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70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70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禾给阴丽华出主意。
  只要阴丽华爆出去,说是给州牧找妻室,那些五十岁寡居的妇人,保准都愿意。
  虽说她们没必要给孩子找一个便宜的爹,可这个爹如果是个封疆大吏,那就不一样了。
  嫁到了冯府,将孩子也带到冯府,改了姓,认了爹。
  冯英横竖得提携一二吧?
  不说帮孩子谋个官了,能供孩子读个书吧?
  孩子读了书,出去将‘我老子是冯英’的招牌一亮,荣华富贵还不滚滚而来。
  阴丽华听到鱼禾的话,一个劲的偷笑,“你这个主意也太损了吧。若是将冯英的身份说出去,那愿意嫁给冯英的女子能从此处排到南平亭城。
  一些五十上下,没有寡居的妇人,也会让自己变成寡居。”
  “嘿嘿……”
  鱼禾狰狞的一笑,“那我可不管,冯英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他好过。”
  阴丽华瞥了鱼禾一眼,道:“你这样就显得很昏庸。”
  鱼禾自信的笑道:“后世之人只会将此事当成美谈!”
  阴丽华一愣。
  鱼禾冲着阴丽华挤挤眼,“因为我创出了造纸术,也广兴的教化,对天下读书人都有恩。他们写我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挑好听的写。”
  阴丽华哭笑不得的道:“造纸术可不是你创出来的。你只是改良了方絮。”
  鱼禾瞪起眼,“那方絮是谁创出来的?”
  阴丽华一愣。
  鱼禾哼哼着道:“没有人知道是谁吧?那我说方絮是我祖上的人创出来的,我又再此基础上,加以改良,没人会反对吧?
  鱼禾纸变成鱼氏纸,效果也一样啊。
  天下读书人不仅得念我的恩,还得念我鱼氏的恩。”
  “滋滋滋……”
  阴丽华一脸敬佩的看着鱼禾,道:“你脸皮真厚……”
  鱼禾翻了个白眼,淡淡的道:“脸皮不厚的人,早就被人欺负死了。”
  阴丽华撇着嘴,嘟囔道:“歪理邪说!”
  鱼禾瞥了阴丽华一眼,懒得再搭理她,一门心思的割起了麦子。
  南平亭多水田,也多种稻米,所以麦子不多,冬小麦就更少。
  冯英分配给鱼禾的冬小麦只有两亩,鱼禾和阴丽华忙活了一天,终于割完了。
  傍晚的时候,让巴山将麦捆装车拉回了别院。
  鱼禾回到别院,往塌上一躺就不想起来了。
  阴丽华虽然也疲惫,但却没有鱼禾表现的这么不堪。
  阴丽华回到了别院以后,还招呼着人碾麦子。
  一夜无话。
  次日。
  鱼禾在一阵阵号子声中起身,出门一看,就看到了一堆又一堆混着麦皮的麦子。
  巴山扛着一柄木锹,迎着风,在扬麦。
  清风会带走麦皮,留下粒粒饱满的麦子。
  这法子是鱼禾以前在益州郡传给百姓的。
  如今鱼禾治下的大部分地方,都用起了这法子。
  鱼禾伸了个懒腰,准备去洗漱。
  阴丽华用粗布包裹着头发,急匆匆的出现在了鱼禾面前。
  “主公,有人求见。”
  鱼禾狐疑的道:“谁会在这个时候跑来见我?”
  阴丽华坦言道:“是南郡的几个豪族。”
  鱼禾一愣,惊讶的道:“是曹真、刘谋、申屠义他们?”
  阴丽华点点头,又摇摇头,“只有曹真和申屠义,不见刘谋。”
  鱼禾若有所思的道:“他们怎么会知道我在南平亭,又为何会主动找上门。我记得平夷被朝廷攻破以后,他们就逃回了南郡,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跟我联系。
  哪怕我让四海镖行的人去找他们,他们也避而不见。”
  阴丽华直言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我听下面的人说,他们的状态不是很好。”
  鱼禾思量了一下,“那就见一见吧。再怎么说,我在平夷郡讨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帮过我。你们兄妹,也是他们帮我引荐的。
  你们兄妹如今飞黄腾达了,他们对你们也有引荐之恩啊。”
  阴丽华听到这话,气的直翻白眼。
  什么叫我们兄妹如今飞黄腾达了?
  我们兄妹是给你打工的。
  我们飞黄腾达了,那你岂不是已经上天了?
  “让人带他们到别院内的正堂里候着。”
  鱼禾吩咐了一声。
  阴丽华立马下去吩咐。
  没过多久以后,鱼禾就在别院内的正堂里见到了两位久违的故人。
  “曹真!申屠义!参见大王!”
  曹真和申屠义的状态确实不好,衣着倒还体面,可面色很苍白,看着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鱼禾笑着上前,扶起了准备下拜的曹真和申屠义,“我们是就识,不用如此客套。我也不是什么山大王,不需要别人给我下跪表示臣服。”
  曹真和申屠义又惶恐又感激。
  鱼禾请二人坐下,笑问道:“你们怎么会来南平亭,又从何处得知我在南平亭?”
  刚刚坐下的曹真和申屠义听到这话,猛然起身。
  曹真诚惶诚恐的道:“我们并非有意打听大王的行迹,而是为了活命,不得已而为之。”
  申屠义急忙附和道:“对对对,此前种种,有什么愧对大王的地方,还望大王海涵。大王若是需要钱财,我们两家都可以出。”
  鱼禾哭笑不得,摆摆手让两个人重新坐下,“我并没有问罪的意思。此前你们避而不见,也只是为了自保。
  你们并没有出卖我,所以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仇怨。
  你们也不需要在我面前诚惶诚恐。”
  “是是是……”
  曹真和申屠义急忙应着。
  但他们的样子,依然诚惶诚恐的。
  鱼禾心里苦笑,却也无可奈何。
  今时不比往日,今日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和曹真、申屠义平起平坐的一城之主了。
  而是一个坐拥十数万兵马,两州半领地,上千万臣民的西南霸主。
  即便是他不计较身份上的差距,愿意跟曹真和申屠义像以前一样相处,曹真和申屠义也不敢。
  这也是为何帝王们总是喜欢称呼自己为孤家寡人的缘故。
  因为曲高和寡,地位高到了无人敢比肩,无人敢平等应声的地步。
  鱼禾不好在此事上计较,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你们在南郡过的好好的,怎么会跑到桂阳郡来?”
  曹真、申屠义一脸苦涩。
  二人对视了一眼。
  曹真率先开口,“不敢期满大王,我们此前在南郡确实过的好好的。可是自从公孙述率军杀进南郡以后,我们的日子就过的生不如死。
  他逼迫我们跟他一起造反,还让我们拿出一半的家财给他当军饷。
  甚至还让我们将族中的青壮子弟和私属全部交给他,由他编成兵马。
  我们不从,他就造谣害人,蛊惑百姓们攻破我们的宅院,烧杀抢掠。
  绿林军到了以后更凶,他们要我们的钱,要我们的粮,却不管我们的死活,将我们当成流民四处驱赶。
  除非加入他们,不然我们在他们手里根本活不下去。”
  鱼禾听到此处,心里暗叹,公孙述和王氏兄弟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后世将绿林好汉传成了侠义之士的代表,却不知道绿林好汉里,也没多少好人。
  曹真继续说道:“那绿林军和公孙述的人,先后闯进了刘氏,问刘氏要钱、要粮、要人,最后还要刘氏拿出粮食,以绿林军的名义救济百姓。
  刘谋兄弟不从,当晚就被一伙乱民攻破了宅院,生生的咬死在了宅院当中。
  我们怕步刘谋兄弟后尘,所以带着家财和族人,往北逃去,准备逃去常安城。
  可常安城的道路,已经被他们封锁。
  我们逃了一半,就被他们堵在了路上。
  若不是遇到了一个叫张昂的将军,向他献出了一大半家财,我们根本逃不出来。
  我们也是听张将军说,您如今已经坐拥荆州四郡,成了荆州四郡之主,所以特地赶来投奔。”
  “张昂?!”
  鱼禾听到这个名字,略微愣了一下。
  这厮可是个贪得无厌的主儿。
  真要是他撞见了曹真等人,不将曹真等人榨干,绝对不会罢休。
  他会这么好心只拿曹真等人一大半家财,还给曹真等人指明生路?
  鱼禾有点不信。
  “对,就是绿林军三将军张昂。也有人叫他三首领。”
  曹真认真的说着。
  鱼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道:“你们没跟他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曹真和申屠义皆是一愣。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大致明白了鱼禾话里的意思。
  曹真保证道:“我等绝对没有跟张昂提及大王的旧事,也没有说我等跟大王认识。”


第444章 人心的贪婪
  “那就好……”
  鱼禾点点头,笑道:“你们既然找上门了,我们又是旧相识,你们有难,我岂有不帮之理。我治下可不仅仅只有荆州四郡,还有一整个交州和半个益州。
  这些地方你们随便挑,我会吩咐下面的官员给你们配发宅院和耕地。”
  曹真和申屠义听到这话,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鱼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厉害,鱼禾也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念及旧情,更大方。
  惊的是,鱼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厉害。
  他们清楚的记得,数载之前,鱼禾还只是一个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跟他们合作的少年。
  如今他们落难,鱼禾却成了一方霸主。
  而且还是帝下第一霸主。
  如今天下诸多势力,新帝王莽地盘和人口最多,其次就是鱼禾。
  说鱼禾是帝下第一霸主,刚刚合适。
  短短数载,一个青葱少年,凭借着自己的能耐,变成了一方霸主。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多……多谢大王!”
  “多谢大王!”
  曹真和申屠义惊喜之余,急忙道谢。
  鱼禾笑道:“不必客气,说说吧。你们想去何处。”
  “这……”
  曹真和申屠义陷入到了为难的境地。
  鱼禾给他们提供的选择太多,他们一时半刻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选。
  二人思量了良久,申屠义还在思量,曹真却似乎已经思量出了头绪,他率先开口,“大王让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我相信大王不会亏带我们。”
  申屠义一愣,看向了曹真,见曹真一脸认真的盯着鱼禾,立马明白了曹真的心思。
  鱼禾让他们选,那是客气,但他们不能真不客气。
  当即,申屠义也正色道:“我们听大王的……”
  鱼禾哭笑不得的道:“我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曹真和申屠义起身,齐齐向鱼禾施礼,一脸庄重的样子。
  他们没有说话,但他们的心思鱼禾明白了。
  这是将选择权交给了鱼禾。
  鱼禾感叹道:“罢了罢了,你们就去南海郡吧。”
  曹真、申屠义浑身一僵,脸色微微一变。
  南海郡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据说有飓风、大水、人迹罕至、千里无人烟,根本不适合生存。
  但鱼禾既然已经开口了,他们就没办法拒绝。
  曹真、申屠义硬着头皮齐齐道谢。
  鱼禾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忍不住提点道:“南海郡可不像是北方传言中那么贫瘠。你们若是能在南海郡站稳脚跟,就生意一道上,强爷胜祖也不在话下。”
  曹真、申屠义脸上挤出了一丝笑意,嘴里一个劲的说着‘我们明白,我们明白’。
  但他们显然不明白。
  阴丽华有点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声道:“别的我不方便多说,我就跟你们说说海运吧。主公吩咐人在沿海的地方建立造船厂,并且成立了两支船队,目前两支船队已经能沿海而上,通行于徐州、青州、幽州等地了。
  交州的一些独有的货物,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在三州的集市上了。
  用海船运送货物,速度确实不高,但成本极低,且无人滋扰。
  你们家里都有各种生意,你们也精通做生意,你们应该明白这里面的含义。”
  曹真和申屠义双眼微微一亮,曹真急忙道:“你是说,大王在海上开辟了一条通商的道路?”
  阴丽华点着头道:“不仅如此,大王还拿出了煮盐的法子,教人用海水煮盐。第三批海盐,前些日子刚从日南郡运往幽州。
  目前交州有两处煮盐的地方,一处在日南、一处就在南海郡。”
  “用海水煮的盐?那不就是徐州和青州豪强们掌控的卤盐吗?”
  曹真和申屠义的双眼彻底亮了,申屠义忍不住大叫。
  阴丽华笑着点点头,“现在你们明白主公的苦心了吧?”
  曹真和申屠义猛点头。
  自从桑弘羊提出盐铁官营以后,盐铁的买卖就彻底被朝廷掌控。
  天下的百姓也逐渐的习惯了这一点。
  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利润,曹真和申屠义也清楚。
  鱼禾如今让他们去住在盐场所在的位置,那就等于是让他们住在金山边上。
  鱼禾如此大方,反而弄的曹真和申屠义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刚才就差点错怪鱼禾了。
  曹真拉着申屠义赶忙向鱼禾赔罪。
  “我等误会了大王,还请大王勿怪!”
  鱼禾笑着道:“没关系。你们也别觉得南海郡有盐场,你们就有利可图,盐铁可是官营。”
  曹真忙道:“我知道,我知道……”
  盐铁官营那是共识,但住在盐场边上的人能穷?
  盐场里稍微流出来一丁点东西,就足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况且,阴丽华说,鱼禾建立了两支船队,两处盐场。
  那么很有可能两处都是相对应的。
  也就是说,两支船队,一支在日南郡,一支在南海郡。
  有能在海上通行的船队,能通向到徐、青、幽三州,那他们也可以借着船队做其他生意。
  西南的一些货物运送到北方、运送到东南,那可都是暴利。
  “我看两位神情疲惫,怕是近些日子为了赶路没有好好歇息。如今到了我的地头,我也许诺了两位安身立命的地方,两位可以下去好好歇息了。”
  鱼禾笑着说。
  鱼禾这话有逐客的意思,曹真和申屠义如今寄人篱下,自然不敢忤逆鱼禾的心思。
  “对对对,确实没好好歇息。”
  “巴山,跟两位回去,让南平亭县令安排两位的起居。”
  “……”
  巴山应允了一声,领着激动不已的曹真和申屠义出了正堂。
  阴丽华看向鱼禾道:“你对他们是不是太大方了?”
  鱼禾笑问道:“大方吗?何以见得?”
  阴丽华急忙道:“那可是盐场所在的地方,你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给他们了?”
  鱼禾好笑的道:“邓让将南海郡折腾的不轻,如今南海郡人烟稀少,用千里无人烟形容也不为过。
  王堂虽然借助杨音之手,在南海郡建立了盐场,可南海郡没多少人,根本就产不出多少盐。
  王堂调集了一些人过去,依然没有太大的建树。
  王堂明显不会管理生意,也不会做生意。
  让曹真和申屠义两个懂生意的人去帮帮忙,刚刚好。”
  王堂连一桩垄断的生意也做不起来,也是个人才啊。
  若不是王堂在吏治方面有些能耐,鱼禾都想让杨音接替他交州牧的位置。
  阴丽华撇着嘴道:“你想借鸡生蛋,就不怕倒是鸡占着地,不挪窝?”
  鱼禾失笑道:“由得了他们?再者说,我又不会将盐当成一个牟利的生意去做。把盐当成生意做,从百姓身上牟利,跟剥削百姓没区别。
  等到日南和南海两郡的盐场稳定以后,我还会在合浦、九真开设盐场。
  以后若是能兵进扬州、徐州等地,我也会分别开设盐场。”
  阴丽华一愣,急忙道:“你这是要打压盐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