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昏君-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小太监是吓得,这太监约摸十五六岁,刚入宫不久:“广王还将朱公子捆了起来,说是要来请罪。”
“请罪?”李柷有些纳闷,不会这败家子又闯下什么弥天大祸了吧。按说一般事广王不会绑了他入宫,难道是闹出人命官司了?
李柷吓了一跳,这败家子不知轻重,别真是闹出什么人命来。那样即使自己想帮他也帮不了,人命关天:“快,快让他们进来!”
朱全昱绑着朱友能,朱全昱进了明安殿便拜:“罪臣拜见陛下!”
看着被捆成了粽子的朱友能,李柷大为惊奇:“这、这是为何呀?”
朱全昱指着朱友能:“逆子与反贼勾结,幸亏迷途知返,罪臣这才将他绑进宫中,以求陛下宽恕。”
“怎么回事?”李柷皱了皱眉头,他知道事情肯定是没那么简单。
朱友能梗着脖子:“陛下,昨日我在翡翠巷遇到了赵岩。”
“赵岩?”李柷忍不住问道,他以为赵岩早就死了。
朱友能点了点头:“正是,他与那个姘头在街上做了乞丐。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臣想这厮无大恶,又念在有些亲情的份上,这才糊涂把他领进了广王府。”
李柷大概明白了:“所以广王说,朱友能勾结反贼,你才把他绑进宫里的?”
朱全昱慌忙行礼:“罪臣管教不严,请陛下恕罪。好在犬子虽说是无状,可也并未与反贼有不谋之心。”
“嗯,”李柷点了点头:“朕知道了,这么说这事与朱友能没什么关系。毕竟赵岩是他的堂姐夫嘛,情有可原。”
听到这里,朱全昱暗自松了口气,终于洗脱了罪名。
李柷接下来说道:“既如此,你们便将那赵岩绑了,送到大理寺庭审便是。”
没想到朱友能大叫:“不可!陛下,那赵岩并无甚恶行,只不过是嚣张跋扈了些。陛下能原谅臣,为何不特赦了他?”
李柷大怒:“放肆!赵岩乃是梁王女婿,其叔也皆是反贼。朕没治你的罪就不错了,你还想怎样!”
“臣不敢怎样,只求陛下特赦了赵岩!”朱友能据理力争。
“小畜生,住嘴!”朱全昱在一旁怒喝。
朱友能偏偏不住嘴:“爹,是我把他弄到府上的,咱现在再把人绑了送到大理寺。我曾答应替他求陛下特赦,这做人无信,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说着朱友能又跪了下来:“陛下,我拿你当兄弟,从无二心。可我答应过赵岩,求陛下赦免了他。咱们兄弟一场,算我求你。”
李柷冷冷的道:“别的事朕都可以答应你,唯独这个不行!”
“陛下!”朱友能急了:“只要陛下能答应赦免了赵岩,让我做什么都行。”
“你为什么非得让朕赦免他?”李柷问。
“一个承诺!”朱友能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我既然答应过他,就应该做的。”
“好,你若想让朕赦免他也可以。把你的所有产业都还给朕,朕就赦免了赵岩。”
朱友能呆住了,他明白了,李柷是看他富可敌国了,想收回去。
这让他选择真是千难万难,偌大的家业,富可敌国。还给李柷以后,自己再也不能横着走了。而且一旦答应,自己与皇帝的情意也就完了,日后广王府可真是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可不答应,赵岩就会被弄死。自己把人弄到王府的,若是转身就把人卖了,那还叫个人么。
想到这里,朱友能一咬牙,斩钉截铁的道:“好,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答应陛下,将我的全部家产还给陛下,只求,只求陛下赦免了赵岩。”
旁边朱全昱张了张嘴,毕竟没有开口劝解,他了解儿子的苦楚,只有暗自叹息的份。果然伴君如伴虎,日后有他父子俩苦头吃了。
“你可想好了?”李柷眼光能杀死人,看得出他非常愤怒。
朱友能头一挺:“想好了,即便咱俩没得兄弟做。可答应人的事,兄弟我必须做到!”
“哈哈哈……!”谁知道李柷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朕不过是吓唬吓唬你,好你个朱兄。为了一个承诺不惜与朕翻脸,这很像你。赵岩嘛,朕压根就没想治他的罪,朝廷也没下缉拿他的布告,他躲什么。”
朱友能一听大喜,转头对朱全昱道:“爹,我就说李兄不会如此小肚鸡肠。怎么样,刚才可吓死我了。”朱全昱更是吓得心脏噗通噗通乱跳,心道:你吓死了,老子我都魂飞天外了。
“朱兄,你为了一个承诺付出这么大代价,不心疼么?”李柷笑着问道。
“怎,怎么不疼。我家大业大,若是都被你收了去,我岂不疼死。”朱友能蹦着说道,他是被绑着来的。
“嗯,朕与你的情意还不如一个赵岩,这仇朕记下了。”
朱友能嘿嘿的笑着:“那不能,他赵岩算个屁啊。只是兄弟我答应过得事,咱得做到吧。你是不知道那赵岩有多惨,要了碗红薯饭还被一群乞丐揍。”
“怎么回事?”李柷忙问。
当下朱友能将昨夜所见所闻都说了,李柷沉吟了一下:“嗯,朕知道了。如今有一个赵岩,可能还会有许许多多的赵岩。朕会下一道圣旨,梁王一案,不可再究。凡与梁王有过来往的人,不必再受牵连。”
朱全昱一听大喜,行礼道:“多谢陛下!”
朱友能转头对朱全昱:“爹,快给我解开,勒死我了。”
朱全昱刚要伸手,李柷阻止道:“别动!就让他这么绑着,他占了朕这么大便宜,还想松开他,没都没有,就这样绑着让他出宫。”
朱全昱微微一笑,行了个礼:“遵旨!”
其实李柷一开始就没有生气,一个赵岩他甚至已经忘了这个人。这败家子为了义气肯不顾一切,这很像他的风格。
这样的人适合做兄弟,他绝不会背叛你。李柷不过是试探他一下,若是朱友能真把赵岩送到大理寺,他反而对他失望了。
皇宫内出现了这么奇怪的一幕,广王朱全昱走出了明安殿,后面跟着一个五花大绑跟僵尸一样的家伙一蹦一蹦的跟在他后面一起出了宫。
ps:推书《重生之全能首富》,简介:重生,就是手上捏的牌全是王炸。捏着满手的王炸重生,魏明让不仅要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生活,还要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唐万岁
患难见真情,赵岩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友能竟然肯为了自己不惜敢冒大险入宫替自己求情。
朱全昱父子回府的时候,赵岩看着被五花大绑的朱友能,心中咯噔一下:完了,定然是凶多吉少了。
“二弟,你怎地还被绑着回来了?”赵岩惊问到。
朱友能哼了一声:“陛下有旨,让我绑着回来。”
赵岩脸色惨白:“都是我连累了二弟,你这便派人把我送到大理寺去吧。”
朱友能微微一笑:“行了,看你吓得这幅惨样,陛下说了,赦免你。”
赵岩猛地一个哆嗦,只感觉耳朵嗡嗡的响着。不,这不是真的,皇帝怎么会如此宽厚,竟然会放了自己。
旁边小桃红喜极而泣,她跟着赵岩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的面黄肌瘦,摇摇欲坠。
旁边广王朱全昱说了声:“放心吧,以后就住在这广王府,会有一口吃的。没有宽广心胸,如何做的了天子。陛下说了,还要我们好生安置你们。”
“陛下!”赵岩噗通一声跪下,涕泪横流。
旺财等人早就过去将朱友能身上的绳子解开,朱友能揉着手腕:“赵岩,我那铁铺还缺个人手。你若没事干,就去那里做个掌柜吧。”
赵岩感动的无以复加,站起来擦着眼泪使劲的拍打着朱友能的肩膀,只是哭泣。
自从拿下朱温,赵岩过得是猪狗不如的日子。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盼来了阳光。
他终于懊悔,当时自己是多么的猖狂嚣张。日后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不可张狂。
百废待兴,朝廷各部门随着科举的兴起,终于慢慢补缺上一些官员。朝廷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相比之下,不良人的作用反而渐渐不太大了。
以前各项制度的缺失,不良人明察暗访,防止各项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李柷也流放了几个贪官,贪污之风稍微收敛了一些。
如今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员的权利受到了监督,不良人的作用反而小了。
首先是弹劾制度,朝廷实行匿名弹劾或者实名举报制。一旦发现官员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情况,绝不姑息。
尤其是地方上的官员,不敢再和以前一样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了。一旦被抓,抄家发配。
京城更是政治清明,官员们都各司其职,百姓争相赞颂这清平世界。
那些文人雅客,不是作诗就是吟曲,纷纷赞扬当今天子饶舜禹汤。
大唐的实力渐显,尤其是红薯的大量高产。
支援西川,各种作物的种子。玉米、水稻、小麦、红薯等等由朝廷沿路发到西川,明年这西川粮食产量将又会是一个新高峰。
左龙虎军孔杰,右龙虎军展云鹏。两支禁军这次主要是以火器营为主力,每支军队还配备了十门火炮。
虽然开花弹尚未研制成功,不过听李保国说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相信假以时日,开花弹定然能够研制成功。
每门火炮带着数量不等的实心弹和霰弹。实心弹震慑力大于其威力,这霰弹可要了命了。
霰弹装的全是散碎的小铁丸,三百米射程内,一炮过去如天女散花,杀伤力尤为巨大。到了战场上,够他朱友文喝一壶的。
左右龙虎军出征魏博,打着平叛的名义。剿灭逆贼朱友文,替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报仇。
罗绍威走了狗屎运,本来他与朝廷不和。这次他被朱友文杀了,到成了大唐功臣了。
左右龙虎军的出征,李柷这次是不在乎的。朝臣们也不再如打西川时那样担心,火器营几乎是一线平推的节奏。对付他小小的魏博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有一件事倒是颇为意外,那就是李柷面前的一封快报。
确切的说是一副捷报,但李柷开心不起来,因为送报的是关于萧诺言的马步军。
讨伐西川,令狐云龙和萧诺言是兵分两路回京的。令狐云龙最先带着他的骁骑军早早回京,收到朝廷褒奖。
而萧诺言的马步军因留在成都府协助刺史皮文定分田地,回来的迟了些,于是就出事了。
萧诺言被李柷封为平西大元帅,他带着马步军势如破竹,从西川南线一路打进去。回来的时候,马步军遇到了戎昭军节度使冯行袭。
本来这冯行袭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他的地盘夹在朝廷与西川之间。以前冯行袭依附朱温,朱温倒台以后他对朝廷若即若离,始终未表明态度。
戎昭军地盘不大,夹在朝廷与西川势力之间。下辖房州、均州、商州三个州郡,萧诺言的马步军开到
房州南部的峡州的时候,就看他不顺眼了。
好在萧诺言并非无脑,先是挑衅。说老子带兵攻打西川,你他娘的屁都不放一声,连个忙都不帮。
冯行袭知道不敌,派使者低声下气的赔礼道歉。萧诺言却驻扎在峡州不走了,说大军却粮草。
没办法,冯行袭只好又凑了五万十粮食,送到了峡州大营。
萧诺言紧接着又说大军缺饷,冯行袭再忍了,送了十余万贯军饷。
然后马步军缺马,又问冯行袭要马匹两千。
就算搜遍整个戎昭军也搜不出两千匹马,冯行袭明白了,萧诺言这是找茬。
于是他带着戎昭军兵临房州,想吓唬吓唬萧诺言。
这一吓唬不打紧,被萧诺言逮着由头了。戎昭军谋反,派大军围攻峡州。
于是马步军果断出击,仅仅半个月,将戎昭军打的丢盔弃甲。一月后,戎昭军从地图上抹去了,自此戎昭军三州四十六县成了朝廷势力范围。
按说这是好事,理应嘉奖。可萧诺言竟然先斩后奏,不等朝廷同意,私自出兵。
这罪过可就大了,皇帝最疑心将领不忠。可这萧诺言竟然敢瞒着朝廷拿下了戎昭军,一时间朝廷吵翻了天。
朝臣分成两派,一是萧诺言不经朝廷同意,私自出兵藩镇理应重判,罢官削职。
另一派觉得萧诺言平川有大功,这次虽然犯下大错,但攻下了戎昭军。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李柷犯了难,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退朝,此事明日再议!”李柷干脆扔掉奏疏退朝了。
散朝后,文武百官还在争论不休,到底该如何处置萧诺言,各有利弊。
李柷回到了立政殿,他有些不爽。萧诺言脑子是被门挤了么,他明知道此举会惹自己猜疑,为何还要打戎昭军。
张婉兮看到李柷脸色不悦,问道:“陛下,朝堂发生何事了?”
李柷皱了皱眉头,将今日之事说了:“萧诺言,朕本想将他封赏一番。他竟私自出兵拿下了戎昭军,他不知道此举会引起其他藩镇动作么。还有,竟然不禀告朕,当真是胆大包天!”
张婉兮沉吟了一下:“臣妾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既然是不当讲,那就别说。”
也多亏是张婉兮理解李柷的性格,知道他在气头上。她笑着戳了李柷一下:“陛下说后宫不得干政,臣妾确实不该多嘴的。不过这领兵打仗重在一个令字上,令行禁止。萧诺言平川有功,理应大大封赏。他违抗朝廷,理应狠狠处罚。不罚他,难免会使其他将领娇纵,若是禁军不听管束了……”
李柷心中一惊:“皇后说的是,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萧诺言入京后,李柷派朝臣出城迎接,一路敲锣打鼓好不风光。
群臣也非常高兴,毕竟平川立下如此大功,都认为皇帝肯定不会怪罪萧诺言了。
谁知道刚一入宫,萧诺言便被侍卫从马上拽下来,押着入了含元殿。
一时间群臣又是大惊,这是闹得哪一样?
含元殿上,李柷冷着个脸:“萧诺言,你好大的胆!”
萧诺言似乎早就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臣知罪。”
“知罪?知罪为何你还要打戎昭军!”
“藩镇割据,不听天子诏令,臣心中一时不愤,是以出兵平了戎昭。请陛下恕罪!”说着萧诺言跪了下来。
群臣纷纷替萧诺言求情,包括孔林、裴枢、独孤损等人。
李柷不为所动:“你不经朕的号令,私自出兵,此乃欺君罔上的大罪!传旨,削去萧诺言平西大元帅一职,念你平川有功,恢复你金吾卫大将军的职务,你可有怨言?”
萧诺言大喜:“臣无半分怨言,谢陛下恩典!”
朝堂上很多人,李柷不敢说对他们有多了解,但他们什么性格李柷心里还是有数的。
比如这孔林沉稳,一般不会拂逆自己的意思,独孤损则喜欢挑刺,好显得与众不同,让人觉得他是个贤臣。崔远、赵占国之流纯粹就是没事找事了,御史职责所在么,什么事他们也得反对一下。
只是这个萧诺言,李柷是真猜不透他。
“好了,朕累了,都退下吧。萧诺言留下,去明安殿侯旨!”
打了胜仗,令狐云龙加官进爵。萧诺言出征前是金吾卫大将军,回来还是金吾卫大将军,平西大元帅的头衔还被撤了。
萧诺言在明安殿被晾了一天,直至深夜,李柷才宣他。
“萧诺言,你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明安殿内,没有他人,李柷看着他问道。
萧诺言拱手行礼:“臣已经在含元大殿认过错了,陛下为何还问。”
“放屁!”李柷气的一甩袖子:“你精似鬼,明知道打了戎昭军会有这个下场,你还是干了。你的认错骗骗那些臣子们可以,休要瞒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