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13章 四方云动!
鱼禾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杨音还真是够悲催的。
旧病刚好,又添新病。
完全就是流年不利的征兆。
难道是本命年?
“即使如此,那你就多歇息一二。扬州的政务,等你病好了再谈。”
鱼禾拍了拍杨音的肩头,宽慰了杨音两句,然后准备吩咐鱼蒙去取一些珍贵的草药,给杨音送到住处。
在这个时代,珍贵的草药,药铺几乎是买不到。
要么在豪强手里,要么在帝王手里。
所以在史书上,经常会看到臣子生病了以后,帝王会赐下一大批珍贵的草药。
鱼禾身在这个时代,自然得受这个时代的一些规矩约束。
草药就是一环。
他府库里囤了不少珍贵的草药。
全是阴丽华囤的。
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就算他拿珍贵的草药当饭吃,十辈子也吃不完。
所以他经常拿来赏赐给生病的人。
鱼禾刚准备开口吩咐鱼蒙,就听杨音笑着道:“不必了。臣虽然有病在身,但不影响臣处理扬州的政务。
主公称王在即,不能因为臣,耽误了大事。”
鱼禾立马准备劝解,却听杨音又道:“臣在来的路上,已经相继看过会稽郡、沛郡、陈定郡、丹阳郡各郡的状况。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定下各郡的太守。
然后着各郡太守配合从荆州、交州调遣过来郡卫,筹备各郡的郡卫。
随后就是各县县令,以及各县县卒。
待到地方上的兵马筹备齐全以后,就可以配合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剿匪、安民、抄杀不良商贩和不良大户。
抄出的田产、屋舍,一部分可以分给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一部分可以依照旧例,充作官田。”
杨音一开口就说起了扬州的政务,鱼禾也不好再矫情的劝杨音去养病。
当即,鱼禾吩咐人扶着杨音坐下,然后对杨音苦笑道:“我手下的牧民之官少之又少,能找到你这个扬州牧就已经绞尽脑汁了,更别提各郡的太守了。”
太守虽说不如州牧,可那也是一方大吏,统管一郡军政,权力及大。
扬州初定,需要派遣干吏去治理地方。
些许滥竽充数的人绝对不能用。
些许碌碌无为的人也不能用。
鱼禾手下能用的文臣又少,所以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太守人选。
杨音听到这话,沉吟了一下,道:“那就先县再郡?”
反过来来?!
鱼禾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太守的人选我都凑不齐,更别提上百的县令了。”
杨音沉吟着道:“县令凑不齐,我们可以从县尉开始啊。只要将地方上的兵马筹备起来,让各地方衙门有了自保之力,有了剿匪之力,百姓的心也能跟着安定下来。那些个小股的匪徒也不敢再肆意妄为。
至于那些大股的匪徒,可以先招降。
招降不成,就让荆州和交州的郡卫去剿灭。
如此一来,地方上的混乱可以得到一定的环节,我们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找合适的官员。”
“县尉?”
鱼禾思量了一下,看向杨音道:“你是想让此次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去地方上充任县尉、县吏?”
准确的说是征讨扬州的有功之士中的伤员。
一些轻伤员,伤势恢复以后,还可以跟着大军继续征战。
但是一些重伤员,伤好以后,也没办法跟着大军征战。
让他们去充任地方上的县尉、县吏,倒也合适。
他们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到了地方以后,组建好了县卒,立马就能派上用场。
鱼禾之前征讨完了南越和哀牢以后,也用过这一招。
效果还不错。
只是鱼禾一直想尽快让扬州安定下来,所以没有用这种自下而上的缓慢招数。
杨音认真的点头。
鱼禾瞥了一眼杨音的脸色,“也只能如此了。我会告知马援、冯异他们,让他们将手里那些有功之士交给你。
具体如何安排,你看着办。
我会让荆州、交州的郡卫配合你。”
杨音重重的点头。
此事商量完了以后,鱼禾立马吩咐人带杨音下去休息。
杨音休息了一夜,次日就主动找到鱼禾,要了相关将士的名单,亲自赶到了军营外伤员们住的地方去选人。
杨音带病上阵,鱼禾自然也不好偷懒,帮着杨音处理的一部分政务。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张休、彭三等人相继抵达石头城。
张休一到,就率领着右虎贲卫的人进入了江水,接管了江水边上所有的渡口。
彭三也带着人进入了石头城的工地。
有关于鱼禾被朝廷册封为周王的消息,随着这半个月的发酵,也传扬了出去。
天下各方势力得知此事以后,无一不惊。
他们都没想到,鱼禾占据着江水以南,在疆域上已经占据了半个江山了,居然还会臣服于王莽。
其中公孙述、绿林军的王氏兄弟、徐州的樊崇三人最慌。
他们生怕鱼禾和王莽达成了什么协议,会帮着王莽剿灭他们。
距离鱼禾最近的樊崇,立马派遣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将逢安,到石头城拜会鱼禾。
公孙述、王氏兄弟也派人打着恭贺鱼禾称王的幌子,赶到石头城打探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兄弟派遣的人,居然是刘伯升和刘秀的叔父刘良。
刘伯升和刘秀乃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一代,就只能做一个县令。
刘钦在刘秀九岁的时候就病死了,刘秀和刘伯升不得不跑去投奔叔父刘良。
刘良乃是平民,但他还是养大了刘秀和刘伯升,并且还供养他们读书习武。
可以说刘良对刘秀和刘伯升而言,名为叔父,实则就是父亲。
这位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事迹,但没有他,就没有东汉。
他才是东汉的奠基人。
樊崇的使臣逢安到石头城的时候,鱼禾正在石头城外的工地上巡视。
为了赶上鱼禾定下的称王的日子,以及大婚的日子。
新城的营造只挑选了几处比较重要的地方修筑。
其一是军营、瓮城。
其二是城墙。
其三就是鱼禾的周王宫。
十数万的俘虏们,在构筑好了石头城的下水道以后,立马就开始修筑起了瓮城、军营、城墙。
有一部分军营在城外,修筑也简单。
所以数月便拔地而起。
城墙也在十数万俘虏们的努力下,快速拔高。
待到彭三等人到的时候,已经修筑到了三尺的距离。
鱼禾巡视的时候,已经到了三尺半。
彭三一行到了以后,着重营造起了周王宫。
鱼禾对周王宫的要求不高,能囤两卫兵马,能住他们一家子人,外加一群伺候的人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议事大殿、朝拜大殿、办公场所、内库等等。
供他享受的东西很少,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有。
所以营造起来并不困难,也不耗费时间。
鱼禾正在跟彭三交代周王宫内要先建立的几处地方,鱼蒙匆匆跑到了鱼禾身边,小声的禀报,“主公,赤眉使臣逢安到了……”
逢安渡江之前,就已经派人先行一步,跟鱼禾打了一声招呼。
鱼禾吩咐张休放行以后,逢安一行才得已渡江。
所以逢安的行程,鱼禾知道。
听到鱼蒙的禀报,鱼禾并不觉得意外,他对彭三道:“议事大殿不用太大,但是朝拜大殿和阅政大殿一定要大。”
彭三沉吟着点点头,“臣明白了……”
鱼禾点点头,将图纸交给了彭三,吩咐道:“你先带着匠人们依照图纸营造,有问题再跟我商议。”
彭三应允了一声,躬身一礼,离开了。
鱼禾这才看向鱼蒙,狐疑的道:“不是先让人带他们去下榻之处歇息了吗?”
鱼蒙苦笑道:“那逢安渡江以后,迫不及待的想见您,根本不肯去下榻之处。所以臣只能过来禀报了。”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回别院……”
鱼蒙点点头,带着侍卫簇拥着鱼禾回到了石头城外的别院。
鱼禾稍微收拾了一番,让鱼蒙带逢安来见他。
逢安在鱼蒙引领下到了正堂门口,步入正堂的那一刻,鱼禾就打量起了他。
逢安是一个三旬的汉子,身形消瘦,面容略尖,留着山羊胡须,穿着青色襦衣,带着一顶远游冠,看着像是一个文士。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眉毛是朱砂色的。
这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染的。
这是赤眉的特色。
赤眉之所以叫赤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号称赤眉。
而是他们将眉毛染红了当做标志,所以被称之为赤眉。
逢安到了中堂,恭恭敬敬的向鱼禾一礼,“徐州使臣逢安,拜见周王殿下……”
逢安的姿态极低。
大概是因为跟鱼禾手下的四海货铺有生意上的往来,知道鱼禾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所以才不敢自身甚高。
鱼禾乐呵呵的笑道:“早就听闻樊首领麾下有一能人名曰逢安,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逢安起身,笑着道:“周王谬赞了。逢安之名,在您面前可不值一提。”
鱼禾摆手道:“你太谦虚了。请坐!”
逢安道谢一声,坐到了边上。
第514章 樊崇既质朴又超前的思想
鱼禾对逢安了解不深,历史上对此人也仅有寥寥数币。
但是从此人一生的所作所为看,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但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
此人的才干鱼禾不是很了解,鱼禾只知道此人历史上跟樊崇一条道走到了黑,最后被刘秀所杀。
也就是说此人是忠心耿耿的追随于樊崇,没有丝毫招揽的价值。
其才干如何,也就不重要了。
鱼禾开门见山的问道:“逢使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可是樊统领有事交代与我?”
逢安一愣,捏起胡须,苦笑了起来,“殿下说笑了,我家统领对殿下敬佩有加,时时告诫我们这些属下,说殿下乃是当世人杰,见了以后一定要恭敬有加。
殿下坐拥江水以南,占据着大半江山,我家统领不过屈居于徐州小小一地,又怎么敢交代殿下什么。”
鱼禾是在开玩笑,也是在调侃。
但逢安却不能当成玩笑和调侃听。
实在是鱼禾的实力和底蕴太雄厚了,距离赤眉又太近了。
赤眉如今虽说占据着徐州、半个兖州,但是跟鱼禾比起来,依然是小巫见大巫,自然不敢在鱼禾面前托大。
鱼禾也只是试探一下,看看逢安此人识不识趣,看看逢安背后的樊崇是不是身居高位以后,就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如今见逢安在他一番试探下,小心谨慎的样子,那就说明逢安此人很识趣,樊崇此人也不是那种身份地位抬高了以后,就得意忘形的人。
历史上赤眉能够入驻长安,此二人怕是功不可没。
毕竟,能带着一群盗墓贼,打下小半个天下,还能创立一个短暂的朝廷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逢安若是不识趣,樊崇若是一个狂妄自大的家伙。
那鱼禾就不得不怀疑,历史上赤眉之所以能杀进常安城,是他麾下的杨音、谢禄、徐宣三人的功劳。
樊崇、逢安和赤眉也就不值得他费尽心思去算计了。
鱼禾笑呵呵的问道:“刚才只是一番戏言,我和樊首领井水不犯河水,樊首领真要有事吩咐我,那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才成。”
逢安只能干笑着点头。
他还能说啥?
说樊崇即使不付出代价,也能吩咐鱼禾?
那鱼禾岂不是立马将他挂到旗杆上?
说樊崇不敢吩咐鱼禾,还要听鱼禾吩咐,那鱼禾立马顺竿爬,吩咐起赤眉了,他回去怎么向樊崇交代?
此时此刻,逢安只觉得鱼禾有那么一点点不正经。
论事就论事嘛,非要戏弄一下别人。
“逢使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鱼禾笑眯眯的盯着逢安,静等者逢安的答案。
虽然逢安的来意鱼禾已经猜倒了,但还是要问一问。
逢安听到这话,神色一正,忙道:“听闻殿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被朝廷册封为王,不日就举行封王大典。
我家首领特地备了一份贺礼,派我送来,恭贺殿下称王。”
鱼禾笑道:“樊首领厚爱了……”
逢安立马道:“应该的应该的。”
顿了一下,逢安又补充道:“除此之外,我家首领还特地让我请教一番殿下,看殿下是不是会帮助朝廷效力?
若是殿下准备帮朝廷效力的话,我家首领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逢安这话说的就很有水平。
明面上说是愿意帮鱼禾剿匪,实际上是问鱼禾会不会帮助朝廷对付他们。
一句‘愿助殿下一臂之力’,透露出了愿意为鱼禾马首是瞻的味道,无限的抬高了鱼禾,丝毫不会引起鱼禾反感。
鱼禾笑眯眯的道:“我真要是帮朝廷效力的话,赤眉当真能助我一臂之力?”
逢安脸上的神情一僵,片刻后又恢复了过来,干脆的道:“这是自然!殿下坐拥整个江水以南,手握着半个天下,麾下从众百万千万,天底下有几个人敢跟殿下为敌的。
殿下真要是帮朝廷效力,那天下间的贼寇还不顷刻间被荡平。
我赤眉为殿下所用,也是弃暗投明。”
鱼禾屈指点了点逢安,调侃道:“你啊你,话说的真是好听。就怕我真帮朝廷出力的那一刻,你们赤眉不仅不会帮我,还会跟我以死相搏。”
逢安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扬,没有言语,静等者下文。
鱼禾这话里的意思,明显是不会帮朝廷出力。
之前说帮朝廷出力的话,怕都是戏言。
鱼禾坦言道:“你们赤眉都不愿意帮朝廷出力,我又怎么可能帮朝廷出力呢。我们是反朝廷的人,投了朝廷,能有什么好下场?
或许现在能拿到一些官爵、金银、美人。
可是等到以后天下安定了,朝廷肯定会跟我们算账。
到时候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也就是铜马和五校那些蠢货看不清楚这背后的道道,才会轻易的答应朝廷的招揽。”
逢安听到鱼禾给他开始交底,立马明白了鱼禾绝对不会为朝廷所用,瞬间他脸上多了一丝笑容,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说话也没那么拘束了。
他郑重的点头道:“殿下所言甚是。那新帝是多么孤傲的一个人,四方的属国皆不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向我们这群反贼低头。
新帝招降我们,是因为大新已经彻底乱了。
新帝应付不过来,所以只能暂借我们这些反贼的力量。
但凡是明眼人,绝对不可能答应新敌的招揽。
也只有那些看不出新帝算盘的人,才会被新帝招揽。”
说到此处,逢安狐疑的盯着鱼禾道:“既然殿下不会为大新效力,为何又答应了让新帝册封殿下为王,并且还允许新帝宣示天下。”
鱼禾似笑非笑的盯着逢安道:“你真不明白?”
逢安愣了一下,大致思量了一下,明白了鱼禾为何答应了王莽的册封,“殿下是想求一个名正言顺?”
鱼禾点着头道:“这天下人,皆喜欢讲规矩。名不正、言不顺,则身难立。王莽篡汉,就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才会引起天下诸多人反对。
若是王莽效仿霍光,扶持汉帝做傀儡,自己独揽朝纲,天下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反他?”
逢安沉吟着道:“我家首领说,王莽篡汉确实名不正言不顺,但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反他,跟这也没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