猜测的什么江阴侯、东海侯而是一个很古怪的地名,北平侯。
  虽然也是一个县侯的级别,但名字却好像一巴掌抽在了辽国的脸上。
  同期受封的只有他一个人,算是以特例首开,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升个一级两级,唯独这厮是官级不变但却直接跳到了县侯的位置上。
  下午开年宴时,小宋仍被处罚不许入席,甚至不许他入场,没饭吃的他就只好去敲赵性的门。
  “领导,没捞着饭啊,咋整啊,饿了……领导领导……啥时候吃饭啊。”
  被敲烦的赵性打开门:“你喊个什么?”
  “没饭啊,饿了。”
  赵性叉着腰怒视宋狗:“你就该死,你知道辽国八百里加急过来送了个什么给你么?”
  “不道啊。”小宋摇头:“送啥了?”
  赵性朝他招了招手:“你来看。”
  走进赵性的书房,他顺手把桌上的国书甩给了宋北云,他打开之后里头居然是一封信,上头写明了宋北云封侯之事。
  没错,正是辽国也给宋北云封了一把,而且用八百里加急早上签的晚上就送达了,这速度都赶上给杨贵妃送荔枝了。
  “哇哦……”小宋看着国书上的名称:“临安侯。”
  “看看你那辽国婆娘干的好事!”
  “不是啊,老赵。”小宋摊开手:“许你用北平侯恶心她,就不许人家用临安侯恶心你了?从法理上宋辽两国可是互相宣对方的区域合法性呢。所以北平既是辽国的北平也是宋国的北平,临安既是宋国的临安也是辽国的临安,这里吃亏的就是我好吧。”
  “你白得了两个侯,怎的就吃亏了?”
  “喂,赵总!你封侯要不要给封地要不要给食邑?你封个北平侯,我找谁要食邑?找辽国是吧?可是辽国封的是临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