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219章

宋北云-第219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金铃儿大着肚子……”
  宋北云下意识的抚摸着自己的腿:“想到就觉得疼疼的。”
  “到底还是有人能镇得住你啊。”赵性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你先告诉朕,你打算如何料理这辽国大皇子?”
  “官家,听说过羊吃人么?”
  “羊吃人?”赵性茫然的挠挠头:“猪吃人倒是听说过,羊可是吃草的。”
  宋北云背着手起身笑道:“这大皇子在辽国主管国政,我要让她焦头烂额。我大宋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我们用钱烧死她。”
  “用钱?”
  “官家,忘了我与你说过那钱多也是灾的道理么?”
  “倒是说过,可这用钱烧它该是如何?”
  宋北云笑道:“辽国羊肉是不错吧?咱们就开始收羊肉吧,加价收,拼命收,亏本收。”
  “哦?那他们不就笑死了?开心的飞起来哟。”
  “就是要让他们飞起来,飘飘欲仙,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宋北云眯起眼睛:“钱这东西,说白了,我有法子给你赚回来,你只要吩咐户部去与那头定下契约便好,你不是喜欢吃烧羊嘛,过些日子让你吃个够。”
  “吃烧羊就能烧到辽国焦头烂额?”
  “那是自然,一人吃,你便是吃死了也不得行,但大宋上上下下羊肉都吃起来,这可便不一般了。官家,我问你个问题,若你是商人,你赚了钱,你会是如何?”
  “赚更多钱。”
  “辽国商人也是这般想,商人赚了钱,回头之后便是想赚更多的钱,农民发现种地不如养羊,大家都去养羊,大商大户逐渐会吞并小户,土地逐渐从百姓手中集中到大地主身上,百姓无地可种,便只能去地主家中帮工挣钱。”宋北云笑道:“久而久之,帮工变成了奴工,奴工若是不管便是怨民,怨气太多了,可是要出事的……”
  宋北云继续说道:“到时只要我大宋不吃他的羊了,他就要上门跪在官家你面前,三跪九叩央求您行行好。”
  “不吃羊……那辽国的羊卖不出去,地也荒了,豪门大户便会……巧立名目盘剥百姓。”赵性眯起眼睛想了半晌:“那岂不是要……造反?”
  “不清楚,但大量的土地被豪门拿去,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就看这辽国管不管,怎么管了。不管?亡国。管?拿什么管?你以孔孟立国,豪门世家林立,你拿什么管?只能求大宋嘛。”
  “那若是有人对我大宋使这招……”
  “这便是臣为何杀金家、剥徐家的原因,也正是臣为何要写信与丁寺卿商讨立法的原因,治大国如烹小鲜,稍有不慎一锅腥汤。”
  看吧看吧看吧!赵性的热血都上头了,他就说了这个人不能让他去别国,他这一番话显然还是简化了说的,其中门道定然百转千折,绝非单单羊肉如此简单,但若真是与他这般说的话,辽国定然危机将至。
  至于花钱买羊肉嘛,买嘛,大宋这段时间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加之宋北云之前在庐州实行的实物税制已经推广全国颇见成效,如今虽然大宋四处作乱,但钱还真的是有一些的,特别是这次平叛,几乎都是沿途的高门大户撑起的军费,朝廷并无太多支出,等到叛乱一平……
  不得不说,这宋狗心眼倒是真的小,人家只是不愿意帮这个忙,更何况人家不愿意帮忙也是合情合理,这宋狗就如此惦记上了人家,简直混账。
  之前说的灭佛好像也似这般,他这人简直阴险毒辣到了极点。
  “对了,上次说的灭佛,我推了你来主办。”
  “让匡玉生去,他心思细腻作事刚正,这等事比我适合许多。我没有空去办这些,我现在就是赶紧将工坊拉起来和应对辽宋选婿,要人要钱什么都要,至于从杭州查抄的钱银,我上交五千贯给你,剩下我都拿走。”
  “宋辽,不许把辽放前头。”
  “你屁事真多。”宋北云啐了一口:“就这么决定了,这些日子你莫要烦我。”
  “你真的是狗胆包天……方才你说了个什么事?给我五千贯?你在那敛财几百万贯,你给我五千贯?打发叫花子?宋北云,你好歹给个几十万贯啊。”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我那烧着钱呢!房地产第一批预购的钱还得等你的内库和国库两道盘剥,到我手里也没多少了。”宋北云摇头道:“反正从今天开始,我宋北云闭关了,你要有事直接去工坊找我。还有,你自己也差不多一点,别让左柔骗你太多钱,户部要说话了。”
  “哦……知道了。”
第367章 二年7月14日 晴 休整三日再做定夺
  “八筒。”金铃儿打出一张牌来:“快来张好牌给我杠一下。”
  “杠。”左柔刚学会打麻将没多久,身边还坐着个巧云当参谋:“这个没事吧?”
  “没事,你杠个二万来就开花了。”
  “哈哈哈哈……”金铃儿拿起自己手里的牌:“三张可都在我手里呢!”
  左柔懵懵懂懂的从宝牌后头抽了一张,只是和巧云敲了一眼,顿时就眉开眼笑了起来,她拍着手把那最后一张二万拍在桌子上:“哈哈哈哈,我和了!”
  “哎呀……哎呀……”金铃儿立刻往椅子上一靠,捂着肚子:“疼……这里疼……”
  “少来了,每次你赢不了牌都是那里疼,也不知道你是怀了个崽子还是怀了大栗子,那么刺挠吗?”妙言从小包里拿出钱开始算给左柔:“愿赌服输啊,耍赖可不成。”
  “我都输一下午了……”金铃儿噘着嘴:“好无趣哦。”
  金铃儿从宋北云回来之后就搬回了隔壁公主府,虽在宫里的环境整体更好,但在这边有宋北云随时照应,她现在可是重点保护动物,就连出个门都要巧云全程护卫,而她也十分会利用自己这个肚子,这几天是占尽了优势,但到底是同一个招数用的太多了,现在她们几个都不太吃这一套了。
  但宋北云吃,这就够了。
  小宋这几天很忙,不止这几天,未来一段时间都会很忙,因为大规模水力织布机已经开始在最后的难关攻克阶段了。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就是皇城司新三司里对于粮食作物研发的那个司也开始针对几种长毛羊进行育种了,而这边同时进行着,那头小宋还在玩命的招人。
  不管哪里的人,只要在某个领域达到精通都可以来报名,并被高薪聘请。
  这个消息可是吸引不少技术工种从四面八方涌来,其中不少农夫猎户铁匠,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大佬的儿子,这人便是丁寺卿的大儿子,一个看上去不那么聪明但却非常喜欢玩火的少年,叫丁汝。
  这个丁汝在所有人看来,就是走火入魔的家伙,他的父亲是能跟宰相掰手腕的大理寺卿,但他却连个功名都不愿意考,整日就琢磨着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
  比如将各种东西放到火里去烧,然后仔细琢磨烧完之后剩下的东西,还喜欢琢磨为什么草木灰能当肥料,甚至于他还琢磨出用人骨等动物骨骼磨成粉能够让庄稼长势良好。
  这种人放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个大废物,因为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骨头给他种地?
  但在宋北云眼里这人却真真正正的是个野生科学家,他的探索精神如果能够得到重用,未来绝对是个惊世骇俗之才。
  工坊的规模在工部的授意下,如今已经再次扩大了一圈,站在金陵城墙上往下看,城南已经被连成了一片,烟囱里冒出浓烟滚滚,四处都弥漫着臭鸡蛋味道,看着虽是乌烟瘴气,但里头工作生活的人已经达到了近万人,而且还在不停的扩建中。
  工部对这个地方的重视程度也非比寻常,而老张这些日子正在组织工部一些优秀的年轻官员进入工坊中学习。
  “张大人,您还是了不得的。”
  宋北云跟老张在闲暇时站在工坊一个脚手架上,看着前方的烟囱,两人眼里都是极致的享受。
  “虽在朝堂上说不上话,可到底老夫也是一部尚书。”老丈捻着胡子:“有生之年能观盛世,便是老夫的夙愿。不过往后还需宋大人多多辛苦,老夫能做的也只是好风凭借力祝你上青天了。”
  “嗨……尚书大人您这也太谦虚了,您哪是凭借力啊,您这是给我搭了一座通天塔。”
  宋北云不无感慨的看着前方,短短半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了这般规模,绝非他一个人能办到的,张尚书的功劳最少有七成,一部尚书的职权摆在那里,他动手批人批地,朝中大佬也不会为难他,而如今他更是凭借着那副黄金标尺,开始在全国推广米制的精准单位。对于粮食、酒业、织造业等等行业来说,新的标尺就代表新的标准,小门小户不能再短斤缺两了,高门大户也可以避免浪费。
  商人是嗅觉最灵敏的一群人,他们首先响应了这个制度,接着民间也逐渐开始使用双轨制,也就是尺寸丈的度量单位和米分厘的度量单位进行混用。
  而官方的米粮店却已经开始使用立方米的这个概念来度量粮食了,新的称制要比以前更加精准也更加容易掌握。
  户部这段时间也跟着一起进行新粮制的推广,相比较以前的斗制来说,相差并不会很大,但如果量大的话,新的度量标准会让农民得比以往多半成左右的钱银。
  农民更喜欢用新制,这就让那些仍然用旧制的粮贩子不得不更换新制。
  总体来说新制的诞生可以说是让大宋的规范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用张大人的话来说就是“那些人不懂,度量衡才是国家的基石”。
  “走吧,张大人,去参观一下新的纺织机。”
  “走。”
  两人来到水力纺织机的车间中,里头有三种不同型号的纺织机正在运转着,还有数十个年轻人蹲在那里仔细观察着每一台纺织机的运转情况。
  水车将动力通过旋杆推送到了这里,再加上金属齿轮的力矩转换,新的纺织机从原理上虽然跟老的差不多,但效率却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台机器一天的产能是一个最最熟练的纺工产能的近百倍。
  “这里要点名表扬一下这几个年轻人。”宋北云指着那一堆或蹲或趴的年轻人:“他们用很短的时间不眠不休的观察改进,将老式的机器改造成现在的模样,未来如果没有意外,在九月前大宋第一个毛纺厂就要成立了。”
  “好啊。”张尚书抚掌大笑,抬腿就要走进去:“待我去瞧瞧。”
  “等等。”宋北云从旁边取下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口罩递给张尚书:“这个需要戴上。”
  尚书大人点点头,照着宋北云的样子戴上了口罩便走了进去,虽然有些气闷,但从工坊里那些漫天飘飞着的絮状物可以看出,不戴是要有麻烦的。
  “我大宋以人为本,以后纺织厂、煤矿、石棉矿开工之前都会有专门的安全员进行岗前培训。”宋北云戴上了一个布鞋套,带着张尚书走了进去:“大家,来欢迎工部尚书大人视察工作!”
  那些个年轻人一下子就从地上弹了起来,有些腼腆和局促,虽然张尚书经常便服去数学组跟那里的年轻人一起玩,但这工坊他却还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尚书大人。
  六部九寺的一把手可都是天大的官呢,他们这些匠人之子几时候有机会见到这样的高官?虽然平时他们在宋北云面前都活泼,但如今却一个个都是一脸死相。
  “不错不错,都是有志向的后生,好啊……”张大人感叹了一声:“这才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宋大人。”
  “下官在。”
  “本官为他们做个主,每年由你来评一个最优者送来工部,破格当官!”
  “多谢张大人恩典!”宋北云拱手道谢,然后转身在那几个还处茫然的小伙子的屁股上踢了几脚:“愣着!还不谢谢尚书大人!”
  看到这些实在的小伙子,张尚书的眼眶都湿润了,他不由得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曾几何时也是这般木讷,但偏偏是这些木讷之人却才有恒心毅力来一点一点的将这东西抠出来,让这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跑起来、叫起来、吼起来!
  “张大人,可不能只有这一个部门,其他部门也是要有这个政策的。”宋北云笑道:“不过尚书大人放心,宁缺毋滥,下官只会选最好的。”
  “放心,工部的位置多的很,大宋缺良工,满天下都缺!”
  张尚书胸有成竹的笑道:“我倒是想着若是有朝一日有位大工能坐在我这位置上。”
  “大善。”宋北云嘿嘿一笑:“张大人,继续逛逛?”
  “去。”
  之后两人又逛了玻璃工坊和冶铁工坊,这两个地方最是烟熏火燎,但看到工坊外头的小车里堆满了亮晶晶、闪耀耀的玻璃时,张尚书情不自禁的拿起几件把玩了起来。
  “这……怕是比大食人的琉璃还要好啊?宋大人,为何不投入市场中?”
  “张大人,这东西于大宋尚为奢侈之物,大宋许多商人都以此为生,若是贸然投入,岂不是断了他人生路?”宋北云笑道:“投不得投不得,等以后再从长计议,再者说了,这玻璃又不只有当玩物的用途,往后用途可是太多了。”
  张尚书略微思考,神色诡异的看了宋北云一眼,难怪这人能被赵相批与嘉奖,这人的脑袋到底是怎的长的?简直就是个玲珑七窍心嘛。
  “张大人,时候不早了,留下吃个饭?”
  “这里也有食堂否?”张尚书对皇城司和研发中心那边的食堂还是有些好感的:“若是有,便去食堂吃。”
  “自然是有啊,不然怎得会花钱如流水嘛。”
第368章 二年7月15日 晴 恶臭至极佛宝奴
  工坊是有一个大食堂的,食堂里采取的是承包制,每人每天的定价为十文,一日按两顿来算,午晚餐各是五文钱,而早餐却是要工人自己买来吃,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要比外头便宜许多,热腾腾的白面馍馍、香喷喷的粥,一个壮汉吃得饱饱的也不过两文钱,而在外头的话足足要四五文呢。
  食堂的承包者正是王老太监那个认下的干儿子一家,他们也算是本分人,饭菜的质量都算过得去,荤素都有,每个月也不多赚,口味也还行,工坊里的工与匠都还算满意。
  “你这当真是在烧钱。”
  张尚书手中捧着一个三两重的馒头咬了一口,再喝上一口肉汤,最后吃了口咸菜:“难怪户部那头都将你给骂臭了了。”
  “哈哈哈哈,没法子呀。”宋北云也是拿着一个馒头,笑着连连摆手:“没法子啊,张大人……您是懂行的,哪里能不知道这里的门道呢,我若是中饱私囊一文钱,我天打雷劈。”
  嘿,说到这个就是有意思了,真的没人查过宋北云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都快被人查烂了,但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查不到他任何一丁点的污点。
  这样一个满朝文武都知道的贪官污吏,居然查不到一丁点的贪污腐败?朝中当然也有不信的人了,他们为了扳倒这个佞臣贼子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最终发现他不但没有伸手,反倒是为了这些个东西快把自己家底给搬空了。
  这……
  通常往里头搭钱的人,要么是预备着造反要么就是自己产业,可这既是大宋的产业,而宋北云的亲信加起来也不过那么几个人,又不结党营私、又不党同伐异、又不拥兵自重。
  他……图个什么?
  无数人都在反问自己,他到底是图什么?
  大宋至今未解之谜除了太祖到底怎么死的、赵受益到底去哪了之后,现在又加了一个就是宋北云到底图什么。
  这么一个人……他是个佞臣贼子,天下人皆知。所作所为完全佞臣所为,但这样一个人既没让民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