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65章

大唐昏君-第65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万多头猪十有八九会被活埋或者焚烧,李保国脑袋怕也会不保。
    广王府,朱友能还是老三样,蛐蛐、斗鸡、遛鸟。
    这次他迷上了玩鹰,这厮也真能折腾,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只鹰,他要熬鹰。
    熬鹰绝对是个耐力活,没有相当的毅力,你休想驯服这种称霸天空的畜生。
    鹰隼是天空霸主,目空一切。它自认为是天空中的王,猎人捉住鹰以后,不让它睡觉,与它比毅力。
    等鹰的锐气和傲气消磨殆尽,他就会对你忠心耿耿。
    御史崔远和何进来到广王府的时候,朱友能正在熬鹰。
    他瞪着两只眼,目不转睛的看着那只鹰。
    在鹰的眼里,它不想理会这个连爪子都没有都生物。它左观右看,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
    朱全昱听说二人来访,眉头微微一皱。自从朱温被杀,他广王府一直低调做人,从未招惹官府的人。怎地今日御史中丞和太常少卿亲自来访,自己与这二人并无交集,难道说这个败家子又出去惹事了?
    来者是客,朱全昱吩咐下去:“有请!”
    崔远和何进来的时候倒是颇为客气,二人恭恭敬敬的拜见了朱全昱。
    “下官见过广王殿下。”
    朱全昱一摆手,他喜欢直来直去:“二位来此有何贵干?”
    崔远与何进对望一眼,二人对朱全昱还是不敢失了敬畏之心。
    崔远微微一笑:“启禀广王,下官想去见一下二公子,不知可否在府中?”
    “畜生!”朱全昱大骂一声。
    崔远和何进吓了一大跳,何进道:“广王息怒。”
    朱全昱叹了口气:“哦,我不是说你们,我是说友能这个小畜生。”
    二人松了口气,崔远道:“我二人只是找朱二公子问点事,并无其他。”
    朱全昱一听,也是松了口气。他以为这个败家子又去惹事了:“犬子在后院,你们过去吧。”
    来福领着二人来到后院别屋,朱友能瞪着眼一眨不眨的看着那只鹰,那英也是看着他,一人一鹰就这么互相对视着。
    崔远与何进又是对望了一眼,二人心中均道:败家子果然行为怪诞与众不同,这又是闹的哪一样。
    “朱二公子,老夫有礼了。”对这个败家子,崔远是不敢得罪的。
    这鹰刚熬第一天,朱友能这才回过头上下打量着二人:“你们谁啊?”
    语气傲慢,根本不把俩人放在眼里。
    何进微微有气:“本官乃是太常少卿何进,这位是御史中丞崔远崔大人。”
    朱友能两眼一翻:“我不知道么,京城就这么巴掌大点地方。你二人找我作甚?说好,不是我干的。”
    他还没问什么事,就先推脱开来。朱友能以为这俩人又吃了什么暗亏,所以找上门来了。
    崔远拱手一笑:“二公子误会了,老夫来是想问问,昨夜皇宫无端多出两万头猪,公子可有耳闻?”
    这事朱友能当然知道,京城都传遍了:“知道又如何。”
    “哦,不知这些猪仔可是公子送进宫里去的?”崔远依旧陪着笑。
    朱友能警惕起来:“你什么意思?”
    何进再也忍耐不住:“陛下说是你通过皇宫地道,将两万头猪送进明安殿外,可有此事?”
    这他妈滴什么态度,朱友能一听是李柷说的,他点了点头:“是又怎样,没错,就是老子干的!”
    对于李柷,朱友能是狼狈为奸。别说两万头猪,就是两万坨屎,只要是李柷说的,朱友能都会一口答应。
    旁边旺财看出不对,似乎其中有什么大事,他劝了声:“主人……”
    崔远看在眼里,于是问道:“朱公子,此乃关乎国家大事,还请告知实情。”
    告你大爷,李柷既然这么说了,朱友能自然会一口应承:“就是老子干的,你们想怎么着!大清早的你们两个老东西来着婆婆妈妈叽叽歪歪,是何居心!”
    何进气不打一处来,指着朱友能怒道:“你,你!我一个堂堂太常少卿,你竟敢骂我?”
    “骂你?老子还想打你呢。我管你什么狗屁少卿御史,再不滚蛋老子抽你大嘴巴!”朱友能败家子形象暴露无遗。
    这厮骂的实在过分,崔远也怒了:“好你个朱友能,我们来客客气气问你话,你竟然出口伤人,明日我就告上含元殿!”
    何进添油加醋:“对,请天子做主!”
    朱友能不屑的“切”了一声:“旺财,这崔府的人平日都到哪里买菜?”
    旺财似乎对这事轻车熟路:“好像是西城菜市。”
    朱友能点了点头:“知道了,回头告诉西城张麻子一声,崔府的人来买菜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照顾!”
    他故意把‘照顾’二字说的很重,这是赤果果的威胁了。
    京城挨过这败家子闷棍的官员不在少数,前任宰相柳璨下朝途中就曾被人一棍子打晕在府门口。虽然查无实据,但柳璨身上财物未失,想起曾因一件小事得罪过这个败家子,想来十有八九是朱友能所为。
    主要还是柳璨挨完棍子第二日,朱友能带着旺财几个狗腿子在柳璨府门口晃荡了半日。怎奈苦无证据,最后不了了之。
    ps:感谢书友尾号1065打赏。
    

第一百五十五章 残害忠良
   
    其实崔远二人比谁都怕被皇帝知道,他二人来询问白猪之事,若是被李柷知晓,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他说告御状本是吓唬吓唬这厮,不曾想这败家子浑然不惧,倒威胁起自己来了。
    京城之中谁人不知这败家子瑕疵必报,今日惹了他,后患无穷。
    崔远拉了拉何进衣袖,只好拱手陪着笑:“二公子大人大量,本官只是一时气急,怎会真的告知天子。玩笑而已,误会,误会。”
    何进也知道这货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一家老小还想平平安安的,于是也跟着陪起笑脸:“我与广王乃是故交,怎会为难公子。今日我二人来此,实在唐突,告辞,告辞!”
    朱友能半点面子都不给:“快滚!再不滚蛋,老子关门放狗了。”
    看来这白猪之事确实是这败家子所为,二人闹了个灰头土脸,掩面而走,连跟朱全昱打个招呼都忘了。
    这要是在盛世时代,崔远和何进堂堂朝廷重臣,别说是朱友能,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这么惹。
    可这是乱世,虽然朝廷掌握了主动权,藩镇们毕竟还是地方军阀。枪杆子时代,文官地位极低。
    再说朱友能他不是官啊,不当官怕你个球。还有这败家子仗着广王蒙荫,还有天子爱护,照样在京城横着走。
    朱友能是你不惹事他都找你茬的主儿,崔远二人去惹他,纯属找死。
    朱友能是个粗神经,对白猪之事他也懒得去想。他现在的心思在这只鹰上,于是他搬来个板凳,又与这只鹰对上眼了。
    朝廷发布布告,五口之家可领白猪一头,免费赠送。养大后朝廷按照市价收购,如果你的猪确实是病死,朝廷可将死猪掩埋,并不罚钱。若是故意养死小猪崽,私自卖了肉,罚钱两贯。
    白送这种好事哪里找,一时间洛阳城为争一只白猪挤破了头,两万头白猪半日间一扫而空。
    猪其实是杂食性动物,什么植物都吃。菜根青草,植物块茎,只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猪并不胖而已。并不像现代人为了增加猪的重量,喂养饲料。
    猪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他要去天牢看看那个刺客。
    这刺客是皇帝钦点,狱卒们对他的待遇还不错,给他安排的房间是朱温待过的那一间。
    只是李柷进来的时候稍微吃了一惊,此时的这名刺客已经换上囚衣,洗干净了脸。
    让李柷吃惊的是,这刺客竟然是个女的。
    难怪自己夺她手腕的时候感觉有一丝异样,有些软滑的感觉。
    原来她是女的,还是一个挺漂亮的女孩。
    李柷并没有让人打开牢门,而是站在牢外冷冷的问道:“你为何要行刺朕?”
    “呸!”那女孩狠狠的唾了一口:“狗皇帝,你杀我全家,定然不得好死!”
    李柷吃了一惊:“你是朱全忠家眷?”
    朱温女眷只是被流放,李柷并没有下令杀她们,怎地这女孩竟然说杀了她全家。
    谁知道那女孩更加切齿:“狗贼藩王,谁是那狗贼家眷。”
    她骂朱温狗贼,那就不是了。李柷大为奇怪,还有谁被杀了全家,他实在想不起来:“你到底是何人?朕除了朱温余党,并未杀过他人。”
    女孩嘴角一翘,冷笑道:“没有?你是没杀人,可你李氏先祖就没杀过么。李晔滥杀忠臣,罪有应得!”
    她竟然敢对李柷老爹昭宗直呼其名,这是活腻了,旁边有为怒斥:“大胆!”
    李柷摆了摆手:“我父皇如何还你全家,你说与朕听听。”
    女孩眸子充满仇恨:“你们可曾记得宰相杜让能!”
    此言一出,李柷脸色大变:“你,你是杜让能的女儿?”
    昭宗宰相杜让能,乃是大唐忠臣。
    岐王李茂贞势力庞大,对昭宗颇为不敬,大有称帝之野心。
    昭宗愤其无状,欲出兵剿之。当时杜让能极力劝阻,他说如今朝廷势微,禁军缺乏战斗经验,万不是藩镇对手。不如养精蓄锐,以待东山再起之时出兵不迟。
    可昭宗李晔性格急躁,根本不听劝告。他派出数万禁军与李茂贞大战,结果禁军大败。
    李茂贞兵临长安西城临皋驿,大有攻破长安兴师问罪之心。
    关键时刻,宰相杜让能站出来对昭宗说道:陛下,你就说这次讨伐藩镇是臣的主意,只要陛下杀了臣,李茂贞就没有出兵的借口。
    昭宗无奈,最后只好忍痛夷了杜让能全家。并传御给李茂贞,说开战都是宰相杜让能的主意,如今已经将杜让能处斩。
    各地藩镇并起,李茂贞没了出兵理由,倒也不敢再打进长安,是杜让能救了昭宗一命。
    有人说昭宗李晔的性格很像明末崇祯,二人都算不上是昏君,都是想做一个明君。可惜性格都是太过急躁,凡是操之过急。
    那女孩点了点头:“没错,我就是杜让能的女儿杜芳盈。李晔残害忠臣,天理不容!我全家都死在你们手里,若不是我父亲不忍,将我偷偷送出府,我也会死在你们手里。今日我落在你们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对于杜让能,李柷一直心存愧疚,虽然不是他杀的,可这个时代父债子偿,与自己杀的并无区别。
    李柷有些沉痛的道:“事到如今,朕只有跟你说实话了。你叫杜芳盈,接下来朕的话可能会让你一时难以接受,你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其实,是你爹杜让能求我父皇杀的他。”
    杜芳盈大怒,无稽之谈,哪有人求皇帝杀他的:“你胡说!这不是真的,是李晔不分黑白杀了我全家!你们都是狗皇帝!”
    李柷叹了口气,语气温柔的说道:“朕让你见一个人,一切自有分晓。不管怎么说,是朕对不起你们,是大唐亏欠你们。朕定会替杜家平反,希望你给朕几日时间,好吗?”
    杜芳盈听他说的诚恳,心中略过一丝疑虑,此时她已束手待毙:“好,我倒要看看你耍什么花样!”
    李柷一拱手:“多谢!”然后对狱卒们道:“你们几个,去买几件女子衣衫,让她换下囚衣。”
    狱卒慌忙躬身领命,李柷又道:“芳盈姑娘,那就委屈你在这里几天。三日后,朕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ps:历史上真实事件中杜让能为昭宗而死,但并没有被夷全家,而且后来昭宗很快给他平反了。
    小说为求戏剧性冲突效果,改成昭宗杀了杜让能全家,并没有为其平反。
    ps:感谢大力出奇迹ok打赏,我喜欢这名字。
    喝大力出奇迹,一天不花几百文钱都对不起我朱友能这败家子的称号。
    

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仇
    安武军监军使张承业收到入京诏信的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浑身颤抖,杜宰相竟然还有一个遗孤流落民间。
    “来人,快!快!备马车!”
    “监军使怎么了?”怀化郎将步征尘大惊来问。
    “我要回宫,快!”
    张承业心急火燎,众人也不敢再问。
    步征尘大急:“快去叫指挥使!”
    很快有兵卒去将金大彪叫来,金大彪也是一惊:“老监军使,是我金大彪照顾不周么,您老身体怎堪长提跋涉。”
    张承业摇了摇头:“天子招我进宫,要有大事需要我,快快快!”
    金大彪听他说的急促,也是慌了:“来人,备车!”
    张承业抓着金大彪的手:“大彪,我老了,这一去京城怕是不能再回来了。你们都是好孩子,征尘,你们都是大唐的忠臣。往你们以后好好约束部下,为我大唐尽忠。”
    张承业已经垂垂老矣,在他眼里他们这些士卒都是一群孩子,他是也是这么做的,一直把他们当孩子看待。
    安武军也很享受这种对待,每个士卒都对张承业充满尊敬。这个老太监不为名不为利,有的只是对大唐的一颗赤胆忠心。
    金大彪心中激荡,他们舍不得这个老人:“监军使,保重!”
    明阳城,八匹马车已经备好,诸将扶着张承业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出军营,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消息传的很快,老监军使要回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
    军营门口,无数将士自发的来到两侧,恭送他们心中尊敬的这位监军使。
    没有他,这些人现在还在老鹰山上落草为寇。是监军使让他们重新活了一回,重新让他们堂堂正正的做了一个人。
    他们有些人娶妻生子,他们的家人不会再被人瞧不起。反而以他们为荣,他们是大唐的脊梁。
    张承业掀开轿帘,他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古人没有军礼,士兵们只是用自己手里的长矛击地,来表示尊敬。
    “监军使慢走!”
    “监军使慢走!”
    每走几步,将士们都会从心底呐喊出这几个字,张承业的眼角湿润了。
    大公无私,胸怀天下,这种人值得所有人去尊敬,哪怕是你的敌人。
    就连李克用,对张承业都是礼敬有加。
    张承业英名播于天下,离开军营,明阳城门口。
    刺史柳江是最先得到朝廷信息的,他知道张承业要走。
    整个明阳城大小官员早早的聚在城门口,他们同样在等待着这个令人尊敬的老监军使。
    远远的张承业的马车缓缓驶来,张承业睁开昏花的老眼:“是柳江吗?刺史柳江慌忙抢过去:“监军使,您身体可还好?”
    “还好,还好,让这些官员们都回去吧,就去吧。”张承业以一个老人的身份劝着。
    “这,这些官员们都是自发来的,我说了他们也不会听啊。”柳江苦笑着道。
    “监军使好走!”
    “好走监军使。”
    官员们纷纷抱着拳,张承业坐在马车上一一和他们作别。
    张承业已经八十余岁高龄,实在不能继续舟车劳顿。可为了杜让能遗孤,他必须回京城。
    古代马车绝对算不上舒服,因为木制的车轮,并没有减震措施。路面又不平,人坐在里面就跟颠散了架一样。
    这就好比你骑着一辆没有气的自行车,行驶在土路上一样的感觉。
    李柷下令必须优待杜芳盈,狱卒自然不敢怠慢。这牢内搬来一张木床,还有一张桌子。甚至还有一些洗漱用品,以及一面铜镜。
    吃穿用度更是不可或缺,典狱使甚至还给她配送了一个老妈子做下人使唤。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某个客栈的单间。
    三日后,张承业抵达京,他看起来气色很不好,不过还是急匆匆的奔向皇宫。
    李柷一听说是张承业来了,是又惊又喜:“老张,朕诏信已经跟你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