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43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43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禄很干脆的苦笑道:“我还不如杨音呢。”
  鱼禾爽朗的笑道:“你们能得琅琊郡四海镖行镖头夸赞,又能得吕母重托,必然有过人之处,不必自谦。”
  杨音和谢禄心里莫名的感动。
  能得到鱼禾这种人物称赞和认可,他们既感动又满足。
  杨音毫不犹豫的拜倒在地,“承蒙主公看重,杨音愿供主公驱使。”
  谢禄也跟着拜倒在地,“谢禄也愿意供主公驱使。”
  杨音还不是那个赤眉政权的大司农,谢禄亦不是那个赤眉政权的右大司马。
  他们还只是两个初出茅庐的小人物。
  鱼禾这么一个坐拥数郡,从者数百万的霸主能看重他们,能欣赏他们,对他们而言就是机会和机遇,他们甘心供鱼禾驱使。
  鱼禾见杨音和谢禄诚心拜倒在地上,心里也多了一些欣喜,“甚好,得你二人相助,我手里的力量又壮大了一分。”
  鱼禾招呼着杨音和谢禄起身,又吩咐漕少游和鱼蒙坐下,亲自为他们互相介绍过一番后,带着他们吃吃喝喝闹了许久。
  一直到酒喝干,菜吃完了以后,鱼禾才对杨音和谢禄问道:“我有心重用你们,你们觉得你们能出任何职?”
  鱼禾不知道杨音和谢禄各自擅长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才能有多大,所以不好直接任命他们,干脆将问题抛给他们,先试一试他们。
  杨音和谢禄一愣,对视一眼,齐齐作揖道:“一切全凭主公作主。”
  鱼禾将难题抛给了他们,问题是他们不敢接啊。
  哪有刚投靠了别人,就问别人要某某官做的?
  鱼禾笑着道:“我让你们说你们就说,不必顾忌。”
  杨音和谢禄一脸迟疑,见鱼禾不像是在戏弄他们。
  杨音缓缓道:“属下不才,愿为主公牧守一县。”
  谢禄赶忙道:“属下能帮主公掌一县兵马。”
  鱼禾听到这话,笑着点点头。
  通过杨音和谢禄的话,他已经分析出,杨音更侧重于文,谢禄更侧重于武。
  想想赤眉政权建立以后,杨音担任大司农,谢禄担任右大司马,刚好印证了他们的侧重点。
  鱼禾伸手,一下子拍到了杨音肩膀上,杨音身躯一僵。
  鱼禾笑着道:“你们是觉得我鱼禾许不起官,还是觉得我手底下除了县令和县尉,就没有其他官职了?”
  杨音和谢禄不解的看着鱼禾。
  鱼禾认真的道:“我既然说要重用你们,那就一定是重用。县令、县尉,还当不起重用两个字。
  此次我兵出益州,先后拿下了交州和半个荆州。
  荆州尚在征战,交州已经快要平定。
  但平定了不代表就没事了。
  交州短时间内经历了两次兵灾,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我们必须尽快让交州兴盛起来。”
  杨音听到鱼禾要任用他做县令以上的官职,心里很感动,感动之余他忍不住道:“主公想属下去交州?”
  鱼禾点点头,道:“在世人眼里,交州是不毛之地、蛮夷之地。可在我眼里,交州乃是一块宝地。治理的好了,交州能成为我手中的一处粮仓,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山。”
  杨音、谢禄听到这话,一脸惊愕。
  漕少游和鱼蒙也是一脸愕然。
  就如同鱼禾说的那样,交州在世人眼里就是不毛之地、蛮夷之地。
  先秦在征服交州以后,往交州扔了一些百姓,就不管不顾。
  前汉在征服交州以后,压根就不重视。
  就连王莽,在篡位以后,交州独立于外,也不管不顾。
  三个朝代的掌权者对交州的态度,足以说明交州不是什么好地方。
  鱼禾居然说交州是宝地?
  他们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鱼禾看到四人的反应,笑眯眯的道:“世人当交州是不毛之地、蛮夷之地。那是世人愚昧。据我所知,交州日南郡的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只是占人不懂得精耕细作,也不喜欢在农桑上下工夫,所以才浪费了宝地。
  若是我们将辛勤的汉人迁到日南郡,精心照顾稻米,每四个月,就能收获一大批粮食。
  日南郡的平地、河谷、丘陵、坡地,皆可种上粮食。
  一载的产粮,足以供养一州,还有不少盈余。
  除此之外,日南郡、九真郡、合浦郡、南海郡等临海的郡县,皆可晒盐。
  盐的价值也不低。
  临海的郡县可以着重设立几处码头,壮大海运,将各郡的盐运往扬州、青州、幽州等各地。
  还有各郡的木材、珍兽皮毛、药材、宝石等等,亦可运送到扬州、青州、幽州等各地。
  光是贩卖这些,每一岁的岁入,就超乎你们的想象。”
  说到此处,鱼禾看向杨音和谢禄,“你们是琅琊郡人,琅琊郡有豪强以牢盆煎炼海盐,你们应该不陌生吧?”


第399章 鱼禾手底下最大的官诞生了
  杨音和谢禄对视了一眼,一起点头。
  以牢盆煎炼海盐,学名叫煎炼海卤,二人皆见过。
  只是那东西掌控在豪强手里,他们也仅仅是见过。
  鱼禾笑问,“那你们说,交州是不是宝地?”
  杨音和谢禄一脸迟疑。
  他们不愿意泼鱼禾冷水,但鱼禾强逼他们将交州变成宝地的话,他们又做不到。
  杨音咬咬牙道:“主公,以牢盆制盐,乃是豪强不传的秘术,属下虽然见过,却并不懂。”
  先秦、前汉、以及如今的大新,皆有一条漫长的海岸线,可炼盐的人却很少。
  不是沿海的百姓不愿意去炼盐。
  而是炼盐的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外传,亦不允许外人窥视。
  胆敢窥视炼盐技术的,全部被几家炼盐的豪强给无情的镇压了。
  谢禄苦笑着附和道:“主公,谁都知道盐值钱,谁都知道盐炼制出来根本就不愁卖。可是豪强们牢牢的把控着炼盐的秘术,属下等人纵然像炼盐,也没有炼盐的秘术。”
  漕少游帮着杨音和谢禄道:“在日南郡种植稻米倒是好说,可设立码头,组建海运,根本行不通。
  海中多风浪,亦有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各郡造船的速度,恐怕还赶不上船毁坏的速度。”
  鱼蒙迟疑了一会儿,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表示赞同漕少游的话。
  鱼禾目光在他们四个身上盘桓了一圈,有些好笑的道:“豪强不传的秘术?那你们知道豪强为何不外传,甚至不敢让人窥视?”
  杨音四人皆是一愣。
  鱼禾摇着头笑道:“那是因为所谓的炼盐秘术太简单了,简单到寻常人看一眼就会学会。所以豪强们才不敢让人窥视。”
  说到此处,鱼禾心中暗叹,事实上不仅仅是盐,新汉两朝大部分的秘术,其实都很简单。
  只不过这些秘术把控在豪强手里,又是豪强赖以生存的的资本。
  豪强不会外传,也不允许人窥视其中的秘密。
  任何窥视到其中秘密的人,皆会被豪强镇压,亦或者吸纳。
  所以这些简单的东西,才会被人看成是什么高明的东西。
  没有了豪强制约,没有了利益上的牵绊,放开手脚的去研究,那些所谓的秘术根本不值得一晒。
  就像是鱼禾和亡承、庄顷合作的椰油和蔗糖。
  制作技术难吗?
  一点儿也不难。
  但鱼禾三个人把控着做,将一切敢窥视和泄露椰油和蔗糖制作技术的人杀干净,还有谁敢窥视?
  就算是有人侥幸得到了椰油和蔗糖的制作技术,他们碍于鱼禾三人的威严,也不敢拿出去做,拿出去售卖。
  时间一久,制作椰油和蔗糖的技术,就成不传的秘术了。
  只要鱼氏、庄氏、亡氏不倒,制作椰油和蔗糖的技术,就永远是秘术。
  “难道……主公懂得炼盐之法?”
  杨音见鱼禾对炼盐秘术嗤之以鼻,双眼微微一亮,急忙询问。
  鱼禾点着头笑道:“炼盐算什么?晒盐都行。”
  “晒盐?!”
  杨音四个人瞬间就惊了。
  漕少游惊愕道:“盐还能晒?”
  漕少游没少跟着他爹走南闯北,也算是见多识广,可他还从没听说过盐还能晒出来。
  鱼禾笑呵呵的道:“你挖一个渠,将海水引到一处空地上,曝晒十数日,再将晒过的浓水,引入到另一处空地上,分割成一片一片,继续晒。
  能不能晒出盐,你很快就知道了。”
  漕少游瞪大了眼,“就这么简单?”
  杨音三人也一脸不敢相信。
  鱼禾耸了耸肩膀,“不然呢?你们以为有多难?所谓的煎煮海卤,也不过是将海水过滤,再煎煮,最后煎煮成盐而已。”
  “真的?!”
  漕少游急声问。
  杨音三人也瞪着眼睛盯着鱼禾。
  鱼禾瞥了他们四人一眼,“是不是真的,你们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漕少游掉头就往外头跑。
  如果用海水制盐真的有鱼禾说的那么简单,那他们就发了。
  那交州沿海各地,很有可能真的能成为鱼禾口中所说的金银山。
  虽说这金银山最后落不到漕少游口袋,可亲自造出一座金银山的成就感,漕少游不愿意错过。
  杨音三人没有漕少游那么洒脱,他们不是游侠儿出身,没有漕少游身上那种自由散漫的习性,所以鱼禾不点头,他们心里即便是急的不行,也不能走。
  鱼禾也不打算让他们马上离开。
  鱼禾盯着杨音和谢禄道:“至于码头和海运的事情,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海中是多海风和海浪,一些地方还有暗礁。
  但风浪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也不是避不开的。
  只要船造的足够大,船舱里压的东西足够多,小一些的风浪对船的威胁并不大。
  具体的你们可以去请教那些跑过海船的人。
  日南郡、南海郡,有不少人跑过海船。
  北方的琅琊等郡,亦有常年在海上奔波的人。
  他们造船的技艺,海运的经验等等,你们都可以去请教。”
  鱼禾不太懂海运,新汉两朝的海运也仅仅在萌芽阶段,所幸还是有航海的船只也航海的人,并不是空白,所以可以找人去求教。
  钻研钻研,在发展发展,沿着海岸线跑,应该不成问题。
  鬼子们能凭借着几条小船,能从四岛上跑到大汉,求刘秀赐印。
  没理由他连一些沿着海岸线跑的船只也用不了。
  杨音和谢禄听到鱼禾的话,若有所思。
  鱼禾叮嘱道:“海船造的好,海域探明了,不仅可以发展海运,还能发展海捕。海里的珍宝可比陆地上的还要多。我们现在对海的认知,还停留在岸边。
  等你们乘船出海,在海上布下大网,捕捞到海里的珍宝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我所言非虚。”
  杨音听到这话,忍不住道:“主公,属下对海也并非一无所知,属下知道海里的渔获很多,琅琊郡亦有不少渔民。
  吕娘娘现在所居的地方,也是一处海岛。
  吕娘娘麾下的从众,如今就是借着渔获在生活。
  但海上的危险还是太多,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鱼禾点点头,他很清楚,新汉两朝的人对海洋探索的太少,知道的太少,所以对海洋充满着畏惧。
  生长在海边的人,时不时被海水溺死。
  出海捕鱼的人,经常一去不回。
  所以让大多数人对大海怀有深深的恐惧。
  “小船儿经不起大风浪,而海里最多的就是大风浪。所以我们才要造大船,用大船去捕捞。几十人、上百人乘坐一条百丈的大船出去捕捞,永远也比一个人乘着小渔船出海捕捞所获更多,也更安全。”
  “可是……百姓们造不起大船……”
  “所以我们得造大船,去捕捞渔获。只要我们收成好,那些有家底的人也会加入到我们当中。百姓们造不起大船,但百姓们可以帮我们捕捞,帮那些有家底的人捕捞。
  百姓们赚了钱,能吃饱饭,我们赚了钱,能在各地兴建文室,修筑道路,搭建桥梁,造福百姓。
  最重要的是,大量的渔获涌入到各郡各县,能减少百姓们对粮食的需求。
  能让很多人吃饱饭。
  我们的目的是让交州兴盛起来,让百姓们能吃饱饭,让稚子有书读,让孤寡有所依。”
  鱼禾语重心长的说着。
  杨音、谢禄、鱼蒙愣在了原地。
  百姓们吃饱饭、稚子有书读、孤寡有所依……
  杨音和谢禄一直以为,鱼禾造码头、造大船、发展海运、发展农桑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称王称霸积攒钱粮。
  可没料到,鱼禾最终的目的居然是让百姓们吃饱饭。
  让百姓们过上他们向往的太平日子。
  别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抱负,为了自己的野心在祸祸天下。
  鱼禾确能在追求自己野心的同时,还记着百姓。
  这或许就是鱼禾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成为一方霸主的原因吧。
  杨音和谢禄对视了一眼,向鱼禾施礼,“属下明白了……属下一定依照主公的吩咐去作,一定让交州兴盛起来。”
  鱼禾感慨道:“你们的任务可不仅仅是让交州兴盛起来,你们还得帮我消化交趾、日南、九真三郡的那些各部族的人。
  在交趾、日南、九真三郡,各部族的人才是主人,我们汉人更像是客人。
  如今三郡是占人在管事,但占人的头领并没有太大的权力欲望。
  所以我准备派遣你们两个人去管理交趾、日南、九真三郡。
  将它们变成交州牢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不是随时都会反叛的地方。
  你们不仅要暗中从占氏姐妹手中夺权,还得消化三郡的各部族的人,还得发展三郡。
  我不会再给三郡派遣其他官员了,你们两个以后就是三郡太守、三郡都尉,统管三郡一切。
  三郡的其他官员,由你们二人任选。
  我会给你们调遣一千甲士保你们周全,供你们调遣,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会给你们了。
  三郡缺官员,你们自己去找。
  交州、荆州、扬州、青州、徐州、幽州、冀州、益州等等,天下各州府,只要你们能招揽到的,你们随意任用。
  三郡缺百姓,也由你们去找。
  各州各郡闹了灾、起了祸,沦为流民的百姓,你们只要能说服他们迁移到三郡,你们只管安置,需要我派人帮忙迁移的,你们只管开口。”
  鱼禾起身,一脸郑重的向杨音和谢禄拱了拱手,“三郡我就交给两位了,希望两位别让我失望。”
  杨音和谢禄一起起身,面色肃穆的道:“属下纵然是粉身碎骨,也会帮主公治理好三郡。”


第400章 杨音的鬼主意
  鱼禾端起桌上的酒杯,向杨音和谢禄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杨音和谢禄立马拿起了桌上的酒杯,遥遥向鱼禾一敬,一饮而尽。
  鱼禾敬酒,有送行的意思。
  所以杨音和谢禄喝完酒后,放下酒杯,就再也没坐下。
  鱼禾吩咐身边的鱼蒙,“带两位下去歇息一夜,顺便帮两位准备好侍卫、马匹、钱粮。”
  鱼蒙应允了一声,“喏!”
  杨音和谢禄躬身向鱼禾一礼,退出了驿房。
  鱼禾在杨音和谢禄走后,放下酒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人也放松了不少,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王奋和他阿耶在交州连战连捷,庄乔配合着占氏姐妹杀的交州的蛮夷不敢冒头,交州攻克指日可待。
  只是交州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是鱼禾的一块心病。
  三郡的主要百姓,是各部族的蛮夷,蛮夷们不事生产、也不通教化,更擅长破坏,而不是建设。
  更重要的是,蛮夷们习惯了如同野人一般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