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266章

宋北云-第266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立才是那个真正有才的人啊。
  走入包厢中,晏殊靠在墙角剥着一颗奶糖,表情显得百无聊赖,赵性则正伏在案台上琢磨着什么,他推拉门的声音让屋中的两个人都抬起了头来。
  “不是,你们俩这是干什么了?怎的都死气沉沉的。”
  对,就是死气沉沉。这俩人身上散发出一股子消极怠慢气味,完全不像平日里那个干什么都欢呼雀跃的赵性。
  “你问他。”赵性指着靠在墙角吃奶糖的晏殊:“这厮就是该死!”
  小宋挑起眼睛看了晏殊一眼:“怎么说?”
  “我不过就是不同意让我大宋将士去送死罢了。”
  “送死?”小宋眨巴着眼睛回头看了赵性一眼,搬来椅子坐了下来:“你们是不是背着我下了什么奇怪的决定?”
  “不就是出兵的事嘛。”晏殊慵懒的说道:“我提议大宋最多只能帮辽国镇压叛乱,可官家说希望宋国军士能与辽国一并追击流寇。可追击流寇谈何容易,如今凛冬将至,将士们大多都是南人,本就不适应极北之地作战,况且阴山南北麓地貌气候迥异,若是贸然追击不光极易遭金帐汗国骑兵冲击,还可能因气候缘故让将士们损失惨重。”
  “呵,道理都是你的道理,可如今辽国请兵,若是我大宋不随他一并杀去阴山北,那天下如何看待我大宋?”赵性拍案而起,指着晏殊说道:“这如今谁不说我大宋宛如秀美江南女子,你听听这可是好词?秀美女子,这言下之意岂不是我大宋就像那窑子里的婊似的谁都能压在上头狎玩一通?是,朕知道发兵阴山北必是有损失,可到时谁在敢说朕的大宋无烈魂?”
  原来是因为这个事情导致双方起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要说谁错了,谁都没错,大宋要有军魂但大宋也不能做无谓的牺牲,佛宝奴那小娘皮说白了就是想让大宋的士兵去当个炮灰,不然要是她真有底气的话,这种建功立业的机会她会分一杯羹给大宋?做梦去吧!
  但如果不去,那么不就坐实了大宋毫无尚武惊魂,就如同个胆小的小娘们儿缩在雄壮大辽身后苟延残喘?
  阿奴玩的一手好政治啊。
  这种局其实的确是不好破的,一方面是实打实的战力折损,一方面是国家声望的折损,哪边都是不是什么好事来的。
  而不管大宋怎么折腾,都必须会折损一个部分,这就是阿奴玩的一手好阳谋。
  但小宋却不吃这个亏,他可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本能思想就是凭什么让自己去奉献,如果非要奉献不可,那么为什么不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资源呢?
  所以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小宋脑子里冒出三个字“不对称”来。
  所谓不对称,一般是应用在军事领域,便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出飞机大炮,我不一定非要跟你对导弹坦克,也可以是一小股敢死队员精致的绕后抄家嘛。
  那么阿奴现在抛出了一个两头堵的命题,那么大宋为什么一定要跟她对上呢?
  “看你那副奸人的样子,是不是有法子了?”
  面对赵性的问题,小宋并没有着急,而是抬起手:“容我三思。”
  饭菜渐渐上齐,但三人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坐在那静静的等待着小宋的三思结束。
  等到桌上的菜都快凉了之后,小宋却是突然拍了桌子:“有了!”
  晏殊和赵性同时看向了他,赵兴不悦的说道:“你倒是说啊!”
  小宋诡异的一笑,然后把自己的不对称打法说了出去,那就是既不出兵去阴山北也不让辽国抓住把柄。
  方法也很简单,那便是首先陈兵到辽国边界,接着发布一则讨贼檄文,檄文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警告你金帐汗国,若是你胆敢再侵犯大宋盟友之利益,大宋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而同时昭告天下,大宋不光要支持辽国,还要给予辽国武力保护。
  这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一个“但凡——如果——只要——那么”的关系。
  简化出来就是但凡侵犯辽国,如果不及时停止,只要大宋警告三次,那么你金帐汗国就等着死吧。
  这东西气势十足,但实际上屁用都没有,因为前提是辽国要被金帐汗国给干翻掉才会触发这一条檄文的保护机制。
  可要说没用吧?大宋从官面上宣布对大辽进行保护。
  注意!是“对辽国进行保护”,而且口气极大、虽远必诛的那种。
  天下人都指不出里头的毛病,说大宋不出兵,大宋没有出兵的理由啊,对不对嘛。大宋的确是辽国的盟友,但同时大宋也是正义之师,你辽国去阴山北不就是侵犯他国领土了么?这不正义,这是你辽国的内政,大宋不干涉。
  可大宋又是威武之师对不对嘛,辽国是盟友,所以你不能碰!你碰了,我就要打你了哦!
  面子里子都有了,还不会让人当枪使,外交理所当然便是这个样子,至于剩下头疼的东西,就让阿奴去头疼吧。
  “妙!”晏殊眼睛豁然亮了起来:“妙啊!!!”
  赵性也连连点头:“要说这鬼点子还是宋狗多。”
  “这什么叫鬼点子!”小宋咆哮了起来:“这是足以载入外交史册的政治周旋!”
  赵性拍着他的肩膀:“好了好了,朕知道啦。”
  而晏殊靠在那滋了一口酒:“檄文我来写,保证写得那叫一个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那打印便由朕来盖咯?”
  小宋嘿嘿一乐:“你们两个狼狈为奸啊。”
  赵性白眼一翻:“是狼狈狗,朕是狼,是头狼。”
第447章 二年12月9日 晴 冬已至 重叠关山歧路
  今日恩科重开,这是大宋第一次在冬天开恩科,但学子热情不减,即便外头已是寒风四起。
  本来作为夺冠热门的几个人都已是官身,其中一人还压在死牢中,这便是给了许多人无尽的期望,他们都已是举人身,若是能在进士科中再进一步,将来仕途定是可期。
  而如今那已经被革职压入死牢的“反面教材”,如今正坐在家中支着一个炉子,炉子边上则是数十种食材,从片好的牛羊肉到新鲜的菌子和蔬菜,各种东西一应俱全。
  赵性坐在旁边搓手手,晏殊则吞着口水看着翻滚着牛油香味的大锅。
  “看看,你看看。”赵性转头对小鱼说:“这才是人吃的东西,宫里那都是些什么破烂物件。”
  晏殊连连点头:“就是。”
  “你们两个来蹭饭就算了,能不能别天天来?”
  小宋一边把粉条和猪肉放进锅中一边嘀咕道:“倒不是心疼钱,你们这么弄,屋里其他人还得因为你们避嫌,何必呢?”
  “你不是另外又支了一锅么?你家女眷又不是吃不到。”
  晏殊自然是不要脸,他用筷子夹起一片肥厚的羊肉,但却被小宋一筷子打落:“没熟,生吃要得寄生虫的。”
  相比之下赵性就文静了许多,他熟练的用芝麻酱和其他调料搅拌起来,然后还吧唧嘴说道:“这绿叶子菜可是诱人,那大棚看来是要推广一番了。”
  “推广个屁啦,你是不知道成本有多高。”小宋撇了撇嘴:“试验田就是为了试验用的,你还想量产?你大宋有多少钱够烧你就直说。”
  赵性刚燃起的希望再一次破灭了,他暗暗叹了口气道:“那你说,几时能广泛种植。”
  “等玻璃板工艺成熟。”小宋往碗里倒了一些醋:“现在玻璃板的工艺还不过关,太脆。等过些日子玻璃板和钢架结构衔接上了,大规模暖棚就能上线了,到时江西农场先做试点,再推广全国。期望明年风调雨顺吧……”
  一提到这个赵性就长叹一声,连吃东西的心思都淡了不少,前几日全境的受灾情况已经统计出来了,这次雪灾虽还远未达到宋北云设想的最坏结局,但损失也是相当惨重,公主救灾基金精算师计算的结果是直接损失达到一千九百七十万余贯,间接损失甚至达到了三千万贯以上。
  这庞大的数字压得赵性有些喘不过气,这几日为了赈灾他已是焦头烂额,之前宋北云提出的救灾措施被左右两相同时否了,只因涉及到的环节和如今大宋的文官体系有冲突,让军队介入仓储、运输、救济、救灾这等事虽是个好法子,但对于文官来说这就是一种越权,所以即便是左国公也不同意这个提案,这会导致文武势力的进一步割裂,暂时保持现在这种平衡才是正确之举。
  不过幸好,这这些日子的休养生息让大宋恢复了不少元气,这些损失还能扛得住,但自入冬以来诡异的天气让赵性也意识到如果明年的天气继续反常,未来五年的粮食减产也许就要成定局了。
  “好了,莫要谈这些了。”宋北云摆手道:“祈祷天佑大宋吧。”
  “天若是真佑大宋,大宋不止于此。”赵性叹了口气:“牛肉能吃了么?”
  “能了。”
  夹起一块肥美的牛腩放在蘸料里过了一圈,再摆在嘴边吹凉了下来。
  “对了。”赵性一口还没吃,突然抬起头:“金铃儿几月生产?”
  “还有一个月上下。”小宋大概算了算:“前脚完婚,后脚就要生崽了。”
  “哦?”赵性摸着下巴:“那如何是好,她挺着个大肚子不好出嫁啊。”
  “这自然是早就安排好了。”小宋打了个哈欠:“这种事你就当不知道好了。”
  “好说好说。”
  赵性满意的点头,然后继续吃了起来,一顿饭吃了两个时辰,君臣算是尽欢了。
  吃到最后赵性甚至连走路的欲望都没有,靠在椅子上直喘粗气。
  “对了,你那个法子是真的有用,昨日辽国传来消息,耶律佛宝奴已从阴山撤回了大同,正在大同屯粮备冬呢。”赵性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对咱们不出兵的事,他们也无话可说。”
  “当然无话可说。”小宋笑了出来:“咱们能让她买到粮食,她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还指望让我们的人去给他们当炮灰?做梦!天底下就她聪明就她会算计?”
  “好好好,有你这种奸人在,便不担心辽国使诈了。”赵性笑着说道:“还有金帐汗国也递交国书,质问朕为何要发出檄文,我连回都没有回。”
  “不回就对了,金帐汗国如今还并未成铁板一块,各部表面臣服心中还是有些芥蒂的,加上金国又被今年的严寒冻在了白头山,北方高丽李氏王朝也在蠢蠢欲动。一个金帐汗国想要跟宋辽多线开战,他们怎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人家虽是草原人,可人家却也不是野蛮人,也是有脑子有智慧的,还不低。”
  “嗯……”晏殊点头:“就是那市井之中的文章太可恶,将那草原上的人说成是饮毛茹血的野人一般,却不知我等为了与之周旋花了几番气力。”
  “市井怎么说就随他们怎么说,这不打紧,只要赵总不这般认为就好。”小宋用筷子指了指旁边瘫着的赵性:“你还指望那帮自认为天下中心的无知文人能把别的地方想成什么好地方不成?自大不正是无知的体现么,那些在江南温柔乡里泡大的人,怎能知道大漠塞北的坚韧。”
  这倒不是小宋灭自己志气,他已经三番五次给赵性打过预防针了,这天底下谁最难办那一定会是草原,他和妙言用了五堂课的时间给赵性讲清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理论。赵总如今正在苦修国际政治这门课,而晏殊作为他的旁听这些日子可也是长进了许多。
  赵性现在也不怎么惦记老歪脖子树了,他在努力的成为一个雄图大志的君王,所以在日常工作之外,他经常会拿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小宋、小晏来讨论,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赵性亲自命名为——青龙国家事务学习班。
  小宋并不是辅导老师,他也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因为他的理念有时候会出现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先进的情况,而在赵性和晏殊的加入之后,小宋的思维模式变得越来越灵活也越来越多变。
  至于晏殊,如果没有小宋的出现,他本身就是宰相之才,大宋顶级聪明人,而小宋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他的存在受到打压,而是让晏殊的思考路径、见识都得到了增长,如今他仍是大宋顶聪明的人。
  那赵总嘛……怎么说呢,其实他知道自己的才华是有限的,但这不能阻挡自己跟大宋最聪明的人去学习,特别是这大宋最聪明的人还是自己的臣子,而且这个没架子的君王甚至允许这两个人说一些所谓大逆不道的话来。而正是因为如此,赵总反而成为了三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那个。
  因为基础低嘛……
  “对了。”赵性缓缓抬起头:“那红楼梦你是更还是不更?都停更半个月了,朕晚上无事都只好去翻那三国演义来。还有,你狗东西居然写梁山造反?你疯了是不是?”
  “那不是在山东嘛,辽国境内。”小宋歪着脑袋坐在那晃着脚丫子:“不过那玩意你别外传,你看看就行了。”
  “那你倒是更啊!”赵性一拍桌子:“更也不更,悬在半吊子,心痒的很!”
  宋北云打了个哈欠:“明天一定。”
  而此时,正在大同修养军备的佛宝奴坐在城墙边,看着城外一片荒芜,手中拿着一个冻硬的饭团,双目无神的吃着,这一个多月的征讨让她身心俱疲,本以为这次可以直捣黄龙,却是未曾想宋国居然玩了那样的一手。
  这让她不得不退回阴山,重新固守大同,错过了一次封狼居胥、马踏阴山的机会。她知道,这种东西一定是那只狗弄出来的,但她没有一点法子,因为不管是道义还是国政上都无可指摘。
  也习惯了,自己似乎无论如何都赢不了那个混账,她甚至连为什么会这样都懒得再想,只是知道手中的米面甚至比本国商人卖的还要便宜,这也算是那个狗东西为数不多干的好事之一了吧。
  “殿下,外头风大。”
  侍卫走上前,俯下身子对佛宝奴说道:“先回去吧。”
  佛宝奴摇了摇头,摘下了头甲:“你说,今年冬日我们能熬过去吗?”
  “能,定然是能。”
  “很难吧,若是给了金帐汗国回旋的余地,他们还会来的吧。”佛宝奴心中已是有些绝望:“若是我战死沙场,你无论如何也要将我尸体带回辽国。”
  “殿下……”
  而就在这时,城外突然出现一条看不见尾的商队,他们来到大同城下,为首的大班朝上头拱手道:“请上头的军爷通传一声,第二批大宋所援的军备到了。”
第448章 三年一月一日 晴 王道乐土白山黑水
  商队在风雪中蹒跚前进,虽然已经比预定时间晚了四天,但他们仍然选择从另外一条相对较远的道路。
  突然间,前方仿佛出现了一队骑兵,那对骑兵似乎也发现了商队,挥马疾驰而来,而此刻商队的大班并不着急,他只是开始指挥者商队停下前进的脚步并让车队逐渐靠拢。
  骑兵来到他们的面前,为首的是一个草原装扮的年轻人,他身上穿得并不厚重,嘴唇也冻得有些青紫,这人指着商队用草原的语言开始呵问。
  这时大班找来一个精通这种语言的伙计,接着两边就开始交流了起来。
  “大班,他们让我们交出货物,不然就会把我们全部杀掉。”
  “你告诉他,这些货物是金国的救命物资,给了他们没办法交代。”
  那个伙计将这话翻译了过去,而那年轻人听闻是金国的货物之后,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吩咐身后的人回到部族中汇报情况,而他则在盯住商队。
  那大班也是会做人的,他让伙计给那十几个骑兵送上了皮衣御寒还端上了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