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55章

大唐昏君-第55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不知道洛阳有钱,于是富商大贾云集洛阳。有些粮商瞅准机遇,通过大运河往洛阳运粮,赚的是盆满钵满。
    乱世,粮食就是军用物资。各地藩镇严厉打击往洛阳犯粮的商人,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走私贩粮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因为利润高啊,洛阳有钱啊,粮价又高。不止是粮食,茶叶、丝绸、盐铁,都开始往洛阳贩运。
    李柷,富得流油。
    藩镇们坐不住了,照这样下去,不用打,他们就被拖垮了。有人忍不住,朱友文率先动手了。
    他先是联络了他的几个兄弟,朱友珪、朱友贞、朱友孜、朱友璋、朱友雍等,要对朝廷开战。
    可惜真是应证了朱温那句话,他几个儿子都是猪狗不如。朱温虽然被扳倒,可他的势力范围还在。若是几个儿子联合起来与朝廷开战,未必不能得胜。
    首先占据河中府的朱友珪明确表示不会出兵,今朝有酒今朝醉。数你朱友文势力大,一旦开战了便宜还不都是你占去了,你朱友文是个什么东西旁人不知,难道我不知道么。就算灭了唐庭。反手你就会给我们来一个兔子狗烹的下场,还不如保持眼下的对峙局面坐山观虎斗。
    朱友珪这么想,左天兴军朱友贞也这么想。占据许州的朱友璋倒是想分一杯羹,可他与葛家军近在咫尺,随时都有被葛从周吞并的危险,自保尚且不暇,哪有功夫跟着开战。沂州义武军朱友徽最不受朱温待见,被发配到沂州地界,山高皇帝远的,更没他什么事。
    只有宣武军朱友孜忠武军朱友雍表示愿意一起出兵,朱友孜占据邓州和襄州,朱友雍占据唐州,与朱友文遥相呼应,三路大军开始往洛阳展开进攻。
    同时,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对付汴州的葛从周。
    别小瞧这罗绍威,他的魏博军虽然被牙军控制,可是战斗力强悍。是葛从周的一大劲敌。
    不良人,缉事番役,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明之锦衣卫。
    范瑶得李柷诏令,重整不良人。目的就是刺探情报,暗杀行刺,打入藩镇内部,以期扰乱藩镇军事部署。
    不良人有着自己一套传讯体系,因各地不良人大都在隐匿状态,互相间联络都是靠一种特殊通讯工具,雀鹰。
    雀鹰上体青灰色,尾羽较长,有十分明显的深褐色横斑,很容易识别。飞翔时主要是扇翅和短距离的滑翔交替进行,并常在空中呈圈状的飞翔。常栖于山地林间,或在村落附近河川小溪附近地带,飞翔力很强,善捕食小鸟等动物。
    这种鹰体型中等,经过训练以后飞翔能力极强。重要的是它不会如信鸽一样引起他人注意、在古代情报部门同样重要。军中大多都有专门对付信鸽的东西,比如诱鸽,专门引诱信鸽的一种鸽子。还有就是射杀或者用鹰隼去专门对付敌方信鸽,信鸽的传输速度快,可也有一大弊端就是情报容易被敌方截获。
    雀鹰却不一样,雀鹰可称空中霸王,没有什么天敌。而来这种动物警惕性极高,目光敏锐飞的又高,很少能被射杀。用它来传递讯息最为安全,只是训练极为不易,数百只雀鹰中往往只能训练出一两只能够用来传递讯息的雀鹰。
    不良人对这种传讯方法极为隐秘,除了高层,普通的不良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通讯方法。是以不良人百余年来用雀鹰传讯从未失手过。
    洛阳京城专门成立了一个不良帅府,由范瑶亲自坐镇。此时范瑶一脸沉重,因为他刚刚收到江陵那边不良人的雀鹰传书。
    令狐云龙作为不良人副帅,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大帅,发生何事了?”
    范瑶脸上掠过一丝不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走,火速陪我进宫。”
    现在已是深夜,这个时候不良帅竟然进宫,自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禀告。令狐云龙也不敢多问,随着范瑶二人入宫而去。
    夜色渐微凉,李柷躺下了,睡了。
    累的,累不是因为他去种地了,也不是因为他去处理政务了。而是,他玩了半夜的斗地主,困极而眠。
    作为身边太监,有为和福全是不合格的。李柷还好,躺在明安殿龙榻上盖着毯子呼呼大睡,有为爬在桌子上。
    福全睡姿奇葩,下巴嗑在桌沿上,跪在那里睡着了。
    桌子上堆着毛笔书写的扑克牌,宫女事先得到口谕不得擅闯,主要是李柷他她们去太后那里告状。
    若是何太后知道李柷不知保重龙体,与有为他们斗地主,这俩小太监的板子是挨定了。
    好在年轻,李柷身体扛得住。
    ps:抱歉今天可能单更了,我要包水饺吃。晚上码字,凌晨发一章,明天再发一章。尽量保持两更,上架最少日更万字。
    感谢克西头和雷云洛的打赏。
    

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报
    清朝皇帝都实行奴性化政策,无论是做臣子还是奴才,他们都会对其极尽羞辱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臣子上朝要跪,下朝还是要跪,面圣下跪成了一条必要的程序。而且规矩繁多,一不小心犯了禁就是欺君大罪。
    做太监的更如蝼蚁一般低贱,杖毙司空见惯。而皇帝或者妃子们夜晚都需要值班太监,这时候如果被主子发现你睡着了,抓住轻则一顿暴打,重则杀头。
    这人都是有生物钟的,无论你白天再怎么睡觉,晚上也是会犯困。所以清廷太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值夜班的时候在鞋底放上几粒带刺的苍耳,这样就能防止值班的时候睡着了。
    有宋以后宫廷规矩才慢慢多了起来,明清犹甚。
    大唐则不一样了,除了正式场合,或者李柷扳倒朱温,又或者发放俸禄臣子们澎湃的时候,自发的主动跪下山呼万岁以外,臣子是不需要下跪的。
    就算下跪,大多数时候也是大臣们自发的行为。
    对于宫内的太监,一样也很宽松,甚至是放任。尤其唐朝中后期宦官权利巨大,直接左右皇帝的废立。
    而自从朱温灭了宦官以后,这皇宫更是宽松。有为除了围着李柷身边转悠,根本不去关心太监们的行为。
    而福全的脑容量注定他也管束不了这些太监,李柷更别说了,他本就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身边有有为和福全两个狗腿子就够了。
    不是李柷不想讲排场,自己又没后宫,这整个宫廷就这几十名太监了,又都是些老实木衲之徒。李柷不想奴役这些小太监,尽量给他们一些做人的尊严。
    老实木衲不代表不会偷懒,于是值夜班的时候太监们往往也会跟着睡懒觉。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李柷身边的有为和福全俩人都经常偷懒,何况他人。这几十名太监大概是整个华夏史上过得最舒服的人了,这个皇帝好伺候。
    明安殿外第二道宫门由侍卫看守,侍卫们保护天子安全,他们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的,一旦发现处罚极为严厉。
    当值的侍卫长张茂打开宫门,带着侍卫与范瑶和令狐云龙走了进去。
    然后范瑶和令狐云龙看到了这么一副画面,明安殿外长廊,四个小太监坐在门口呼呼睡大觉,有一个还悠扬的打着呼噜。
    范瑶气不打一处来,上去给了几人一脚:“你们好大的胆子!天子就寝,你们不好生伺候,竟敢睡觉,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活的不耐烦了!”
    几个小太监晕头转向的爬了起来,一看是不良帅吓得慌忙求饶:“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快去禀告陛下,有十万火急之事。”
    不良帅是皇帝死忠,哪怕再亲近的死忠,他深夜入宫进明安殿宫门的时候也得侍卫张茂等人随行以防不测。
    而到了殿外,范瑶也绝不能私闯。只能等太监进去禀告,李柷答应召见,范瑶才能进去。
    值班太监慌慌张张的点头答应,推开明安殿们,闯了进去,范瑶和张茂等人则在外静候。
    “陛下,陛下!”值夜太监焦急的叫了声,心中却有些忐忑。这大半夜天子睡得正香,若是把他叫醒恐怕会暴怒迁怒与己,可又不敢不叫。
    李柷正梦见自己骑在朱温头上撒尿,猛然间就惊醒了:“发生何事?”
    有为也跟着醒了过来,福全却依旧呼呼大睡。
    “不良帅在殿外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之事。”小太监轻声道。
    “快让他进来!”李柷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可对政务他还真是不敢懈怠。此大唐非常时期,并不是该享福的时候。
    范瑶能深夜来访,必是重大国事。
    太监应声而去,不多时张茂带人陪着范瑶和令狐云龙走了进来。
    李柷一摆手,张茂带着手下退出。
    李柷急问:“范瑶,出什么事了?”
    范瑶脸色沉重,一拱手:“陛下,江陵朱友文欲发兵开战。”
    “什么!”李柷一惊而起:“有为,掌灯!”
    有为一脚将福全踢醒,过去点燃油灯,将桌子上的扑克收了起来。
    “地图!”
    福全也惊醒了,他慌忙从旁边书架上取过地图在桌子上展开。
    “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详细跟朕说说。”李柷盯着桌子上的地图,看来他早就防备着会有这么一天。
    旁边令狐云龙心下稍安,这天子虽然年幼。可看起来雷厉风行,遇到大事虽慌不乱,大有明君的气质。
    范瑶却轻松不起来:“臣刚收到江陵方面的传书,朱友文欲联合邓州、襄州的宣武军朱友孜、还有唐州的忠武军朱友雍部,一起杀进洛阳。”
    李柷看着地图上的标识,这二人肯与朱友文联兵不奇怪。毕竟他们是在一条攻击线上,他担心的是别的:“朱温诸子余部什么动静?”
    “暂未收到其他诸军的联合行动,朱友珪等人明确表示不参与,他们应是坐山观虎斗。”
    听范瑶这么一说,李柷长舒了一口气:“消息可靠么?”
    范瑶点了点头:“可靠。”
    范瑶既然说可靠,那么定然是实锤了。李柷最担心周边朱温势力联合反扑,现在看来和预想的差不多,朱温的那几个废物儿子并不肯参与:“既然只有这三路,火速调汴州葛家军部驰援伊阙县方向便是。”
    范瑶又是摇了摇头:“恐怕不行,陛下,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已经答应朱友文对汴州发起攻击。一旦魏博军进攻汴州,怕葛家军无暇西顾。”
    李柷倒吸一口凉气:“好你个朱友文,原来想跟朕玩这一手。他们什么时候动手?”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朱友文想调动这么多兵马不可能一下子就会这么快,他需要时间。
    “下月初八。”范瑶说道。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包括现代,情报永远是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历史上败于情报泄密的战争不胜枚举,不良人实在是帮了李柷的大忙了。
    自唐僖宗解散不良人起,不良人虽然蛰伏,却一直在暗自打探各方情报。
    李世民不愧为千古一帝,他高瞻远瞩的目光让李柷佩服的五体投地。李世民知道没有不灭的王朝,所以他成立不良人之初的目的就是在各军中潜伏刺探情报。
    自来开国功臣都容易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自汉高祖刘邦到后世明太祖朱友璋,都是坐稳江山以后对大将展开屠戮。
    反观大唐,开国功臣往往都得善终。就是李世民对各将领军中都安插了细作,对方一旦有异心,他都能知晓。
    ps:感谢尾号0381打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备战
    禁卫军招聘由兵部负责,范瑶执掌不良人,无暇它顾。李柷就让副帅令狐云龙协同兵部负责禁卫军的招收安排事宜。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兵营安置都是个问题。好在朝廷现在实力雄厚,不差钱,虽然武器装备什么都缺,但总算是安置的差不多了。
    新招的禁军充斥到孔杰与展云鹏的左右龙虎军一部分,剩下的成立左右羽林军,只是这羽林军都指挥使一职暂缺,李柷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范瑶之所以带着令狐云龙一起入宫面圣,就是因为他对这些新招的禁卫军比较了解。
    如何抵御住朱友文的攻势,是李柷目前的头等大事。
    禁卫军虽然数万之众,可他们都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长矛的新兵。指望他们打仗肯定不行,怕还没到战场便尿了裤子。一旦有人胆怯开始溃退,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不想活,没人不怕死。战场一旦出现溃退,一个能卷十个,十个能卷走一百个,而一百个溃逃能卷走全部。
    新兵,必须经过严苛的训练,方可与敌一战。
    “朕本想能有半年的时间,哪怕给朕三个月,仓促间也能练就一支新兵。攻城不行,守城还是可以的。可眼下敌军马上就要进攻,朕拿什么抵挡。”李柷有些心虚。
    一直没开口的令狐云龙说道:“陛下,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咱们与朱友文开战只能胜不许败。胜还需全胜,惨胜都不可以。”
    “为何?”李柷奇怪的问道。
    “哦,朕明白了。”李柷马上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现在藩镇之所以都在观望,完全就是想看看朝廷打仗的能力。一旦他们看到朝廷无力抵抗,他们就会趁机而攻。”
    令狐云龙点了点头:“正是,尤其是晋王李克用,他此刻定然在观望。若是朝廷轻而易举打败朱友文,他们则不敢轻举妄动。若是咱们两败俱伤哪怕打赢了,怕他也会继续开战。”
    令狐云龙说的不错,李克用之所以迟迟未动手。还真是在观望,他就是想看看朝廷的战斗力。
    所以李柷必须打赢,而且要打的漂亮,这样才能让那些藩镇们惧怕。可拿什么打?拿人头去填么,朱友文的联军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陛下,左右羽林军都指挥使职务还请陛下早做决断。”范瑶进言道,这大军都成立了,选将却成了难题。
    名将往往都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可一将难求,李柷现在就缺这样的人才。
    “令狐云龙,朕问你。若是朱友文来犯,由你做主帅,你该如何进攻?”
    令狐云龙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皇帝会问他这个问题。
    范瑶却似乎早有预料:“云龙,陛下问你呢。”
    令狐云龙这才回过神,慌忙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若是对付朱友文,朝廷未必就没有取胜把握。”
    “说下去。”李柷看着地图,头也没抬。他不喜欢高谈阔论的人,眼下都火烧屁股了,纸上谈兵的事他没多大兴趣。
    谁知令狐云龙接下来的话彻底的震惊了李柷,只听令狐云龙说道:“陛下,禁卫军人数众多,咱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唯独我们最大的弱点就是新兵没上过战场,没有战斗经验。一旦遇到血腥厮杀的战场上面,很可能会一哄而散。这些新兵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百姓们最缺什么?”
    李柷愣了一下,这点他还是知道的:“百姓缺的是吃饱穿暖。”
    令狐云龙嘴角带着一丝微笑:“陛下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自然肯誓死效忠。”
    “什么意思?”李柷抬起头。
    “陛下,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只要陛下下令,凡是参加禁卫军,与朱友文开战获胜者,朝廷皆尽分赏土地,赏赐土地尽归私有,且只可出租不可变卖,并下诏永无赋税。百姓把地看得比命还重,有了地,他们就会拼死一战。再就是将孔杰的左龙虎军和展云鹏的右龙虎军调往前线做先锋。这两支军队毕竟都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老兵,由他们带头攻击会带动士气。”
    朝廷分赏的土地,且没有赋税。也就是说只要参加了禁军打赢了仗,朝廷就会分给你土地,这土地永远都是你的了,朝廷一分赋税不收取。
    这是多大的诱惑,历朝历代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