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109章

大唐昏君-第109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半都是各位名下的吧!”
    皮文定脾气火爆,不喜拐弯抹角,将官场这些虚伪的面具全部给撕扯了下来。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变了色。
    周子阳也跟着站起来,既然撕破脸了,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也跟着怒道:“皮大人,土地确在我们名下。可我们土地全族共享,自太祖太宗起便是如此,如今朝廷要收回我们的土地,是否欺人太甚!”
    “如今是我天子治下,历朝皆有变法。如今朝廷就是这样的制度,多余土地必须拿出来分给百姓,如有违抗,则是抗旨!”皮文定一拍桌子。
    没想到这些族长个个牛气冲天,根本不吃这一套,皮文定拍桌子,周子阳也不是好惹的,他梗着脖子大喊大叫:“既如此,我周某就在这做个交代!若要我拿地分给那些穷鬼,除非杀了我!”
    其他几个族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纷纷站起来指责:
    “就是,就算是掉了脑袋,我们也不拿地。”
    “对,要想从我手里把地拿走给那些穷鬼,那是休想!”
    群情激昂,皮文定脸都气绿了,他猛地站起来:“好,既然周族长宁肯舍命,来人!将他拖出去,关进大牢!”
    立刻冲进来几名手持大刀的官兵,然后几个族长愣了,这新来的刺史这是要玩真的。
    这时萧诺言在一旁一言不发,他并没有出言阻止皮文定。
    周子阳还真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主儿,他冷笑一声:“好大的官威呀!不妨告诉你,我们也不是吓大的。别说是你们朝廷,就算是蜀王王建,他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你一个小小的刺史就想将成都府翻天?哈哈,什么朝廷入川,我看还不如王建!”
    周子阳错了,错就错在他太狂。朝廷不如王建,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杀头的大罪。
    旁边可他靠的近的李青山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老周,你胡说什么!”
    周子阳把袖子一甩:“怎么,我说的不对么!他王建都不敢收地,凭什么朝廷一来就要把咱们的地给收回去!要我说,朝廷不公,就是不如蜀王!”
    皮文定气的七窍生烟,他怒指着周子阳:“你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竟然为反贼说话,污蔑朝廷!将他拖出去,砍了!”
    这下众人慌了,砍头啊。周子阳这才哆嗦起来,终于知道自己祸从口出,只见两名士兵冲上来二话不说将自己拿下。
    其他几个族长脸色大变,纷纷跟着求情。
    “大人息怒,这周族长口无遮拦,本意并非如此。”
    “正是正是,王师入川,我们几个老家伙都牛羊酒浆相迎,怎敢说是污蔑朝廷。”
    周子阳一看众人在替他说话,他感觉自己又硬气了:“皮大人,你若是杀了我。成都府百姓就别想买到一匹绸缎!”
    他周氏一族垄断着成都府的布匹生意,若是他们囤积居奇,成都府还真怕会出现布荒。
    一直没说话的萧诺言也站起来冷冷的道:“没听见么,皮大人说拉出去砍了!”
    两名士兵慌忙押着周子阳,将他带出府外。
    “这、这……”
    几位族长慌了,他们以为萧诺言会出来说句好话,没想到他比皮文定更硬气。
    过了一会儿,院子里“啊!”的一声,一名士兵走了进来:“大人,将军,此人已就地正法。”
    族长们面面相窥,一脸的惊恐。偌大的府厅,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说一句话。
    皮文定冷冷的注视着众人:“朝廷分田势在必行,胆敢违抗者,抄家,流放!各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你把周氏族长的脑袋都砍了,还问我们什么意见。王安轩一拱手,站起来冷冷的道:“朝廷既如此决断,我们遵从便是。不过我王氏药铺自今日起关门歇业,这个皮大人可管不着吧。”
    “就是,我李氏茶庄今日也闭门,成都府的百姓若想吃茶,就去别处买吧!”
    “还有我张氏玉器。”
    “我刘氏粮庄。”
    王安轩一拱手:“二位大人,朝廷若是分地,随时可来我家取地契。咱们山高水长,告辞!”
    几位族长纷纷起身,气哼哼的甩袖而去。他们各大家族垄断着成都府的商业,以此来要挟朝廷。当时太宗皇帝实行均田制,唯独这成都府难以实行,就是因为这几大家族控制着成都府的商业。
    不过即使是困难重重,分田地必须实行。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才会提高。
    ps:感谢休闲的熊的打赏。今天更新有点晚,抱歉。

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后有喜
    均田制在成都府遇到了困难,这早就在意料之中。当年太宗都没能干成的事,此刻在想把土地分给百姓谈何容易。
    自从砍了周氏族长周子阳的脑袋,迫于朝廷律法压力,各大家族都同意分田地,几个族长都签字画押了。
    不过族长的反击方式就是罢市,让成都府的百姓拿着钱也购买不到商品。以此来要挟朝廷,放弃在成都府的均田制。
    很快,成都府罢市了。街道上的药铺、茶铺、酒楼、布市、粮市都纷纷歇业,成都府百姓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王氏家族,王安轩的府上,各族族长齐聚一堂。
    往日,各族之间摩擦不断。他们为了各自利益,互相争夺械斗。动辄大打出手,有的各族可谓深仇大恨不为过。
    有得两个族人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到可以追溯到数代,甚至连个族姓之间不通婚都写进了族谱。
    比如河西的张氏与刘氏,他们祖上追溯到宪宗时期就已经有了矛盾。两个族姓之间为了争夺河西一片肥田,经常大打出手。两个族人之间动辄械斗,张氏和刘氏之间禁止通婚,若有发现者,轻则逐出家族,重则以通奸罪沉潭。
    家族族长拥有绝对权威,他们甚至可以按照族规任意处置族人性命,枉顾国法,唐律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王族长,那皮文定厉害啊。一来就给了咱们一个下马威,杀了周氏的族长周子阳的脑袋给砍了。现在周氏家族的人将棺椁抬在刺史府的府门外,扬言让成都府断了布市。”李氏族长李青山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一脸的幸灾乐祸,并没有因为周子阳的处斩而露出一丝同情。
    其他人也是一样,作为各大家族的领头羊,王安轩不屑的冷笑一声:“哼,这皮文定和那个萧诺言还是太嫩了点。他们以为拿下成都府这成都就是他的了?没有我们的拥戴,咱们让他在这里寸步难行。”
    “就是,现下咱们将城内的药铺、酒铺、妓院、茶楼、布市、粮市通通关闭了,看他们怎么办!”黄氏族长黄文智洋洋得意。
    “这,恐怕城里的百姓不止是怨上了朝廷,百姓对咱们的意见更大吧。我看,要不咱们还是再停两天就算了吧。这胳膊拗不过大腿,大伙儿可别忘了乾符三年秋的事。”说这话的是杨氏族长杨改之,他杨氏一族在成都府影响力并不大,杨改之又为人谨小慎微。平日都被各族打压,他并不太想跟着趟这趟浑水,是其他族长硬把他拖来的。
    各大家族在成都府影响力虽然巨大,可毕竟不敢得罪整个成都府百姓。
    乾符三年,各大家族联合囤积居奇,肆意涨价,成都府物价飞涨。结果引发成都府百姓暴动,将各大家族的铺子洗劫一空。
    自此以后,这各大家族虽然垄断成都府商业,但是在物价上也不敢太过肆意妄为。
    黄文智撸起袖子:“怕什么!百姓们若是敢问,咱们就说朝廷不给咱们活路,咱们也是被逼无奈。”
    “就是,咱们就这么说,百姓若是想闹事,咱们便将屎盆子扣到朝廷头上。”有人站出来支持。
    王安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百姓若是不能生活,久了肯定会闹事。到时候成都府一乱,看皮文定怎么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族长,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一名王家家丁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王安轩有些气结,当着这么多族长的面,下人慌慌张张的真是丢了好大脸面。等众人走了,一定把这个家丁给杖毙:“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就算是天塌了,本族长替你顶着!”
    家丁双手乱摇:“不,不是的族长。城内、城内到处都是新开张的商铺,有粮铺、布庄、药铺、茶庄、酒楼,什么、什么都有。”
    “什么!”王安轩大吃一惊,豁然站了起来:“你,你再说一遍!”
    不止是他,其他几个族长的脸上也是写满了震惊,哪儿来的这么多铺子?
    家丁擦了擦汗:“刺史、刺史皮文定从外省调来大批的布庄、茶叶、药材、粮铺商人,他们已经在城中各大街市租下了铺面。价格、价格比我们定的都要低的多,现在整个城内百姓都涌过去采购了。”
    几个族长都被彻底的震惊了,他们的好日子到了。李青山惊恐的看着王安轩:“王族长,天真的塌了!”
    怎么对付这各大家族族长分田地给百姓,皮文定和萧诺言是绞尽脑汁。不能一举将对方击败之前,是不会和族长们撕破脸的。
    如今族长们同意分田了,他们想以垄断商业的方式逼迫朝廷就范,实在是天真!
    如今的朝廷,势力大到超乎他们的想象。自西川平定,各路商人早就闻风而至。
    彭州、茂州、绵州、梓州,就连离成都府最近的简州商人都蜂拥云集。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们知道西川刚定,商货无一不缺,早就抢先入城供应各种物品。药材、布匹、茶叶、丝绸,胭脂水粉等等这种商品。
    天府之国自古富庶,虽然被王建祸害了这几十年,可商业依旧发达。
    成都府这几大家族妄图垄断城内商品,殊不知萧诺言早就通知各州县商户,若是到成都府经商,免除三年商税。
    李柷减轻农业税,百姓负担减轻了,商税却相对增加了。这些商人听说去成都府免三年商税,早就闻风而来抢先抢占各街道的铺子了。
    这种好事,生怕去的晚了被他人抢先。
    如此一来,这几大家族垄断的行业都被外地来的商户给彻底打破。要命的是这些外地商客都是一手货,价格又低,质量还好。
    于是成都府的百姓纷纷都去这些新开业的商铺去购买商品,至于各大家族的铺子,你关不关门都是无人问津了。
    “走!大伙儿出去看看!”眼见为实,王安轩急眼了。
    其他几个族长加倍的急眼了,数代垄断的商业要被打破了,他们怎么能不惊慌。
    几大族长带着家丁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城内,但见成都府各个街道上挤满了新开的铺子。
    茶铺、布庄、胭脂铺、铁匠铺、粮铺一袋袋粮食堆成山。街道上百姓人满为患,每家铺子里都是门庭若市。
    再看看几大家族垄断的那几条街,闭门闭户不说,冷冷清清的不见半个人烟。
    族长们慌了神了,李氏族长李青山再也忍耐不住,急匆匆的吩咐下人:“快!快开铺营业!”
    其他几个族长也立刻做了鸟兽散,纷纷回到各自的铺子张罗着重新开张。
    有了竞争,便有了价格放低。在物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成都府终于回归到正常物价水平,天府之国的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生日子。
    各大家族族长无不捶胸顿足垂头丧气,皮文定很快派人去各大家族丈量土地。丈量出来的土地登记造册,然后按照人头分发个各族族人。
    原本握在族长手里的土地使得族长们一呼百应,族长就是拥有绝对权威。
    如今变了,族人们自己有了土地,你族长算个鸟。什么族规族训,你讲理我们听族规,你不讲理我去你大爷的。
    很快,成都府各大家族势力顷刻间分崩瓦解。族长虽然在族内还是拥有话语权,但不会和以前一样放个屁都是圣旨一般了。
    至于各个族姓之间水火不容的矛盾,那都是上辈子、上上辈子、上上上辈子的恩怨。
    如今水火不容的两姓族人见面也能点个头打个招呼了,有的甚至可以结亲了。族长瞪眼?瞪眼你也干瞪眼,我们是真爱,你把老子除名我们也是真爱。
    成都府已定,萧诺言上书洛阳城。很快李柷搬旨,嘉奖刺史皮文定。
    至于萧诺言,回京固防,成都府由边防兵镇守。
    禁军,李柷必须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禁军分十几个兵种,各将领之间互不干涉。禁军不设总指挥,总指挥是李柷自己。
    只有把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皇权才能绝对集中。
    枝强干弱,只会让藩镇拥兵自重,造成天下大乱。
    只有干强枝弱,藩镇才不敢窥伺朝廷权利,大唐盛世才有希望。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洛阳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不过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难题,是唯一一个让李柷、让群臣、让百姓高兴的难题。
    那就是粮食太多了,粮仓不够用。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逆天的产量使得百姓们瞠目结舌。
    他们挥着锄头、镰刀、铁锹,一切能用的上的农具在田间挥舞着汗水。他们第一次尝到了吃饱的滋味,不,是吃好的滋味。
    相比以前种植的那些粟米,这些食物堪称人间美味,龙肝凤髓也不外如此。
    白天挥舞着锄头去田间收获,晚上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造人。
    粮食堆在院子里,百姓们有着莫名的心安。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太多了!
    赋税又低,要命的是服徭役朝廷管吃管住还发饷钱。
    百姓们觉得这是做梦,这一定是做梦。这不是人间,他们在天堂。
    苦了一辈子,饿了一辈子。草根树皮吃过,野菜粟米家常便饭。
    尤其是粟米,世代百姓们的口粮,又粗又难下咽。吃下去嗓子辣辣的,就这些东西能吃饱都是奢望。开春还得配着野菜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如今呢,粟米?猪都不吃的玩意儿。我们吃白面,我们吃玉米饼、我们吃大米饭、我们吃花生油豆油炒菜。
    我们还吃嫩豆腐,又滑又嫩的嫩豆腐,好比嫩羔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以前朝廷是禁止私自酿酒的,浪费粮食啊。现在朝廷下旨,鼓励民间酿酒,粮食多了吃不完,可劲造吧。
    “陛下,粮仓爆满,许多存粮无处安放,工部理应加快进度。”宰相孔林嘚瑟的在含元殿提出了这个建议。
    群臣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独孤损跟着道:“是极,是极,还有户部尽快拨款,征集百姓修建粮仓。”
    户部张文蔚和工部尚书纷纷表示尽快提上日程,李柷满意的不住点头:“好好好,这些事你们看着办,没事退朝吧。”
    李柷急着想走,因为他要去后宫,找他媳妇张婉兮。
    结了婚,虽然没有了恋爱中的甜蜜,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责任。
    李柷着急的不是这个,他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
    群臣却并没有想让他走的意思,裴枢站出来道:“陛下,这魏博军上书让朝廷册封朱友文为魏博节度使一事,陛下该如何决断?”
    “压着,此时明日再议,朕还有事。”李柷想溜。
    “陛下……”裴枢还想再说,李柷早就起身遁了。
    李柷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张婉兮病了,太医正在给她诊脉。
    至于什么病,恶心呕吐,喜欢吃酸的。
    傻子也猜出来这是怀孕了,所以李柷怎能不急。
    一路风风火火,李柷踩着风火轮一样的速度往立政殿赶。有为小跑的速度才能跟上,其他的宫女太监更是急匆匆的跟在后面。
    到了立政殿的时候,太医正在给张婉兮把脉。李柷风风火火的闯了进去,没头没脑的问道:“怎样了?”
    太医慌忙站起来,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