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主公此去,打算带多少人?”
“不超过两人。”
“那怎么行?”
虎营斥候队队正失声大叫。
两个人根本没办法护着鱼禾在江州县那个虎狼窝自由进出。
鱼禾抬手压了压,示意虎营斥候队队正稍安勿躁,“我之所以带两个人,自有我的考量。你无需多言,速速去准备。”
虎营斥候队队正固执的道:“两个肯定不行,您最少也得带十人。两个人只能护着你两侧,十个人却能组成一个矢锋阵,带你杀出重围。”
鱼禾一脸无语,没好气的道:“我是去刺探军情的,又不是去刺杀的,更不是去冲阵的,要那么多人有什么用?”
第150章 吃人的楼船
虎营斥候队队正固执己见,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鱼禾最终决定带上四人。
巴山,外加三个虎营斥候队将士。
虎营斥候队队正留在荒村里坐镇。
翌日,天光刚刚放亮。
鱼禾带着巴山和三个虎营斥候队将士出了荒村。
一行五人一路往北,晌午的时候赶到涪陵古渡口。
涪陵古渡口是涪内水上一处寻常渡口。
渡口停泊着几叶扁舟,撑船的艄公赤着脚坐在船头垂钓。
鱼禾一行招呼了一声。
艄公丢下垂杆,匆匆赶上岸。
艄公是个黝黑的中年大汉,穿着一身粗布短衣,他仔细打量过鱼禾一行人后,有些惊奇,“兵荒马乱的,你们还敢外出?”
艄公并没有客气的施礼,也没有谄媚似的陪着笑脸招揽生意。
只是惊奇的盯着鱼禾一行等待答案。
鱼禾见艄公不客气,他也不客气,“兵荒马乱的,你不是也在行船吗?”
艄公一愣,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哈哈一笑,“我家中祖辈皆以渡船为生,丢下了渡船,我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好。
如今兵荒马乱的,郡、县里的百姓不是去逃命了,就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我也想躲在家里讨一个清闲。
可家中孺子嗷嗷待哺,家中又没有余粮,我只能到江上撞一撞生意。
若是没有生意,也能钓几尾鱼回去让妻儿充饥。
小兄弟是要过江?”
鱼禾笑着点头,“不仅要过,还要沿江而上。”
艄公拱手一礼,“小兄弟要去江州县?”
鱼禾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艄公沉吟着道:“江州县如今可不是个好去处。不瞒你说,我倒也渡过一些去江州县的,但是从江州县回来的,只有二三人。”
艄公顿了一下,追问道:“小兄弟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
鱼禾肯定的回答。
艄公点点头,“即使如此,那我就载小兄弟一程。事先说好,我不收钱,只收粮食。”
鱼禾抬手,巴山递给鱼禾一小袋粮食,鱼禾将粮食抛向艄公。
艄公探手一抓,打开袋子一瞧,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
他小心翼翼收起袋子,笑道:“小兄弟痛快,那我就不客气了。看小兄弟如此大方,一会儿上船以后,我赠小兄弟一罐鱼汤。”
“请!”
艄公拿了粮食,变得客气了不少。
他请鱼禾一行上了自己的小舟,等到鱼禾一行坐下,艄公拿起竹竿,撑着小舟缓缓前行。
艄公一边划着船,一边为鱼禾讲解着两岸的美景以及巴郡各地的美食。
艄公很健谈,对巴郡的一切也了如指掌,他说了许多鱼禾听过但没见过的美食,也讲了许多巴郡发生的趣事。
船出了渡口,半个时辰后进入到两山之间。
在山口,艄公钓了一尾大鱼。
艄公点燃小火炉,放上陶罐,烹上鱼汤以后,继续撑着船前行。
入了山间。
两岸重山叠叠,草木翠绿,山中有鸟兽啼鸣,水中有大鱼翻涌。
端着艄公送上的乳白色鱼汤,品一口鱼汤,欣赏欣赏两岸的美景,别有一番风味。
艄公烹的鱼汤手艺并不特殊,只是剖腹去鳞,切成小块,丢进罐子里,再小心翼翼的放一撮粗盐,然后盖上盖子任由火炉烹煮。
但艄公烹饪出的鱼汤很鲜美。
品一口,腹中不仅有一股暖意,齿颊和喉头也有余香。
“好手艺!”
鱼禾忍不住夸赞一声。
艄公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意,人也表现的更加热情。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小舟已经行到两山深处。
一艘楼船在江水拐弯的地方探出个头,随后庞大的船身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艄公脸上的笑意瞬间没了,慌忙撑着小舟往岸边躲去。
不需要艄公多言,鱼禾也猜倒了楼船的主人不一般。
因为新汉两朝的楼船,多是官船。
在冯茂封锁巴郡全境的情况下,能撑着楼船沿江而下的人屈指可数。
楼船长约五丈,宽约两丈,高有三丈。
船身两侧有两排小孔,孔中插着船桨。
躲在船舱里的人正奋力的划着船桨,让船快速的前行。
甲板上束着几面旌旗。
三十多个身着甲胄的兵卒守在甲板四周。
一个头顶进贤冠,身着青色襦衣的老叟坐在甲板上,拎着一个酒壶自斟自饮。
甲板上有两层船室。
船室有四角,上面吊着一个个铜铃铛,江风一吹,铜铃铛叮铃作响。
船室内有琴瑟钟鼓之声,又有女子浅唱低吟的声音。
仔细听了听,似乎是《蒹葭》。
在女子浅唱低吟间,还夹杂着几声豪迈的呼喝声。
鱼禾一行就待在岸边,静静的等待着楼船从他们身边经过。
艄公在船头上冒着冷汗,垂着头碎碎念叨着,祈求着楼船上的人别注意到他。
可惜,世界就是那么怪。
你也是不想引人注目,就越容易被人盯上。
楼船在距离小舟不远的时候,划船的浆齐齐停下。
一个身着甲胄的壮汉,出现在船头上,冲着小舟呼喝。
“舟上的人听着,我家主人请你们上船叙话。”
壮汉说话很不客气。
鱼禾一行听着直皱眉头,却没办法拒绝。
因为他们看到甲板上的那些兵卒们已经将手里的弓弩齐齐对准了他们。
说是请人,实则是绑人。
艄公一下子瘫坐在船头,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我就不该贪那袋粮食……”
鱼禾看着艄公问道:“有什么说道没有?”
艄公脸色一苦,“你要是能讲一些奇闻趣事,逗笑了船上的贵人,不仅不会有事,还能得一笔赏钱。你要是讲不出奇闻趣事,那就要遭殃了。”
鱼禾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此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
艄公苦着脸点头。
鱼禾笑着安慰道:“趣事而已,你刚才不是讲了不少吗?怕什么。”
艄公脸色更苦,“船上的那位虽然不是巴人,但在巴郡待了多年,巴郡的趣事他都知晓。我说的那些东西他肯定听过。”
鱼禾沉吟着道:“那一会儿上船以后,你不要多言,由我去说。”
艄公瞧了瞧鱼禾那张稚嫩的脸,面若死灰。
鱼禾安慰道:“你不要以为我年幼,肚子里就没货。我家中世代行商,我五岁就跟着家中长辈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奇人,听说过不少趣事。
一定能应付船上的人。”
艄公又打量了鱼禾一番,有些不相信的道:“真……真的?”
鱼禾自信的点头。
艄公脸色好看了不少。
楼船临近,从楼船上抛下几根绳索。
楼船上的壮汉催促着鱼禾一行攀着绳索上船,口中还威胁道:“谁要是不慎落水,扰了我家主人的雅兴,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艄公苦着一张脸率先攀上绳索。
鱼禾在巴山帮衬下紧随其后。
六个人上了船,就被甲士们团团围住。
甲士们收缴了巴山四人的兵刃,又在六个人身上摸索了一会儿,从艄公身上摸索出一柄宰鱼的小刀。
从鱼禾身上倒是摸索出了不少好东西。
有银柄匕首、两块宝玉、一些碎金、碎银。
搜身的壮汉还多看了鱼禾几眼,然后毫不犹豫的将东西全部揣进自己怀里。
“进去吧!”
甲士们推搡着鱼禾六人往船室内走。
坐在甲板上的那位老叟,往鱼禾一行人身上瞧了几眼,又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船室,鄙夷的骂了一句。
“以人为乐,巧取豪夺,畜牲尔。”
鱼禾听到老叟声音,多打量了老叟两眼。
六个人在甲士们推搡下入了船室,就听到一声爽朗的大笑声。
“哈哈哈……冯贤弟、公孙兄弟,乐子到了。”
鱼禾循声望去,就看到了一个体态肥硕的中年坐在船室内的主位上,身上穿一身青纱,就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那种。
青纱下的肥肉清晰可见。
中年头戴一顶远游冠,留着一脸大胡子,脸上带着张狂的笑意,手里抱着两位衣衫轻薄的美人。
坐在中年左手边的是一位清瘦的汉子,留着山羊须,也穿着一身青纱。
右手边是一位面容俊朗,留着短须的汉子,他的衣着倒是得体。
船室正中,一群女乐师在吹拉弹唱。
鱼禾一行入了船室,不等施礼,肥胖的中年大袖一挥动,乐呵呵的喊了一声,“免了。”
然后肥胖的中年对那些正在吹拉弹唱的女乐师摆摆手。
女乐师停下弹唱,从两侧退出了船室。
肥胖中年面带笑意,招呼着鱼禾一行,“走近些,让本侯好好瞧瞧。”
鱼禾一行上前。
其他人有些拘束,倒是鱼禾和巴山一脸泰然。
鱼禾是无惧,巴山纯粹是傻大胆。
肥胖中年目光在六人身上盘桓了一圈,目光在巴山身上停留了两个呼吸,发现巴山是傻大胆以后,瞬间对巴山失去兴趣,目光落在鱼禾身上以后,眼前一亮。
“哈哈哈,没想到居然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小子。冯贤弟、公孙兄弟,你们说说,这个有趣的小子能不能活着走下本侯的船?”
肥胖中年看着十分随和,可嘴里说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被唤作冯贤弟的清瘦汉子,扫了鱼禾一眼,淡淡的评价道:“一个不知死活的小东西罢了。”
被唤作公孙兄弟的俊朗汉子倒是笑着附和道:“他能不能活着下船,还不是在君侯一念之间。”
肥胖中年脸上笑容更加灿烂,笑的更大声,“哈哈哈哈……公孙兄弟的话本侯爱听。”
第151章 鱼禾:大家好,我叫程延寿
肥胖中年大笑过后,看着鱼禾饶有兴致的问,“小子,你是哪儿的人?”
鱼禾没有端着,也没有故作高深。
肥胖中年的身份他大概猜倒了。
以肥胖中年的身份,在他面前故作高深,下场不会太好。
鱼禾不卑不亢的一礼,“小子是冀州人。”
鱼禾在猜倒肥胖中年身份的时候,立马被自己编造了一个可以站得住脚的假身份。
肥胖中年一愣,一脸意外的道:“冀州人?既然是冀州人,为何会出现在巴郡?”
鱼禾一脸坦然,“为了救人。”
肥胖中年微微往后面一靠,笑眯眯的道:“巴郡又不是什么水深火热的地方,真有冀州人在此,也可以随时离去,为什么还要救?”
肥胖中年摆明了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巴郡还不是什么水深火热的地方?
巴郡都快成人间地狱了。
但鱼禾不能拆穿肥胖中间的假话,他顺着肥胖中年的话道:“如果人是在巴郡,那自然不需要我救。”
肥胖中年一脸恍然,“如此说来,你要救的人不在巴郡。那在什么地方?”
说到此处,肥胖中年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你最好能一股脑的说完,本侯可没有耐心陪你一字一句的聊下去。”
鱼禾拱手,道:“我乃冀州程氏子弟程延寿,奉大父之命,前往平夷迎我叔父家眷。可惜平夷那边出了点意外,所以不得不往巴郡一行。”
鱼禾给自己起的名字很有意思,属于新汉两朝的万金油名字。
新汉两朝的延寿、彭祖、去病、去疾,跟后世的建国、建军有点类似。
属于最常见,最普通的名字。
肥胖中年听到鱼禾的身份和目的以后,愣住了。
对鱼禾漠不关心的冯姓中年和公孙姓中年,目光也齐齐落在鱼禾身上。
肥胖中年好奇的道:“你叔父可是程隆?”
鱼禾点头道:“正是。”
鱼禾仔细分析过,想在肥胖中年手里活下去,冒充其他人很容易被拆穿,也很容易被人家无视。冒充程氏子弟,恰到好处。
鱼禾也算是跟程氏的人接触过,多少了解一些程氏的内情。
程隆死前也算是益州的官,在益州官面上能讨几分人情。
肥胖中年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你居然是程隆的侄子。那也算是半个自家人,本侯也不好拿你消遣取乐。让你的人退出去,本侯想好好跟你聊聊。”
“君侯,他说是程隆的侄子,您就信了?万一是什么人冒充的呢?你也不看看他有什么凭证。”
冯姓中年盯着鱼禾不轻不重的说着。
肥胖中年一拍额头,惊叫道:“哎呀,冯贤弟提醒的是,本侯险些忘了。小子,你说你是程隆的侄子,可有凭证?”
鱼禾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过娄山的时候遇到了蛮人,被劫了。什么凭证也没有留下。”
冯姓中年冷哼一声,“蛮人为何要劫你?”
鱼禾默不作声。
肥胖中年干咳了一声,道:“冯贤弟不必较真,蛮人是什么秉性你又不是不知道。程氏的小子能从蛮人手里讨一条命出来,已经是万幸了。
本侯知道,你在平夷的鱼氏父子手里吃了瘪,所以心里不平,对平夷出来的人都十分反感。
但程小子跟那鱼氏父子并没有什么太深的瓜葛,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冯姓中年经肥胖中年提醒,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但他死不服软,“我只是怀疑他的身份。”
肥胖中年哈哈一笑,“待我盘问一两句,自然知道真假。”
肥胖中年开口询问鱼禾,程氏有多少人,做的什么生意,官面上都有什么人,程隆的遗孀和儿女叫什么名字等等。
鱼禾之前从曹真口中打探过程氏的内情,肥胖中年问的问题,鱼禾都知道。
所以鱼禾不慌不忙的一一作答。
当鱼禾答出程隆儿女的姓名以后,肥胖中年大致相信了鱼禾。
程隆夫人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少。
程隆儿女的名字,知道的人却不多。
知道程隆儿女名字的人,不是跟程隆相熟的人,就是程隆的族人,再者就是一些跟程隆儿女接触过的滇人。
鱼禾说的是一嘴纯正的官话,所以不可能是滇人。
滇人即便是从小学习长安的官话,多少也会带一点口音。
肥胖中年在大致确认了鱼禾身份以后,笑呵呵的道:“是自家人无疑,先让你的人退出去。”
冯姓中年没有再质疑。
鱼禾拱了拱手,吩咐巴山一行先退出船室。
巴山五人离开以后,肥胖中年吩咐人取了案几和坐席请鱼禾坐下。
坐定以后,肥胖中年笑问道:“想必你已经猜倒了本侯的身份?”
鱼禾正了正衣冠,正色道:“冀州程延寿,见过史君侯。”
史熊哈哈大笑,“果然是个聪明的小子。”
史熊笑过以后,为鱼禾介绍身边坐着的两位,“平蛮将军冯茂,导江大尹公孙述。”
坐在史熊左手边的那位冯姓中年,便是平蛮将军冯茂,右手边的公孙姓中年,便是蜀郡大尹公孙述,蜀郡是前汉的叫法,王莽改名的时候将蜀郡改为导江郡,所以官面上的人称呼蜀郡为导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