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2章

大唐昏君-第2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祐二子。
    也就是说,朱温知道自己不在的这一个多月李柷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现在则不同了,老子可不会坐以待毙的等你送毒酒。所以回宫后的李柷即刻招来自己的两个小太监福全和有为。
    福全胆子小,难以托付大事。有为则灵活一些,所以李柷找上了他:“有为,朕这日子现在是生不如死。你即刻出宫,去各部大臣家里,告诉他们,朕今夜要召见。这是名单,记住,一切万事小心,万不可让人发现。”
    有为姓孙,孙有为。树倒猢狲散的道理有为懂,皇帝若是倒霉了,自己也会跟着遭殃。于是有为点了点头,左右四顾无人,将名单小心翼翼的揣进了怀里。
    此刻三人躲在了明安殿,所谓的明安殿不过一座普通石屋罢了。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以后,这皇宫都是仓促而就,哪里还有皇家半分威严。
    李柷借故支开身边监视,让福全在门口把风,这才将有为拽到明安殿面授机密。
    突然明安殿内传出李柷的呵斥打骂声:“狗奴!朕说过就是要吃宫外的糖糕,你若弄不回来,朕便打死你!”
    紧接着屋内传来殴打和求饶声。
    “陛下恕罪,陛下饶命。这糖糕御厨便可做的,陛下为何非要出宫去买?”
    “狗一样的东西!休要骗朕。先皇曾经给朕从宫外带回来过这种糖糕,比御厨做出来的的美味百倍不止。吃上一块,浑身有劲,一口气上六楼不费劲。今日快快给朕去宫外买来,若是迟了,朕打断你的狗腿!”
    然后又是拳头着肉的声音,有为几乎是爬着从明安殿滚出来的。他的眼睛成了乌眼青,衣服也被撕破好几处。
    有为爬出明安殿,一边哭着往外走。
    “站住,干什么?”两名侍卫拦住了去路。
    有为抽抽噎噎:“二位侍卫大哥,陛下要吃宫外的糖糕,刚您也听见了。”
    侍卫却并不领情:“没有梁王命令,你等不得出宫。”

第三章 上了贼船
    “有为,你磨磨唧唧的作甚,信不信朕砍死你个王八蛋!”李柷说着从屋内走了出来。
    然后几名侍卫吃惊的看着他,只见李柷手里拿着一样东西,刀。
    没人知道皇帝这把刀从哪里来的,只见李柷怒气勃发:“干什么!”
    一名侍卫长站出来吓得慌忙躬身:“陛下,没有梁王的命令,小人不敢放行。”
    李柷眉头一皱:“梁王不让朕随便走动,那是体恤朕。可没说不让朕的奴婢出去吧,你们是不是管的太宽了!告诉你们几个啊,朕想吃糖糕,哪个王八蛋要是惹朕不高兴,朕就让梁王砍了你的脑袋。”
    意思是朕没本事砍你们脑袋,但是梁王可以。李柷很聪明,他知道现在无权无势,只有掏出梁王来做挡箭牌。
    侍卫们暗自皱眉,好歹你也是个皇帝,哪怕是傀儡皇帝也要保持皇家威严,怎么动不动就口吐脏话。
    谁知道这招并不好使,这些侍卫都是梁王心腹,他们还是不肯放行。
    一个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说是生不如死还真不为过。不过李柷总有他的办法:“很好,很好。你叫什么名字?朕记住你了。”
    尼玛这是威胁么,不过侍卫长似乎并不怕这种威胁,他躬身道:“小人张茂。”
    李柷笑了笑,他将刀扔给了旁边的福全,然后拍了拍张茂的肩膀:“嗯,不错。张茂,你来,朕有话对你说。”
    有为和福全有些害怕了,他俩是知道朱温的。此人喜怒无常暴虐成性,侍卫若是回头告发皇帝,恐怕大事不妙。这殿下刚当上皇帝就要作死,俩人不禁暗自捏了一把汗。
    李柷却毫不在乎,他背着手,悠哉悠哉的转身回到了明安殿。
    张茂是当值的侍卫长,奉朱温之命监视皇帝一言一行,可皇帝召见自己。他又不好推脱,只好跟着有为来到了明安殿。
    在明安殿内,李柷立刻恢复了威严的帝王形象。有为识趣的站在李柷身边,李柷坐在龙椅上冷冷的看着张茂:“大胆张茂,你一个小小的侍卫长见了朕为何不跪!”
    张茂心中一万只曹尼玛奔腾而过,小兔崽子,毛都没长全。你一个傀儡皇帝嚣张什么,等梁王回来定然给你好看。
    不过对方总归是皇帝,张茂不敢嚣张,还是跪了下来:“小人张茂,见过陛下。”
    李柷点了点头:“你奉梁王之命监视朕,朕岂有不知。可你知道梁王最怕什么?”
    这么直白的把面具摘下来,直切主题,这皇帝一定是活够了,这不是明摆着说梁王专权么。有为暗自为皇帝捏了把汗,陛下疯了么,怎敢当着侍卫的面说梁王。
    张茂也大吃一惊,隐约感觉不妙:“小的不知。”
    李柷冷笑一声:“梁王最怕有人背叛,你今日跟朕来到这明安殿,意欲何为?有为你说!”
    有为没想到皇帝会叫自己,皇帝好厉害,这是借自己之口拉张茂下水。他顿了顿然后到:“大胆张茂,竟然将陛下带到这明安殿意图反抗梁王!”
    张茂只感觉后背冷汗直冒,梁王疑心最重。自己又跟着皇帝单独来到了这明安殿,这污蔑之言若是传到梁王耳朵里,自己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马德,明明是皇帝把自己叫进来的。可传到梁王那里,梁王会信?以他对梁王的了解,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
    张茂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他吓得慌忙伏地哀求:“求陛下放过小人,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小人也是被逼无奈啊。”
    李柷与有为互相对望一眼,二人心中均是暗喜:这一招漂亮。
    李柷知道,一个小小的侍卫长并无多大权利,但此人以后怕是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仅凭他私自面圣这一条,传到朱温那里就足以让他灭门。于是他说道:“那好,朕现在就想让有为出宫给朕买些糖糕来,张茂你以为如何?”
    张茂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权衡利弊之下他终于一咬牙:“孙内侍还请快去快回。”
    人说辉王李柷懦弱胆小,无甚主见。没曾想当了皇帝竟然如此阴险,张茂只感到裤裆里冒凉气。
    李柷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既如此,有为,你跟着张侍卫,让他送你出宫。记住,一定给朕买到正宗的糖糕。”
    张茂从明安殿出来的时候冷这个脸,有为得意洋洋的跟在后面。
    眼看着张茂要带有为出宫,其他几个侍卫吓了一跳:“侍卫长,这”
    张茂冷冷的道:“放他出宫,有什么事我担着。”
    什么出了事你担着,真要出了事这里当值的侍卫一个也跑不了,梁王会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但他是侍卫长,这些侍卫又不敢不从。
    费尽一番周折,有为终于得以出宫。他拿着李柷给他的那份名单,挨家挨户去拜访这些个大臣们。
    天祐二年六月,朱温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裴枢、崔远这些臣子们平日自诩为清流,他们不屑于攀附权贵,装清高,结果被朱温全部杀死。
    李柷让有为去找的,正是这些所谓的清流支柱们。
    当然,这其中有的人是真的清流。他们眼看着大唐王室没落,只有暗自痛心疾首的份儿,更多的却是些为求自保沽名钓誉之徒。总的来说这些清流们不肯同流合污,这点还是值得敬佩的。
    有为接连走了三十多位臣子的家,大多数闻听皇帝内侍求见,都借故称病不见。只有六人见了有为,而其中两位则明确表示不会进宫面圣。
    大唐已经名存实亡,这些臣子自保尚且不暇,堂堂大帝国竟然无一人肯为皇帝说句公道话。
    李柷在宫内焦急的等待着,侍卫长张茂更是胆战心惊,他生怕这死太监出宫闹出什么事来,那自己一家老小便性命不保了。
    傍晚,有为终于拿着一大块糖糕进了宫。张茂看到有为的身影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李柷则更加焦急。
    “陛下,奴婢买回来了,买回来了。这洛阳城买块糖糕还真是不易,奴婢从西城到东城转了一大圈,可算是不负陛下厚恩。”有为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李柷大喜:“哦,快快快,快拿给朕尝尝。”说着抢上前去,一把夺过糖糕大口咀嚼起来:“香,真香,就是这个味道。”
    张茂狐疑的看着李柷,难道皇帝当真就为了一块糖糕?
    回到明安殿的时候,李柷忍不住急切的问道:“有为,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有为难过的低下头:“陛下,那些大臣们一听来意,有的直接就是拒之门外。而有的见了奴婢也明确表示不会进宫,只,只有两个人答应了。”
    李柷眼睛亮了一下,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快,快说,是谁?”

第四章 杀身之祸
    “陛下,只有京兆尹裴枢与吏部侍郎孔林明确表示今夜会进宫面见陛下。”有为小声地说道。
    裴枢在朝中很有威望,裴氏一族也有些实力。裴枢是前朝御使大夫裴寅之子,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宰相裴道庆曾孙。历史上的裴枢一身书呆子的酸腐气息,他向以清流自居。
    唐朝的官员都享有一项很重要的“福利”“官二代”可以直接当官,称为“恩荫”。这是专为官僚集团设计的封闭、垄断、落后的优惠制度。
    裴枢的亲姨夫薛邕官任中书舍人,当时有传言说他要主持科举选拔。他曾为避嫌,主动放弃进士考试。并当场发誓:“如果是姨夫主持科考,我自当绝迹匿形,宁可窝在家里。”有个长辈气不过,举杖责打裴枢,要他向薛邕赔礼道歉,裴枢却始终倔强不肯道歉。直到唐代宗的永泰二年,侍郎贾至主持科举考试,裴枢一举而登选。
    裴枢原为给事中,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百司奏章,得驳正其违失,事权甚重。朱温嫌其不听话,后来让他担任京兆尹,就是类似京城市长。别以为京兆尹是个什么好官,在唐朝也是被罢免次数最多的职务。唐代有十年换了十五个京兆尹的记录,玄、肃宗时期的崔光远则创造了另一项纪录,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接连换了三任京兆尹。
    裴枢此人虽未必能托付大事,但可见此人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底线的。他肯冒生命危险进宫,足见赤诚。
    孔林,唐僖宗,昭宗宰相孔纬之子。为人清正廉明,在京中颇得口碑,因不耻于朱温专权,常称病不朝。此人对大唐应该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他能来,这让李柷喜上眉梢。
    是夜,果然京兆尹裴枢与吏部侍郎孔林入宫要面见陛下,侍卫长张茂想死的心都有,本来监视皇帝就胆战心惊。这一不小心还上了皇帝这条贼船,大臣入宫面圣侍卫们是不敢阻拦的,顶多时候告知朱温。
    裴枢与孔林入宫的时候,张茂等人正陪伴在李柷身边。名义上是护驾,实则是监视,监视李柷的一举一动。这么说吧,李柷就算是放了个屁,也会有人拿出小本本给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新皇一不小心放了个屁。然后就会有朱温的门客开始分析这个屁的意义,皇帝这个屁是不是会对梁王不利,直到排除为止。
    而此刻裴枢和孔林入宫,张茂等人更是如临大敌,他们寸步不离的陪在李祝身边,倒要看看这两个胆大妄为的臣子深夜入宫所为何事。
    裴枢和孔林显然没想到新皇身边还有这么多朱温的人,那皇帝招人入宫又能商量个什么事了。裴枢有些后悔了,皇帝年轻啊,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自己冒着杀头的危险来了,你却连身边的监视摆脱不了,这弄得什么事。
    李柷大刺刺的坐在明安殿内,有为陪在身边,然后两侧都是张茂与其手下。
    李柷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有为狗仗人势的站了出来:“陛下召见臣子有要事相商,尔等且先退下。”
    别说你一个死太监,皇帝说话都不好使,果然张茂站出来抱拳道:“陛下,我等奉梁王之命保护陛下。以防有人起不轨之心,陛下恕罪,小人不敢疏忽。”
    意思很明显了,想让我们走没门,除非梁王下令。
    李柷看了看张茂:“恩,张侍卫所言甚是。这梁王一心为朕着想,朕心甚慰。只是朕与二位臣子商议的乃是机密要事,知道的人多了难免走路风声,这样吧,你们都退下,张茂留下便可。”
    一众侍卫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平日,早有人去报告梁王去了。偏偏朱温此刻不在京城,众人一时拿不定主意。
    李柷又咳嗽了一声:“朕商议之事乃是关乎着大唐国运,若是知晓的人多了难免引来杀身之祸。尔等可想清楚了,你们是都留下来一起倾听呢,还是张茂留下尔等暂退回避?”
    这皇帝疯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个。他不怕梁王弄死他么,不过侍卫们都很清楚,皇帝要作死,你一但占上了,搞不好会遭受池鱼之殃。
    这一招甚是奏效,果然一众侍卫脸色大变。终于有人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圣明,张大人留下便可,小人告退。”
    没听皇帝说么,留下来的人难免会引来杀身之祸。谁不知道梁王喜怒无常,朱温背信弃义,毫无人性可言。反正有侍卫长张茂在,他会将今晚发生之事一一回禀梁王的,谁让他是侍卫长的,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众侍卫纷纷躬身退出,唯恐退的慢了被皇帝叫住了。而张茂此刻是生不如死,他真想跟着一块逃出去。
    皇帝一席话便将身边耳目撤出去,裴枢和孔林大喜,二人互相对望一眼然后双双跪下:“臣裴枢孔林拜见陛下!”
    大唐面圣是不需要跪的,但李柷是新皇登基。裴枢与孔林是第一次入宫面圣,所以二人一齐跪拜。
    李柷慌忙从龙椅上站起来,他走下台阶将二人扶起:“我大唐危在旦夕,二位爱卿竟敢不顾身家性命深夜入宫见朕,足见赤诚。朕就不绕弯子了,朕想扳倒梁王,将大唐江山夺回朕的手中!”
    此言一出,裴孔二人大惊失色。皇帝竟然当着张茂的面说出这等言语,难道张茂已经被策反了?谁知他二人一回头,只见张茂脸色惊恐,显然他也并不知情。
    这张茂可是梁王的人,他若是将今日之事传到梁王耳朵里。这屋里的人一个也活不了,梁王若是废了皇帝另立新君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或者人家干脆就不立新君而是自己直接登基为帝也是不无可能。
    谁知李柷又看着张茂笑了笑:“张茂,朕不妨告诉你,朕召臣子们入宫就是密谋扳倒梁王。你是朱温心腹,你可以回去告发朕,不过你可想好了。朕一旦被抓,第一个就会供出你是同谋!”说着语气严厉了起来。
    裴枢和孔林是谁,他二人可都是位极人臣,爬到这个位置上的都是人精。裴枢立刻附和道:“没错,就是你张茂,联络臣深夜进宫与陛下商议扳倒朱温之事。”
    张茂冷笑一声:“你们以为梁王会相信各位的污蔑之词?”
    孔林在一旁笑了笑:“梁王当然不会相信,不过事实摆在眼前。我们几个人一起招认你就是合谋之一,不过最后你认为我们是以卵击石,这才临阵反悔去禀告梁王。朱温这人疑心极重,或许当时会将你提拔重用,不过最后他肯定会借故杀了你,不信咱走着瞧。”
    有为也在旁边跟着帮腔:“没错,奴婢之所以能够出宫见到两位大人,也都是张茂从中便利。否则奴婢怎会轻易出宫,此刻这明安殿就咱们几个人,为什么陛下偏偏留下你?张侍卫长,你就算是告发我们,怕也是百口莫辩了。
    张茂额头冒汗了,孔林说的没错。就算自己去告发,朱温肯定会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