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381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81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禾为不可察的瞥了贾复一眼。
  贾复浑身一震。
  立马明白了鱼禾这是要让他发言。
  贾复咬着牙道:“臣愿帮陛下征讨青幽二州!”
  铫期等人见贾复开口了,也纷纷跟着开口。
  有贾复这个小年轻当前锋,他们也不用害怕丢了面皮。
  武臣们一时间群情激扬。
  鱼禾爽朗的一笑,“既然诸位爱卿都愿意做大将军,那朕就给诸位一个机会,让诸位以兵法谋略一教高下,凭本事争一争大将军之位!
  在虎台前殿,有一副巨大的地图,上面详细的绘制了青、幽、并三州的地形。
  虎台的卷房里亦有四州各地的兵力部署密卷。
  朕可以让诸位随意查阅。
  朕给诸位十日。
  十日以后,朕会让马爱卿、冯爱卿、阴爱卿充任你们的对手。
  你们是单打独斗也罢,是携手也罢,谁能在三州任何一州的战场上跟三位爱卿中的任何一个人战平,亦或者取胜,朕就将大将军之位交给他。
  为了方便诸位用突袭、偷袭等策略。
  朕会让对阵双方分隔两室对阵,由朕的亲卫传话,由其余将校一起评判高下胜败。”
  殿内的一众将军都是经历过战争考验和历史考验的,鱼禾也不怕他们纸上谈兵。
  再说了,一众将军外出征战的时候,马援三人也会进入到随时待命的阶段,真有人不行,马援三人会立刻加入战场。
  虽说马援三人再立功,很有可能会到封无可封的地步。
  但赢得战事,明显更重要。
  一众将军们觉得鱼禾这个想法很新颖,也很有趣,更重要的是也公平。
  他们中间功劳相差不大的人太多了,鱼禾点谁,都会有人不服。
  比武的话,选先锋将军还行,选大将军那就是在害人。
  比兵法谋略,最公平。
  “臣等遵旨!”
  一众将军们一起躬身道。
  鱼禾满意的点了点头,微不可察的瞥了贾复和景丹一眼。
  机会给你们了。
  把握不住,那就不是朕的问题了。
  鱼禾甩了甩袖子,起身宣道:“退朝吧!”
  宦官高呼,“退朝!”
  一众文武齐齐起身,“臣等恭送陛下!”
  鱼禾出了大殿,就去找庄乔、亡洢,以及鱼丰,商量出使东越和西越的事情了。
  一众文武却没有走。
  纷纷议论起了随后的兵法谋略比试。
  岑彭贼头贼脑的凑到了吴汉、耿弇、张休三人身边,声称自己府上有奇人,能把人丁丁拔了栽倒额头上,请吴汉三人去一观。
  耿弇和张休果断上当,兴致勃勃的被岑彭带走了。
  吴汉看出了岑彭的小心思,说什么也不肯走。
  岑彭带着耿弇刚一动身,其他人立马就明白了岑彭的心思。
  景丹、贾复、铫期等人一边大骂着岑彭忒贼了,一边奔向吴汉。
  岑彭找上吴汉、耿弇、张休,明显是想请他们做参谋。
  鱼禾又没说不能找帮手。
  马援、冯异、阴识是他们随后的对手,不能找。
  但吴汉三人却可以找。
  吴汉有心帮景丹一把,所以拒绝了岑彭。
  只是第一个扑到吴汉面前的却是耿舒。
  吴汉有些哭笑不得。
  耿舒只有中人之姿,能在这群人当中厮混,全是因为他老子和他兄长。
  耿舒还真是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
  若不是耿况及时出现,一脸无语的提溜着耿舒的耳朵离开了,吴汉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借口去拒绝耿舒。


第625章 慧眼识人
  铫期是第二个出现在吴汉面前的。
  铫期是个实诚人,吴汉也没给铫期整虚的,开门见山的对铫期道:“铫将军,昔日我在上谷郡讨生活,曾经欠过景将军的人情。”
  吴汉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吴汉的意思铫期秒懂。
  吴汉欠景丹人情,景丹请他的话,他一定帮景丹,景丹不请他,他也不会帮着别人跟景丹作对。
  铫期冲吴汉拱了拱手,跑去找冯异。
  虎台诸将中,他跟冯异关系最好。
  冯异虽然不能帮他,但可以为他引荐一两个帮手。
  铫期走后,景丹出现在了吴汉面前,不过不是景丹一个人,还有寇恂。
  景丹跟寇恂的关系最好,他在察觉到了可以请帮手的时候,果断找上了无人问津的寇恂。
  寇恂被鱼禾划拨到了文臣之列,一些不熟悉他的人就没在意他,景丹轻而易举的就将寇恂请了过来。
  吴汉看到了寇恂,就知道景丹这一把稳了。
  吴汉笑道:“景兄居然能请动寇兄弟,有寇兄弟相助,景兄必定能夺得一个大将军之位!”
  景丹哭笑不得的道:“陛下留寇兄弟在长安城出任京兆尹,明显是看重寇兄弟,要培养寇兄弟入章台。
  陛下此次整军备战,第一个便点了吴兄弟的将,明显是器重吴兄弟。
  我跟两位兄弟比起来,差的太多了。
  此次能不能夺下一个大将军之位,还要请两位兄弟援手。”
  说到最后,景丹郑重的向吴汉和寇恂一礼。
  三个人昔日在上谷郡,有些交情。
  但投入到了鱼禾麾下,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景丹不能以昔日的情分,理直气壮的吆喝吴汉和寇恂帮忙。
  那样的话,不仅昔日的情分会淡,现在的情分也会慢慢的消散。
  总之一句话,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态度。
  千万不能因为昔日跟人有情分,就觉得人家帮你是理所应当的。
  吴汉和寇恂对视了一眼,寇恂率先开口,“景兄就别吹捧我了。景兄的能耐,我和吴兄弟都清楚。
  我和吴兄弟之所以能快景兄一步,也是因为陛下给我们的机会多,并不是我们的能耐比景兄强。
  若是陛下给景兄的机会给我们一样多,景兄恐怕早就走到我们前面了。”
  寇恂这话没有半点虚假的成分,他是在实话实说。
  景丹的能耐绝对不输给他们。
  景丹现在混得不好,纯粹是没有机会。
  此前北征的时候,他和吴汉在战场上捞了不少战事,景丹和铫期一样,在背后坐冷板凳,当镇守。
  所以铫期资历那么高,在鱼禾论功行赏的时候只混了个侯。
  景丹只混了个伯。
  若是让铫期跟冯异三人换一换位置,景丹跟他们换一换位置。
  也许现在铫期就是公,景丹就是侯,而且还是排在前列的侯。
  景丹听到寇恂的话,想自嘲两句。
  吴汉却抢先开口,“景兄只看到了陛下给我们机会,难道就没看到陛下给你机会吗?”
  景丹一愣。
  吴汉认真的道:“以景兄如今的官爵,陛下若是钦点大将军,景兄觉得自己有几成把握?”
  景丹更愣了。
  寇恂若有所思的道:“吴兄弟言之有理。陛下此次让诸将争大将军之位,恐怕是真的在为景兄争取机会。”
  景丹只是一个伯,在他前面的侯还有好一些呢。
  鱼禾以官爵定大将军之位的话,景丹根本没有半点机会。
  唯有让诸将争,景丹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景丹有些失神道:“细细一想,还真是这般。只是我从未在陛下面前展露过能耐,更没有耀眼的军功。
  陛下为何肯给我这个机会?”
  景丹有些怀疑。
  怀疑鱼禾这个机会是给所有人的,而不是他一个。
  吴汉左右瞥了几眼,压低了声音对景丹道:“我跟阴国公有一些交情,我听阴国公说过,陛下有慧眼识人之能,似乎能一眼看穿一个人是否有才能。
  似马国公、冯国公、阴国公、岑侯、铫侯等人,在被陛下招揽前,皆是小官小吏。
  在被陛下招揽后,皆展露头角。
  阴国公曾经说过,陛下招揽人,从来都不会广开门路。他只会在某些时候,指名道姓的说出一个人的名字,让吕侯、相侯去招揽。
  陛下此前招揽你们的时候,就是这般。
  在听到了你们的名字,了解了你们的过往以后,就付出的极大的代价派人去招揽你们,并且点明了要耿御史带着你们一起过来。”
  景丹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假的?”
  寇恂也有些半信半疑,“陛下当初派人到上谷,主要招揽的是耿御史,我等可都是个添头。”
  吴汉呵呵一笑道:“你们既然是添头,那为何到了江水以南后,陛下将耿御史高高的架了起来,却对你们委以重任?
  虽说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副将的身份,可你们各军的主将,皆是由从不露面的人兼任?
  还有我,我在上谷只是一个贩马的,陛下并没有指名道姓的招揽我,我是厚着脸皮蹭你们的船,到了江水以南。
  按理说我非陛下招揽之人,亦非耿御史麾下的属官,陛下应该对我不管不问才对。
  可陛下在见到我以后,果断授予了我一个副将的身份,待遇跟你们等同。
  反倒是耿御史的诸多儿子中,只有耿弇和耿舒被陛下委以重任,余者皆充作了散官。”
  景丹和寇恂顺着吴汉的话,开始回忆起了往日的种种。
  许久以后。
  寇恂失声道:“还真是如此!”
  景丹瞪着眼,有些难以置信的道:“陛下早就将我们的品行和能耐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一见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从我们中间挑选可用之人,委以重任?”
  景丹是不敢相信鱼禾有那种神秘莫测的能力。
  他更倾向于,鱼禾早就通过了四海镖行和四海货铺在天下各地搜罗人才。
  一旦发现了能用的人才,就开始重点观察。
  确认对方确实能用,并且能重用的时候,就会指名道姓的下重金招揽。
  寇恂忍不住道:“陛下真有慧眼识人之能?”
  这也太作弊了吧?!
  一眼辨别谁是人才,定点招揽。
  其他那些造反的首领,怎么跟鱼禾比?
  那不是欺负人吗?!
  吴汉准备点头,却听景丹道:“陛下却有慧眼识人只能,但能发现我等,恐怕不是慧眼识人就能够做到的。”
  慧眼识人,也要见了人以后才能判断。
  鱼禾没见人就指名道姓的招揽,明显超出了慧眼识人的范畴。
  吴汉和寇恂一愣。
  景丹继续道:“麒麟殿使在这其中恐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话一处,吴汉和寇恂立马明白了景丹的意思。
  “你是说四海才是陛下真正的眼睛?”
  吴汉问道。
  景丹点了点头,一脸感慨的道:“四海之眼可通天呐!”
  吴汉和寇恂沉吟着,齐齐点了点头。
  景丹这话说的一点儿也不夸张。
  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如今遍及天下,帮鱼禾收拢消息的人多达十数万,甚至更多。
  他们能将天底下发生的任何一桩事情都探查明白,汇报给鱼禾。
  将其称之为通天之眼,完全不为过。
  寇恂感叹道:“四海是陛下的眼睛,我们身为人臣,不好议论。还是说说随后的对阵吧。”
  景丹点了一下头,冲着北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陛下厚爱,给我景丹一个机会,我自然不会令陛下失望。”
  这一刻,景丹终于可以确定。
  鱼禾此次让诸将争夺大将军之位,就是给他机会。
  鱼禾如此看得起他,他又怎么可能让鱼禾失望呢。
  士为知己者死!
  景丹再次对寇恂和吴汉一礼,带着他们直奔虎台(长乐宫)。
  岑彭请耿弇和张休到府上,还要说很多客气话,才能让人家答应帮忙。
  景丹已经得到了寇恂和吴汉的支持,自然不需要再客套,直接直奔主题即可。
  铫期找上了冯异,在冯异的帮助下,请了兵部尚书马员和礼部尚书马况出面帮忙。
  在文韬武略上,他们的造诣都不低。
  文韬上,他们两个能吊打马援、冯异、阴识三人。
  武略上也未必输给马援三人。
  毕竟,马员本身就是个武臣出身,到了鱼禾麾下以后才转的文臣。
  马况亦是以武臣的身份出仕的,一路做到了中郎将的位置上,才转成了前新的太守。
  若是鱼禾在招揽他们之初,一直用他们征战的话,他们的成就未必输给马援。
  有马员和马况相助,铫期总算有了一些争夺大将军之位的底气。
  不过马员不能帮他太久,因为随后马员要去出使东越和西越。
  铫期知道马员不能帮他太久,所以在马员和马况答应帮忙以后,立马带着二人直奔虎台。
  相比起岑彭、景丹、铫期三人,贾复就有点可怜。
  他年纪太小,投入到鱼禾麾下以后,不是跟在鱼禾身边,就是跟在鱼丰身边。
  跟他相熟的将校,也就张休、相魁等人。
  张休被岑彭拉走了。
  给他剩下的就只有相魁、刘俊等人。
  刘俊多少能帮上他一些,但是相魁……


第626章 默许
  相魁一看到贾复磨磨蹭蹭的走到自己面前,就果断开口,“兄弟,你是知道我的。你让我帮你去撕杀一番还行,让我帮你出谋划策,我只能瞪着眼睛看着。”
  巴山在一旁补充道:“俺也一样!”
  贾复苦着脸道:“其他人我也不熟啊!熟的都被人拉走了!”
  相魁听到这话,替贾复担忧起来了,巴山也急的挠起了头。
  相魁在朝堂上环顾了一圈,皱着眉头道:“能帮上忙的都被岑将军、景将军和铫将军请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不能出手的,亦或者是跟我和巴山一样只懂得冲杀的人,在兵法谋略上根本帮不上你。”
  巴山挠着头道:“要不请太上皇帮忙?贾小子之前不是跟了太上皇好久吗?太上皇似乎挺喜欢他的。
  再不行就找陛下,陛下也挺喜欢贾小子的。”
  相魁一脸无语的白了巴山一眼。
  请太上皇和陛下出面,那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那别人还玩个屁?
  特么的太上皇和陛下都搬出来了,不让一场,给一个大将军之位,太上皇和陛下的面子往哪儿放?
  相魁敢肯定,一旦鱼丰和鱼禾出面帮贾复站台,那冯异、马援、阴识三人铁定放水,而且还是放海水。
  到时候贾复只管指挥着兵马往前推即可,怎么赢的,冯异三人会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贾复干笑着道:“还是别烦劳太上皇和陛下了……”
  他不是巴山那个憨憨,说话做事不考虑其中的利弊,也不在乎什么面子。
  他真要请鱼丰和鱼禾为他站台。
  那即便是拿到了大将军之位,并且顺利的完成了随后的战事,凯旋而归,在诸多同僚面前也抬不起头。
  有能耐的人,不喜欢走关系。
  一旦走了关系,自己所有的功劳都得大打折扣。
  相魁沉吟了一下道:“虽说不能请太上皇和陛下出面,但你可以找太上皇和陛下帮你出出主意。
  铫期能请冯异出面帮他引荐帮手,你也可以让太上皇和陛下帮你引荐帮手。”
  “这……这能行吗?”
  贾复还是觉得这有点走后门的意思。
  鱼丰和鱼禾真要是出面帮他引荐了帮手,要是传扬出去,那是不是会被人理解成鱼禾有意让他占一个大将军之位?
  那样的话,同僚还是会瞧不起他。
  冯异三人有可能也会让着他。
  巴山挠着头道:“那俺们兄弟帮你去找人好了!”
  相魁瞪起眼,看向了巴山。
  你能找到谁?!
  朝里能用的都被抢光了。
  朝外也没有能用的。
  有的话,早就入朝为官了!
  巴山却像是没看到相魁的眼神一般,自顾自的道:“前些日子,寇侯将长安城大牢里关押的所有囚犯全都编撰成册,呈报给了陛下。
  陛下在翻阅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叫耿纯的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