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305章

宋北云-第305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呢?”
  “后来臣逢人便说那翠芳居的鸭子好,天下顶好。”
  “为何?”赵性歪着头笑道:“如何个顶好。”
  “若是不说顶好,天下人不都知臣是个冤大头了吗?”
  赵性和左国公顿时笑喷了出来,但笑喷之后,两人又不约而同的紧蹙起了双眉。
第513章 三年5月12日 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东海新军战力几何,这个问题其实天下没人知道,人们只是知道辽国那个“简天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的皮室军,分鹰军、龙军、凤军、虎军、熊军、铁鸽子军、鹘军等九列,共三万余人,摞一起不过千多万贯。
  一个东海新军,七八百万贯,仅有两千余人,说出去人家都不信,都以为这里吃了他娘的十几万人的空饷。
  这日,宋北云来到驻扎襄阳城外四十五里处的东海新军大营之中,大营外以砖石砌墙,密不透风。门口有双人站岗,目光如鹰隼。
  此处出入要凭口令,口令一日双更,若是对错了口令,即便是天王老子也得等着里头的将领出来接人。
  宋北云不知道口令,他就在外头等着,毕竟规矩是他立下的,也许有别人打破过这规矩,但绝对不可是他来打破。
  不多一会儿,杨家三郎杨文广匆匆从营区内走了出来,见到宋北云之后,立定行礼:“宋大人!”
  小宋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劳烦带我进去。”
  “不敢用劳烦,宋大人请。”
  进入营房,宋北云所到之处皆有人行礼,倒算是个地位崇高。而映入眼帘之中的第一人,便是那赤膊着上身正在用冰凉井水冲洗身子的大黑牛子。
  “你他娘的也不知道遮掩一点,你这尺寸让人家看了去,得记恨。”
  “云帅!”
  听到宋北云的声音,这大黑牛激动的转过身来就甩着他那玩意冲向了宋北云。
  “给爷爷滚开点。”宋北云笑骂道:“穿好衣裳再随我进来。”
  说完他便一头钻进了帅帐之中并一屁股坐在了主帅的位置上,但坐着坐着就感觉屁股底下全是沙砾,他起身一瞧却是发现那凳子上厚厚的一层灰,灰上还有他的屁股印。
  “好家伙……你这不打扫内务的?”
  “启禀云帅,并非不打扫,而是没人敢到扫。帅座之下?便是威严。”杨文广站得笔直:“东海新军全军上下打心眼里敬重云帅?不敢造次。”
  “行了行了行了。”宋北云摆摆手:“少给老子戴高帽,这次我来的意思你们明白吧?”
  “是!东海新军全军都有?随时待命!死效大宋?以命相博。”
  小宋点了点头:“火神营何在?”
  杨文广听完走出帐外,高喊了几声?接着一名参将迅速的跑了过来,也是笔直的站在了宋北云面前:“属下毛玉魁?见过云帅。”
  “规矩忒多?都少给我装点样子。火神营整备,我要看看你们的训练成果。”
  在一刻钟之后,大约三百名士兵集合在了帅帐面前,宋北云走了出去?仔细端详了一番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面貌?感觉相当不错,这帮人拿出去跟襄阳城的那帮子面黄肌瘦一比,简直就可以用那我龙精虎猛来形容。
  “很好。”小宋一边笑着一边走到旁边的香炉处:“我点上一炷香,烧尽之前我要看到你们全副武装出现在我面前!”
  一炷香?这帮自称虎狼之师的小伙子们脸上纷纷露出自信的笑容,可却是没想到那宋狗……那宋狗居然将一炷香给掰了有六七分去?剩下也就是三分之一炷香。
  这下火神营都惊慌了,所有人全部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呼啦一声就全员散开,冲入了自己的营房之中?接着里头传来呵斥声、推搡声和叫骂声,接着就见陆续有人提着裤子、扣着帽子就往外冲?一边冲一边喊着口号整备。
  等冲到宋北云面前时?三分之一炷香将将好燃尽?小宋抿着嘴摇摇头:“还是稚嫩。”
  杨文广恶狠狠的瞪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然后单膝跪在宋北云面前:“是属下训练不周,还请云帅责罚。”
  “罚就免了,往后都给我严格点比什么都强。”小宋看着下头这帮人:“这次勉强算你们合格,要是下次还这样,每人十五公里负重越野。”
  听到这几个字,下头的人脸都是绿的,所有训练中就属这个最可怕,虽然他们是轻甲兵,但一套装备加上干粮水也得有个三十多斤,十五公里他们算过了,大概相当于三十里……三十里的负重跑,跑完之后人都跟要死了一般……
  “开始吧。”小宋笑了一声:“让我见识一下。”
  这时后头有人搬来了凳子放在小宋身后,他坐了下来抱着胳膊翘起了二郎腿:“杨文广!行令!”
  杨文广领命,抄起一面旗帜往下一挥:“火神营,列阵!”
  这时这几百名精锐立刻进入了往常的训练姿态,以极快的速度列成了一个方阵,第一排的人趴在地上,中间一排的人单膝跪地而最上一排则站了起来。
  他们将身后的布包迅速解开,露出里头的乌黑的“铁棍”,表情严肃。
  “上弹!”
  杨文广一声令下,他们便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抽出腰间的纸包,一口撕开上头的封线,再将纸包里的火药倒入管口,并用一个长棍将火药压紧,接着他们取出了一发六边形的长条弹丸放入其中,打开了手腕处的保险。
  “发射!”
  一阵青烟四起,第一排的人开始了一轮齐射,接着第二排的人立刻趴在了地上,而第三排的人则呈现出了半蹲的姿态。
  “发射!”
  第二轮齐射完毕,原本站着的已经变成了趴着的,三个梯队完成了一轮交换,而最早完成射击的梯队已经重新装填完毕,重新进入了激发阶段。
  “守护!”
  话音刚落,旁边便有重步兵快速上前,在火神营面前形成一道钢铁防线,盾牌摞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金属塔,而这盾牌的构造较为奇特,都保留了射击孔,可以让火神营的射手完全不受干扰的进行有序发射和装填。
  “长刀兵,出动!”
  重步兵身侧立刻出现了专门对付骑兵的长刀手,不过与以往的长刀手不同,这些人的腰间还佩有专门的口袋,这些口袋里本应是装上铁皮破片手雷的,但因为是汇报演出所以他们都用的是打磨过的石块代替。
  “列阵前行!”
  随着杨文广的命令,射击塔居然动了起来,所有的人就如一台精密的仪器一般开始在阵地上转移,重步兵始终死死护卫着火神营的兄弟,而火神营也会在离开时在地面上布置下牵引用的钢丝钉,大概有十五厘米露出地面,两头挂有钢丝,足够在瞬间将来袭的骑兵割得片甲不留。
  “掩护后退!”
  话音刚落,就见后方战壕之中突然冒出了数百个脑袋,他们在里头举起火铳开始进行掩护射击,并且最后一排的阵地上还有火炮被撕开了炮衣。
  一场精致而细腻的战场模拟结束,宋北云虽然觉得有点爽,但还是不够满意,他沉思片刻之后却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在这已经是代表了工艺的巅峰,再严苛一点就算是强人所难了。
  不过阵地战方面倒是还可以继续强化一些,主要是铁丝网的应用还是应该更熟练一些,因为如今主要敌人便是骑兵,骑兵的冲锋非常快,快到很多时候都来不及进行完整的转移,所以铁丝网这种东西非常重要。当然,还有地雷。不过现在当然是没有感应地雷这种天顶星科技的产品了,都是绊雷。不过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对付早起轻骑兵和一部分重骑兵问题不大,主要还是看钢丝网和密集火力压制。
  “请元帅检查!”
  杨文广一路小跑到宋北云面前:“东海新军,集结完毕。”
  小宋站起身开始鼓掌,在说了一些鼓励之词后,他突然话锋一转:“你们虽然干的很好,但却要时刻谨记战场之上风云突变,时刻要保持警惕和多变。咱们是改变时代的战士而不是被人嘲笑的凯子,你们要时刻记住一条,只要你们自己不掉以轻心、不临阵畏惧,那么天下便没有能赢你们的人!”
  东海新军贵,为什么贵?它贵自然是有贵的道理,打出去的子弹,成本三文钱一发。一个人一分钟大概能击发三到四次,三百多人一分钟就是一千多发。
  日常训练用的自然都是实弹,火铳的耗损算不算?那都是老师父一点一点用锉刀挫出来的,公差在零点几毫米的高精度宝贝,这算不算钱?
  真的要计算起来,这亏了算是半个自家产业,要不财神爷来都不敢这么烧钱。
  而这作为秘密武器,他一直都没拿出来说,因为一个是怕泄密一个也是怕丢人,毕竟这东西虽然也就是个欧洲1700年代的产品,但在现在却是跨时代产物。
  火铳配上炮,这足够改变当下战争格局了,要不是产量少,两千多人的东海新军能一夜之间荡平草原十万骑兵。光是炮阵他们就没办法得破解,更别提配合极好的一战阵地战术。
  这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制式装备来说,东海新军就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绞肉机。
  “杨文广。”
  “属下在!”
  “从今日开始进入战备状态!”
第514章 三年5月12日 晴 长安乱不乱,阿奴说的算。
  其实并非没有人对东海新军提出过质疑,最大的反对派不在朝堂,反而就在青龙苑之中。
  晏殊,晏大官人其实对东海新军是持有否定和怀疑态度的,他认为人数为王,花同样多的钱打造一支军队,如果人数上不去的话,装备、战术再精良也难以赢过对手。
  还有一点就是忠诚度的问题,当一支军队精锐到其他部队难以企及的时候,他们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安分的情绪,而且就宋北云的思路来看,东海新军这样的部队轻易不能也换不动主将。
  那么当这支精锐出现了叛乱时,该如何平叛?假设他们真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战力,那么他们一旦出现了问题,谁又能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分歧当然会存在,而且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青龙苑内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是好事,因为在缜密的思考过之后提出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建设性的。
  所以小宋对晏殊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系统化的整理和解释。首先就是为什么不用同样的钱打造一支更庞大的精锐部队。
  小宋对此的回答其实很简单,队伍越庞大,分摊下来到每个人身上的经费就会变少,那么最终充其量是在大宋制造一个皮室军出来。这没有意义而且也不一定能比辽国的皮室军更强,更不用说草原上正在逐渐成型的重骑兵还有金国的快速反应轻骑兵。
  所以东海新军只是一个试点工程,他们现在的昂贵是有必要的,因为当技术成熟之后,装备上的价格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等那时扩军便有了坚实有力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宋北云专门为此拿出了一个未来二十年的扩军计划,上头除了东海新军之外,还有渤海新军和南海新军,三个新军未来主要作战任务并非在陆上而是海上,等到海航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三个新军会成为大宋的海军。
  虽然大宋本身有水师,但海军跟水师的任务范围完全不一样,面对的敌人也将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最先发展的必然是海军。
  在海军之后,会有四个新陆军的建制,分别是对应北方的卫戍师,主要职责是固土守城。这个部队会成为大宋最强的盾,牢固的扼守在长城沿线,防御一切外来之敌。
  之后还有对应南方威胁的多用途内卫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攻略南方诸国,是以土工作业、爆破、远程轰炸为主要手段攻坚部队,是大宋的箭。最后两个则专门为骑兵设计的骑兵杀手部队? 一支是用来对抗草原、金国骑兵? 一支是用来对抗色目人骑兵。
  两支部队会针对各个国家不同的地形、作战方法和兵种特征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它们便是大宋最锋利的矛。
  这一共七支部队要是同时开建? 那未来史书里就会记下这么一段话“国恒以弱灭? 唯汉与宋以强亡”,穷兵黩武完全会拖垮国家经济。
  所以现阶段一支东海新军就差不多行了? 等完成了宋国经济建设的大工程,大宋的王下七海武只要A过去就没人能顶得住。
  至于忠诚度问题? 小宋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到? 还真的就是被晏殊给提醒了,于是乎政委制度应运而生,这些政委绝大部分都是在世家子弟中选拔而出,家中有史家弟子、开疆之士和御史台众者优先录取。
  这些人会先学习很长一段时间? 而且都必须是读书人? 他们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建立一个国与家并重之概念,把他们的忠诚度拉满。
  等到考核结束之后,这些被称呼为政委的人就会被投放到各级部队中,他们在军营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权力并不大? 他们无法调动兵权,但职级却是与军队当前指挥人员平级? 所有的内务、监管等职责都由这些人完成,指挥官只需负责打仗和日常作训。而且这个群体会进行定期轮换? 一般这个期限是三个月,战时视情况而定。
  当然? 这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就是宋北云在青龙苑里把皇帝的职能完整的分析给了赵性听过? 赵性也听进去了。现在赵性就是按照那份职能报告上的内容在行使权利,一般的小事都由内阁自己解决,而大事要经内阁与皇帝共同审议通过才可以执行。至于什么是大事,那份职能报告中也给出了明确的分类。
  首先是各级战争,只要是战争都需要皇帝的参与。其次是各种灾害,包括但不限于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这些也是需要皇帝进行参与的。剩下的零碎,比如某些事故、特殊案情也都有明确的皇帝职能划分。
  比如一个地方出现了一起凶杀案,如果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人,皇帝就必须亲自对案情进行督办和审批,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冤假错案的存在。再比如某地粮仓在核算时,少了一万五千斤以下都由州牧长官进行处置,超过一万五到十万斤则由内阁处理,而如果超过十万斤就必须由皇帝进行关注。
  而皇帝最大的权力则是关于内阁的任免、对等外交和军队建设,特别是军队建设,三年内会逐步将各级将领手中的兵权收拢归于中央,未来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行使调度权,不再会出现授权制。
  这一系列的建议内阁看了都说好,建议形成常例。而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内阁制的出现,看似赵性忙了,但实际上他现在又更多时间去喝花酒了……并且在他喝花酒的同时,内阁还都需要战战兢兢。
  没人知道这个制度到底是谁弄出来的,所以史官一笔全部记在了赵性的头上,如今的赵性已经再也不是那个被人管控的小皇帝了,而是在读书人口中心中抱负堪比汉武的一代雄主。
  这让赵性都有些莫名……
  而这几日除了宋北云的东海新军到底怎么样之外,大概也就算是赵性突然收到了一份青龙苑的申请表,申请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第一法官老丁,看到他在申请表上认真填写的个人资料,赵性觉得有些头大,但却还是硬着头皮允许的老丁的入苑申请。
  之后老丁还顺便让自己的侄女婿也写了一份申请,而他的侄女婿作为史家大佬的弟子也被允许进入了青龙苑中学习……
  老丁这么干了,赵相那头肯定不服气,老头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了许多,但身子还是不能自由行动,仍然需要人推着行走,说话也含糊。但却因为每日没什么鸟事干,净琢磨人去了,所以当知道老丁干的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