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53章

大唐昏君-第53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市场铜钱供应量极度短缺,李柷就是要把握好这个时机,用货币政策打败藩镇,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时候经济战比真实战场更厉害,他能直接摧垮藩镇。打仗说白了就是烧钱,谁的钱多谁的赢面就大一些。
    明安殿,李柷召见了不良帅范瑶和户部侍郎张文蔚。
    “这是杨师厚的降表。”李柷指着桌子上的奏疏。
    范瑶和张文蔚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均是大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又得一良将。”范瑶抱拳道。
    张文蔚也是喜不自胜:“杨师厚来归顺朝廷,咱们的势力又壮大了。”
    李柷却高兴不起来:“先别急着高兴,杨师厚占据魏州虽然归顺,可并不同意朕往魏州派驻官员。他不过是看中了朕这大唐正朔地位罢了,朕派到魏州的刺史和县令都被他以魏州无暂缺官员的名义给打发回来了。”
    范瑶和张文蔚又愣住了,这算是哪门子归顺。朝廷派到地方上的官员他都不肯答应,说白了杨师厚还是想自立为王罢了。
    “陛下咱们是否出兵剿之?”范瑶问。
    既然杨师厚脱离了李克用,上书愿意归顺朝廷,可又不同意朝廷派官员进驻。那么杨师厚是想和其他藩镇一样,自己做魏州藩王了。
    李柷摇了摇头:“不可,眼下藩镇皆无异动。朕怕动了杨师厚会引起连锁反应,他既肯献降表,朕也就明面上答应他,传旨,封杨师厚为魏州节度使,兼魏州刺史。”
    张文蔚拱手:“陛下,臣以为不可。这刺史也给了他,此举是否会让藩镇对朝廷过于轻视。”
    李柷笑了笑:“朕就是想让藩王们对朝廷轻视,眼下朕并不想开战,也没有能力开战,只能先养着他们。该还的时候,朕会让他们连本带息都会还回来。”
    张文蔚没听明白,他看了眼范瑶。范瑶轻轻的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再问,他现在对李柷十分佩服。皇帝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
    “朕今日招你二人来是为别的事,张文蔚。朕问你,京城铸币监准备的如何了?”
    一听说这个,张文蔚慌忙道:“一切都已就绪,熔炉、母钱、范模、黑锡、白蜡等一应俱全,就等着铜锭了。”
    李柷嘴角带着一丝微笑:“黄陵山运来的铜锭已达南门,足有二十七车。”
    范瑶和张文蔚猛地站起来,二人是又惊又喜。二十七车,这才短短几天,黄陵山出铜速度怎会如此之快。
    黄陵山铜矿储备量惊人,加上潘大愣去的时候那里早已遗留了当时朱友恭留下来的铸造设备,是以出铜速度很快。
    “这么说,咱们可以印钱了?”张文蔚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这真是个天下的喜事。
    李柷点了点头,他对范瑶说道:“范瑶,传朕的旨意。即可派出不良人,去各地藩镇传旨。朕即日起布告天下:凡各地私铸钱币朝廷概不认准,以朝廷铸造开元通宝为官方通用货币。”
    开元通宝贯穿了整个唐朝主流货币,虽然唐高宗时铸造了乾封泉宝、唐肃宗时期铸乾元重宝、唐代宗又开始铸大历元宝,但都没有流行起来。
    各地私铸的钱币也是五花八门,藩镇为节省成本,无论技术还是原料,都是一些劣质材料铸就而成的恶钱居多。
    由于战争内乱、经济萧条的时代,钱币铸造就会变轻变薄、质量低劣、工艺下降。这也是当时政权国库空虚的无奈之举。这种低劣的钱币一旦出现,就会通货膨胀,百姓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民间叫这种钱为“恶钱”。
    有的藩镇甚至铸造了一批正反面都没有字的小五钱,钱币很薄很轻,中间孔洞很大,实际用铜量很少,没有边缘轮廓,五枚小五钱才有一枚开元通宝大小。
    虽然藩镇不再受朝廷节制,可是整个大唐帝国通用的开元通宝藩镇是没办法的。反正自己造一是产铜量低不够成本,再就是也没有这么精细的工艺。
    朝廷一旦颁布这条政令,谁还愿意用藩镇私铸的钱币。无论是商人还是民间百姓,都不会愿意再用这些恶钱交易。
    范瑶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了,可这皇帝似乎什么都懂什么都胜自己百倍。难怪莫龙会辞官,他激动的跪地便拜:“臣,遵旨!”
    ps:读者大大们,怎么最近少有看你们冒泡。有点心慌,能不能告诉我一声您还在关注这本书。
    

第一百二十六章 响马归降
    老鹰山,张承业带着圣旨来了。
    金大彪带着兄弟们跪在地上接旨,响马们不是不想下山,没人愿意做一辈子土匪。谁不想堂堂正正的做个人,可他们不相信朝廷。
    但他们相信张承业,这,就已足够。
    张承业打开圣旨,心中生起一种莫名的激动。自他入李克用部以来,再也没有宣读过圣旨。今日他又可以和以前一样,奉天子诏令宣读圣旨:“门下,天下之本。老鹰山诸路好汉,譬兹梁栋,有若盐梅。弃暗投明、为朝廷效力,为社稷纲选,册封金大彪为定远将军,所部为归义军。步征尘,册封为怀化郎将,山猫、册封为昭武校尉……,告老鹰山诸路英雄,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金大彪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接过圣旨,带着群雄高喊:“陛下万岁!”
    张承业甚是欣慰,他笑着扶起金大彪:“定远将军,以后你就是朝廷的人了。望你约束部下,需尊我大唐铁律,如若违律法者,当以刑律裁之。”
    金大彪慌忙点头:“承蒙监军使厚爱,在天子面前为我等寻一条正路。而后我金大彪再世为人,甘愿归顺!”
    “好!”一众响马甚是激动,终于可以下山,终于不用再做土匪。以后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个人,成为大唐子民了。
    步征尘是张承业老部下,他早已难掩心中激动:“监军使,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们下山都愿听你指挥。”
    金大彪点点头:“正是,俺是个粗人。不懂什么规矩,一切全凭监军使做主便是。”
    张承业大喜:“好,诸位信得过我张某,那么各位咱们这就收拾一下,明日一早下山入明阳城驻防!”
    突然三当家山猫跳出来:“监军使,朝廷来只是下了道旨,就没有别的什么赏赐吗?”
    张承业一怔:“不知昭武校尉说的是什么赏赐?”
    山猫怪眼一翻:“朝廷就没些金银珠宝,美酒佳酿啥的赏赐。仅凭一道圣旨,加个封号就想让我们下山,是不是想的太过简单了些。”
    金大彪呵斥:“闭嘴!监军使好不容易说服天子给咱们一条改过自新的出路,朝廷已经封了官,你还想怎样!”
    这确实寒酸了点,金银珠宝别说没有,有李柷也不想赏赐给这些土匪。这些土匪打家劫舍,朝廷能诏安已经是恩赐了。他们又不是梁山好汉,真有能力和朝廷相抗到底。
    张承业一抱拳:“天子仁厚,朝廷已经搬旨封咱们为归义军,明日入明阳城驻防。昭武校尉若是想要金银珠宝,只要肯上阵杀敌为朝廷效力,自然会有赏赐。你们下山既为军,自也会有军饷俸禄。”
    山猫冷笑一声:“说了半天还不是朝廷想用我们出力,我们在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何等逍遥快活。下山还要受那些劳什子朝廷律法约束,这人也不能杀,娘们也不能强,有甚意味。”
    “老三!”金大彪大怒:“咱们即为响马,也不可强抢民女做那禽兽行径。上次你掳上山那几个妇女,亏你没把她们糟践,否则我早砍了你脑袋!你若贼心不改,休怪我翻脸无情!”
    “大哥!”山猫甚是不服气,上次他山下从村落掳来几个女的,想做压寨夫人。被金大彪臭骂一顿,然后将这些女子送下山去,为此山猫早存怨恨,这也不行那也不许,还做什么响马。
    土匪就是土匪,不可能人人真的都像梁山好汉一般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现实中的土匪都是龙蛇混杂,什么人都有,杀人越货本就是他们的生计。
    金大彪怒而拔刀,众人慌忙上前劝解,一时间老鹰山乱作一团。张承业带来的两名宫人面面相窥,没想到这些土匪如此桀骜不驯,好好的一场喜事弄得不欢而散。
    入夜,老鹰山被册封的几位头领齐聚大厅,山猫几个赌气没来。金大彪也不去请,自与张承业商议下山之后事宜。
    正商量间,一名匪卒来报:“大当家,三当家带着一票兄弟奔后山走了。”
    “什么!”金大彪大惊而起。
    老鹰山后山,山上火把点点。金大彪带着兄弟赶到的时候,山猫他们已经到了山顶。
    山猫居高临下,火把更映着他那张狰狞的刀疤脸:“大哥,你甘愿下山做朝廷鹰犬,想光宗耀祖那是你的事。兄弟们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这三百多号兄弟都不愿意跟着下山,兄弟先走一步了。”说着一抱拳。
    步征尘想抢上去,被金大彪阻止,金大彪抬起头看着山猫:“老三,人各有志,你若不肯下山做兄弟的也不拦你。咱们做响马有做响马的规矩,你若为非作歹欺压良善,坏了我老鹰山的名头,到时候休怪兄弟我无情了。”说着也是一抱拳。
    山猫冷笑一声:“哥哥,以后你是官我是匪。自古官匪不两立,咱们兄弟情义今日到此为止,以后我干什么你管不着!”
    “你!”金大彪指着他大怒。山猫头也不回,带着那三百多号兄弟自后山遁走。
    老鹰山近三千多人,大多数还是想下山做个好人。山猫带走的这三百多号人都是桀骜不驯胆大包天之辈,金大彪在老鹰山上还能镇住他们。现在他们跟着山猫走了,将来定是会为祸不小。
    金大彪羞愧无地:“监军使,是我统教无方,这老三我早该提防与他。”
    张承业拍了拍他的肩膀:“定远将军无需自责,多行不义必自毙。咱们招呼剩下的兄弟,明日一早下山,明阳城刺史柳江大人已经准备好了行营。”
    金大彪叹了口气,跟着点了点头。
    ……
    京城洛阳,铸币监一切顺利。铜锭入炉化为铜水,加入各种白蜡黑锡等辅料,这样制作出来的铜钱成色好,且硬度强。
    铸币监、又称铸钱监,一堆堆的铜板经过模具出来后再经过打磨成串。一贯贯铜钱就这样铸造出来,朝廷,终于可以铸钱了。
    洛阳四处城门贴满了告示,人们云集观看。
    “天子招禁卫军,月饷银五百钱。要求会骑射者优先,凡年十五至五十者均可报名。”
    “五百钱?这么多!”
    “怎么可能,月饷五百钱么,你确定没看错?”
    “怎会有错,这可是皇榜告示,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月饷五百钱。天子诏令,怎会有假。”
    ps:推书《无双国仕》。
    感谢宇宙炒鸡大魔王、上帝de昵称、克西头给你整红、雷云洛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昭宗即位后不久,便开始在长安招兵买马扩充禁军。当时应者云集,得禁军十万之众。
    昭宗“欲以武功胜天下。”禁军建立以后,昭宗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斗争。
    而他却没有想到一件事,战争从来都不是仅靠人数就能得胜。
    禁军人数众多,可缺乏训练,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文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昭宗任命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率兵出征,以王建为节度使,充行营诸军都指挥使。伐西川之役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后行营招讨使韦昭度将兵权给了王建,王建经过几年的征战,除了成都,整个西川已经基本掌握在王建的手中。
    知人知面不知心,权利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王建得了西川后却没有跟随韦昭度回长安,而是留在了西川。同时切断了和唐王朝的联系,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而昭宗面对强大的藩镇,禁军与李克用决战时是节节败退,最终成为藩镇傀儡。
    昭宗非昏君,若不急功近利,大唐或许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此时的洛阳城似乎在重蹈当年的覆辙,有了军饷,禁军应征者云集。
    不过李柷不会再走他老爹的老路,即使有了禁卫军,他也暂不会对藩镇开战。
    忍,藩王有什么要求朝廷一般都会应准,比如李克用上书想封手下某个将领,朝廷恩准。某个藩王想给自己的老娘求封诰命夫人,朝廷恩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唐帝国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可名义上朝廷和东汉末年一样,还是有个摆设的作用。
    藩镇们册封嘉奖之类的东西还是会上奏朝廷希望天子能够恩准。只有朝廷恩准了,对于藩王们来说才算是名正言顺。
    比如自己想给部下晋升,朝廷不承认,天下人也不会承认。若是朝廷恩准,那么就不会有人再有意见。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和孙权虽然割据一方,可是任命某个郡守之类的官员还是要上奏朝廷恩准。
    李柷在扩充着朝廷的势力,同样藩镇们也都在忙着壮大自己。李克用已经在自己的地盘上继续招兵买马,他损失了丁会和杨师厚两员大将。虽然对朝廷不满,可也不敢贸然开战。
    而什么事都没有一帆风顺,李柷不想开战,他想韬光养晦。可是有人却不同意,你不打我我来打你。
    江陵、朱友文带着神武军残部去了张归厚和张归霸兄弟两个都大营。
    神武军虽然在伊阙县被葛从周打的大败亏输,可他手里依然还有近万兵卒。当时葛从周急着驰援京师,并未乘胜追击。
    镇国军节度使张归厚、河阳节度使张归霸,这兄弟二人现在归顺了朱友文。
    朱友文比朱温其他诸子有能力的多,自朱温长子朱友裕死后,朱友文是他最器重的一个义子了。
    朱友文也不负厚望,深得将士们的拥戴。是以他带着神武军退到
    江陵后,张氏兄弟俩甘愿追随辅佐。他们的势力范围下辖江陵、中州、安州、复州、沔州等地。
    江陵府现在成了朱友文大本营,此时的他阴沉着脸,手下张归厚叫道:“制置使,听闻陛下已经在伊阙县炼出铜矿,咱们下一步跟当如何?”
    张归霸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嫉妒:“这伊阙县一旦出铜,朝廷便有了招兵买马的军饷,咱们可不能再束手待毙。”
    朱友文沉声道:“我又何尝不知,咱们夹在弘农郡王杨行密与雷彦恭的武贞军之间,南面还有个湖南节度使马殷、西有西川王建。实在是夹缝中生存,说不定什么时候咱们就成了这些藩镇们的嘴边肉。可朝廷已经掌控洛阳,咱们又能奈若何!”
    张归霸一直眼红这伊阙县的铜矿,他终于忍不住道:“眼下诸路藩镇与其说是都忌惮朝廷势力,倒不如说他们是怕了天子。天子举手间擒获梁王,这才无人敢动。不如咱们就对朝廷开战,攻下黄陵山。”
    朱友文是被打怕了,他有葛家军恐惧症:“洛阳龙虎军虽然不足为惧,可那葛家军太过凶猛无铸,咱们若是攻打伊阙县,葛家军必会回援。”
    张归厚很懂用兵之道:“葛从周现在为汴州和陈州两镇节度使,这两地都是重镇,一旦失手京城危急。咱们可以联合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让他佯攻汴州,这样葛从周就抽不出更多兵力来对付咱们。”
    “此计甚妙。”朱友文大喜:“咱们只要说的动罗绍威,将来拿下伊阙县,黄陵山铜矿与其分而采之,他必会出兵。”
    黄陵山发现铜矿的事早就传开了,藩镇们现在都盯上了这块肥肉,只是无人敢动手而已。
    朝廷与藩镇之间一直都在互相试探,谁也不敢先动手。李柷知道,其实朝廷现在弱得很,一旦开打绝无取胜把握。这就好比一个人抱着一堆珠宝走在大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