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52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52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
  任方最终还是向恶鬼屈服了。
  他想过用句町人制约恶鬼。
  但是仔细思量过以后,他发现,句町人或许能打败恶鬼,但是没办法制服恶鬼。
  因为恶鬼是无根的浮萍,他可以随时离开。
  鱼禾将手里的酒坛子塞给了任方,笑着道:“开心一些,我们正在做一件对百姓、对难民都有益的大事。应该高高兴兴,不应该垂头丧气。”
  任方抱着酒坛子,心里苦的像是黄连,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鱼禾哈哈一笑,拉着任方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
  草谷场上一片祥和。
  曹、张、墙三家的府邸却已经沦为了一片尸山火海。
  三家的青壮被杀了一个干干净净,三家的妇孺被击中在一起,押往了别处。
  鱼禾虽然说要灭了三家满门,但终究还是没有狠下心将三家的妇孺一并处理。
  为了误导三家的妇孺和平夷城的百姓。
  六盘水义军和夜郎汉子在杀人的同时,还会放火焚烧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闹出一些土匪流寇在城内作乱的景象。
  三家的人处理的差不多的时候。
  鱼禾、任方、鱼丰三人,以剿匪为名,带着草谷场上的六盘水义军,大张旗鼓的杀到了三家府邸前。
  他们弄出了一些跟土匪流寇血战的假象,一直闹腾到了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停下。
  天光大亮以后。
  三家府邸就被六盘水义军封了。
  任方带着县卒,亲自走访每一个巷子,每一处街道,去安抚百姓。
  一路上四处宣扬,前几日有混在难民中的土匪流寇潜进了城内,在城内潜藏了几日后,对曹、张、墙三家生出了歹心。
  昨夜土匪流寇闯入到曹、张、墙三家,杀了三家满门,抢到了不少粮食和财货。
  衙门在得知此事以后,立马派遣了兵马剿灭。
  经过了一夜苦战,剿灭了一部分土匪流寇,还有一部分土匪流寇还在逃窜。
  夺回了三家的粮食和财货。
  粮食和财货随后会被搬进衙门,苦主可以到衙门里去认领。
  三家已经被灭了满门,自然不会有什么苦主。
  那些粮食和财货在过了认领期以后,自然归衙门所有。
  任方在四处安民的同时,再次向城内那些大户募捐。
  那些大户得知还有土匪流寇在城里,纷纷拿出了家中的存粮,献给了衙门,只求衙门能封住四门,别给其他歹人入城的机会。
  同时也希望衙门尽快剿灭城内逃窜的土匪流寇。
  傍晚的时候。
  奔波了一天的任方回到了衙门,看到了校场上堆积如山的粮食以后,心里是感慨万千。
  此前他费尽唇舌,大户们只献出了三百石粮食。
  如今只是吓唬了一下大户,却募捐到了足足一万石的粮食。
  算上存在曹、张、墙三家粮库里的粮食,衙门如今能懂用的粮食足足有三万石。
  三万石粮食,不仅能满足城外难民的所需,也能满足随后而来的四千句町人所需。
  虽然灭了曹、张、墙三家,让任方心里不痛快,但是看到募捐和缴获到的三万石粮食,任方心里好受了不少。
  那个姓鱼的恶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任方身边,张口就是蛊惑之语。
  “当官就是这样,非常时刻,就得舍弃一小部分人,救活一大部分人。”
  任方咬着牙辩解,“那一小部分人并没有错,为什么要舍弃他们?”
  鱼禾感慨道:“这就是当官的难处。只要是个当官的人,在面对两难的选择的时候,总得做出取舍。”
  任方沉声道:“总有双全之法……”
  鱼禾问道:“城里的人都中了剧毒,七日必死。下毒的人告诉你,找十个朔日出生的幼童,取他们的心头血,混在水里,给全城的人服下,便能解毒。
  你会怎么做?
  你该怎么做?”
  任方冷哼一声,十分严酷的道:“我会派人去山里抓十个幼童回来。”
  鱼禾一愣。
  他倒是忘了,汉人以外的人,任方不在乎。
  鱼禾思量了一下,补充道:“山里人可不讲朔日。他们族中的幼童是什么日子出生的,他们估计也只能说一个大概。
  他们说不清楚日子,你敢冒险?
  也许你能想办法找到朔日出生的幼童。
  那你若是此事发生在咸阳,你又恰巧被调任到了咸阳,充任的是咸阳令呢?”
  任方脸色一瞬间阴沉的可怕,他冲着鱼禾吹胡子瞪眼的吼道:“你这个恶鬼!”
  咸阳可没有那么多山里人让他抓。
  鱼禾的问题太过刁钻,他根本没办法回答。
  因为如无论做出什么决定,他心里都不会痛快。
  鱼禾感叹道:“曹、张、墙三家的问题,跟这个问题异曲同工。”
  任方喝斥道:“你分明就是在为自己做的恶事找开脱的借口。”
  鱼禾指了指堆在校场上的粮食,“那这些粮食,你可以不用啊。”
  任方顿时没声了。
  鱼禾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没有继续再刺激任方。
  曹、张、墙三家解决了,鱼禾就不用担心句町人到了以后,有人会去出卖他们。
  他们在句町人手里讨一条活路的希望就多了一份。
  三家的粮食,鱼禾答应了给任方,就没有动一粒米。
  鱼禾将三家财产中的六成,纳为六盘水义军的公款,两成赏给了夜郎汉子和参与此事的六盘水义军,剩下的两成留给了三家的妇孺讨生活。
  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鱼禾决定通过四海镖行,将三家的妇孺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地方鱼禾也给他们选好了,就是武陵。
  在大新和东汉交替的乱局中,武陵还算安稳一些。
  巴蜀等地有公孙述作乱,南阳等地有绿林军肆虐,河北等地被铜马军为首的多支起义军占据,山东等地有赤眉军盘桓。
  长安等地就像是一个可人的小姑娘,被绿林、赤眉、铜马轮番抢夺。
  相比而言,武陵真的算是一个安稳的地方。
  将三家妇孺送到武陵的事情,随后鱼禾会交给张武和漕少游去做。
  安置夜郎人的事情,就必须由鱼禾出面。
  其他人夜郎人信不过。
  特别是夜郎人配合着鱼禾戏耍了任方一番后,他们自己都清楚,他们已经被任方拉上了黑名单。
  所以他们只相信鱼禾,也只能相信鱼禾。


第85章 句町人到了
  鱼禾早就为夜郎人准备好了许多无主之宅、无主之地。
  曹、张、墙三家灭门以后,鱼禾又以购买的形式,从衙门里拿到了一些三家的无主之宅、无主之地。
  鱼禾依照农老寨主的要求,又吩咐人将所有的宅院和田产兑换到了一处。
  随后鱼禾便跟农老寨主一起,依照夜郎人进入平夷以后贡献的大小,为他们配发宅院和田产。
  几乎每一个进入到平夷的夜郎汉子,都拿到了一处宅院的屋契和十亩田产的地契。
  夜郎汉子在拿到了屋契和地契以后,农老寨主并没有让寨子里的其他人直接搬进平夷,而是先让夜郎汉子们住进去,跟街坊四邻混熟。
  农老寨主准备等到夜郎汉子跟街坊四邻混熟,能说上几句话,且不会闹出太大的矛盾之后,再让寨子里的其他人进入平夷。
  农老寨主深刻的明白,夜郎人融入到平夷,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绝对不能急。
  一旦急了,就容易出问题。
  鱼禾深知农老寨主的目的,就帮农老寨主出了一个主意。
  让农老寨主拿出了一部分从曹、张、墙三家得到的钱财,在平夷县内三处街上,开设了三家农氏义舍文室。
  并且请了城内颇有名望的几位读书人,在里面坐镇教书。
  此举算是一个善举,在帮农家寨子扬名的同时,也让平夷城内的百姓们看到农家寨的善意。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伸手不打笑脸人。
  即便是敌视夜郎人的任方,在得知了夜郎人出钱开设了三家义舍文室以后,也捏着鼻子书写了一封告示,表彰了一下农氏的义举。
  当农老寨主穿着襦衣,在三家义舍文室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后,回到了衙门,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鱼主记此举,帮了我们农家寨大忙了。”
  农老寨主坐在鱼禾屋舍内,笑容灿烂的赞叹着。
  他去三家义舍文室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别人得知他是农氏家主以后,无一不向他躬身施礼,赞叹他高义。
  农老寨主很清楚,仅仅是三家义舍文室,就让平夷的百姓接纳了‘农氏’二字。
  往后只要农氏多行善举,快速汉化。
  三五代以后,农氏就会成为平夷县内汉家的一份子。
  而且还是影响力、名望都颇高的一份子。
  他肯定等不到那个时候,但他已经看到了那个场景。
  这中间或许要花费很多钱财。
  但是农老寨主不在乎,因为他们农家寨不缺那点钱。
  先不说农家寨的人跟着鱼禾混,分润到的战利品。
  就是农家寨自己的底蕴,也绝对不止一座金矿。
  作为夜郎古国留下的遗族,他们在离开夜郎的时候,可没少带东西。
  只是怕引起句町人和汉人的注意,一直不敢用罢了。
  等他们融入到了平夷,等到汉人收复了平夷,他们成了汉人,就能偷偷摸摸拿出来用了。
  鱼禾面对农老寨主的赞叹,淡然笑道:“农家寨的人跟着我,我自然会善待你们农家寨的人。有些事情我还是要提醒老寨主。农家寨的人融入到平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千万不可以操之过急。”
  农老寨主对鱼禾十分信服,所以鱼禾的话他自然肯听,“鱼主记的话,老朽记在心里,也会照做。”
  鱼禾点着头,继续道:“农家寨的人融入到平夷,最大的阻力是县宰和县里的那些大户。农家寨的青壮只要维持在一定的数量,他们也不好轻举妄动。
  老寨主也不用刻意的去讨好他们。
  因为没用。
  他们即便是拿了农家寨的好处,也不会念农家寨的好。
  所以农家寨以后行善,只需要针对那些贫民即可。”
  锦上添花,永远没有雪中送炭更值得人铭记。
  对那些大户而言,农家寨的善举就是锦上添花。
  对那些一无所有的百姓而言,农家寨的善举就是雪中送炭。
  只要农家寨的人在平夷的百姓们口中立起口碑,并且得到他们的支持。
  那些大户和县宰,也只能捏着鼻子把农家寨的人当成汉人看待。
  虽然这是一个豪门大户掌控着一切的时代,但是民声民意,依旧有一定的影响力。
  县上面的郡、州等各级衙门,或许不会在乎什么民声民意。
  但是坐在长安城深处那张龙椅上的人,只要他想坐稳江山,只要他想有所作为,他一定会在乎这些声音。
  前汉武帝即位之初,根基未稳,曾经多次下诏,号召民间善待老人,并且增添了许多照顾老人的政策。
  为的是那般?
  还不是为了让民间的百姓认可他这个皇帝,支持他这个皇帝。
  农老寨主细思着鱼禾的话,许久以后,点着头道:“老朽大概明白鱼主记的深意了。鱼主记对我农家寨的大恩,我农家寨上下绝对不会忘。”
  鱼禾笑着道:“你应该明白我想要什么。”
  农老寨主迟疑了一下,沉声道:“加入到六盘水义军中的夜郎人,以后就是鱼主记的人了。”
  鱼禾眉头一挑,感慨道:“那我以后恐怕再也没办法从夜郎人当中招募军卒了。”
  农老寨主脸色一苦,“总得给我夜郎人留一点根吧。”
  鱼禾点着头道:“你们待我不薄,我自然不会恶了你们。”
  农老寨主一脸感激的点点头。
  虽然他心里清楚,那些加入到六盘水义军当中的夜郎人,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但是以前并没有把话说开,还有回旋的余地。
  如今把话说开了,以后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他若是借着他农家寨寨主的身份,在背后搞事情,那鱼禾就不会客气。
  还好他懂得及时止损,并没有说响应衙门征召的夜郎人都是鱼禾的人,只是说加入到六盘水义军当中的夜郎人是鱼禾的人。
  随后他多约束约束剩下的夜郎汉子,鱼禾就没办法在夜郎人中大肆招揽人。
  鱼禾并没有强迫他交出更多的夜郎人,他真的很感激。
  鱼禾若是强迫他的话,他肯定还得交一部分夜郎人出去。
  鱼禾知道农老寨主的心思,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拐弯抹角,农老寨主的心思就摆在明面上。
  农老寨主并没有把话说死,并没有说以后不允许夜郎人再加入到六盘水义军当中,鱼禾也不好穷追猛打。
  鱼禾费尽心思,彻底将六盘水义军当中的夜郎人,变成了自己人,他已经很满意了。
  那些夜郎人可以跟着他们去任何地方,他们离开平夷的时候,那些夜郎人也不会脱离。
  “老寨主应该会照顾好他们的家小,不让他们有后顾之忧吧?”
  鱼禾笑问。
  农老寨主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是自然……”
  鱼禾满意的道:“如此甚好……从巴蜀过来的难民,县宰基本上已经安置妥当。农家寨的人也安置下来了。
  再过两日,句町人就该到了。
  我们要齐心协力,一起应付句町人。”
  提到了句町人,鱼禾和农老寨主的面色都变得十分凝重。
  农老寨主在鱼禾话音落地以后,郑重的点头。
  句町人不止是鱼禾的麻烦,也是他们夜郎人的麻烦。
  四千句町人,足以摧毁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不得多做一些准备。
  此后两日,鱼禾和农老寨主都在为句町人的降临做准备,鱼禾将校场上的六盘水义军调遣到了四海镖行,让他们暂时充当了四海镖行的镖师。
  六盘水义军的兵甲,以及存放在衙门县库里的兵甲,全被鱼禾藏了起来。
  衙门内外,仅留下了不到二十个县卒,身上穿戴的都是破旧的皮甲,手里拿的也是坑坑洼洼的刀片子。
  鱼禾要给句町人一个错觉,让句町人觉得平夷没有威胁,也没有什么能影响句町人对平夷统治的武装。
  农老寨主让一部分憨厚的夜郎汉子返回寨子,留下了一群机灵的扮作汉家百姓,守着城内的农家寨产业。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
  句町人到了。
  两千头戴翎羽,身穿着各色兽皮衣服,手持着蹩脚武戈的句町汉子打头,一千句町汉子护卫两策,一千身着藤甲,赤着脚的句町汉子扛着各种青铜制的武器押尾。
  一行四千人,沿着通往句町的官道,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平夷城前。
  句町人提早派遣了人到平夷通禀了消息。
  任方也做了一些迎接的准备。
  一大早,任方就穿戴上了他那一套朝廷配发的官服,带着那唯有官员才能佩戴的冠帽,领着鱼禾一行在平夷城门口静静的等候。
  句町人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任方就带头弯下了腰,表示臣服。
  鱼禾等人也不情不愿的弯下腰。
  相魁还小声的吐糟了一句,“身为一个汉人,向蛮人低头,被人知道了,我们还怎么做人?!”
  刘川赞同的点头。
  鱼禾瞥了两人一眼,沉声道:“形势比人强,我们不想死,就只能低头。当年匈奴人逞威风的时候,前汉也多次向匈奴人低头。
  等到前汉强大了,匈奴人的末日也就到了。”


第86章 六盘王即将沦为面首?
  “所以低头不可怕,可怕的是低头以后,不懂得发奋图强。”
  前汉的强大,深入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