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63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63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丽华卖冰块不到一个月,就捞了二十万贯?
  阴丽华还说没卖出去多少?
  这是人话吗?
  阴丽华甜甜的一笑,轻声细语的道:“也就二十万贯,不算太多。”
  鱼禾急忙追问,“蔗糖和椰油呢?”
  阴丽华笑着道:“卖了十五万贯。”
  鱼禾眉头微微一挑,一脸古怪的看着阴丽华。
  阴丽华又轻描淡写的补充了一句,“但是定钱收了足足三十六万贯。”
  阴丽华美眸瞥着鱼禾,笑眯眯的又道:“咱们目前用的甘蔗和椰果,全是从山野中采摘的,产量太少,做出了蔗糖和椰油也太少。
  所以根本不购买。
  只能先拿定钱,等有货了再出货。”
  鱼禾有点惊讶,随口道:“眼下正值乱世,生意应该不好做吧?”
  阴丽华轻声笑道:“那你可说错了,就是因为乱世,生意才更好做。”
  鱼禾仔细一想,是这个理。
  发国难财是富的最快的途径。
  历朝历代末期,都有那么一帮子人在大发国难财,甚至不惜抛弃通番卖国。
  阴丽华倒也不算是发国难财,她出售的东西,穷苦人家可买不起,都是豪强大户在买。
  豪强大户们纸醉金迷、及时行乐,他们的钱就应该狠狠的赚。
  “你跟我说说,冰块是怎么卖到二十万贯钱的。”
  “咱们在天下各郡皆有人手,冰块卖到了天下各郡豪强手里,赚二十万贯不是应该的吗?天下豪强数以万计,每人出二十贯钱算多吗?”
  阴丽华狐疑的看着鱼禾问。
  鱼禾张了张嘴,有点说不出话。
  阴丽华的话,让他想起了后世一个十分流行的话,那就是全国人民每人给我一块钱,那我就是亿万富翁。
  冰块在一郡一县出售,确实赚不了几个钱,但是辐射到整个大新,那即便是一斤卖一文钱,那也能狠狠的赚一笔。
  这叫薄利多销。
  而冰块的价格可不止一文钱,销售面也广,出货量也高。
  赚二十万贯,那是应该的。
  “你嫌多吗?我都觉得赚少了。要是我们早一个月出售冰块,我就能想办法在常安城举行一场夏日斗冰的盛会,那冰块的价格一下子能高出一大截,我们能赚更多。”
  阴丽华漫不经心的说着,但她微微勾起了嘴角,出卖了她内心的想法。
  阴丽华有点小傲娇。
  瞧着阴丽华那张清秀了脸,再配上一丢丢傲娇的神情,还蛮可爱的嘛。
  “咳咳……”
  就在鱼禾心里嘀咕阴丽华挺可爱的时候,屋舍门口响起了两声咳嗽声。
  鱼禾和阴丽华循声望去。
  就看到鱼父站在门口,眯着眼笑嘻嘻的,像是个弥勒佛。
  “阿耶?”
  “那个……我有事找巴山,你们继续。”
  鱼父说完这话,立马掉头离开了屋舍前。
  自从阴丽华到了南平亭以后,鱼父每次碰见鱼禾和阴丽华在一起,就会主动离开。
  鱼禾见鱼父走了,狐疑的道:“奇奇怪怪的,也不知道在搞什么……”
  阴丽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没说话,只是拿起了随身带的小酒囊,抿了一口果酒。
  酒囊是用食铁兽皮制成的。
  食铁兽是大娄山里的蛮人送的。
  张休此前在巴郡讨蛮,杀性太大,将大娄山里的蛮人给吓怕了。
  蛮人们除了向张休俯首以外,四时还会向张休献上一些贡礼。
  大娄山里有几支蛮人是九黎后裔,信奉蚩尤。
  他们觉得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那张休张大魔王也理应以食铁兽当坐骑,就送给了张休两只食铁兽。
  蛮人不懂礼数,也不知山外的情况,错把张休当大佬。
  却不知道张休背后还有一个大佬。
  蛮人以上贡的名义给张休送礼,张休哪敢享用,立马派人送到了鱼禾处。
  押送蛮人贡礼的兵卒,不知道食铁兽是吃竹子的,就拿破铜烂铁给食铁兽吃。
  以至于食铁兽送到鱼禾面前的时候,最小的那一只已经饿死了。
  阴丽华刚巧撞见此事,就将那只小的讨要了回去,去了皮,用皮做了一个小巧的酒囊。
  由用蜀锦做了个酒囊套子,上面还绣着两朵小花。
  看着挺扎眼的。
  “果酒喝多了也会嘴,姑娘家家的还是少喝酒好。”
  鱼禾嗅到了酒味,忍不住出声。
  阴丽华瞥了鱼禾一眼,没搭理他。
  若不是某人经常拿沾着口水的冰壶请她喝冰饮,她何至于弄个小酒囊随身带着。
  眼下已经入秋,不适合再喝冰饮,浊酒的味道又不太好,偶尔抿一两口果酒,刚刚好。


第432章 兴兵!
  鱼禾见阴丽华只是笑眯眯的抿着酒不答话,有点尴尬。
  “药材那边准备的如何?”
  鱼禾转移话题。
  阴丽华放下了小酒囊,浅笑着道:“药材没什么好担心的,这西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药材,大山里全是。我让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的人张贴了一些药材的图谱,出钱财收购。
  山里的蛮人和山外的百姓,看过图谱以后,都进山去采药去了。
  目前收购的药材,除了能满足绿林军所需的外,还有部分盈余。
  就是蛮人和百姓们采的药有些破损,也不会炮制,卖相不太好。
  想来绿林军也不会计较。”
  鱼禾缓缓点头,“既然药材已经准备妥当,那就尽快送到江夏渡,跟绿林军做一个交割。”
  阴丽华‘嗯’了一声,道:“此事我已经交给漕少游去做了。”
  鱼禾意外的道:“你居然能指示动漕少游?”
  阴丽华笑吟吟的道:“以你的名义……”
  鱼禾一脸无语。
  好家伙,都会狐假虎威了,谁给你的胆子?!
  “我们如今有钱有粮,椰油和甘蔗每日也有进项。待到跟绿林军做完了交割,各地的郡卫和县卒筹建妥当,就可以发起对哀牢国和南越国的征伐了。”
  鱼禾答应了庄顷和亡承要征讨哀牢和南越,自然不能食言。
  如今外部无战事,内部的事务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周遭的潜在敌人都在各自发展各自的,没人会找麻烦。
  刚好可以征讨哀牢和南越。
  阴丽华迟疑,道:“征讨哀牢、南越,对我们并无益处……”
  鱼禾微微坐直,抱着酒壶抿了一口白开水,感叹道:“我很早之前就答应亡承和庄顷了,不能食言而肥。
  况且我们同为盟友,他们为我付出良多,我不能过河拆桥,更不能让他们心寒。
  反正征讨南越和哀牢的主力是亡氏和庄氏,我们需要拿出的兵马不用太多。
  我们顶多支应一些粮草、出点计谋。”
  阴丽华浅笑道:“你倒是讲义气,就怕人家坐大以后,对你不客气。”
  阴丽华这是在提醒鱼禾,别养虎为患。
  心是狠了一些,却是在维护鱼禾的利益。
  鱼禾倒也不反感,哈哈一笑,“那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能耐。”
  鱼禾的话里充满了自信,阴丽华听着很舒服。
  “那你准备派遣那一支兵马入哀牢和南越……”
  “南山和北山两支兵马不能动,左右虎贲卫和西山军要盯着北边的绿林军和东边的扬州,也不能动。
  能动的就只有我少母率领的东山军了。
  东山军里大部分人是益州郡人,熟悉在山林里作战,让他们去征讨南越和哀牢,应该不会吃亏。
  不过仅仅派遣东山军的话,略微有些单薄。
  回头我会让谢禄和杨音说服占人出兵帮忙,再让蛮人部也派遣出五千青壮去参战。
  三部兵马加起来应该有两万人。
  再加上庄氏藤甲和句町武戈,应该够了。”
  鱼禾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阴丽华又问,“何人为将?”
  鱼禾有些迟疑。
  依照鱼禾的心思,征讨南越和哀牢,最合适的人选肯定是马援。
  历史上,马援不仅在西域那种匈奴人纵横的地方混的风生水起,在西南也是连战连捷。
  足可见马援的适应能力极强,作战能力也很强。
  南越、哀牢的地形复杂,气候、气温也复杂,还有无数蛇虫鼠蚁。
  马援应对起来,应该会从容一些。
  王奋虽然能打,但他一直在益州郡等地盘桓,并没有去过南越、哀牢,不熟悉两国的地形。
  鱼禾怕王奋的适应能力不够,会栽在两国复杂的地形上。
  但马援如今留在徐州,守在马余身边,一动也不愿意动。
  马余明明病入膏肓,依照历史上的进程,早就埋进土里了,可是马援出现在马余身边以后,马余居然奇迹般的好了许多。
  如今虽然依旧是病入膏肓,但勉强能下床走动了。
  有好转的迹象。
  但马余依然不能长途奔波。
  所以鱼禾只能让马援留在马余身边。
  “先让王奋为将,蒙庄和亡眠为先锋。”
  “王奋将军倒是能征善战,此战应该能大有作为。”
  阴丽华点点头。
  阴丽华不知道鱼禾的心思,听到鱼禾依然用王奋为将,就知道此战应该有几分胜算。
  王奋从正式领兵到如今,几乎没有败过。
  所以阴丽华对王奋有信心。
  “说起来,庄氏倒也是好运气,居然能招揽到王奋这种能征善战的人。”
  阴丽华一脸感慨的说。
  鱼禾点着头表示赞同。
  庄氏确实好运气,有王奋这种门客。
  若是没有王奋,就庄顷那点能耐,根本不可能跟他和亡承合作,更不可能跟亡承共分哀牢和南越。
  他讲情义,不会动庄氏。
  可亡承未必跟庄氏讲情义。
  ……
  往后的一段日子,鱼禾和阴丽华一直忙着安置绿林军交割的俘虏、兵甲。拿到了兵甲以后,鱼禾又盯着各郡县的郡卫和县卒的筹备问题。
  冯英、王堂等人执行力很快。
  各郡县的郡卫和县卒的架子很快就搭起来了。
  兵甲一到,立马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兵卒。
  不过考虑到交州和荆州四郡是初定,一些人心还没有归附,为了避免出什么意外。
  冯英和王堂等人只给郡卫和县卒发了一身普通的皂衣和兵刃。
  皮甲、布甲,以及一些弓弩,并没有配发。
  待到一切忙活完,已经到了深秋。
  在此期间,鱼禾治理的疆域外,也发生了一些大事。
  王莽在禁足了国师公刘秀以后,并没有放过隈嚣,派人去了陇西追索隈嚣。
  但是没待到人。
  蜀中的公孙述在失去了隈嚣这个强敌以后,立马联合了白羌的羌人,杀进了广汉。
  广汉告破,王寻和王邑被迫退守汉中。
  公孙述的疆土一下子扩展了一郡,还特地让人给鱼禾送了一份谢礼。
  王寻和王邑在益州吃了大亏,王匡和甄邯在冀州的战事也不理想。
  许是杀的人多了,也许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缘故。
  冀州的百姓在经历了河水泛滥,以及数次地龙翻身以后,生出了瘟疫。
  瘟疫一出,绵延十多县。
  王匡和甄邯不得不率兵退守京畿重地。
  王莽一看这情况,暂时放弃了继续征讨冀州,转而派遣王匡和甄邯征讨扬州叛逆。
  虽说南阳郡的绿林军,冀州的铜马、五楼等起义军,对常安城的威胁很大,但王莽还是暂时放下了他们,着重对付扬州的叛逆。
  因为扬州一个州的大尹集体造反,对王莽的打击很大,也影响了王莽的威严,所以王莽必须下狠手教训。
  王莽下旨,让临近扬州的徐州、衮州、豫州三州,征三十万青壮,会同王匡和甄邯率领了几支常安城的南军精锐,一起征讨扬州。
  在兵制上,大新继承了一部分前汉的兵制。
  京畿重地的兵马,分南北两军,以及一部分常安城守卫军。
  北军又称屯兵,是朝廷对外征战的精锐。
  分别屯驻在常安城各处。
  王寻、王邑率领的长水、屯骑等精兵,就属于北军。
  南军又称卫士,是守卫皇城的精兵。
  通常把守在皇城四处。
  一般来讲,不会外出征战。
  但王莽觉得他们能被选做皇城守卫,肯定很厉害。
  于是王莽将守卫常安城的城门校尉的兵马调到了皇城,接替了南军卫士的工作,将他们派出去征讨不臣。
  为了怕力度不够,王莽还特地将他亲卫队中的羽林骑也派了出去,只留下了执金吾率领的缇骑保护自己。
  王莽这也是骚操作,但常安城内愣是没人敢吭声。
  但地方上的人却不惯着王莽。
  徐州、衮州两地的百姓,一听朝廷要征召他们去攻打扬州,还要自备钱粮,一下子就恼了。
  他们本就被朝廷上下折腾的吃不饱睡不好,如今还要自备钱粮去帮朝廷卖命,他们能答应?
  琅琊人樊崇,在城阳国(莒县)聚集了一百多人,举起了反旗,当天就攻破了县衙,声势浩大。
  乡里不堪重负的百姓纷纷来投。
  短短半个月,人数就突破到了一万。
  樊崇率军转战泰山,多次击溃前来剿灭他们的地方兵马,手里的人马也越聚越多。
  在樊崇的影响下,琅琊人逢安在东莞城起兵响应,聚拢了上万人。
  深秋的时候跟樊崇合兵一处,共举樊崇为帅,号赤眉。
  为了分辨敌我,为了宣扬气势,一群人还将眉毛给染红了(此处是史实,勿喷),彻底坐实了赤眉的名号。
  王莽得知此事以后,不得不临时征召了一个名叫田况的家伙为将,率领五万兵马前去剿灭赤眉。
  而随着赤眉起兵,王莽的江山是真的乱成一锅粥了。
  但这一切,都跟鱼禾无关。
  北方乱成一锅粥了,南方却很和谐。
  偌大的江水以南,一大半都是鱼禾的疆土,实力最强的也是鱼禾。
  只要鱼禾不去找别人麻烦,整个江水以南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鱼禾不会在这种时候打破江水以南短暂的安定,所以他将目光放在了域外的南越和哀牢。
  南平亭的别院里。
  鱼禾在阅览了扬州传来的文书,确认了扬州几个郡大尹正在积极筹备抵抗朝廷征讨,无暇顾及他的时候,幽幽的对站在边上的鱼蒙道:“去给亡承和庄顷传信,让他们准备准备,该对南越和哀牢用兵了。
  此次征讨南越和哀牢,以王奋为将,蒙庄和亡眠为先锋。东山军暂交由杨音统领,会同占人兵,一同前往南越和哀牢。”


第433章 利益分配
  “喏!”
  鱼蒙躬身一礼,退出了屋舍。
  随后通过亭驿,将鱼禾的信传给了亡承和庄顷。
  自从郡卫和县卒筹建以后,各地的亭驿已经恢复了运转,像是益州郡、交趾三郡这些以前亭驿稀少的地方,如今也增加了亭驿。
  就是道路有些不畅,亭驿和亭驿之间传信,耗费的时间较长。
  但比以前好了许多。
  鱼禾的歆传到了亡承和庄顷手里的时候,二人大喜过望,立马派遣了人到南平亭跟鱼禾亲自商量。
  亡承身子多有不变,不好长途奔波,所以请了亡洢出面,还让亡洢带上了自己的傻儿子亡波。
  庄顷一看亡承请了亡洢,他也请了庄乔出面,还让庄乔带上了自己的闺女庄敏。
  亡洢带着亡波和庄敏从益州郡起程。
  庄乔在歇下了东山军主将的职位以后,马不停蹄的从交州赶往了南平亭。
  入冬的时候,四个人抵达了南平亭。
  庄乔和亡洢带着庄敏和亡波到军营里拜会了鱼父以后,才赶到别院的屋舍内见鱼禾。
  一家人见面,商量的却是利益上的问题,难免有些尴尬,还要有阴丽华从旁作陪。
  “庄夫人、亡夫人,请上座……”
  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