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22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22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北方才有的东西,也出现在了城池内。
  大街上有汉人也有滇人。
  汉人大多是商人和住在城里的百姓,滇人大多是暂居在城内帮山寨采买货物的。
  城外的所有田产,已经被开垦了出来,一些田产甚至开垦到了半山腰。
  一眼望过去,全是油黑油黑的沃土。
  秋粮已经种下,已经发出了一朵朵小小的绿芽儿。
  透着勃勃生机。
  除此之外,在味县田庄外,还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码头,以及几个水车。
  以前在益州郡可看不到这东西。
  味县县令还特地带着鱼禾去了一趟味县的粮仓和学室。
  粮仓里的粮食并不多,仅有两个粮仓。
  但味县县令在给鱼禾介绍粮仓的时候,却无比的骄傲。
  原因无他,鱼禾已经从味县拉走不少粮食,去养兵养民了,味县还能剩下两大仓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难得。
  味县县令带着鱼禾观看学室的时候,更骄傲。
  味县足足立了十七个学室,每个学室收拢了近百蒙童。
  但味县似乎并没有这么多蒙童。
  当鱼禾看到一些光着脚丫,吊着鼻涕,手握着竹棍,在沙土上跟着先生学写字的蒙童的时候,很吃惊。
  那个蒙童明显是一个滇人百姓。
  因为滇人百姓习惯了光着脚,他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味县县令这厮已经向时代跨越了相当大的一步,已经开始搞民族融合了。
  看那些滇人蒙童在学室内自如的样子。
  显然融合的不错。
  若不是这厮管不住自己的坏习惯,坑了庄氏一群猎人一大笔猎物,被庄顷写信告到鱼禾头上。
  鱼禾就该给他一个郡官做。
  这厮以前就是因为贪污被拿下的,在鱼禾手下还算收敛,可是一旦对上了外人,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也没办法,我就是管不住我自己,看到那些傻子主动送上门,不坑他们,我实在是夜不能寝食不能昧’。
  鱼禾现在跟庄顷是合作关系,不好提拔这厮。
  只能给这厮许诺了一个犍为郡的官职。
  四年期满以后,这厮要是做的不错,或者在此期间又大功,鱼禾就会给他升官。
  这厮得到了鱼禾的许诺,拍着胸脯保证,他回头就去找那些滇人、苦力、蛮人说项,赶在明年之前,一定让味县在册的人口突破五千户。
  达到鱼禾定下的最高标准。
  ……
  ……


第364章 全家人被攻略了?
  在味县、牧靡、同劳、谷昌、同劳几县巡视了一圈,鱼禾才回到滇池。
  鱼父、鱼母、庄乔等人,也不知道是住不惯偌大的太守府,还是刻意的在给鱼禾这个益州郡的王腾位置,他们并没有住在太守府。
  反而在滇池城内的北边,选了一处临近滇池的地方,修筑了一座纯汉式的院落,住了进去。
  鱼禾回到太守府,发现除了太守府的守卫,以及他的文书兼跑腿的鱼越,府内再无旁人。
  鱼越一见到鱼禾,兴冲冲的扑到鱼禾面前,“大兄!”
  鱼禾打量了一番鱼越,笑着道:“长高了?”
  鱼越重重的点头,认真的道:“长高了足足三寸呢。”
  鱼禾摸了摸鱼越的脑袋,带着鱼越进了太守府。
  坐定以后,陪着鱼越聊了一些家常,得知鱼父、鱼母一行人搬到滇池城北以后,略微愣了一会儿,但却没多说什么。
  鱼禾随后又问了鱼越一些益州郡的政务。
  益州郡各处,跟鱼禾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差别。
  除了田产多了一些,产的粮食多了一些,汉人的话语权大了一些,再没有其他太大的改变。
  没什么值得鱼禾特地去关注的。
  唯一令鱼禾意外的就是,阴氏的大妹子阴丽华,不知道怎么就成了他太守府的长史。
  不仅管着太守府内的钱粮,也管着益州郡的钱粮、田产、商业。
  权力大的有点过分。
  “我怎么不记得我任命过阴丽华为太守府的长史了?”
  鱼禾狐疑的问鱼越。
  太守府确实有长史这个职位。
  但是比起刺史府的长史和州牧府的长史,那是天差地别。
  刺史府的长史、州牧府的长史、王爵府上的长史、乃至于太子宫里的长史,那都是正儿八经的官,权力很大,有丰厚的俸禄。
  唯独太守府的长史,有俸禄,勉强也算个官,但是没有太大的权力。
  充其量就是太守府的一个大管家。
  官不了府外太多事情,除非太守另行授权。
  毕竟,刺史府、州牧府、王爵府、太子宫的长史,皆是由朝廷任命,
  太守府的长史,那是自己自行任命,却可以在离任的时候带走的。
  鱼越眨巴着眼,一脸呆萌的道:“我也不知道,娘到滇池以后不久,阴姐姐就成了太守府的长史了。”
  鱼禾瞥着鱼越,疑问道:“是娘任命的?你就没问问?”
  鱼越瞪着眼,理直气壮的道:“我也不敢问啊。”
  鱼禾愕然道:“有什么不敢问的?”
  鱼越梗着脖子,更加理直气壮的道:“我扛不住娘手里的藤条啊。”
  鱼禾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理由有点强大的过分,他竟然无言以对。
  鱼禾思量了一下,“罢了,你去找阴丽华,让她来见我,我问一问她,就明白了。”
  鱼越挠了挠头,道:“阴姐姐被阿耶叫去了,阿耶特别喜欢阴姐姐泡的香茶。”
  鱼禾愣了一下,随口道:“那就等阴丽华泡完茶,让她过来一趟。”
  鱼越摇着头道:“那不行,娘说阴姐姐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理,又精算学和礼仪,让她教导小妹呢。
  庄娘娘要向阴姐姐请教刺绣,要给小弟弟绣一个红肚兜。
  亡娘娘要向阴姐姐请教织锦缎。”
  说到最后,鱼越苦着脸道:“就连我,傍晚的时候也要跟着阴姐姐做学问。阿耶说大兄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是因为有一肚子学问。
  阿耶说我以后得帮大兄,得多做学问。
  阿耶还说,阴姐姐家中乃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之后,有家传的学问《管子》,我要是学了,一定能帮上大兄。”
  鱼禾听完鱼越一席话,有点懵。
  听鱼越话里的意思,阴丽华这是将他全家人都给攻略了啊。
  这是要干嘛?
  玩攻略游戏吗?
  鱼禾看向鱼越,想要个答案。
  鱼越眨巴着眼,一脸单纯,显然他什么也不清楚。
  鱼禾不可能从他身上得到任何答案。
  鱼禾柔声道:“阴丽华既然肯教你,那你就好好学。《管子》一书,里面确实有大学问。你要是能学通,能学精,天下大贤之中,必有你一席之地。”
  鱼禾虽然没看过《管子》一书,但也听说过。
  这是一本相当逆天的书。
  在这个大部分文学巨著都在讲一家一舍之言的时代,《管子》一书就是个异类。
  它里面不仅讲了法家之言,还有儒家、农家、阴阳家、名家、道家、兵家等各家的思想观点。
  完全就是将著名的多家学说,汇总在了一起,编撰成的一本书。
  当然了,里面也有侧重点。
  比较突出的就是道家和法家。
  所以在汉书中,将其归纳到了道家学说内。
  隋人又将其归纳入法家。
  清人在著《四库全书》的时候,也将其归纳入法家。
  但是清代的著名史学家,又将其说成是道家学说。
  总而言之,《管子》是很厉害的一本书。
  在这个大家各自鼓吹自己家学问的时代,在这个相当注重自家学问门庭的时代。
  《管子》一书涵盖了各家学问的思想和精要,让你看到各家学问的奥妙,相当厉害。
  就像是学习剑术一样,其他人还在苦练一家一舍的剑术绝学的时候,你已经拿到了集各家剑术精髓的剑术总纲开始学习。
  起点比别人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当然了,缺点就是对悟性要求比较高,对根基要求也比较高。
  没有超高的悟性,没有深厚的根基,啥也不懂,给你一部剑术总纲,你也练不成天下无敌的剑术。
  也正是因为如此《管子》一书流传的并不广泛,也不怎么受人推崇。
  因为一般人没有深厚的根基,很难领悟其中的精要。
  所以学了还不如不学。
  鱼越现在还尚未学习《管子》一书,如今阴丽华正在教授他一些法家和儒家的名著,正在给他打基础。
  所以鱼越并不知道《管子》一书的厉害。
  但鱼禾既然让他好好学,那他自然不会违背鱼禾的好意。
  “知道了,大兄,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鱼越很认真的向鱼禾保证。
  鱼禾点点头,笑着道:“去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爹娘老子到身边了,鱼越有了依靠,所以本性流露了。
  鱼禾觉得鱼越比以前幼稚了那么一点点。
  鱼禾眼看着鱼越出了太守府正堂,略微有些羡慕。
  《管子》一书,他也想学。
  他倒不是贪《管子》一书中的学问,也没想过借《管子》一书成为文坛大贤。
  他存粹是觉得,《管子》一书中的学问、思想,涵盖的比较广泛,他如果学了,有助于他快速的了解这个时代所有的学问。
  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学问,以后碰见了一些文化方面的大才,他也能跟人家瞎掰扯几句,不至于被人当成不学无术之辈。
  但他拉不下脸,去找阴丽华去请教学问。
  之前他还把人家小姑娘欺负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去找人请教学问,那多尴尬。
  鱼禾带着人稍微将正堂收拾了一番,准备去滇池北的鱼氏新宅,拜见鱼父鱼母。
  人还没出门。
  鱼蒙就匆匆出现在了他面前。
  “主公,交州使者占英,句町国国主亡承,庄氏家主庄顷求见。”
  鱼禾略微愣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他们应该早就到滇池了,等了我不少日子吧?”
  鱼禾不明白,交州使者占英也就罢了,一个外人,等就等了。
  可亡承和庄顷算是半个自己人了,为何不派人传个话,反而在滇池一直等着,等着他回到了太守府,才露面。
  “你一会儿派人去给我阿耶和我娘说一声,就说我忙完了,就去拜见他们。”
  鱼禾吩咐了一声。
  鱼蒙应允道:“喏!”
  鱼禾吩咐人将占英、庄顷和亡承叫到了正堂内。
  多日不见,庄顷还是那个样子,倒是亡承,明显的瘦了一圈,看得出亡承在对付交州邓让的战事中,耗费了不少精力。
  占英是个女子,三旬上下,而且还是一位女将。
  穿戴着一身皮甲,腰间配着一柄青铜剑,皮肤略微有些黑,容貌倒还算看得过去。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英姿飒爽。
  跟马背上的庄乔有一拼,但比庄乔多了一丝沉稳。
  庄顷和亡承二人看占英的目光很柔和,隐隐透着一股子精光。
  跟鱼禾看到马援、阴识时候的目光一样。
  显然,二人很中意占英,有将占英收入麾下的心思。
  鱼禾看到了庄顷和亡承的目光,对占英也多了一丝好奇。
  “交州占英,见过鱼太守。”
  占英到了正堂正中,略微躬身,向鱼禾施礼。
  语气有些硬,就像是鱼禾欠了她钱一样。
  亡承和庄顷分别笑着跟鱼禾点了点头,算是见过了。
  鱼禾让人给亡承和庄顷准备了桌椅,让他们落座。
  待到亡承和庄顷坐定以后,鱼禾盯着占英问道:“交州占英?占这个姓氏可不多见,你是占人?”
  占英直直的盯着鱼禾,硬梆梆的道:“正是!”
  庄顷笑呵呵的帮鱼禾介绍,“鱼太守,你可别小瞧占英,她不仅仅是占人,也是占人的首领之一。”


第365章 直肠子的女将军
  “哦?”
  鱼禾有些意外。
  亡承笑着补充道:“另一位占人首领,是占英的阿妹占娥。可以说她们姊妹,统御着所有占人。”
  鱼禾眉头微微一扬,“占英?占娥?娥皇女英?”
  鱼禾疑惑的看向占英。
  他不认为占族还有‘娥皇女英’一说。
  占英板着脸道:“我和我阿妹,以前都叫占妹,占英和占娥是交州牧给我们起的。”
  鱼禾略微愣了一下,看向了亡承和庄顷。
  三个人眼神交流了一番,齐齐露出了笑容。
  占英似乎有点直肠子,说话也不知道拐弯抹角,甚至都不懂得藏着自己的心思。
  她称呼邓让为交州牧,而非王或者主公之类的。
  那就说明她和邓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很有可能还是合作关系。
  她在提到邓让给她们姊妹起名字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这说明她和邓让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鱼禾、亡承、庄顷三个人,可都不是什么好人。
  三个人一贯喜欢见缝插针,为自己谋取利益。
  即便是没缝隙,他们也会想办法凿出缝隙。
  占英和邓让关系一般,那就是有缝隙,他们很容易利用这一点,做点什么。
  “给占将军赐座……”
  鱼禾笑着,吩咐人给占英搬来了桌椅。
  待到占英坐定以后,鱼禾笑道:“久闻占将军率领的占人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在西南所向披靡。起初我还不信,如今见了占将军,我倒是信了三分。”
  占英微微瞪起眼,看向鱼禾,毫不客气的道:“你好虚伪。我们姐妹率领的族人,明明被你手下的人压着打。你却说我们所向披靡?”
  庄顷、亡承‘噗呲’一声,差点笑出声。
  鱼禾愣了一下,摇头一笑,却没有动怒。
  他基本上可以确认,占英是一个真的直肠子,而不是装出来的直肠子。
  鱼禾谦逊的道:“我们之所以能压着你们打,也不过是取巧而已。”
  占英点着头,认真的道:“那倒也是。若不是你们卑鄙,拿我们族中老幼要挟我们,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鱼禾又愣了一下,他到新朝这么久,见过不少耿直的人,但真没见过这么耿直的。
  一时间他也不好跟占英聊太多琐碎,生怕被占英怼的下不来台。
  “说说吧,你此次到滇池,所为何事?”
  鱼禾努力保持着笑容,淡淡的问道。
  占英愕然的看着鱼禾,“不是你们让我们交还律高三县的吗?我到滇池,自然是为了交还律高三县。”
  鱼禾依旧保持着笑容,“邓让让你交出律高三县,你就真的打算交出来?”
  占英一脸奇怪的看着鱼禾,“不交你会放弃攻打律高三县吗?”
  鱼禾微微摇头。
  占英瞪了鱼禾一眼,轻哼了一声。
  似乎在告诉鱼禾,那你跟我说个毛线。
  鱼禾笑着继续道:“我很好奇,你们占人一直居住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与世无争,为何会帮助邓让征战?”
  占英没有隐瞒,大大方方的道:“我占人穷苦,邓让问我们要税赋,我们拿不出来,只能帮邓让征战了。
  我们不帮邓让征战,邓让就会杀光我们。”
  鱼禾若有所思的道:“你们临海背山,又有大批田亩,很适合种稻米,为何会交不起邓让要的税赋?”
  在鱼禾看来,占人所居住的地方,临海背山,又有良田。
  在这个海洋和大山都处在几乎没怎么开发的时代,占人占据的地方,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即便占人捕捞、打猎、照顾农桑的技艺十分落后,也能应付邓让派发的税赋才对。
  怎么可能交不起税赋呢?
  占英瞪着眼睛,一脸懵的盯着鱼禾。
  她也不知道为啥她们临海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