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崇那厮也不管。
如今投了他,有主动投献之功,肯定会继续我行我素。
逢安还活着的时候,还能约束他们一二。
逢安现在死了,他们肯定会无法无天。
所以樊崇也好,樊崇的属下也好。
现在投了,看着是一桩好事。
可回头等他们闹起来了,就是一桩麻烦。
历史上樊崇投了刘秀以后,就是因为手下的人过于跋扈,在长安城内为非作歹,樊崇不仅不加以约束,反而还向着他们说话。
刘秀下狠手惩治了一番,樊崇不仅不自省,反而还觉得是刘秀看不上他们这些半路投诚的人。
逼的刘秀只能暗中使绊子,逼反樊崇,一举处理了这些祸害。
“现在这些祸害投了我,我恐怕又要走一趟刘秀的老路了……”
鱼禾心里长叹了一声,一脸的郁闷。
吴汉将他们全收拾了该多好。
省得他费周折。
鱼禾感叹着长安的败落,感叹着樊崇的麻烦,不知不觉就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这一座千古帝都,几经风霜,早就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除了那巍巍高耸的城墙外,剩下的不堪入目。
护城河被臭水填满,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冲天的臭气。
几丈高的城门也破败不堪,上面全是修补的印迹。
吴汉、樊崇,各领着所属,在长安城南门口供应鱼禾。
鱼禾马车一停。
吴汉率领着麾下的将士,齐齐单膝跪地,高喊道:“臣等恭迎陛下……”
樊崇领着赤眉的一众将校,在吴汉等人喊完话以后,也单膝跪在了地上高喝。
“赤眉上下,向周皇陛下请降!”
“特献上王匡等一众贼人首级,以贺陛下问鼎长安!”
马援、冯异、阴识等人在樊崇请降以后,也纷纷下马单膝跪在了鱼禾车架两侧,其他的将士更不用多说。
巴山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鱼禾着帝服,走出了马车,站在了车辕上。
瞧着跪了一地的人,瞧着远处的长安城。
鱼禾觉得,从这一刻起,这天下真的属于他了。
那种芸芸众生皆臣服于他的感觉,油然而生。
但鱼禾并没有沉迷其中,反而前所未有的清醒。
“巴山,召樊王上前说话!”
鱼禾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巴山冲着樊崇所在的位置高喝,“陛下有旨,召樊王上前说话!”
守卫在鱼禾马车四侧的虎贲卫齐齐高声重复。
“陛下有旨!召樊王上前说话!”
赤眉众将耳听着虎贲卫将士们喊话高亢激昂,忍不住仰起头看向了鱼禾。
瞧着站在数万铁甲当中的鱼禾。
他们觉得,坐拥半个江山的人,果然跟刘玄那种傀儡皇帝不一样。
跟他们樊王和王匡这种诸侯王也不一样。
樊崇一礼,高声回道:“喏!”
话音落地,樊崇起身,捧着王匡的脑袋,小跑着到了鱼禾车架前,再次跪倒在地上,高高举起王匡的头颅。
鱼禾先是瞧了一眼樊崇手里那一颗血刺呼啦的人头,又仔细打量了一下樊崇。
樊崇的长相很寻常,属于那种仍在人群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长相。
身形略显魁梧,但比巴山、相魁还差了点。
一脸大胡子,一双赤眉。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莽汉子。
鱼禾盯着樊崇笑道:“樊王以长安相献,又斩了王匡,结束了这长达数十年的纷乱。樊王对天下芸芸众生有大功,当与我共天下!”
“唰唰唰……”
冯异、马援、阴识、耿弇、寇恂、吴汉等等,几乎所有鱼禾麾下的将校,在这一刻都扬起了头,看向了樊崇。
鱼禾这话看似在善意的邀请樊崇一起坐天下。
实则是在给冯异等人传话。
樊崇但凡流露出半点不臣之心。
今日赤眉上下皆诛。
樊崇一瞬间就觉得一股凉气冲尾巴骨窜到了脑门上。
他不明白鱼禾为何对他有这么大的敌意。
一见面就开始给他找茬。
他虽说出身低,没什么远见。
但他有脑子。
他可没有傻乎乎的以为鱼禾真的要邀请他一起坐江山。
他清楚的知道,鱼禾是在找他茬。
他心里涌出了一丝怒意。
早知道……
早知道就跟王匡和解,去投靠刘歆和刘伯升了……
再不济落草为寇也行……
樊崇果断将王匡的脑袋放在地上,双膝跪在地上,以头触地,一言不发。
他明知道鱼禾在找他茬儿,所以他什么也不敢说。
这个时候,说错一个字,很有可能都会成为鱼禾动手的借口。
唯有彻底的表示臣服,闭口不言,才能过关。
鱼禾意味深长的看了樊崇一眼。
不愧为一军首领,还是有脑子的。
可惜,也只是有脑子,不是特别有脑子。
鱼禾背负双手,笑着道:“樊王既然不愿意与朕共天下,那朕也不勉强。樊王之功,非王不能赏。”
鱼禾看向马援、冯异等人,笑问道:“诸卿以为,朕当封樊王一个什么王?”
冯异当机立断,“我大周非鱼氏不得封王,若有非鱼氏称王者,我大周上下当共击之!”
马援朗声道:“臣附议!”
阴识跟着道:“臣附议!”
军中上下跟着齐齐附和。
赤眉诸将脸色齐齐一变。
樊崇趴在地上,快把牙咬碎了。
鱼禾这是在向他示威,是在告诉他,封王的事情别奢望。
鱼禾在冯异、马援等人,以及军中上下喊完话以后,苦着脸,感叹道:“你们这又是何必呢?朕又不是那种吝啬官爵的人。”
冯异正色道:“臣等功勋浅薄,无颜讨赏。”
马援等人再次跟着附议。
鱼禾一脸感慨的道:“罢了罢了,算朕怕你们了。”
鱼禾笑着看向跪在地上的樊崇道:“樊崇,朕想给你个王,可朕的将士们不答应。朕只能给你一公,你是琅邪人,朕便给你一个琅邪县公,你意下如何?”
樊崇心里大骂着鱼禾无耻。
鱼禾明显是自己不想给他王,却假借着其他人之口说出此事,将自己放在了伟光正大的位置上。
心里骂归骂,但樊崇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的神色。
他一脸激动的向鱼禾叩首,“多谢陛下厚赐!”
鱼禾一脸遗憾的道:“委屈你了……”
樊崇赶忙道:“臣不委屈!”
鱼禾点了点头,环视了一圈,道:“入城吧……”
众将士齐齐应允了一声。
“喏!”
随后众将士起身,簇拥着鱼禾入了长安城。
长安城极大。
但是没什么人。
鱼禾从长安城南门,一直到宫城前,也没见到一个百姓。
也不知道是被王匡、樊崇等人的部下给折腾光了,还是躲在深宅大院里不敢出来。
鱼禾到了宫城门口,并没有急着进去。
虽说宫城已经被吴汉麾下的兵马清理了一遍,但鱼禾入宫是有一定规矩的。
马援临时充任了鱼禾侍卫头领的角色,在鱼禾的车架到了宫城门口以后,就高喝了一声,“换防!”
右虎贲卫的将士,以及一众马援、冯异等人在路上挑选出的忠心耿耿的将士,披甲持刃,小跑着入了宫城。
待到他们接替了宫城的防务,并且将宫城各处巡视了一圈,鱼禾的车架才缓缓驶入宫城。
宫城的门户很深。
入了第一道门,要穿过一个瓮城。
穿过了瓮城以后,还有甬道。
只不过鱼禾一行没有走甬道,而是直接跨过了设立甬道左右的两道宫门,入了宫城。
这两重宫门一般不常走。
唯有在帝王登基、祭天、迎接使臣、册封皇后、迎大军凯旋等重要的时候才会开启。
大部分时候,走的都是甬道。
鱼禾初入宫城,跟登基也没区别。
所以可以走一走。
过了两重宫门,便是章台宫。
说是章台宫,其实也可以叫未央宫。
章台宫乃是秦宫。
刘邦夺取了天下以后,命萧何监工,在章台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未央宫。
所以汉代的章台、未央同属一宫。
第609章 樊崇吓到了
但无论是叫章台宫也好,叫未央宫也罢,在秦汉两朝,皆是九五至尊才能坐拥的宝地。
未央宫有三殿。
前殿、中殿、后殿。
前殿乃是登基、祭祀之所。
中殿亦能充作登基之所,但大部分时候都被用来议政之用。
鱼禾随后要布政,自然是直奔中殿。
中殿前有车道和石阶。
车道是供帝王车架入殿之用,石阶则是供官员们入殿之用。
另有人力升降的坡道,帝王站在上面,会在人力驱动下缓缓上升,无需自己行走。
鱼禾没有乘车,亦没有兴师动众的驱动人力升降的坡道,他拾阶而上,抵达了中殿前。
殿门高大厚重,殿内深邃宽广。
刘歆、刘玄将大殿折腾的不轻,所以看着有些破败。
即便是吴汉早早的派人收拾了一番,依然有处处焦痕。
殿门口有近百宦官宫娥,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等着为鱼禾一行脱靴。
虽然汉代的跪礼只在祭典等重要场合,亦或者见长辈的时候才会用。
但那指的是良籍。
宦官、宫娥多是宫奴,属奴籍,所以见到了自己的主家需要跪着。
而他们的主家便是皇家。
如今王莽已死、刘玄已亡,长安落在了鱼禾手里。
鱼氏便是皇家,鱼氏也成了他们的主家。
经历了多次宫廷巨变,他们身边的许多同伴已经惨遭毒手。
他们能活到今日,实属不易。
见到了鱼禾这位新主家,他们不了解鱼禾的性子,心里充满了恐惧,在鱼禾出现的时候,他们下意识的颤抖了起来。
鱼禾就像是没看到他们似的,迈步往殿内走去。
樊崇一脸愕然,刚要出声提醒,就听马援在一侧不咸不淡的道:“陛下不喜脱靴,也不让我等脱靴。他常言,地上湿气重,赤脚站在地上久了,容易生病。”
樊崇有点蒙。
还有这个说法?
他光了半辈子脚了,也见生什么病啊?
然而马援说完这话,就不再搭理他,跟着鱼禾入了殿内。
冯异等人也紧紧的跟了上去。
一众宦官和宫娥愣在原地,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鱼禾入了殿内,稍微环视了一番。
殿内的空间很大,足足能容纳上千人,光是两人合抱的柱子就有近百根。
正是因为空间大,所以显得有些深邃、空旷。
除了从门口通往大殿深处的两排鹤颈灯外,并没有其他摆设。
大殿深处也只有一张孤零零的帝榻。
马援等人瞧着空旷的大殿有点蒙。
樊崇则一脸尴尬。
其实不光是未央宫的中殿,未央宫的前殿、后殿,一样空旷。
之所以会如此,全是赤眉的锅。
赤眉入了长安城以后,跟土匪进村了没区别。
不仅在长安城各处烧杀抢掠,在宫城里也是如此。
在他和王匡扶持刘玄上位以后,赤眉的将士们更是不客气,在宫里看上啥就搬啥。
以至于一座宫城,除了宫殿外,没剩下什么。
鱼禾也懒得去计较大殿为何空荡荡的,他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大殿深处的帝榻上稳稳坐下。
冯异、马援等人齐齐躬身。
“参见陛下!”
鱼禾点了点头,缓缓道:“如今我们北征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长安城以北、长安城以西,尚有一些疆域没有纳入到朕的治下。
新平等地亦有残敌肆虐。
三辅之地的百姓如今犹如受惊的幼兽在四处躲藏。
三辅之地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冯异、马援等人一脸肃穆,静等下文。
鱼禾继续道:“论功行赏的事情,往后放一放。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彻底荡平三辅之地的所有草寇,安抚三辅之地的百姓。让三辅之地尽快恢复生机。”
“马援?”
“臣在!”
“朕命你暂代卫将军一职,率铫期,统管长安城和宫城的防务!”
“喏!”
“冯异?”
“臣在!”
“朕命你镇军大将军,率耿舒,荡平三辅贼寇,安抚三辅百姓!”
“喏!”
“阴识?”
“臣在!”
“朕命你上军大将军,率吴汉、耿弇,征讨长安城以北、以西各地的残敌!”
“喏!”
“寇恂?”
“臣……在!”
寇恂有点不明白,鱼禾为何单独将他提出来。
鱼禾吩咐道:“由你暂代长安令,安抚长安内外百姓,让长安城尽快恢复生机。百姓当中非大奸大恶之徒,皆可既往不咎。明堂、辟雍、太学的博士、学子,非大奸大恶之徒,皆从优待之。
若是他们要复学,便准他们复学。”
寇恂没有像是冯异、马援、阴识三人一样,一口答应下此事,反而有些诚惶诚恐的道:“臣何德何能,能担任长安令之重任?”
长安令的官职不高,权力也不大。
在权贵遍布的长安城内,随便掉下来一个权贵,都能压死一个长安令。
但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长安城是鱼禾说了算,且长安城百废待兴。
鱼禾将长安城交给谁,那就是要重用谁。
等到长安安定以后,鱼禾论功行赏的时候,长安令势必会高升。
鱼禾将长安令交给吴汉的话,寇恂绝对不会说什么。
因为吴汉有夺长安城之功,他拿得起长安令的重任。
鱼禾将长安令给他,他有点虚。
鱼禾瞥了寇恂一眼,没好气的道:“你需要朕重复第二遍?”
寇恂苦着脸躬身道:“臣遵旨!”
鱼禾瞪了寇恂一眼,没有再搭理他。
寇恂不光是一个军事型人才,也是一个政治型的人才。
历史上贾复和他被誉为东汉的廉颇和蔺相如。
萧衍、朱敬则等名人赞他有萧何之能。
王夫之赞他和吴汉出能入将,入能入相。
也正是因为如此,鱼禾才将长安令的重任交给他。
虽说吴汉也能担此重任。
但吴汉在军事上的才能远比理政方面的才能要耀眼。
所以鱼禾更希望吴汉在军中发展。
寇恂刚好相反,在理政方面的才能要比军事方面的才能耀眼。
鱼禾手底下如今最缺的就是理政方面的能人,所以他想将寇恂往这方面培养培养。
在吩咐完了寇恂以后,鱼禾又看向了巴山,“你去传令,召冯英、马况、耿况、马员等人到长安城听用。
改扬州牧杨音为吏部大夫,让他也一并入长安。”
巴山瓮声瓮气的拱手,“喏!”
鱼禾吩咐完了这些,摆了摆手,“速速去办吧。顺便告诉将士们,朕会在此处设宴,待他们彻底平定了三辅,安抚了百姓,朕会宴请他们在此处大庆三日,为他们论功行赏。”
冯异、马援等人齐齐躬身。
“喏!”
鱼禾命令下达的平平淡淡,冯异等人应允的爽爽利利。
可樊崇听的是心惊肉跳。
鱼禾入驻长安城以后,第一步居然不是大宴有功将士,论功行赏,而是让他们先去决绝三辅之地剩下的收尾。
冯异等人居然对此毫无异议,甚至还有点就该这么干的意思。
这看着简简单单,却十分了不得。
当初绿林、赤眉入长安的时候,他和王匡完全不敢这么干,想都不敢这么想。
一旦他们这么干了,手底下的将校和将士们得炸锅不可。
那些将校和将士们才不在乎三辅乱不乱,他们入了长安城,就像立马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