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往后说不定还会一直增长。”
王堂愕然的看向鱼禾。
亡承的名声他听说过,是一个蛮王。
在王堂的印象里,凡是跟蛮挂钩的,那都是无知和愚昧的代名词。
王堂有些不明白,鱼禾为何会推崇一个蛮王。
难道这个蛮王真的在治理地方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若真是如此,他到了交州,倒是得好好学一学。
王堂年龄虽然不小,为官的时间也长,但是并没有骄傲自大。
别人真的有什么长处,那他不介意学一学。
“当然了,亡承在交州的推行的政令,也不是没有缺漏的地方。像是交州的商贾、教化,他就没有余力顾及。
你在发展交州农桑的时候,还得注意一下商贾和教化。”
鱼禾又开口提醒了一下亡承在交州推行的政令的缺陷。
王堂满脸疑惑,教化他倒是能理解。
鱼禾在交州推行教化,必然是为了进一步让交州的蛮夷们汉化,同时为鱼禾自己培养一系列的人才。
可是商贾,有那么重要吗?
值得跟农桑和教化相提并论?
商业可是贱业,按理说鱼禾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费心的。
鱼禾见王堂满脸疑惑,问道:“你有疑惑?”
王堂点着头,将自己心中关于商业的疑惑问了出来。
田翕也竖起了耳朵,顷听了起来、
田翕和王堂的心思差不多,也认为鱼禾不应该在商业的问题上费心。
鱼禾听完王堂的一番话,笑着道:“商业是贱业不假,可是一个地方商业不通,就很难发展起来。
具体的我就不多讲了,你自己下去了好生摸索。
反正你治下既有住在城乡的汉人,也有住在山林里的蛮夷。
商业繁荣的城乡和商业不通的山林,有什么区别,你去仔细看一看就知道了。”
有些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鱼禾说的再多,田翕和王堂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当然了,鱼禾说多了,他们也未必听得懂。
“商贾之道,臣不是很懂,不知道主公有什么教给臣的?”
王堂暂时还不明白鱼禾为何重视商贾,鱼禾也不告诉他,那他就只能向鱼禾求教。
鱼禾笑道:“我派去交趾三郡的人手里有晒盐的手艺,随后可能会在交州各地晒盐。为了将盐销往各地,很有可能还会造船,有了船,一些人有可能会出海捕鱼。一些商贾还会跟着船去北方出售货物。
你要做的就是让沿海的各县跟着晒盐、造船、捕鱼即可。
具体的交趾那边会派人跟你交涉。
除此之外,你只需要盯着商税即可。”
晒盐、造船、捕捞、航海等行业,以后怎么发展,鱼禾大致跟杨音、谢禄两个人讲过。
两个人只要将里面的门道摸清了,路子走通了。
交州其他各郡跟着沿用即可,不需要再去摸索。
几个行业都在初始阶段,路子并不难走,所以鱼禾不担心杨音和谢禄会失败。
鱼禾等于已经帮王堂铺好了交州各郡以后商业上的路。
但王堂不清楚,他愕然的看着鱼禾,“不需要多干涉?”
王堂还以为鱼禾会让他特地将交州的商业提出来,单独研究、管理呢。
鱼禾晒笑道:“干涉还是要干涉的,只不过不需要干涉太大。你只需要盯着交州各地买卖公平,不出现巧取豪夺之类的事情即可。
具体的可以借鉴益州郡现在通用的商贾律令。
剩下的就是商税,暂定为月入一贯一下免税,一贯以上十抽一。”
鱼禾这个商税收的其实很开明,也很宽松,尽可能的避免了底层的小商贩被剥削。
依照其他朝代那种不论大小生意,都要抽成的收税办法,很多小商小贩会被逼的没生意可做,或者不敢做生意。
收税的税吏,或许不敢欺负那些有豪门大户庇佑的生意。
但是欺负起那些小商小贩,绝对不会手软。
有时候为了敛财,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王堂没听说过免税这一说,惊愕的道:“还有免税一说?”
对于鱼禾口中的十税一,王堂倒是没什么异议。
前汉为了避免出现大富之人,征的是重税。比鱼禾订立的这个还狠,各种苛捐杂税更是多到吓人。
寻常人正正经经的去做生意,根本活不下去。
只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借着权势偷税漏税,赚个盆满钵满。
历朝历代中,活的最滋润的商人,无疑是唐朝的商人。
唐朝商人的税赋很少,一切时期,商人还没有商税。
所以生在唐朝的商人很幸福。
鱼禾笑道:“不然呢?”
王堂迟疑着道:“商人奸猾,您定下一贯以下免征,很多商人会借机钻空子。”
鱼禾有些好笑的道:“我们总不能为了避免那些商人钻空子,就逼死那些小商小贩吧?大商户做生意,那是为了赚钱,小商小贩做生意,那是为了糊口。
小商小贩其实很不容易的。”
田翕在一旁忍不住道:“主公,商人奸猾,您可不能对他们有半分怜悯之心。”
田翕说这话,倒不是对商人有什么意见,他的话存粹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商人的看法。
如若不然,朝廷出征的时候,商人也不会在必征之列。
“此事你们不需要再多言,我意已决。我们可以少收点税,但我绝对不会为了多收一点税,将人家的生计给剥夺了。
至于那么钻空子的,让人盯着就好了,查证属实以后,重罚。
第一次可以罚其少缴税钱十倍,第二次二十倍,第三次没收家财。
为了避免衙门里的小吏借此威胁他人,以某私利。
允许民告吏,衙门在拿到了告帖以后,为了避免串联,必须封存,交由上级衙门审理。
一经审定,若是吏为恶,着吏承担民告状期间所有费用,并且补偿民的损失,吏以贪污论罪。
若是民为恶,着民到上一级衙门服苦役半载。”
第414章 鱼父的怀疑
王堂和田翕听完鱼禾这番话,一脸惊愕。
鱼禾这话一点儿也不公正,反而很偏心。
民告吏,吏错了,就要丢职罚款论罪;民错了,服半载苦役就够了。
这种惩罚完全不对等,甚至偏心的很厉害。
王堂蠕动着嘴唇,想替吏说句公道话。
鱼禾又开口了。
只听鱼禾幽幽的道:“若非被逼的活不下去,那个民敢告吏?敢告官?”
王堂和田翕浑身皆是一震。
鱼禾这话对他们触动很大。
在这个官吏掌控绝对话语权的时代,百姓们见了他们都绕道走,一句重话都不敢说,哪敢告官、告吏?
告官、告吏,那真的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才会这么干。
甚至一些人被逼的活不下去了,也不敢告官、告吏。
鱼禾目光落在王堂和田翕身上,问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你们觉得每一个掌权者在制定律令的时候,最偏向哪一点?”
王堂和田翕对视了一眼。
田翕沉吟道:“为了公正,为了安定,为了统治。”
王堂迟疑了一下,跟着点了一下头。
鱼禾感叹道:“对也不对。”
王堂和田翕狐疑的看着鱼禾。
鱼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准确的说是不够全面。掌权者订立律令,有为公正的,有为安定的,也有为统治的。
但还有一方面,那就是维护弱者。
在官吏民三方中,民无疑是弱者。
但民的数量却是三方中最多的一个。
他们要是被欺负了,那他们就会乱,他们要是乱了,天下也就乱了。”
鱼禾盯着王堂和田翕,认真的道:“有民才有官吏,没有民,何来的官吏?所以民就是广厦的根基,得用心维护。
不能被压的太狠,更不能肆意去毁坏。”
王堂和田翕听到此处,若有所思。
他们出任了多年牧民之官,这点东西还是能听明白的。
鱼禾突然笑了一声,“说的有点多了。言归正传,王堂你去交州,就照我说的做即可。在商贾、教化方面有什么疑惑,可以去益州郡看看。
我在益州郡所做的一切,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到的。”
王堂向鱼禾郑重一礼,“多谢主公教诲,臣一定不会辜负主公厚望。”
鱼禾点点头,目光又落在了田翕身上,“你就去一趟益州,出任益州治下的几郡的州牧吧。”
田翕愕然的看着鱼禾。
没料到鱼禾如此看重他,居然将益州几个郡交给他。
那可是鱼禾的基本盘,是鱼禾所有疆土里最重要的地方。
鱼禾见田翕愣愣的盯着自己不说话,就笑问道:“怎么?不愿意?”
田翕赶忙回神,苦笑着道:“主公如此厚爱,臣真的是有点受宠若惊啊。”
论为官的资历,他比王堂还要浅,为投入到鱼禾麾下的资历,他比冯英要浅。
可鱼禾居然将最重要的地方交给了他,他怎么可能泰然处之。
鱼禾失笑道:“你以为益州几个郡是好地方?几个郡以后如何发展,如何壮大,我已经定下了。你只需要盯着,别让出乱子就行。
基本上没什么功劳可捞的,有什么受宠若惊的。”
鱼禾说的是实话,益州几个郡以后的发展方向已经定下了,至少四五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田翕到了益州几个郡,基本上就是盯着益州几个郡依照鱼禾之前定下的方略发展就行,没什么施展抱负、施展作为的机会。
不像是荆州和交州,刚刚平定,百废待兴,稍微做点事情,就有功劳可以捞。
鱼禾是这么想的,可田翕却不这么认为,王堂也是如此。
在田翕和王堂眼里,益州几个郡是没什么功劳可以捞,可鱼禾住在益州,鱼禾的家眷也住在益州。
这就够了。
有一句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也有一句话叫简在帝心。
鱼禾虽然不是什么帝王,可也是一方霸主。
能跟鱼禾经常说上话,这其中的好处就比在外面捞功劳要多得多。
当然了,这只是田翕和王堂的想法。
鱼禾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付之一笑。
因为鱼禾并没有打算定居在益州。
他心里大概已经有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先拿下江水以南,占据金陵这个潜龙之地。
以后称帝潮一旦掀起,他就借着金陵称帝,先孙权一步开发金陵。
至于以后逐鹿天下的时候,要不要更换,那以后再说。
逐鹿天下现在距离他还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但拿下江水以南,占据金陵,距离他已经很近了。
“臣定然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
鱼禾给田翕升官,还特地给田翕解释了一番,田翕哪里还会推辞。
“那就这么定了,你们二人好好休息几日,跟我阿耶交接一下兵马,跟冯英交接一下政务,然后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走马上任。”
鱼禾温和的笑着说。
王堂和田翕齐齐拱手,“臣遵命……”
往后几日。
王堂将自己手里的政务逐渐交给了赶到南平亭的冯英。
田翕将自己手里的兵马交给了鱼父。
政务方面,有冯英这个老手盯着,鱼禾倒是不用操心。
他在益州各郡用的那一套,冯英已经学会了,并且用的很纯属,他相信冯英会治理好荆州四郡。
兵马方面,鱼禾和鱼父商量了一番。
将兵马做了一些分割。
张休等人召集的兵马,田翕手里的零陵郡兵马,从长沙郡韩福手里招降的兵马,以及一路上收降的盗匪,零零散散加起来,居然有十万人之多。
其中一部分被张休几个人征调了,还有一部分被王堂和田翕安排到了各郡县的城池。
剩下的五万多人,被田翕带到了南平亭。
人马看似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混子。
荆州先是遭了旱灾,随后又遭受了兵灾,百姓们几乎全成了流民。
青壮们混到军中,也是为了一口饭吃。
因为整个荆州,能拿出粮食的只有鱼禾。
鱼禾和鱼父商量了一番,将所有的人马做了一次精简。
首先,挑选出了一部分在此前战事中获得过战功的青壮,冲入到了西山军中,补充了一部分西山军的缺口。
其次,又挑选了五千身强力壮的青壮,组成了荆州军,暂时辅助西山军作战。
最后,又为每一郡各挑选了两千多兵马,依照左右虎贲卫的编制,编成了各郡守军。
分别以各郡郡名命名。
比如零陵郡的是零陵卫,武陵郡的是武陵卫等等。
最后的最后,又为各县挑选了上百的县卒。
剩下的则全部被鱼禾和鱼父遣散回乡。
武陵卫、长沙卫、零陵卫在建成以后,被鱼禾调遣到了江水一线,协助张休等人。
桂阳卫则被鱼禾留在了桂阳郡,协助荆州军和西山军一起等候扬州的兵马。
所有的兵马调度的差不多了以后,鱼禾下令,让各郡、县的县卒,开始剿覆荆州四郡内的盗匪。
同时让新建的荆州军和桂阳卫随时驰援,以此练兵。
在鱼禾和鱼父将荆州四郡内的兵事安置的差不多了以后。
交州的邓让,终于被拿下了。
庄乔快王奋一步,攻破了南海郡郡治,前交州牧邓让被庄乔生擒,交州全境被攻克。
鱼禾得到消息以后,下令让交州所有兵马大庆三日,同时开始核实交州各军报上来的功勋。
就在鱼禾忙着核对功勋的时候,扬州的兵马终于动了。
朝廷的兵马在南阳郡也跟绿林军交上手了。
鱼父在得到消息以后,看鱼禾的目光就变得有点怪了。
南平亭城外一处别院里。
鱼禾着一身黑衣,坐在案几前核对着交州各军的功勋,鱼父在鱼禾面前踱步,时不时会看鱼禾一眼。
在鱼父从鱼禾面前绕过去第十七趟的时候,鱼禾忍不住放下笔,仰起头,疑问道:“阿耶你有事?”
鱼父听到鱼禾问话,立马凑到了鱼禾面前,有些激动的问,“你斩过白蛇?”
鱼禾古怪的看着鱼父,“阿耶这话是什么意思?”
鱼父没有回答他,而是急忙逼问,“到底有没有?”
鱼禾无奈的摇摇头。
鱼父赶忙又道:“那赤蛇呢?”
鱼禾没好气的道:“蛇那东西,我有点怕,别说是斩了,见了我都躲着走。”
鱼父听到这话,一脸失望,嘴里小声的嘀咕着,“那就奇怪了……”
鱼禾不解的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鱼父撇着嘴道:“你既然没斩过白蛇,也没斩过赤蛇,那上苍为何向着你?”
“上苍?向着我?”
鱼禾愣了一下。
开什么玩笑。
在别的时代,你要说上苍向着我,我或许会信那么一丢丢。
可这个时代,那是真的存在着老天爷亲儿子的。
老天爷将他亲儿子宠上天了,怎么可能向着我。
“你说说,你兵进交州的时候,占人就造反了。你兵进荆州的时候,荆州牧就被绿林军缠上了。你征讨荆州的时候,扬州的兵马也好,朝廷的兵马也罢,一个个盯着剿灭我们的名头,却不露头。
等到我们拿下荆州四郡,并且已经恢复了四郡统治以后,他们就全动身了。
你明明是在打仗,却愣是没有捧到逆境的时候。
你还说上苍没向着你?”
第415章 自断长城
鱼禾无语的看着鱼父,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此次征讨荆州和交州,之所以顺风顺水,是因为他先知先觉,处处占着先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