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昏君-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柷研究着手里的炮弹,不同于实心弹,这是众人日夜研究出来的开花弹弹丸。
“黎民,朕想过啊。不想黎民百姓,朕来这儿干什么?”
张文蔚反问道:“既、既然陛下为了百姓,为何荒废政务来这兵器监?”
“打仗啊,朕要打仗。”李柷抚摸着沉甸甸的弹丸:“政务办不是有独孤损和孔林他们么,朕只有研究出来这些火器,才能打败藩镇,才能为百姓谋福。”
“这些自然有军器监和火药作坊的人来研制,陛下的职责是关注天下,批阅奏疏。”张文蔚一字一句的道。
李柷不玩炮弹了,他看着张文蔚:“是独孤损他们蹿缀你来的吧,你是朕的国丈,朕不敢骂你,朕怕婉兮。”
李柷恬不知耻的站起来抱着炮弹走出去:“走吧国丈,随朕去试试这炮弹的威力。”
不负众望,开花弹终于研制出来了。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
其实开花弹研制不难,难的是信管缓燃火药的爆炸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兵器监基本已经掌握了信管爆炸时间。
李柷脸皮厚,毫不在乎。张文蔚无奈,只好跟着去看看。
兵器监炮场,以往的青铜炮换成了精铁炮。质量更轻了,准度也更高了。
古代炼钢水平不行,炉温不高,造成锻造生铁太脆、熟铁太软,也不好掌握熔点,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也不如铜炮。远不如用铜方便,就是造价贵些,但是用得熟,也安全可靠些。
百炼成钢,高炉铁厂出来的精铁改变了这一缺点。小钢炮的优势开始显现,李柷实验的,正是这次铁炮的开花弹。
百炼成钢,高炉钢铁厂用钢都采用高温正火加低温淬火加回火的热处理工艺,使钢的成分和组织均匀化,进一步细化晶粒,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虽然这些小钢炮还是存在很多缺陷,但对于这些只是用黑火药发射的炮弹来说,已经完全合格了。
炮场,李保国带着炮手将开花弹放进炮膛,对准了三里外的一个目标。
这次的大炮,安装了两个铁质大轮子。机动性更灵活,重量也更轻,射程更远。
李保国功不可没,李柷给这个大炮起名叫“保国炮”。
引线也全部换成新式的,用硝酸浸泡过得引线,更耐潮湿。点炮手点燃引线,很快浓烟冒出。
“砰!”的一声,炮弹完美出膛,准确击中目标。
“轰!”的一声,三里外的一个目标成功爆炸。
“成了!成了!”李保国兴奋的扔掉了头上的帽子,兵器监的人也都兴奋的又喊又叫。开花弹,他妈的,这这个时代征服整个世界的节奏。
李柷通过单孔望远镜看的清清楚楚,远处大的目标虽然偏离了几米,但是爆炸威力丝毫不减。炮弹落在地上登时爆开,杀伤破片四散飞溅。这要是落到敌人阵地,一炮干死敌人主帅都不是问题。
李柷回头看着目瞪口呆的张文蔚:“国丈,朕的大炮威力何如?”
张文蔚擦了擦汗,自己女儿嫁了个什么怪物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法术也不过如此吧,李柷幸亏是个皇帝,否则定会被人疑为是个妖人在作怪。
“万岁!万岁!……”山呼海啸,兵器监的士卒纷纷跪地山呼,他们都知道,这一切离不开皇帝的指点。
李柷哈哈一笑,一头栽倒在地上。
“陛下!”张文蔚个李保国大惊,纷纷抢了上去。
李柷没病,也没疯。大概是激动过头,开花弹的实验成功,使他的脑子如针扎一样的疼,系统升级进度条从百分之八十五一路飙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一。
大概是因为这个,李柷晕了过去。狗娘养的系统果然名不虚传,李柷并不同意叫他蹦蹦跳系统,狗娘养的系统才是名副其实。
这倒是惊动了御医,这些御医轮番给李柷把脉,望闻问切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皇帝没病,只是过于激动。
李柷不管这些,保国炮研制成功了,下一步就是大批量制造。倾国之力制造,造它几百门,这样削藩根本就是筷子捅豆腐,轻而易举。
不过李柷还不满足于此,他想的还是土枪。滑膛枪的零部件也就那么回事,稍微懂得一些理科的人都能够琢磨出来。
李柷和兵器监齐心合力之下,第一支滑膛枪成功制作成功。不过李柷没有胆子实验,万一炸了膛不是好玩的。
虽然说是黑火药,发射的铁砂。即便是炸了膛也不会造成太大伤害,李柷可不想被炸成麻子,于是李保国光荣的接受了这个任务。
李保国拿着滑膛枪,对着数十米内的一个靶子。
这种霰弹枪根本不需要怎么瞄准,一枪轰过去便是。
装药,填药都是有定量的。火药被分成了一小包一小包,前膛装药,用铁条捣紧,灌上铁砂。
李保国瞄准了,然后扣动扳机。李柷实现交代过,这枪跟弓弩一样,是有后坐力的。
扳机扣动,火药喷射而出。铁砂爆速飞行,对面一全身护甲的假人成了筛子。
假人被拿到了李柷跟前,李柷大吃一惊,这厚厚的铁甲竟然被轻松穿透。这,太可怕了!
ps:感谢希望表要水累就休息的打赏。
第238章 朝廷与藩镇全面开战!
西川的硝石大量开采,兵器监日夜赶制大炮和滑膛枪。禁军开始用木棍和沙子操练开枪方法,大唐全面备战!
粮食是禁不住的,各地藩王想方设法将作物种子引进过来。这一点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都是大唐子民,各地藩镇的粮仓开始充盈起来。
李存勖已经将晋军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他正日夜训练,以备与朝廷开战。
李存勖手里握着十二万大军,朝廷步步紧逼,他要联合藩王起事。
杨行密、钟传、马殷、王审知、刘仁恭,几个藩王也都磨刀霍霍,粮草纷纷运往前线,部队日夜操练。
火器,是藩王们最头疼的,他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来对付朝廷的火器。
不良人扩招,如今的不良人成了大唐最大的间谍特务组织。他们最大的任务不是监视刺探各藩镇的情报,而是严防军器监、火药作坊、西川硝石矿的间谍活动。
各路藩镇频频派出细作,明抢暗夺,大肆贿赂,为的是能够得到火药配方,这给了不良人极大的压力。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各地藩镇从有限的情报中开始私自炼制火药,还别说,吴王杨行密部最先取得了进展。
火药无非就是硝石、硫磺、木炭,杨行密部已经研制出来了。虽然他们对其中配比还不甚明了,可威力已经不容小觑。
杨行密思前想后,对于火药的研制最终没有擅专,而是将配方给了其他藩镇。
目的只有一个,联合藩镇对付朝廷。不过他们制作的火药威力差的远,爆炸力有限,与北宋时期火药威力差不多。
而反观朝廷,早已废弃了这些土火药,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大炮和滑膛枪。
算科,为朝廷收拢了大量的人才。他们中不乏一些珠算天才,有的更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一百二十八位珠算进士,全部都是天子门生。李柷每天拿出一个时辰的时间给他们授课,这些学子的老师,乃是当今天子。
没有人再去质疑李柷是怎么知道的,天子是神这一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珠算进士,也成了大唐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这些人都是大唐顶尖人才他们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电力、蒸汽机、火车、铁轨、几何、数学、化学、物理等等各种现象。
李柷仅凭记忆,将自己的所学全部倾囊以授,虽然这些学科都停留在理论上,但他尽量用浅显易白的方式,使这些人能够理解工业时代。
不求他们现在能够懂,只求他们能够理解其中原理便可。
不过让李柷头大的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原理,这些天子门生往往想破脑袋也不解其意。
大唐若想几十年后向着工业时代转换,这些人才必不可少。虽然他们从来没见过电灯、火车、铁轨、蒸汽机,这些都是仅仅从李柷画出的图纸上看到的,有些人也不仅怀疑,靠蒸汽能够推动火车运行?
李柷也不求他们相信,他只是想把自己学过的那些现代文明教授给他们。至于将来这些人能不能成才,那就是各人的造化了。
李柷的学生中还有一个人,皇后张婉兮。
张婉兮学的最勤,她隔着屏风每日都在听李柷授课。在其他学子对这些理论频频提出质疑的时候,张婉兮对此深信不疑。
在后宫,张婉兮也是天天缠着李柷,问他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尤其是珠算,李柷简直就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李柷数次想开口,告诉她自己是穿越而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实在匪夷所思,也不是一两句话说清楚的事。
两年后,李柷端坐含元殿。
这一年,禁军装备了十万支滑膛枪,一千八百门开花弹大炮。
这一年,李柷二十岁。改年号为建工元年,意为大唐要进入工业时代。
建工元年正月春,系统进度百分之九十七,建工皇帝李柷在含元殿下讨伐诏书。
诏书摒弃以往晦涩难懂的古文,用的是白话文。
门下,天下之本,
朕自继承大唐社稷以来,内忧外患。诸路藩镇阴奉阳违,弃君臣纲伦与不顾,忠孝仁节、礼义廉耻与惘闻。私心乱国,拥兵自重,置万民与水火之中。
历代先祖卧薪尝胆,怎奈贼兵势大,屈列祖于治下。
朕今日以天子诏令,行中华与正统,着令各地藩王。
若同意朝廷削藩,则交出虎符兵权,举家前往京城。朕自封妻荫子,得享荣华。君臣一心,共荣盛世。
若负隅顽抗,兴兵戈之师。朕自亲代王师,兴兵讨逆,为还我大唐安定,解救百姓于水火。
此诏,天下百姓,贩夫走卒,皆有讨逆之责。归我大统、顺我朝廷,则子孙延绵。逆我正朔、违抗天意,则人人得而诛之。
讨诏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诏书一下,立刻引起各路藩镇的反弹,李存勖急诏部下商议对策。
“诸位哥哥,朝廷下诏削藩,断我等富贵,孰非可忍。本王意决起事,兴各路藩王,誓于朝廷一战!”
晋王诸路大将尽皆同意,他们都知道,一旦晋王倒下,他们这些人在朝廷眼里屁都不是。
杨行密部,杨行密叹了口气:“该来的总算是来了,削藩,除非是我死了!李存勖那边如何了?”
亲信在一旁道:“吴王,晋王那边已经来信了,联合起来,与朝廷开战。”
杨行密点了点头:“嗯,李存勖,咱们与他来个前后夹击、四面合围,看他李柷怎么办!”
杨行密当然有这份底气,北方以李存勖为首,这些藩王们都依附过去,李存勖要战,多半都会跟着。
而南方局势错综复杂,自己占据江淮要地,要是自己开战,各方势力大多会一起联合。
楚王赵匡凝,是唯一一个上表同意削藩的藩王,其他藩镇无一例外,宣布与朝廷开战。
李柷的开战理由是讨逆,藩镇们也得联合起来找个由头,他们起兵的理由当然不能对着皇帝。
古往今来,皇帝哪怕是个混蛋王八蛋,你们也是正统,需要认真辅佐。若是皇帝敢造反,那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这些人造反都会找个理由,比如清君侧。意思是我造反的目的不是为了杀皇帝,皇帝是受了身边人蛊惑,我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入京杀奸臣。
等真的打进了京城,那时候自己树大根深,就可以毫不避讳的称帝。
比如当初杜让能,以一家之力代替昭宗而死,这样李茂贞就没了出兵的理由,只好悻悻作罢。
开打!
李柷全面派出禁军应战,自己更是披挂上阵御驾亲征。
五万禁军,由李柷统帅,三万支滑膛枪,二百余们大炮,经璐州与晋王李存勖、刘仁恭部开战。
另一路,果然上次被罚了的金吾卫大将军萧诺言带领,南下应战杨行密。
孔杰左龙虎军开拔西北,对付岐王李茂贞。这李茂贞正是杀死杜让能的凶手,孔杰出兵前,平阳公主杜芳盈亲登府门跪恩。吓得孔杰慌忙跪地还礼,表示不杀岐王誓不归还。
展云鹏这次与孔杰分开,他的右龙虎军开拔南下,经复州直扑马殷部。
令狐云龙镇守京城,由何太后出面稳定朝局。
朝廷全面开战,敌人兵力都是数倍甚至十余倍自己。看似朝廷那点可怜的兵力四面楚歌,可是他们手里的滑膛枪在肩、腰间挂着的是实打实的木柄铁质手榴弹。一门门轻型铁质大炮车轮滚滚,就是一副近现代大军开拔古代战场的架势。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面对的是清末八国联军,禁军现在的装备也是丝毫不惧。何况对方不过还是拿着冷兵器的藩镇们,他们怎么能想到接下来他们面对的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尤其是这木柄手榴弹,那可是我们的先烈当年在根据地土法制作出来的大杀器。对于禁军来说,早已是鸟枪换炮,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铜制的还要用火折点燃的唬人玩意儿了。
这木柄手榴弹,可与现代手榴弹媲美。拉弦便冒烟,扔出去炸死一大片。手里的滑膛枪,排枪一放,180度无死角扇面攻击,百米射程内,休想有活物。
就连李柷都觉得,自己太特么欺负人了。
李存勖看着手下将领个个英姿飒爽,他们也有了称之为火药的火器。虽然是一个个黑铁疙瘩,杀伤力有限不说,也不能远距离发射,即便爆炸了也并非是用杀伤破片伤敌,靠的是爆炸后会产生一片火海来震慑敌人。
李存勖哈哈大笑:“本王十余万大军,挥师南下,加上刘仁恭、王处直、王镕,咱们两家三十万大军。皇帝居然御驾亲征,不过带了区区五万禁军,而且皇帝身边无能征善战之大将。再看看本王身边猛将如云,咱们是不是有些太欺负人了?”
旁边诸将跟着哈哈大笑,其实他与刘仁恭合兵也不过是区区二十余万之众。古人打仗都喜欢虚报,他没报成五十万已经是很谦虚了。
李柷可是实打实的五万禁军,四万滑膛枪手,剩下的都是炮手。
王处直与王镕乃是小藩镇,他们夹在晋王与刘仁恭之间苟延残喘,也想跟着卷进来分一杯羹。
王镕南靠朝廷势力范围的邢洺两州,还靠着罗绍威部的贝州。魏博军归于朝廷之后,王镕本来还在摇摆不定,实际上朝廷数次派出使者去收拢,他本有意归顺。
可当王镕知道杨行密研制出了火药,并且派人告知了李存勖,和刘仁恭。
晋王和刘仁恭部也都开始装备上了这种火器,他开始犹豫了。最后思前想后,与其归顺朝廷回到洛阳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郡王,倒不如放手一搏跟朝廷干一架。只要打疼了禁军,朝廷便不敢再轻举妄动。
朝廷禁军经潞州,李存勖的晋州、慈州首当其冲。双方都在晋州外围布置了大量兵力,战斗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
李存勖派出的大将是大太保李嗣源,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养子,沙陀族,以骁勇知名,是李克用最得力的战将之一。李存勖派他应战,可见足够重视了。
历史上李嗣源在后梁夺了李存勖的统治当了后梁皇帝的。此人颇有威名,能征善战。
而李柷派的禁军大将籍籍无名,乃是曾做过朱友能的护卫,被弄到西山玻璃厂的杨嘉宾和李南光。
金子到哪儿都是会发光的,杨嘉宾和李南光被朱友能设计弄到西山玻璃厂,将玻璃厂弄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