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59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59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丽华美眸一眨,“盈余倒是有一些,但养活不了太多人……”
  阴丽华帮鱼禾做事快满一年了,多少也了解一些鱼禾的性子。
  鱼禾开口问盈余,必然是要用。
  虽然不知道鱼禾要作什么,但她还是提醒了一下。
  “二十万人,养得起吗?”
  “二十万人?”
  阴丽华愣了一下,狐疑的盯着鱼禾,“您又要征讨何处?”
  鱼禾直言道:“跟战事无关,是有人送了二十万人上门。”
  阴丽华双眸微微一亮,“这可是好事啊,就算养不起,那也得想办法养。”
  阴丽华也清楚,鱼禾手底下如今是地广人稀。
  有人口输入,绝对是一桩好事。


第425章 阴丽华的生意头脑
  鱼禾失笑道:“也不用强求,真要养不起,那就再想想法子。”
  说话间,鱼禾见阴丽华脖颈上有一层细细的香汗,下意识将手里装满冰甘蔗汁的酒壶递了过去。
  阴丽华见到酒壶,微微一愣。
  鱼禾察觉到了有些不妥,准备收回手。
  阴丽华却甜甜的一笑,拿过了酒壶,也没计较鱼禾是否用过,捧着酒壶美美的灌了一口。
  冰凉的甘蔗汁,从口中灌入腹腔,凉意瞬间传遍阴丽华全身。
  阴丽华舒服的眯起眼,双眼弯成了月牙儿。
  感受着嘴里冰冰凉凉的甜意,阴丽华语气甜软的道:“这酷暑难耐的时候,能喝一壶冰甘蔗汁……真好……”
  阴丽华双眸往鱼禾身上一瞥,似笑非笑,“你还没有称朝建制,就开始劳民伤财,为自己取冰享用了。
  等你称朝建制的以后,还不得筑鹿台、挖酒池肉林?”
  鱼禾目光从阴丽华手里的酒壶上收回来,心里有点怪怪的,干咳两声,板起脸,理直气壮的道:“不行吗?”
  “行行行,你手底下上千万百姓,生死皆在你一念之间,你别说让他们筑鹿台、挖酒池了,就是让他们帮你筑一座阿房宫,那也是应该的。”
  阴丽华调侃的说着,双眼眨了眨,又哀叹道:“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就可怜了。不仅得为你四处奔波,还得帮你抗下祸国殃民的名头。
  后人著史,说不定还会将我们划到奸邪之列。”
  鱼禾突然发现,阴丽华皮了不少。
  也不知道是真性情,还是别人给惯的。
  也不知道谁将一个知书达理的豪门千金,惯成了这副模样。
  在他这个上司面前,一点儿规矩也没有,还敢调侃他?!
  “行了行了,就别装可怜了。我还没昏庸到劳民伤财跑到千里之外去取冰的地步。冰是自己做的,法子很简单,花费也不高。
  回头我让巴山将手艺传给你,你自己回去制冰玩。”
  鱼禾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阴丽华一惊,一脸欣喜的问,“冰是自己制的?”
  鱼禾点了一下头。
  阴丽华欣喜若狂,“那岂不是说,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拿出一冰冰饮?亦或者一大块冰?”
  鱼禾愣了一下,立马猜倒,阴丽华应该是想拿冰做文章,急忙道:“这东西对我们而言,造价不高,对寻常百姓而言,造价可不低。
  你要拿它做生意,可没多少市场。”
  市场这个词,阴丽华不太能够理解,但大致的意思,她听明白了。
  阴丽华笑吟吟的道:“寻常百姓可没资格在夏日享用冰。我也没想过将它卖给百姓。”
  鱼禾瞪了一下眼,谁说寻常百姓没资格在夏日享用冰了?
  在后世,寻常百姓都不稀罕用!
  “先将制冰的法子传给各地四海镖行的人,然后让他们拿着冰去各地豪门大户中售卖。五斤粮食换一斤冰,应该没人能拒绝。
  粮食从各地运到荆州,远的得耗费五六成,近的也得耗费两三成。
  有点不太划算。
  可以让远处的人将粮食换成钱,再拿到近处购粮。
  如今天下大乱,离我们近的,有粮的,只有扬州和徐州。
  你刚刚和扬州交恶,扬州的四海镖行也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所以得从徐州入手。
  徐州虽然也有叛乱,但徐州的豪强手里还要粮食。
  只要我们出的起价,那些豪强肯定愿意给我们粮。
  沿海运而下,慢是慢了一些,但耗费应该会大大减少。
  省着点吃,应该能养得起二十万人。”
  阴丽华絮絮叨叨的嘀咕了起来,一会儿时间,已经想出了一套将冰变成粮的法子,并且连如何运到荆州都已经想的七七八八了。
  全然没有在乎鱼禾的反应。
  鱼禾见阴丽华心思已经投入到了做生意里面,便懒得在跟她计较寻常百姓能不能享用冰的问题。
  鱼禾顺着阴丽华的想法,提醒道:“夏日制冰,并不困难。制冰的法子比做蔗糖和椰油还简单,一点就透。
  一旦通过四海镖行传扬出去,很快就会被天底下所有人知晓。
  所以你想借着制冰的法子牟利,很困难。”
  阴丽华错愕,“我只想拔得头筹,可没想过借着制冰的法子长期牟利,你也不是一直得为二三十万人的口粮发愁。
  所以制冰的法子会不会传出去,根本无关紧要。
  我们只是在借着这个法子筹措二十万人需要的粮食。”
  鱼禾一愣,失笑道:“也是,是我想的太多了。”
  “此事宜早不宜迟,得速速操办起来。等到夏日过去了,那就没办法做了。”
  阴丽华着急忙慌的起身,丢下一句话,往门外跑去。
  “我去找巴山学习制冰之法。”
  鱼禾往着阴丽华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的摇摇头。
  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丫头了。
  性子变皮了,可一遇到正事,立马就变回了那个精明能干的豪门千金的样子。
  阴丽华要借着制冰去为二十万人谋取口粮,能不能成,鱼禾说不准。
  不过阴丽华准备走高端路线,去找那些豪强大户兜售冰块,应该能收获一些粮食。
  天下乱了。
  百姓们不种田了,全跑去造反了。
  但不代表这天下就没有粮了。
  豪强大户手里有不少存粮。
  一些顶级豪强族里存的粮食,恐怕够一郡百姓吃好几年的。
  有人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张,但这是事实。
  从王莽成为西汉的安汉公,一直到刘秀彻底平定天下,前后乱了近半个世纪。
  刘秀起兵称铜马的时候,冀州、幽州、衮州等地早就乱了十数载了,反贼的数量也飙升到数百万了。
  但还是有豪强能拿出粮食支持刘秀。
  刘秀也是馋人家手里的兵马、粮食,才抛弃了阴丽华这个原配,娶了郭圣通那个顶级豪门的千金。
  虽说后来刘秀将阴丽华接回去了,可郭圣通却已经取代了阴丽华,成了刘秀的正室。
  在这炎炎夏日,阴丽华用一斤冰块找豪强换五斤粮食,应该会有不少人换。
  若是再整一些噱头,说不定换的更多。
  比如在某些气息奢靡的地方,举办个什么斗冰大赛之类的。
  一定能吸引无数豪强拿粮食换冰。
  古人虽然讲究什么才不露富,但同样也喜欢斗富。
  最出名的就是石崇和王恺。
  石崇和王恺都是西晋时期的巨豪,两个人没事就争夺富豪排行榜第一。
  石崇比王恺略胜一筹。
  即便王恺的外甥是皇帝,经常拿皇宫里的宝贝帮王恺撑门面,王恺依然干不过石崇。
  石崇稳居富豪排行榜第一人。
  而石崇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将人家拿出来在他面前炫耀的宝贝给砸了,然后配给人家一个更宝贝的。
  新汉两朝的风气虽然没有这么夸张。
  但也不弱。
  豪强之间为了争排位、争面子,纨绔之间为了炫家底、炫富贵,经常斗。
  漕少游曾经跟鱼禾讲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常安城里的纨裤子们喜欢上了斗水。
  对,你没看错,就是斗水。
  有纨裤子弟取一份名人家里的井水,说我这水比其他井里的水好,又甘又甜,还清凉。
  然后立马有人拿初春采摘的露水打脸。
  然后更多的人就会加入其中。
  各式各样、各种稀奇古怪的水,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一些味道还不错的泉水,一些甘甜清凉的净水,也因此被抄到了高价。
  最后,一位大纨绔下场,派遣了足足三百多兵卒,日夜不歇,奔赴千里,赶到了西域雪山之上,取了一壶雪山水,力压所有人,夺得魁首。
  据漕少游说,那些兵卒去了三百多,回来了十五人,水送到的时候,还是冰冰凉的。
  由此可见,阴丽华在这酷暑的夏日出去贩冰,操作得当的话,还是有得赚的。
  “制冰居然要用硝?!”
  阴丽华去而复返,瞪着眼珠子质问。
  “昂!”
  鱼禾下意识应了一声。
  阴丽华一脸激动,“硝居然能制冰?!”
  “昂!”
  鱼禾又应了一声。
  阴丽华更激动了。
  “你知不知道,硝在市面上是一味药?你知不知道仅有益州、武都、陇西、西羌四地盛产硝?武都、陇西、西羌三地的硝矿,屡屡被匈奴人洗劫,如今已经停止挖掘。
  只剩下了益州。
  只要我们将市面上的硝收购一空,在稳稳的占住益州的硝矿。
  别人就算拿到了制冰的法子,也没办法制冰。”
  “所以……你想垄断硝矿?”
  鱼禾一脸古怪。
  垄断生意是好做,可硝这玩意儿真没办法垄断。
  汉新两朝的人将硝当药用,所以并没有大肆挖掘和开采,仅有阴丽华刚刚提到的几出地方。
  但硝一旦从药用转变为制冰用,立马会有无数的硝矿被挖掘出来。
  甚至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硝,也会被收集起来。
  比如一些潮湿的茅房外生出的那一层白茫茫如同霜一样的硝。
  比如一些低矮潮湿的破房子的墙脚下生出的那些白茫茫的硝。
  民间传下来的一些偏方中,用茅房外的白土,亦或者低矮潮湿的破房子墙脚下的白土,治疗消渴热中、腹中饱胀等等病症。
  用的就是里面的硝,而非土。


第426章 垄断生意不好做
  “那是自然!”
  阴丽华斩钉截铁。
  作为一个富家千金,作为一个家里做生意的富家千金,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垄断的生意到底有多好赚。
  鱼禾率军在交州、荆州折腾的大半年,阴丽华和庄顷能供应上他所需的粮草,还能赈济荆州的流民、盗匪,就是因为他们借着蔗糖、椰油两桩垄断生意,从交州、荆州四面八方弄到了无数粮食。
  蔗糖和椰油两桩垄断生意,不仅帮他们赚取到了大批钱财,还帮他们敲开了一些不愿意售粮的豪强的门户,主动送粮上门。
  如今天下乱象已显。
  传承了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的豪强,嗅觉比任何人都敏锐。
  他们深知,在乱世当中,粮食就是命。
  所以他们将粮食守的死死的。
  若不是有蔗糖和椰油这两样东西吸引他们,他们从别处又买不到,他们才不会拿出粮食跟阴丽华和庄顷换蔗糖和椰油。
  阴丽华大致盘算了一下,制冰要是能做成垄断生意,那比蔗糖和椰油更赚。
  椰油得配上炒菜,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蔗糖,豪强们买了,也不会天天吃。
  但冰块就不同,只要到了酷暑的夏日,豪强们天天会用到它。
  虽说冰块是个一次性消耗品,且消耗极大。
  但是对那些家大业大、又惯于享受的豪强们而言,并不算什么。
  豪强们为了夏日纳凉,不惜兴师动众从千里之外运冰,亦或者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建造一个相当大的冰室。
  为了一点点冰,花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千里之外那种运送到手就化了九成的冰,以及那些存储了一个半季度已经不新鲜的冰,能跟刚刚新鲜出炉的鲜冰比吗?
  几个豪强坐在一起议事,你拿着不新鲜的冰块炫耀,人家一块块鲜冰不要钱的往出扔,你面子岂不是丢干净了?
  比顶尖豪强差一截,家里没冰窖,也没那么大财力去千里之外运冰的豪强,突然遇到了廉价的冰送上门,就要几斤粮食,你能拒绝?
  大户们遇到了也难以拒绝。
  几斤粮食而已,他们为了享乐,连人命也不在乎,会在乎几斤粮食?
  可以说,阴丽华觉得制冰的生意大有市场,垄断做的话,能赚翻。
  阴丽华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派人去一趟常安城,直接整一座冰山出来,一下子震惊常安城内所有的土包子。
  然后借着制冰的法子从他们手里狂澜一笔。
  “我要是不同意呢?”
  鱼禾看着阴丽华笑问。
  阴丽华瞪大眼,难以置信,“这么赚钱的买卖,你会不同意?若是赶在入秋之前让各郡的豪强都享受上冰块,你以后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鱼禾坦言道:“诚如你之前所说,趁着别人还没有将制冰的法子拿到手之前,猛赚一笔,很容易。但是等别人拿到了制冰的法子以后,再想赚钱,可就难了。”
  “为什么?”
  阴丽华质问,“硝握在我们手里,他们就算拿到了制冰的法子,也得找我们买硝。我们只要握住了硝,就等于握住了冰。”
  “可是硝这个东西我们握不住啊!”
  鱼禾哭笑不得。
  阴丽华愕然。
  鱼禾叹了一口气,道:“硝以前是一味药,所以采硝的人不多,只有益州、武都、陇西、西羌的人去采。
  所以人们只发现了这几处地方有硝。
  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就真的只有这几处地方有硝。
  一旦硝能制冰的消息传出去,各地的硝矿就会接连被挖掘出来。
  我们能掌控益州的硝矿,那是因为我们在益州拥有绝对的权柄。
  可我们在其他各地没有啊。”
  阴丽华将信将疑,“你是说硝并非益州等地独有。”
  鱼禾苦笑着道:“一些茅房外的墙壁上会生出一层淡淡的白霜,那个也是硝……”
  阴丽华难以置信的瞪大眼,彻底说不出话。
  如果鱼禾所言属实,那么她想垄断硝,就是一个消化。
  鱼禾劝解道:“所以把持制冰生意的心思,就别再想了。你要真喜欢做生意,或许可以派人去交趾三郡去悄悄。
  交趾三郡出产的一些木料、宝石、象牙、海产等物,都属于西南独有。
  西南是我们的地方,这些生意你把持着做,其他人也没脾气。”
  阴丽华缓缓回神,眨巴着眼,“你居然肯让我做象牙、宝石、木料的生意?”
  鱼禾愣了一下,古怪的看着阴丽华,“西南如今是我的,你又是我府上的长史,负责帮我敛财、购置粮草等事宜。
  为何不能做象牙、宝石和木料的生意?”
  阴丽华双眼又亮了起来,眨眨眼,展颜一笑,“真的?”
  鱼禾点着头,“那肯定是真的。西南的产出总得换成货物,西南才能发展。以前有南郡的曹氏、申屠氏、刘氏等几家帮忙。
  此前平夷陷落,我跟他们几家也断了联系,生意也就断了。
  如今平夷虽然拿回来了,但是在亡承手里。
  亡承如今是一头病虎,我不想招惹他,自然不好问他讨要……”
  “赚钱的事情,亡承还能拒绝?”
  阴丽华突然插了一句。
  鱼禾愣了一下,盯着阴丽华问道:“亡承手底下有金矿、银矿、铜矿,另有家资无数,他缺钱吗?”
  阴丽华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她想起了鱼町出生的时候,句町派人送到益州郡的贺礼。
  那家伙,甲士成群,金银满车,壕无人性。
  阴氏也算是一郡豪强,家资殷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