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71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71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有多少,我不知道。不过听曹氏管事的说,押送东西的队伍有四里多长。”
  提到四里多长的时候,张武脸上流露出的一些难以置信的神情。
  鱼禾倒是神情如常,他猜倒了南郡豪族们送东西过来的时候,数量肯定不会少。
  鱼禾将教导孩子们读书的事情交给了任舒,起身对张武道:“去看看……”
  鱼禾跟着张武出了文室,直奔平夷城北门口。
  到了北门口,就看到了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骡马队。
  鱼禾和张武一出现,便有人凑上前,是襄阳城的贼曹成蒙。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见到了鱼禾和张武,就抱拳施礼。
  施礼过后,瓮声瓮气的道:“鱼主记和张兄要的东西,兄弟们已经给你们送过来了。铁料一千斤,盐两百斤,匠人十五人。”
  说到此处,成蒙再次抱拳,“咱们答应鱼主记和张兄的东西已经送到,还请鱼主记和张兄信守承诺。”
  鱼禾和张武一起抱拳回礼。
  鱼禾道:“成兄放心,我们答应的事情肯定做到。拿了南郡大尹给的东西,我们一定帮你们拦着句町人。句町人但凡是有个风吹草动,我也会派人告知你们。”
  “多谢!”
  成蒙道谢过后,没有再多言。
  南郡大尹花钱消灾。
  鱼禾拿人钱财,自然要帮人排忧解难。
  成蒙退到了一边后,曹真、刘谋、申屠义三个人凑上前。
  “哈哈哈……”
  曹真大笑着向鱼禾抱拳施礼,“鱼兄弟,你要的粮食和盐,我们已经送过来了。时间太紧,我们也没筹措到多少粮食和盐,还望鱼兄弟不要见怪。”
  刘谋点着头道:“曹兄说的对,时间太赶,我们只凑了三万多石的粮食。也不知道鱼兄弟够不够用。鱼兄弟还要粮食的话,就说句话,容我们三五个月时间,十几万石不在话下。”
  申屠义跟着点头。
  三个人嘴上说着谦逊的话,脸上却带着一股子傲气。
  三个人从平夷返回南郡,再从南郡将粮食运过来,大致用了半个月。
  刨去赶路的时间,留给他们三个人筹措粮食的时间并不多。
  几天时间,筹措出三万多石粮食,确实有资格自傲。
  如今天下虽然没有彻底大乱,可乱像已显,粮食的珍贵自然不言而喻。
  各家豪门都在暗中囤粮。
  在这种时候,能轻而易举的拿出三万石粮食,那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鱼禾抱拳笑道:“几位一口气给我弄了三万多石粮食,我可没那么多货物给你们啊。”
  三万多石的粮食,价格可不低。
  庄氏的货物还没送过来,鱼禾手里的那点货物可不够抵债。
  曹真哈哈大笑着道:“鱼兄弟言重了,我们又不是上赶着跟你要东西,你也不必着急。你看看你还有什么缺的,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再派人回去给你拿。”
  “暂时没什么缺的。有了一定告诉几位。”
  鱼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几位随我去四海客栈叙话。”
  曹真三人点头应下了此事。
  他们回头吩咐身后的管事,让他们去跟鱼禾的人做交割,他们自己跟着鱼禾到了四海客栈。
  刘川一早就得到了消息,等到鱼禾一行人到了以后,刘川已经吩咐后厨准备了一大桌的吃食。
  曹真等人觉得四海客栈的吃食新奇,尝过了一番后,迷上了。
  鱼禾安排他们到四海客栈住下,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安顿好了三人以后,张武那边也交割完了。
  张武赶到四海客栈,一脸震惊的向鱼禾禀报,“少主,初步清点,几家送来的粮食,一共有三万一千一百石,盐一百零三石。
  此外,他们带的一些骡马,也有意出售给咱们。”
  曹真等人送的盐,那都不按斤算,而是按石说。
  一比较,南郡大尹就显得小气了一些。
  但南郡大尹的东西是白送的,曹真等人的东西是要钱的。
  白送的东西就算再少,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粮食的话,全部送到府库里。盐交给刘川,让刘川派人拿着盐去山里换山货。四海货铺存的山货,还抵不了那么多粮食,所以我们要多收一些山货。
  庄氏的货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送到,所以我们不能拖。”
  平夷通往滇池的道路可不好走,农祭司轻车简从,才能在短时间内跑一趟。
  庄氏的人押解着货物到平夷,恐怕用的时间会很长。
  曹真几个人看着大方,但拖久了的话,他们肯定会有怨言。
  “行,一会儿我就让人将食盐送到刘川这里。”
  张武答应了一声。
  鱼禾将一切都交给了张武和刘川处理,自己则留在四海客栈里陪着曹真等人。
  一直到了入夜以后,曹真几个人去了秦楼楚馆,鱼禾才得以脱身。
  鱼禾一回到衙门,就看到了衙门口围满了人。
  有平夷的百姓,也有虎营的人,还有平夷的一些大户。
  四海镖行的人扛着粮袋在衙门口进进出出。
  隐隐还能听到任方的声音在那里吆喝。
  “这得多少粮食啊?”
  “刚才送进去的就有一万多石了吧。”
  “嘶……一万多石?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衙门是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粮食的。”
  “听说是从南郡买的……”
  “……”
  平夷的百姓和大户们围着衙门口,小声的议论着。
  “装不下了!装不下了!”
  任方站在县衙门口,一个劲的冲着四海镖行的人吆喝。
  任方脸上的神情很精彩,一会儿喜上眉梢,一会儿又满脸愁容。
  见到了鱼禾,急忙凑上前,“好小子,你从哪儿弄到这么多粮食?县衙的粮库都装不下了。”
  鱼禾坦言道:“跟南郡的几大豪族做了一笔买卖。县衙的粮库怎么可能装不下呢?”
  “平夷城的粮库自从建成以后,就没有存过这么多粮食,最多的时候也就三千多石。一些废止很久的粮库,早就被第二任县宰给拆了。
  现在平夷的校场,有一半儿就是粮库改建的。”


第116章 战车
  “三万多石粮食都装不下?”
  鱼禾有些意外。
  依照朝廷的规定,各级衙门最少也要准备能装满五万石粮食的粮库。
  其中一半要用作囤粮之用。
  任方惊了,“三万多石?”
  鱼禾缓缓点头。
  “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
  任方不敢相信。
  之前他为了筹粮养难民,配合鱼禾宰了三大豪族,才勉强凑出了一万多石的粮食。
  三大豪族多年积累,也不过一万多石粮食。
  鱼禾居然不声不响的弄到了三万多石粮食。
  “南郡的几大豪族发卖给我的。他们说了,给他们一些时间,十数万石也不在话下。”
  鱼禾平静的道。
  任方瞪着眼珠子,憋了半天就憋出一句话,“狗日的真是富得流油。”
  “他们富不富,跟我们可没关系。衙门里的粮库既然装不下,我们就得想其他办法。粮食这东西不能见水,一旦见水可就毁了。”
  鱼禾提醒。
  任方赶忙点头,“对对对,粮食不能见水……咱们得想点办法囤粮才行。草谷场那里收拾一下,勉强能囤个六千多石……衙门里的空房子收拾一下,也能放一些……”
  任方认真的帮鱼禾开始安排囤粮事宜。
  虽然这些粮食跟任方没关系,鱼禾也不会将这些粮食拿出去赈济灾民、救济穷苦。
  但有这么多粮食在平夷,任方心里就不会慌,就不用担心很多人吃不饱饭饿死。
  任方细数了半天,还是没办法将粮食安置妥当。
  鱼禾思量了一下,道:“建粮仓吧。从难民中挑一些人,从城里的百姓中挑一些人,在西城的那片空地上建几个大粮仓。”
  任方沉吟着道:“难民倒是好说,可城里的百姓……”
  鱼禾不等任方把话说完,就开口道:“我给他们发粮食,每天除了管他们一顿饭外,再给他们发一斤粮食。”
  “管一顿饭,还发一斤粮食?”
  任方不敢相信鱼禾竟然会如此大方。
  以鱼禾的秉性,管饭肯定会让人吃饱,建造粮库的青壮吃一顿饱饭,能顶一天,再拿一斤粮食回去,勉强能让家里的妻儿混一个肚儿圆。
  只要粮仓一直建下去,很多人就能靠着鱼禾发的粮食活下去。
  在鱼禾眼里,管一顿饭,发一斤粮食,其实很苛刻。
  但是在任方眼里,鱼禾绝对是一个有良心的主顾。
  没办法,新汉两朝的工价太低。
  大部分的豪门大户,几乎都不用百姓们做工,因为他们家中有足够多的私属,即便是私属不够,他们也能去人市上买一些。
  小门小户的用人,管一顿七成饱的饭,给两个钱,都有人抢着做。
  两个钱可没办法买一斤粮。
  “有问题?”
  鱼禾疑问。
  任方果断摇头。
  鱼禾自然知道自己给多了,但他有自己的考虑。
  他现在用不到那么多粮,随后要用粮的时候,南郡的商人也会源源不断的给他送粮过来。
  给百姓们多吃、多发点,也是为了在百姓们口中搏一个好名声。
  等到他以后再招募青壮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起草公文。”
  任方急吼吼的准备去起草公文、张贴告示。
  鱼禾拽住了任方,指了指天色。
  任方甩着袖子道:“城外的难民现在每日靠着稀粥度日,多少人晚上饿的睡不着,我哪还有心思在意天色。城里的百姓现在不好叨扰,但是城外的难民可不在乎这些。”
  任方说着完了这话,立马入了县衙。
  等到鱼禾入了县衙,路过正堂的时候,就看到了任方已经写好了告示,带着老仆匆匆往城外赶去。
  鱼禾没有阻拦,任由任方去折腾,他回到了住处,洗漱了一番后就睡下了。
  没过多久就进入了梦乡。
  鱼禾睡的舒坦,平夷的其他人可睡不着。
  绵延了四里的运输大队,直到第二日才搬空。
  百姓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入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彻夜不休的在搬货。
  他们一晚上的没睡,都在听动静。
  第二日,鱼禾醒了以后,刚打开门,就看到了自己门外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堆满了粮食。
  粮食实在没地方塞了,就只能堆在衙门里的空地上,用皮子盖住。
  任方在鱼禾醒了以后,就出现在了鱼禾面前,拽着鱼禾就去了城西。
  鱼禾赶到城西,就看到了城西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鱼禾粗略的数了一下,足足有六千多人。
  里面高矮胖瘦,应有尽有。
  大部分是衣衫褴褛的难民,只有一小部分平夷城内的百姓。
  任方指着这些人,对鱼禾笑道:“我忙活了一晚上,给你把人凑齐了。”
  鱼禾嘴角抽搐了一下,“任县宰,我是修几个粮仓,不是修一座城,要不了这么多人吧?”
  任方装傻充愣道:“六千人多吗?给皇帝修个皇陵,还不够添头的。”
  鱼禾盯着任方没说话。
  任方干笑了一声,“人多修的快嘛。我人都叫过来了,你总不能让他们回去吧。”
  鱼禾瞥了任方一眼,懒得跟任方计较,“修几个粮仓,肯定用不了这么多人。你将城西的几块空地一并给我,我让他们在修一些库房。
  彭三会一些烧砖的技艺,回头让他挑一些人去烧砖。
  剩下的人就留在此处打地基。”
  “你要造砖库?那可了不得了。”
  鱼禾瞪了任方一眼没有搭话。
  不造砖库造什么?
  不造砖库也用不到六千多人。
  六千多人虽然会耗费很多粮食,但修建粮仓的时候,再修建一些库房,不亏。
  庄氏的货物运送到了平夷以后,沟通南北的贸易就彻底展开了。
  到时候,无论是庄氏的货物,还是南郡豪族的货物,都必须用上库房。
  鱼禾现在将库房建造起来,以后也省的再建。
  鱼禾将修建粮仓和库房的事情丢给了任方。
  有任方这个县宰盯着,鱼禾倒是能省去不少麻烦。
  鱼禾只需要每天出六千多人的口粮足以。
  鱼禾回到县衙,将六千多人所用的口粮划拨给任方以后,鱼丰就找上了门。
  鱼丰一见到鱼禾,就一脸激动的道:“禾儿,南郡的人给咱们送了一堆宝贝。”
  鱼禾请鱼丰坐下以后,好奇的问道:“什么宝贝?”
  鱼丰赶忙道:“就是那些匠人,我刚才去问了问,他们中间居然有人会做战车。战车,那可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咱们手底下的人只要有战车,冲锋陷阵就会无望而不利。”
  鱼禾心里有些哭笑不得,他还以为是什么宝贝呢。
  弄了半天居然是战车。
  战车的造价可不低。
  用铁也很多。
  在新汉两朝,战车在战车上的作用确实很大。
  但鱼禾不赞同弄什么战车。
  因为目前他们主要经营的地方是西南,西南多山岭,战车在西南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鱼禾更倾向于发展弩卒。
  先秦的流水造物,现在还没有失传。
  用先秦流水线造物的法子,造一些唐、宋时期的巨弩,在西南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鱼禾有自己的想法,但并没有一口回绝鱼丰的提议,“阿耶喜欢,那就弄一些战车试试。不过我们现在手里的人手不多,铁料也要留着打造兵刃和盔甲,所以战车最多只能打造三五里辆。”
  “三五辆,足够了!”
  鱼丰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鱼禾的住处,赶去打造战车。
  鱼禾略微收拾了一下赶去四海客栈见曹真等人。
  刘川已经将四海货铺里的库存清点的差不多了,鱼禾准备去跟曹真几个人商量一下货物的价格,以后就按照这个来。
  往后几日,鱼禾就一直跟曹真几个人商量的货物的价格。
  货物的种类很繁杂,给货物定一个适当的价格,需要多方考量。
  定的高了,曹真几个人怕拿回去了卖不出去,定的低了,鱼禾肯定不愿意。
  双方商量了数日,最后给大部分货物定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鱼禾将四海货铺的货物和刘川派人从山林里加紧收的货物,一并交给了曹真等人,抵偿了一部分粮食的钱财。
  曹真等人拿到了货物以后,立马派人将货物送了回去。
  曹真等人自己,则留在了平夷,静等着庄氏的货物送过来。
  对他们而言,鱼禾手里的货物都是小头,庄氏手里的货物才是大头。
  如果仅仅是鱼禾手里那点货物的话,他们根本不需要自己出面,派遣一个管事的就能做主。
  曹真等人一等就等到了二月中旬。
  他们没有等到庄氏的人,倒先看到了虎营的第一辆战车诞生。
  第一辆战车诞生以后,鱼丰就吩咐人套上了马,驾着车,带着人,气势汹汹的杀出了平夷城,到了平夷城外的野外操练。
  战车在平夷城外的野外奔腾,扬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烟尘。
  鱼禾陪着曹真几个人在野外游玩的时候,恰巧看到了鱼丰驾着战车纵横。
  看着鱼丰在战车上威风凛凛的样子,看着鱼丰身后那些甲士们气势汹汹的追赶着战车狂奔的样子。
  曹真等人惊得不轻。
  虽然他们各家之中都有私兵,数量上有可能还超过了虎营现有的兵马。
  但他们可没资格驾着战车狂奔,也没资格让家中的私兵披甲。


第117章 铜面铜枪
  鱼丰手底下的人不仅有战车,还有精良的兵甲,从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