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北云 >

第166章

宋北云-第166章

小说: 宋北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她们像是那种买了彩票还没开奖就在筹划着五百万怎么花的人。
  有点蠢,但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大概也就是这个时代支撑人们造反的原因吧——当个皇帝,用金锄头种地去!
  不过另外一边可却不是这样,那李指挥使正在酒楼中宴请其他兄弟大营的指挥使,故意让人看上去喝多了一些,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这些话自然都是宋北云教他说的,宋北云还说只要这样说了,自然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他多少是有些不信的,但人家上级领导都这么吩咐了,他能干的就是服从,所以自然就以微醺之姿说了许多许多往日说出去要杀头的话。
  他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如果到时传出去,宋北云又不管他的话,恐怕是真的要糟。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还真的如宋北云所说的那样,在散席之后果然有人在深夜时分敲开了他所住的客栈的门。
  上来先是客套一番,接着就开始给他做起了思想工作,那种一字一句都是“兄弟是为你好”的姿态其实是非常有蛊惑力的,如果李指挥使不是早就被宋北云打了预防针,说不心动绝对是假的。
  但就像宋北云说的那样,他们一口一个镖旗大将军、一个口一个兵马大元帅的,想想就知道了……天底下一共才几个大将军几个大元帅,一个指挥使都能给大将军,那最后不就是将军手底下三百人、元帅手下八百人?
  这跟草台班子又有什么区别?心中有了这种抵触情绪之后,他反而清醒了起来,顺着对方的话用宋北云交代的话开始交流了下去。
  “江州四个营、信州三个营。如果李兄弟能一并共举大事,这洪城定然能轻易拿下,届时我等一并合围,江南西路这富庶之地便是我等囊中之物。”
  “可洪城只有你我两个大营,孤木难支。”李指挥使满脸沉思,仿佛动心了一般:“谋反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李兄弟,你听哥哥一句劝,届时大事一起,你那一个营便是江中孤岛。更何况若是不拼搏一番,一辈子都只是个臭丘八,你可是不知,如今这大局近乎已定,只要等大年初八入夜,启明星一亮,便是共举大事之时。”那人表情变得亢奋起来:“而我等稳坐江西两个月,临安那处便能举起大旗,届时狗朝廷便是一叶孤舟,要不了几日便能杀入金陵城!李兄弟,你就不想尝尝金陵城中那些个娇滴滴小娘子的滋味?”
  李指挥使眉头轻簇,仿佛下定决心似的:“哥哥,可给我个章程?”
第277章 二年1月27日 雨 初一 无题
  天气阴冷,丝毫不见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小宋坐在书房里抱着暖炉子看着外头发呆。
  这是典型的小冰河时期征兆,一个小冰河时期从开始到结束也许要持续五百年以上,而历史上最有名的小冰河时期就是在元朝统治之后的1350年到清朝中晚期的1850年这段区间。
  元朝统治时间将将差一些一百年,以一百年计算,一共发生水灾九十多次,旱灾八十多次,雹灾七八十次,蝗灾六七十次,地震五六十次,风霜雪瘟加起来一百多次。而在土豆、玉米、红薯引进中国之前,到明朝时中早期时,粮食问题间接导致人口锐减一半。
  现在如果小冰河时期真的提前到来,那么留给小宋的时间就不多了,如果不干点什么的话,未来几十年里恐怕天灾人祸会让整个东亚成为一团烂泥,天灾导致的人祸会蔓延到各个角落。
  这不是小宋想看到的,他想历史留名、想万古长青,而不是整天和灾民、饥荒、瘟疫以及北方的游牧民纠缠在一起。
  这没意义,战争虽然让男人热血沸腾,但战争之后的满目疮痍谁来收场?
  “好难啊……”
  小宋感叹了一声,他暗暗觉得自己大概就是属于幸运者里的不幸者。如果他来到的时代是风调雨顺的隋唐初年,那会儿随便找个地方一猫,占山为王的发展十几年,出来之后横扫欧亚大陆然后再研发海运技术横渡太平洋去美洲挖高产作物来吃,最后提前一千二百年进入前工业时代。
  或者是去到清朝末年抱大腿,抱到一个是一个,以自己的前瞻性对未来局势指手画脚,然后再安稳的活到新中国建立后以高官职位退休并在老干部疗养院里晒太阳,让名叫“爱红”或者“建国”的儿女给他讲讲杂交水稻的进展。
  这都是很好的,同样是进历史书,轻松点难道不行吗?
  可偏偏他来到的是这么一个诡异的地方,得位不正的大宋,天灾连年、外敌环伺、内斗如虎,科技近乎停滞,还碰到了小冰河时代的提前。
  这真要命啊……人家穿越都是享受生活来的,他倒好,女娲补天来了。
  “嗯……”小宋长叹一声,趴在桌子上满心丧气:“好烦啊,好想要红薯、玉米、土豆和杂交水稻。”
  这时正好妙言从外头迈着小碎步和俏俏从窗口路过,正听见小宋在说土豆红薯,她停下脚步趴在了窗前,伸手拍了拍小宋的狗头:“又想屁吃呢?”
  “你看看这天气,从去年开始雨水就增多了不止一倍,这典型的小冰河时代前期征兆,你琢磨琢磨,现在真的头疼了。”
  妙言算了算,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个样子,从去年开始整个气候都变得古怪了起来,而且各地天灾频发,照这么下去粮食减产已成定势,她突然就明白了小宋为什么愁云惨淡了。
  “那我给你提个醒,整个大宋造船术最好最强也具备海船技术储备的。”妙言伸手捏了捏小宋的脸:“是被你按在庐州不敢动弹的金家。”
  宋北云一愣:“你怎么知道的?”
  “我自然有我的消息网络啊,他那少爷一直对我心心念念,我不得好好的做好应敌准备么?”妙言嘿嘿一笑:“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至于你怎么操作那就是宋大人的事了。”
  这么想来好像还真是,之前就听徐立说过,这天下的船有一成是官府造的、一成是徐家造的,三成是民间造的。剩下的五成可都是金家造的,而且金家的造船术天下一绝,都是造的大船、楼船,以坚固耐用驰名天下,虽是价格昂贵但订单却络绎不绝,据说他们一家祖上就是给隋炀帝造龙舟的大匠。
  “唉!”宋北云起身:“可以有,我这就去找徐立。”
  很快,小宋就拎上了一支火腿两只鸡,沿路来到富丽堂皇的徐家大宅,因他们家没人有功名,所以门口的小厮看上去懒洋洋的,而知道宋北云的来意之后,通报了一声就让他走了进去。
  走进徐家的宅子,宋北云算是知道什么叫天下顶级有钱人的豪宅了。这地方光占地一百亩,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甚至还引了山中的流水在院子中自成小溪,小溪中还有鱼儿游走,憨态可掬。
  院中小亭里有几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的趴在专门为它们准备的猫炉子边上打盹。
  猫炉子啊!这有钱人狗日的太奢侈了,多少穷人都点不起炉子,他居然给猫点炉子。
  “徐立啊。”宋北云在门外嚷嚷起来:“你好大的狗胆子,让本官在这等你。”
  正喊着,里头走出来一个清瘦的老头,宋北云一见连忙拱手道:“徐伯父……”
  “进来进来,在外头嚷嚷着成何体统。”
  徐立的爹自然是认识宋北云的,这两人合作也有些年头了,只不过以前的小宋现在成了宋大人,但这也没什么影响,毕竟小宋和徐立那些惊世骇俗的想法都是面前这个老头在暗暗支持着,小宋对他也是颇为尊敬。
  “长卿兄呢……”
  宋北云走进去之后小声问道:“怎的不见他了?”
  “嚯,如今知道叫长卿了,你那一口一个徐立可是比老夫都顺口。”
  徐家老爷子倒也是个开朗的人,毕竟自幼经商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都见过,心胸倒也开阔的很。要放在其他人那边,直呼其名如同揪着头发骂娘,定然是要引来不悦的。
  “这……我跟他之间是叫着玩的,没那个意思。”
  “懒得管你们。”徐家老爷子吩咐雇工端上茶和糕点:“算你小子还有点心思,知道年初一来给老夫拜个年。”
  “那是自然,给伯父拜个年属实正常不过。”宋北云拱手道:“祝伯父福如东海、万事顺意、心想事成、年年有余。”
  “小子嘴巴是甜。”徐父抿了口茶:“你家徐立跟我闹了别扭,这几日去了修水岳丈家中,过几日才能回来。”
  “他又干什么了?”
  “不提他了,提了来气。”老头气哼哼的说道:“我说我要散尽家财,他非要与我争论。”
  “散尽家财?为什么?”
  老头叹气道:“太大了,此等庞然大物,再若是不放手,沉水之日就在眼前。”
  宋北云没接话,但他其实是认同的,徐家在金家势颓之后,简直就是一家独大,现在全国行商都喜欢用徐家的印信而不喜欢用朝廷的印信,因为徐家印信制作精美不易仿造,而且徐家的物流货运满天下,到处都能兑换,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代表徐家拥有了印钞权!这是与天家争利,弄不好可是真的要翻车的。
  老头子到底是老头子,经商一辈子眼光到底是毒辣的,他的想法的确是没有错的,但说是散尽家财这个也有点过了。
  “这样,伯父。”宋北云想了想:“我在户部呢,也有几个朋友。等过了年,我去与那几个朋友细细商议,看看这事该是如何操弄,您也莫着急,就如今天子可没心思折腾你。”
  “可迟早有那么一天,金家便是前车之鉴。”老头叹气道:“金家捐款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可是之后那半年的所谓公私合营却是让他们失透了骨血啊……”
  宋北云嘶了一声,连忙转移话题:“对了伯父,这金家造船之术如何?”
  “那自是顶尖的,这天下龙骨之术,能也只能这金家造出来,晚唐时金家上代老太爷便已是闻名天下的造船大匠。”
  “海船他们能造么?”
  “能怕是也能,只不过海船耗时耗力且出远海九死一生,已是许久没人去了。”
  宋北云点了点头,觉得这是正常的,海船技术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只是后续比如食物储存技术、天文学、航海学这些应用没跟上,逐渐就封印了起来,等后续科学成熟了可以直接拿出来改进并使用,不然几百年后的明朝初年那七宝太监下西洋是用的诺亚方舟不成?
  看来有些东西还是要排上计划了,光是武器研发显然已经不能应对未来复杂的局势变化。
  “对了,伯父。这些日子有没有可疑之人……就是说客。”宋北云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说些不着根基的话。”
  徐老头想了想,摇了摇头:“那倒是没有,不过这可疑之人却是不少,前几日还有人鬼鬼祟祟的在宅子周围晃着。”
  “伯父,我与你说件事,你心中有计较就好,切忌往外说。”
  宋北云把江西这边白莲教勾结大营谋反之事说给了徐老头,老头一听脸都白了,哪能还不知道这里头问题的关键。如果真的是让那些人谋成了,徐家也就完了。这样一个富户,反贼们是不会放过的,就是要钱呗,可一旦徐家给钱支持了反贼,最后的结果都是不言而喻的。
  “你有法子?”
  “已在办了。”宋北云起身:“伯父,这几日招呼家中护院家丁,严阵以待一番。十日内定有分晓。”
  “唉……若是徐立能如你一般,亦或是你是我的崽可是太好了。”徐老头无奈的叹气道:“你家徐立可是太倔强了,且还有些书生意气。”
  “哈哈哈……伯父莫慌,等他回来,我帮着您教训他一顿。”宋北云笑着转身:“那今日我便先回去了,伯父一切都多加小心。”
第278章 二年1月28日 晴 初二 翻手作云覆手雨
  老王垂着手站在赵性左手边,他的脸上看不清表情,但眼神却是一片肃杀。
  赵性拿着信的手在微微颤抖,呼吸也变得粗重了起来,他现在虽然看似十分平静,但一直陪伴左右的老太监却知道,他的心中满腔愤怒已经燃烧了起来。
  “狗胆包天……狗胆包天……”赵性喃喃说道:“真是狗胆包天。”
  “老王。”
  “老奴在。”
  “召尚书省、中书省、兵部速来见朕!”
  “老奴遵旨。”
  很快,上书房中就堆满了人,赵性把信扔到了地上:“你们自己瞧瞧。”
  左右相加兵部尚书传阅起这封重于千斤的信,看到上头的内容之后,他们都面面相觑。
  “官家,仅凭这只字片语如何断定江南西道有将谋反作乱?”
  赵性强压胸口的火气,别人他不清楚,宋北云他最清楚不过的,只要从这个人嘴巴里说出来的东西无一不应验,而信上也说的清楚,除了那一把火之外,沿途也有些异样的事情,诸多蛛丝马迹都已经呈现出前兆了。
  宋北云逃离星子之后,一路上见驿就停,中途不断收集资讯,一直到目的地,这其中都反复出现了兵丁调动和粮草运输的问题。
  本来这是件稀松平常的问题,但综合时间段和频率来看,它就变得不那么正常了。年前的内陆驻军居然进行多次换防,还有大宗的粮食车队进入到江西境内,虽然是化整为零,但驿站上的驿丞对这些东西可是了如指掌。
  宋北云把自己自己发现的东西都汇报给了赵性,赵性通过自己的判断感觉这里头绝对也是有问题的。
  “艾大人,你身为兵部尚书如何能说出这等话来?”赵相沉下脸来:“大营换防汇拢、粮草异动,这些若不是有问题,何为有问题?”
  而另外一边的尚书令,也就是陈相半闭着眼睛,沉声说道:“官家,此事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但如信中所言,如今调动大军倒也是晚了,不如先如信中说,赐下尚方宝剑与天子印信,先试着防患于未然。”
  “陈相,以你之意是我们便在这等着?”赵相厉声问道:“将一路之百姓交于叛军?”
  “赵相为何如此躁动,我几时说不予处置?只是如今事到临头反而不可操之过急。此事还是要请枢密使左国公来共同商议。”
  赵相一听就知道这老狐狸的盘算,但仔细想想的确也是没错,让定国公过来才是最好的法子,他带兵平叛就好,这其他人就莫要瞎出主意了,出的好没有功劳、出的不好还要受责难。
  “请定国公。”赵性冷哼一声:“王伴伴,再赐下尚方宝剑和天子印信过去,允那宋北云便宜处置,速去!”
  听到宋北云这个名字,赵相情不自禁的皱了皱眉头,心中一惊……怎的又是他?
  但到底是修炼多年的老东西了,他并没有表示出来,只是和其他人一并等在那里,一直到定国公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
  “定国公你可算来了。”赵性脸上一阵关切:“莫要多礼了!”
  定国公现在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很快当他得知这件事时,他的胡子都气得翘起来:“还有此等事情?”
  “是极!”赵相回头说道:“定国公,若是当下即刻发兵,需要几日?”
  “整备、点将、分兵、出行,四步最快需三日。期间还要调动粮草,若要抵达江州,大抵需十二至十五日。”
  “太慢了。”赵性感觉自己鼻子里都快喷出火来:“为何会如此慢!”
  定国公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慢也没法子,这已是训练有素的了,一般大军出动都是以月计,一月两月不嫌少、三月五月不嫌多,打一场仗长则三五年、短则八个月的比比皆是。
  再加上江南西路山高水长,大军出行多有不便,时间只会更长绝无可能再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