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昏君-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龙椅上的李柷此时那里还有半分昏君的样子,这个皇帝虽然年幼,可一脸刚正坚毅,他看着下面哭泣的群臣也忍不住眼角含泪:“诸位爱卿,平身赐座!”
大唐上朝都是坐着听政。李柷不想改成螨清那种三跪九叩以侮辱臣子人格培养其奴性的做法,他想给臣子应有的尊重。
可群臣并没有起身,并不是他们敢抗旨。而是他们太激动,依旧沉浸在内心的澎湃之中。他们还在由衷的高喊着“万岁!万岁!”
许多年后,有为想起当年李柷剿灭朱温初登大宝上朝的情景,还是忍不住热血澎湃。
在有为的再三催促之下,这些臣子终于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做回各自的座位上。还是不断有人低声垂泣,伸袖拭泪。
李柷看着众人:“列位爱卿,逆贼以平,朝廷应尽快恢复应有的法度。我大唐以法治国,以仁治天下。各部尽快拟一份奏疏呈上来给朕,将什么需要改进的,什么需要恢复的,什么需要完善的都一一列出。朕要尽快使朝廷各制度完善,使百姓尽快安居。至于此次诛贼各人立下的功劳,朕已命中书府草拟,列位爱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
群臣又提了一些建议,尽快恢复市场交易与民生息,大理寺抓紧担负起京城治安,怎样处置那些攀附朱温的奸臣等等,李柷一一答应,唯独怎样处置那些依附朱温的大臣们,李柷暂时搁置。
ps:推一本完本书,《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作者是个妹子。
第一百零一章 监军
依附朱温的那些朝臣太多了,他们许多人实属被逼无奈。例如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各部官员,若全部追究的话,整个朝廷体制可能瘫痪。
这些官员们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朱温掌权时他们迫于形势帮着处理了很多政务,比如官员任免,诏敇颁布,无不奉梁王之命。
然今天子登基,皇权回归正朔,谁知道陛下会不会问罪。这一旦龙颜怪罪下来,将不知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若要更广的牵连起来,更是不知多少人跟着倒霉。
为避免大臣疑虑,李柷颁布诏敇,朱全忠谋反一案诸臣皆不受牵连,只除首恶。
除监察御史蒋殷、谏议大夫赵殷衡、门下侍郎吴夜桂等几人宫外处斩,其余诸臣皆无罪。
如此一来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李柷之所以不再追究余党,就是想尽快稳住朝廷局势。
葛家军大破神武军,俘虏两万余人,河州、郑州、汴州、陈州、卫州、许州等皆归葛家军地盘,朝廷势力大涨。
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朱温倒台,他势力范围内的诸将如张归厚张归霸兄弟俩,朱友珪朱友璋等人的地盘纷纷脱离朝廷统辖,实际上形成了各自的小藩镇。
但总的来说朝廷终于脱离了藩王要挟,李柷实地统辖的范围并不大,可他是正统天子,各地藩王纷纷上书庆贺天子诛灭逆贼朱全忠。
晋王李克用,现在所有的藩镇中属李克用实力最大了,此人也将是将来朝廷最大的一个心腹大患。
朱温伏诛的消息传遍了四海,各地藩镇着实被这个小皇帝雷厉风行的能力吓了一跳。看不出幼帝竟然这么厉害,不动声色间竟然将实力最大的朱温给搬倒了。
魏州,杨师厚部。
李柷擒住朱温的事早已传遍天下,杨师厚在魏州大营是坐卧不安。
“杨将军,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参将(参军事)贾文清问道。
杨师厚也不知该如何决断,是继续归附李克用,还是就此归顺朝廷。
他一直占据着魏州,归降后李克用还是将他放在魏州,目的是为了招降更多朱温部下。让人觉得投降李克用你还会享受和以前一样的待遇,李克用并未派监军使安插进来,意思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李克用没想到的是朱温会这么不堪一击,竟然被皇帝给灭了。
朱温一灭,皇权正统,那魏州杨师厚就危险了,李克用现在最担心的也是好不容易归顺自己的杨师厚会突然翻脸又归顺了朝廷。
另一名参将易水寒颇有智计,深得杨师厚信任。易水寒对眼前局势看得非常透彻,他劝道:“杨将军,李克用终归是藩王,势力再大也不是大唐正统。以梁王如此势力,竟都被天子举手而破,可见当今陛下非同小可,眼下唯有归顺朝廷是为上上之选。”
杨师厚何尝不想归顺朝廷,可他得罪过李柷,当下将洛阳之事跟众人说了:“我得罪过天子,恐一旦招降为陛下所嫉啊。”
易水寒摇了摇头:“杨将军多虑了,身据末将所闻就连天下第一才子都归顺了朝廷,想来天子非心胸狭窄之人。为君者若无胸怀天下的气魄,怎么能如此轻易搬到梁王。看这天子圣御上的诏敇,陛下仰太宗遗风,岂不闻当年太宗明镜得魏征。”
当年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他数次谏言李建成想办法对付李世民,可李建成并未听从。后玄武门兵变,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反而重用魏征,使其成就千古明相。
杨师厚心中一动,虽然爱妾之事与皇帝脱不了关系。但冤有头债有主,侮辱他爱妾的是狗贼朱全忠。想到这里,杨师厚下令道:“来人,献降书,我杨师厚愿归顺朝廷,以天子为效忠尔!”
李克用部,大唐河东监军使张承业就在李克用大营。
历史上最后一个肯为末唐效忠的忠臣竟然就是这个老太监张承业。朱温建梁后,他始终尊奉着“天佑”这个年号,对大唐王朝念念不忘;始终担任着“大唐河东监军使”这个职务,矢志不渝要复兴大唐帝国。他心怀梦想,期盼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洛阳……
昭宗天复三年,朱温对宦官血腥清洗,不但将长安城中的宦官斩杀殆尽,而且以昭宗的名义,向各藩镇颁发圣旨,要求将藩镇的监军太监全部杀死,并且限期传首京师。
这些宦官本就是送到各个藩镇做监军的,藩王们巴不得早日除掉这些死太监,一时间整个大唐腥风血雨,为祸百年的宦官专政终于在朱温手里终结。
张承业为人宽厚仁慈,为众将所敬佩。当时李克用驻守晋阳,张承业十分恐慌,自知命不久矣。
李克用也十分同情这个老太监,于是他想一个办法,从死囚牢中找了一个年老无须的男子,砍了头破了相,将人头送往长安抵数,这才救了张承业一命。
《新五代史》记载: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此时张承业得知天子李柷诛灭了逆贼朱温,心中欢喜实在无以言表,他对李克用说道:“晋王,然今天子已将贼首朱全忠擒拿,大唐回归正朔。晋王身为大唐臣子,理应献出降表,归顺朝廷。”
李克用对这位老太监非常敬重,但让他归顺朝廷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唯唯诺诺道:“监军使,非是本王不肯,实则下面诸将不满,此时日后再说吧。”
张承业叹了口气:“唉,晋王既有此打算,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求晋王开恩,容我回到洛阳能够见上天子一面,也算是死亦无憾了。”
李克用一惊:“监军使要走?”
“我已年迈,留在这军中也中不上什么用了,我只想着啊,有一天能够回到洛阳,面见天子。告诉陛下,臣没有辜负先帝的期望,蒙晋王不弃,让我在军中这许多年,可我老了,就想回到天子身边。”
其实他这个监军使不过是挂了个名字,李克用敬佩张承业的为人,他想了想道:“既然监军使有此想法,那本王这就派人将监军使送回洛阳。”
ps:推书《贞观太上皇》。
感谢雷云洛打赏。
第一百零二章 还是败家子
败家子朱友能最近比较郁闷,他老爹朱全昱同样郁闷,爷俩难得一致的坐在一起唉声叹气。
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朱全昱翘着二郎腿抖啊抖:“唉,这要杀要剐给个痛快话啊倒是。”
朱友能坐他对面,同样翘着二郎腿抖啊抖:“唉,这要杀要剐给个痛快话啊倒是。”
爷俩的观点一致,那就是朱温倒了,他老朱家跟着倒霉了。轻则充军发配,重则株连拉到法场咔嚓一刀。
“老爹,你说咱要是被拉到法场砍了头,连给咱收尸的人都没有。”朱友能叹道。
朱全昱立刻有些不淡定了:“你不是跟天子关系不错么,咱家不至于被杀头吧?”
“唉,”朱友能又叹了口气:“我跟李兄是不错,可孩儿也得罪了不少人啊。给事中张大人的小儿子、少府监老刘家的二女婿、还有崔远的侄子、赵御史他那个傻儿子,哪一个没挨过我揍。这些臣子要是联名给陛下施上书,怕陛下也罩不住咱。”
一提这个,朱全昱气不打一处来:“为父平日让你低调,你偏偏不听,如今咱家落了大难,都是你咎由自取。”
“爹啊,孩儿觉得杀头应该不至于,咱不是救过张婉兮姑娘么,那张文蔚还不在朝堂上给咱说句好话么。”朱友能又开朗起来。
旁边旺财给他补了一刀:“公子你还调戏过人家张姑娘呢,你忘啦?”
朱友能回头看着他:“滚,本公子要是被拉到法场砍了头,你也跑不了。”
旺财打了个哆嗦,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敇旨!”突然府门外,有为带着俩小太监走了进来。
有为,老相识。朱友能大喜:“有为,李兄下什么敇书了?”
旁边朱全昱狠狠的踢了他一脚:“逆子,陛下天子岂容你在这胡说八道,你算是什么东西了,敢和陛下称兄道弟。”
有为却半点面子都不给,冷这个脸说道:“朱公子,少跟我套近乎。”
朱友能心中一寒:“是,是不是陛下要下旨将我充军发配了?”
“哼,岂非太过便宜了朱公子了。”有为冷笑一声。
朱友能大惊:“难,难道陛下要杀我头?”
看着朱友能吓惨了的模样,有为再也忍耐不住哈哈大笑:“哈哈哈,朱公子,奴婢吓唬吓唬你的。”
朱友能惊魂未定,旁边朱全昱和旺财来福等人也吓得够呛,有为咳嗽了一声拿出敇旨:“门下,天下之本。朕膺昊天之春命,广王朱全昱年高有德、黍子有方,享广郡王封号不变,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七百户。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这,真是喜从天降。广王朱全昱不但保住了封号,还能继续享受俸禄。
敇旨说朱全昱年高有德也就罢了,这教子有方却是从何说起。朱全昱不明白,这个颇让自己头疼的败家子,何来有方?
朱友能却喜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哈哈哈,我就说李兄不会这么不够义气。老爹,你还是你的广王,从今以后咱们又可以逍遥自在了。”
“闭嘴,咱们食君之禄当为陛下分忧,你再行那泼皮之事,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朱全昱怒道。
广王府这几日如被太阳下烧烤的蚂蚁,生怕遭受株连,如今收到皇帝敇旨终于松了口气。
最高兴的还是朱友能,老爹封号还在,自己又与陛下交好,这下又能在京城横着走了。
有为宣完敇旨收了起来,然后笑眯眯的拱手道:“恭喜朱公子,贺喜朱公子。陛下说朱公子为人洒脱,就不封公子为官了。只要公子不触犯我大唐律法,在京中一切照旧。公子若是什么时候想见陛下,随时可以进宫。”
李柷知道朱友能这厮不是个当官的料,朱友能自己也加倍不想当官,他只想做个吃喝嫖赌的败家子。有为说他可在京中一切照旧,也就是说继续横着走皇帝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好好,”朱友能喜不自胜:“正巧我又弄了几只斗鸡,这就找李兄比划比划。”
有为拦住他,笑着道:“朱公子,这几日不行。朝中太多政务需要陛下处理,陛下已经两日没合眼了。陛下找到一个更好玩的事物,等过些时日陛下会来看你的。”
“哦,”朱友能有些失落:“那我就自己去栏场,找人玩儿。”
有为对着朱全昱一拱手:“广王殿下,奴婢告辞了。”说着与两名小太监往外走去。
“慢着,”朱友能叫住他,然后对旺财使了个眼色:“关门,放来福!”
旺财抢过去一把将大门关上,有为带的两名小太监吓了一跳。
朱友能指着有为:“刚才你差点吓死老子,锤他!”
朱友能大叫一声,将有为扑倒在地。然后来福和旺财几个狗腿子一起压上去叠罗汉,几人闹作一团。
作为小昏君的狗腿子有为和败家子朱友能手下那是臭味相投,几人嘻嘻哈哈在地上大吵大闹,旁边两个小太监是看的目瞪口呆。
洛阳城沸腾了,翡翠巷重新开张,没人来收地头税,也没了保护费,登时人满为患起来。
街道上百姓见着军官也不必躲着走了,洛阳府衙们也开始为百姓审案子。官员们出行也抬起头直起脊梁,不再畏畏缩缩如过街老鼠般躲着那些军棍们。
葛从周马伊阙县大捷,今日入京封赏的日子。
葛家军本就甚得民心,百姓闻听葛家军入京,纷纷夹道而迎。
刚入城,葛从周与潘大愣还有郭年达范公豹等人骑着高头大马,两旁百姓不断欢呼相迎。
潘大愣哈哈大笑:“葛将,这叫啥来着,衣锦还乡。俺就算是战死在沙场也值了。”
葛从周也管潘大愣表达的意思正确不正确,他笑着抱拳跟道旁百姓打着招呼。
众人纵马缓缓而行,范公豹笑道:“潘将军,等会见了陛下,你想要什么封赏?”
潘大愣挠了挠头:“这俺没想过,俺啥都行。”
“潘将军还没成亲吧?潘将军若是看上哪家千金小姐,我可以向陛下进言给你提亲。”范公豹突然道。
“啊?”这位沙场悍将被范公豹这么一问,竟然害羞起来:“俺是个粗人,怎配得上人家,若说俺看上哪个,还真没有,没有。”
葛从周哈哈大笑:“范先生就不要取笑他了,咱们做臣子的,为天下百姓……”
“行了行了,”一说起这个范公豹就不耐烦的打断他:“我们都知道你葛将军为国为民,这些场面话咱就别说了。封赏一定要,这是你们应得的,大唐欠你们一个封赏!”
ps:推书《天下有杀气》
第一百零三章 葛家军入京
李柷很累很累,帝国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身上。朱温霸权时,整个朝廷制度被打散的支离破碎,梁王就是天,梁王就是地。朱温的话就是圣旨,就是圣御。朱温手下那些将士们也都横行无忌,根本不受人约束。
扳倒朱温以后,李柷着手重新建立大唐这种帝国制度,数代帝王都被掣肘的问题在他身上不会再出现。没有宦官专政,没有藩王挟持。虽然朝廷掌握的地盘不大,但皇权已经集中到帝王身上了。
唐朝后期宦官一手遮天,甚至皇帝的废立都是宦官说了算。朱温倒是做了一件好事,将大唐遗祸百年的宦官制度给彻底终结了。
臣子的奏疏堆成了山,小到一个部门小吏的任免,大到各部门各种制度的重新建立,这都需要李柷亲自批阅。
李柷也开始明白历史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帝王愿意做个不问政事的昏君了,光这些奏疏一天到晚就批阅不完,而一个勤勉的皇帝才是做明君必备条件。
李柷睡了,他在明安殿和衣而卧,连续批阅了两日两夜的奏疏,他实在是太累了。不过这种累是他喜欢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甚至是在梦中,李柷的嘴角都带着一丝微笑。
福全叹了口气,他虽然脑子不大灵光,可并不傻。看着皇帝如此劳累,不禁心疼起来。这时殿外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