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20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0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丰下意识的看向了鱼禾,其他人也纷纷看向鱼禾。
  他们都觉得那些老弱妇孺是累赘。
  他们看不出那些老弱妇孺跟着他们,对他们有任何益处。
  鱼禾见众人看着自己,就笑着道:“此处不比六盘水,我们虽然危险,但还没有到朝不保夕的地步。那些老弱妇孺,看着无用,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逃出了六盘水,就不能再继续以兵卒的样子示人,那样很容易被人当成一种威胁,一直惦记着。
  我们脱掉了甲胄,藏起兵刃和马匹,混在他们当中,就没人把我们当成威胁。
  我们也可以给那些我们要对付的人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我们很弱。
  其次,我们不可能光明正大的进入到平夷县,所以我们必须借着他们流民的身份,混入到平夷县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虽然已经造反了,但我们不能一直以掠夺为生,更不能一直以军伍的形式存活下去。
  那样下去,我们绝对不可能长存。
  我们除了要有兵马以外,还得有长久的粮食和钱财来源。
  如此我们才能够不断的壮大,而不是昙花一现。”
  鱼丰、张武、漕少游、刘川四人听到鱼禾的话,若有所思。
  相魁、彭三则想都没想。
  他们两个就是两个听命行事的人。
  鱼丰和鱼禾下令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其他的他们并不愿意多想。
  刘川在短暂的思索过后,抚摸着胡须道:“老朽觉得,少主说的有道理。”
  张武看着众人道:“我们都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又如何安置那些老弱妇孺?他们跟着我们,不仅会影响我们作战,还会不断的消耗我们的粮食。
  就算要收留他们,也得等到我们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以后才行。
  现在不行。”
  漕少游赞同的点头道:“张武说的对,就算要收留他们,也得等到我们站稳脚跟以后。”
  鱼丰分析着双方的话,没有言语。
  鱼禾盯着张武和漕少游问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等我们站稳脚跟以后,他们很有可能就被人祸祸没了?”
  张武沉声道:“乱世,不缺流民。”
  张武的话很残忍,但也很现实。
  漕少游附和道:“我们得先保证自己活着,才能救其他人。”
  鱼禾又问道:“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等我们站稳脚跟以后收留的人,会有我们危难之际收留的人忠诚吗?”


第32章 你是不是藏拙了?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得人心。
  危难之际收留的人,肯定比太平祥和的时候收留的人更忠诚。
  六盘水义军就是一个例子。
  鱼禾和鱼丰在他们垂死之际,救了他们的命,他们便死心塌地的跟着鱼禾和鱼丰。
  鱼丰几次率领着他们踏上战场,他们作战都十分勇猛、即便是受了伤,也不会畏战,更没有说过半句怨言。
  要知道,他们中间大部分人只是兵营里的更卒和民夫,在兵营里负责的只是一些守卫和后勤,武力根本不如兵营里的正卒,也很少在战场上撕杀过。
  可他们被鱼禾和鱼丰救了以后,表现出的斗志和骁勇,丝毫不输给正卒。
  鱼禾和鱼丰父子看似收拢了一批属下,可实际上更像是收拢了一批死士。
  一批只愿意为鱼禾和鱼丰父子赌上性命的死士。
  鱼禾趁着老弱妇孺们危难之际,收留了老弱妇孺,老弱妇孺也会成为他们父子的死士。
  虽然他们没办法帮助鱼禾和鱼丰父子在战场上撕杀,但是他们可以帮鱼禾和鱼丰父子营造营寨、种田储粮、锻造兵械。
  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充作马骨,帮鱼禾和鱼丰父子吸引更多的逃难的百姓。
  鱼禾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以后,才决定收留那些老弱妇孺的。
  他知道那些老弱妇孺跟着他们,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所以才决定收留他们。
  他并不是脑袋一热,心肠一软,什么也没考虑,就将老弱妇孺收入麾下。
  张武不知道鱼禾的心思,在听到了鱼禾的话以后,皱眉道:“我们现在还在逃命,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考虑怎么活下去,而不是收拢其他人的忠心。”
  漕少游在一旁郑重的点头,表示赞成张武的说法。
  鱼禾提醒道:“我们已经逃出了六盘水,暂时已经脱离了危险,在江关校尉查清我们的身份之前,我们是安全的。”
  张武沉声道:“江关校尉什么时候能查清我们的身份,什么时候请兵围剿我们,我们谁也说不准。也许我们刚收留了那些老弱妇孺,江关校尉就率兵杀过来了。
  到时候我们是丢下那些老弱妇孺继续逃命呢?
  还是为了那些老弱妇孺,跟江关校尉率领的人死战到底?
  我们在六盘水兵营内击溃了约有两百多正卒,江关校尉要剿灭我们的话,肯定会派遣更多的兵马。
  人数只要超过了五百,我们就难以招架。”
  张武深知,他们此前攻打六盘水兵营,之所以能够取胜,完全是因为他们谋划得当,而不是说他们手里的力量足以碾压六盘水兵营。
  江关校尉只是一时大意,被他们偷了家。
  江关校尉若是认真起来,率领重兵前来围剿他们,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鱼禾盯着张武道:“我们现在在平夷,江关校尉要率领着兵马进入平夷,也得问一问句町人答应不答应。我想,平蛮将军冯茂也不会允许江关校尉擅自转移战场。”
  平蛮将军冯茂如今在巴蜀等地疯狂敛财,他才没闲心让江关校尉率领着兵马赶到平夷,再开辟出一处战场。
  眼下西南战局陷入到焦灼中,他可以一边抽空巴蜀的青壮去跟句町人和滇人打消耗战,一边安心的在巴蜀之地疯狂敛财。
  再开辟出一处战场,战局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到时候冯茂不仅没办法继续敛财,还得带着自己的精锐再次投入战场。
  冯茂只要不蠢,绝对不会再次率领精锐踏入战场。
  他在巴蜀等地疯狂敛财,又强占了百姓们的屋舍,弄的百姓们怨声载道。
  他现在封锁着消息,所以前方的巴蜀儿郎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前方作战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已经被冯茂给祸害了。
  一旦他率领着精锐再次投入战场,他封锁的消息就会迅速的传到巴蜀儿郎的耳中。
  到时候冯茂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句町人和滇人了,还有巴蜀的一众儿郎。
  巴蜀的儿郎们一旦反了,整个益州就会陷入到混乱当中。
  王莽知道此事以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送冯茂和冯茂的家人去死。
  所以,冯茂只要不蠢,绝对不可能再多开辟出一片战场。
  鱼禾在看到了那些老弱妇孺,了解了冯茂在巴蜀之地的所作所为以后,就知道冯茂为了敛财,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上。
  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能努力的维持着现状,继续敛财。
  鱼禾相信,冯茂能坐上平蛮将军的位置,绝对不是那种蠢的无可救药的人。
  所以冯茂绝对不会为了他们几十个反贼,再开辟出一片战场。
  张武并不知道,鱼禾已经通过一些断断续续得到的消息,了解到了冯茂和江关校尉的处境。
  他听到了鱼禾的话以后,继续道:“若是我们遇到句町人呢?”
  鱼禾闻言,微微直起身,老神在在的道:“句町人并没有在平夷县内大肆屠戮,反而让平夷县的人每一岁上贡一万匹布。
  那就说明句町人并没有屠戮的心思,他们也有所求。
  真要撞上了句町人,除了人以外,他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相信句町人也不会太为难我们一群流民。”
  张武又道:“江关校尉若是冒险带人杀进平夷呢?”
  “那他得先考虑考虑,该如何应对句町人。我们可以用鸡头山的张兴牵制六盘水兵营的兵马,也可以用句町人剿灭江关校尉的人。”
  “你想故技重施?你就不怕引狼入室?”
  “谁是狼?对我们而言,江关校尉才是狼。句町人虽然也贪婪,但绝对没有江关校尉胃口那么大。句町人只求财货,但是江关校尉却想要我们的命。”
  “……”
  鱼禾和张武一问一答,说了很久。
  鱼丰等人心中的疑惑、顾虑,随着他们的问答,渐渐的解开了。
  鱼丰见鱼禾说的张武哑口无言,就缓缓开口,“行了,你们两个人的心思,我已经明白了。禾儿想收留那些老弱妇孺,为我们以后做准备。张武觉得那些老弱妇孺是累赘,怕他们拖累了我们。
  你们两个人的想法,都有道理。
  如今你二人各持己见,僵持不下,不如取个折中的法子。
  我们暂且收留那些老弱妇孺,带着他们进入平夷县,为他们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一旦江关校尉带人找上了我们,我们没办法照顾他们的话,就将他们留在平夷县。”
  鱼禾听到鱼丰这话,心头苦笑一声,没有再言语。
  鱼禾已经将张武辩的哑口无言了,张武已经有了几分被他说服的感觉。
  鱼丰在张武服软之前,果断开口,打断了他们二人的谈话,给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明显是在维护张武的面子。
  张武沉吟着道:“那就依照军侯的意思办。”
  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附和。
  鱼丰在众人附和以后,看向了鱼禾,道:“你做事越来越稳妥了,你既然决定了收留那些老弱妇孺,应该也有安置他们的办法吧?”
  鱼禾点头道:“我们得先找一个临时落脚的地方,让他们住下,还得派人去清理刚才的战场。两个小吏,十多个县卒,突然就没了,平夷县内的人肯定会追查,在我们没有在平夷县内站稳脚跟之前,不能让人知道人是我们杀的。”
  鱼丰思量着道:“找落脚的地方的事情,就交给漕少游和相魁去做。清理战场的事情,让张武跑一趟。”
  鱼禾继续道:“我得尽快去一趟平夷县城池内,了解一番平夷县内的详情。”
  虽然鱼禾从吴归和安牛口中,已经知道了平夷县内的大致状况。
  但是鱼禾还得亲自赶往平夷县,去证实一下。
  鱼丰微微皱眉。
  他担心鱼禾孤身入城,会有危险。
  鱼禾看出了鱼丰的心思,又道:“我会扮作游商,向他们收一些山货,相信他们还不至于对一个小游商下手。”
  鱼丰沉吟了一下,道:“等相魁和漕少游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以后,你再去平夷县内。”
  鱼丰言外之意,是要让相魁和漕少游跟着鱼禾一起去平夷县,保护鱼禾。
  鱼禾知道鱼丰是一片好意,所以没有拒绝,点头答应了此事。
  “事不宜迟,动身吧。”
  鱼丰吩咐了一声。
  张武等人起身,纷纷向鱼丰行了一礼,各自去忙了。
  鱼禾则留在鱼丰的身边,没有动。
  鱼丰在众人走后,有些神色复杂的看着鱼禾。
  鱼丰原以为,鱼禾死过一次了,经历了生死的磨难,变聪明了,也开窍了。
  可鱼禾表现出的一切,已经没办法用开窍解释。
  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辩才、心智、谋略,远超同龄人。
  甚至也超过了他这个当阿耶的。
  鱼禾感受到了鱼丰复杂的目光,略微有些疑惑的道:“阿耶,怎么了?您是不是对我的安排有疑问?”
  鱼丰迟疑了一下,低声问道:“臭小子,你以前是不是一直在藏拙?”
  鱼丰没想过鱼禾的灵魂真的换人了,他也没往那方面想。
  他思量了许久,觉得鱼禾以前有可能在藏拙。


第33章 入平夷
  鱼禾听到了鱼丰的问话,就知道鱼丰又对他起了疑,他并没有慌乱,只是愣了一下,对着鱼丰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阿耶发现了吗?”
  鱼禾的笑容很灿烂、很温和、很阳光。
  只是鱼丰并没有被鱼禾的笑容打动,他对着鱼禾就是一顿猛抽。
  一边抽,嘴里还一边念叨。
  “臭小子……让你藏拙……让你藏拙……”
  “你如果没藏拙,族里肯定推荐你去太学……”
  “你若是在太学内展露头角,再攀上一两个太学的大贤当先生,少说也能混一个郎官,根本不需要跟着我到西南受苦……”
  “……”
  鱼丰恨铁不成钢,他觉得鱼禾明明很聪明,却一直藏拙,错过了大机缘。
  鱼禾没有在意鱼丰的话,因为鱼丰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他们父子已经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新朝上下绝对不可能收容一个反贼进入太学。
  虽然新朝的太学内培养出了不少反贼。
  可人家那是离开了太学以后才成为反贼的。
  鱼禾是还没进入太学就成了反贼。
  鱼禾眼见鱼丰越打越起劲,顿时就生出了一点不孝的想法,只是考虑到自己的武力比鱼丰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果断放弃了。
  反正当爹的打孩子,也是一个传统。
  为此还诞生出了不少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比如‘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谁家要是不打孩子,不仅不会受到人称赞,反而还会被人鄙视。
  一旦孩子在他们的娇惯下做了什么错事,各种讥讽的话就会扑面而来。
  ‘瞧,他们家平日里惯着孩子,把孩子惯坏了吧?’
  ‘这要是每天打一顿,也不至于闯出这么大的祸。’
  ‘……’
  鱼禾找了无数理由,让自己放弃了不孝的想法,直到鱼丰打够了,才缓缓开口,“阿耶,打够了?”
  鱼丰哼了一声,没有言语,似乎在生闷气。
  鱼禾继续道:“阿耶若是不打了,那我有一些话想跟阿耶说。”
  鱼丰瞪了鱼禾一眼,一脸不满。
  鱼禾沉吟着道:“阿耶此前在六盘水的时候,是不是想等我身上的烟瘴之毒痊愈以后,带我返回族里?”
  鱼丰不想回答,但是看到了鱼禾一脸认真的在发问,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了,“有那个想法,你我一旦逃离了西南,就是代罪之身,回到族里以后,族里恐怕要拿出不少积蓄贿赂贵人,才能脱罪。”
  鱼禾听到此话,略微点点头。
  鱼丰所言,跟他猜想的差不多。
  “那阿耶为何不说?阿耶当时如果说了,我们也走不到这一步。”
  面对鱼禾的疑问,鱼丰脸上的神色有点不自然。
  他不是不说,而是没办法说。
  他们要逃离六盘水,要回到咸阳,还是得想办法破开新军的围困。
  鱼丰想不到在不惊动新军的情况下,回到咸阳的办法,所以一直没有开口。
  他难道要告诉鱼禾,他无能,想不出脱困的法子,所以什么都藏在心里?
  鱼禾见鱼丰不肯开口,就继续道:“阿耶,我们是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我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就应该说出来,我们父子一起参详。
  有道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鱼禾推心置腹的跟鱼丰讲了许多。
  鱼丰听完了以后,瞥了鱼禾一眼,“以后有事,我会跟你商量。”
  鱼丰并没有听进去鱼禾讲的一堆大道理,他之所以说这话,主要是觉得,当初他如果把心里的想法告诉鱼禾的话,鱼禾或许能够想出办法,让他们回到咸阳。
  是他自己太高看自己了,不肯跟人说心里话,才让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鱼禾满意的点点头,他知道他一番话没有白说。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只要能够沟通,没有任何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如果不能沟通,一点点的小问题,最后也会变成大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