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他干脆顺水推舟,就此放过唐王朱器圾,不再追究建生祠一事。
就这样,唐王朱器圾又神奇的出现在皇室藩王名录之中。
不过,他的唐王府已经被反贼烧了,他这会儿也没那么多钱去重建唐王府,所以,他只能暂时住在原来的浙川郡王府了。
而朝廷貌似也拿不出闲钱来管这档子闲事,礼部只是给他派了个长史便不再搭理他了。
这位长史名叫宋应昇,他正是宋应星的亲兄长!
第212章 织布
浙川县城,原来的郡王府,现在的唐王临时府邸,后花园。
朱器圾对着初升的朝阳惬意的伸了个懒腰,满脸陶醉的深吸了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气,随即便抽出腰间的佩剑,像模像样的舞动起来。
他练的是一套峨眉剑法,据说练成之后也能成为一代高手。
当然,他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什么武林高手,他只是想锻炼一下身体,顺带也让自己具备一点自保能力而已。
一套剑法练完,他额头上已经冒出细密的汗珠,正当他接过宁丑旦递过来的毛巾擦汗之际,王妃马瑞伶和侧妃宁秀儿已经带着几个蹦蹦跳跳的小儿女欢快的拥过来了。
他一一亲昵了一番之后,马瑞伶和宁秀儿便教他们练起刀法和剑法来。
这些小家伙也是来锻炼身体的,不过他们手里拿的都是木制的刀剑,舞动起来虽然也有板有眼,但那小小的身躯看上去总有种说不出的喜感。
朱器圾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脸上不由露出温馨的笑容。
这日子过起来才叫舒坦嘛,比之当初在南阳唐王府的时候可舒坦多了。
唐王的身份他不能丢,因为这是靖难的基础,要不然,就算他拿下南都称帝,也没多少人会响应他的诏令。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像李自成也称帝了,结果又如何,天下根本没几个人尿他,他还不是风光了几天便嗝屁了。
所以,这个唐王的身份很重要,有了这个身份他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大明的正统。
不过,他又不想如同其他藩王一番,被朝廷严密监控,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
所以,他才让王应熊糊弄了崇祯一番,搞得自己好像穷得叮当响,根本养不起什么王府属官和护卫,更养不起什么太监,礼部也好像怕惹麻烦上身,匆匆指派了一个长史便丢下他不管了。
明末这种事倒也不稀奇,因为朝廷连反贼和建奴都管不过来,哪还有空管他们这些藩王。
比如,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本是福王,封地在洛阳,却跑金陵城去了。
又比如,南明隆武帝朱聿键,本是唐王,封地在南阳,却跑福州城去了。
还有南明永历帝,本是桂王朱常瀛之子,封地在衡州,结果却跑肇庆去了。
这就说明,天下大乱之际,朝廷已然顾不上他们这些藩王了,他们只要不咋咋呼呼跑崇祯跟前去晃悠,其他地方,基本随便他们晃悠。
朱器圾这会儿倒也没想跑其他地方去晃悠,因为他想趁这段时间做点好东西出来。
晨练之后,他便带着长史宋应昇和密卫首领宁丑旦来到王府附近的一个织户家中。
整个浙川县城大半都是他的私产,王府四周住的全是他手下的密卫,这个织户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这会儿这个密卫还真在织布,而且,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早已围在织布机四周,认真的看了好一阵了。
这年头织布还是纯手工的,所谓的织布机也是最原始的织布机,需要人手脚并用才能操作。
整个织布过程大致就是先把密密麻麻的棉线卷整整齐齐插在织布机最前端的一排插杆上,然后把棉线一根一根抽出来,穿过几个类似大梳子一样的装置,将棉线分成相互交错的两排,这两排就是布匹的纵向线了。
至于横向线,是穿在一个巴掌大小的梭子上的。
织布的时候,人用手把梭子从相互交错的两排纵向线中间穿过去,然后双手握住一个类似大篦子的东西使劲向后撞几下,把横向线撞紧,随后脚一踩下面的踏板,两排相互交错的纵向线便会交换上下位置,也就是原来在上面的一排变成在下面了,而原来在下面的一排变成在上面了。
这个时候,再把梭子从相互交错的两排纵向线中间传过去,再用类似大篦子的东西撞紧,再踩动踏板,让两排相互交错的纵向线交换上下位置,如此反复,如同网格般的布便慢慢织出来了。
朱器圾跟着众人默默的看了一阵,大致熟悉了整个织布的过程,这才微笑着问道:“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我是说,你们有没有想过改进这个织布的过程。”
这个能有什么想法呢?
织布的过程大家又不是没看到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布就是这么织出来的,要能有什么想法,前人也早就想到了,还轮得到他们来想吗?
众人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朱器圾,不知道这位小王爷到底什么意思。
朱器圾见状,无奈的提醒道:“我们现在不是有蒸汽机了吗,你们有没有想过用蒸汽机来代替手工织布?”
这个,大家还真没想过。
蒸汽机怎么代替手工织布呢?
朱器圾一看众人的表情,只能继续解释道:“你们看,这织布过程总共也就几个动作,脚踩踏板,用梭子穿线,手推篦子,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动作,完全可以用蒸汽机来替代啊!”
这话倒是没错。
众人闻言,不由恍然。
不过,很快,众人脸上又纷纷露出不解之色。
要知道蒸汽机可不便宜,一台蒸汽机加上烧水的锅炉和连接管道,少说也要几十两银子,就这还只是成本,如果连同加工费用算上,恐怕最少也得上百两银子,如果用蒸汽机来代替手工织布,完成这几个简单的动作最少也要三台蒸汽机,而一台织布机一年能赚个几两银子就不错了。
也就是说,用蒸汽机来代替人工恐怕几十年都回不了本,谁没事去想这赔本的买卖!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机械方面的权威王徵代表大家开口道:“王爷,蒸汽机可不便宜,我们如果用蒸汽机来代替人工,得不偿失啊!”
呃,不可能吧?
朱器圾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了。
这些人,恐怕是想着用机床上的蒸汽机甚至是车轮舸轮船上的蒸汽机来替代手工!
他不由摇头苦笑道:“你们在想什么?用机床上的蒸汽机甚至是车轮舸轮船上的蒸汽机来替代手工吗?那样搞当然有点得不偿失!我们可以做更小的蒸汽机啊,你们看,这脚踩踏板,用梭子穿线,手推篦子都不用多大力气啊,用得着那么大的蒸汽机吗?”
这个的确,就几个动作基本都不费什么劲,估计巴掌大的蒸汽机就够了。
问题,何必这么麻烦呢?
众人又莫名其妙的对望了几眼,最后还是王徵开口道:“王爷,加工蒸汽机可是相当的麻烦,现在,手工完全能织布,我们何必白费力气,用蒸汽机来替代呢?“
你们没考虑效率啊!
朱器圾只能继续解释道:“你们看,这脚踩踏板,用梭子穿线,手推篦子就是一套连贯的动作,如果我们用开关串起来,也就是脚踩踏板的蒸汽机作为穿梭子的开关,穿梭子又作为推篦子的开关,推篦子又作为踩踏板的开关,如此循环往复,是不是一打开蒸汽阀门,这织布机就会飞快的运转起来,你们想想,一天,一台这样的织布机能织多少布出来?”
这个速度就比较的恐怖了,就拿车床和车轮舸的水轮举例,那蒸汽阀门一打开,可是转得飞起,如果织布的速度也快到那种程度,一天织一匹布估计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这会儿用手工织布,一个月能织出两三匹布来就算是快的了。
也就是说,如果用蒸汽机替代手工,织布速度起码能快十倍!
第213章 民生
朱器圾怎么突然间想到要来改进织布机,做成蒸汽织机呢?
他主要是想通过蒸汽织机的应用和推广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改善民生。
小冰河天灾不断,灾民怎么活?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考虑。
以他的能力,或许能养活一些,几十万、上百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他或许都能想办法养活。
但是,随着小冰河天灾的影响不断加深,灾民数量远远不止这些,而且,经过战乱之后,饥民数量更是多到惊人。
整个大明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到时候恐怕大半都要沦为饥民,他一统天下之后,怎么养活这么多饥民呢?
红薯和土豆的种植和推广,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是,红薯和土豆并不是万能的,闹饥荒的时候,人都要饿死了,红薯和土豆是可以用来保命,但也不能天天吃。
红薯吃多了会烧心、反胃、腹胀、打嗝、放屁等等,土豆吃多了也会恶心、反胃,甚至中毒。
所以,这两样东西用来保命可以,但不能当做主食来吃。
这点,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后世任何一个国家载种红薯和土豆肯定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从没有哪个国家把这两样东西当做主食。
这点,朱器圾自然想过了,他一统天下之后总不能让灾民天天吃红薯和土豆,吃得恶心、反胃、肚子痛,吃得人人打嗝、放屁,搞得臭气熏天。
没人这么治国的!
他还得想办法来增加灾民的收入,让灾民能自力更生,熬过这场天灾。
发展纺织行业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正是纺织行业的发展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欧陆所谓的列强正是利用蒸汽动力大力发展纺织行业,生产出廉价的布匹衣物,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积累了数不清的财富,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纺织行业可不是单独存才的,无论其行业本身和相关行业,那都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能养活不知道多少人。
比如,其行业本身,从种植棉花,到纺纱,到织布,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给海量的人口带来收益。
又比如,相关行业,从各种衣服到床上用品等各种相关产品的制造,到运输,到销售,也能给海量的人口带来收益。
更重要的,发展纺织行业还能变相遏制欧陆列强的发展,因为世界上的人口是有限的,对于纺织品的需求也是有限的,而这个时候,所谓的欧陆列强还没有研发出蒸汽机,自然也造不出廉价的纺织品来。
大明如果能先一步用廉价的纺织品占领市场,所谓的欧陆列强就会失去最重要的一个利益点,没有了利益蒸汽机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毕竟,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多少人会傻乎乎的去做。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发明织布机,生产出廉价的纺织品,就能使得欧陆列强对于蒸汽机的研发失去最根本的动力。
没了动力,他们蒸汽机的发展就会受限,而蒸汽机发展受限,火药武器的发展也会随之受限,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到时候,这个世界就是大明的天下了。
当然,织布机也不是这么容易做出来的。
很多东西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就好比朱器圾说的,织布总共就三个循环往复的动作,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听起来好像简简单单,没有一点难度,用三个蒸汽机来替代这三个动作好像也不难,貌似只要把小型蒸汽活塞做出来,装上去就行了。
但是,真正做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一个全新的东西,在研发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这三个动作的行程就不一样。
踩脚踏板,行程很短,大致踩下去一两寸就行了。
穿梭子,行程很长,布有多宽,行程就有多长,而布匹的宽度最少都在三尺左右。
也就是说,穿梭子的行程最少也在三尺以上。
而且,为了做出用途更为广泛的布匹,这个行程往往还不止三尺。
就好比被子,宽度就不止三尺,如果是手工编织出来的布匹,基本上都需要缝接几下,毕竟人手的长度是有限的,两只手操作的话,梭子根本就不可能穿过被子那么宽的布匹。
当然,这个宽度对于蒸汽机来说是没有限制的,三尺、四尺、五尺、六尺等等,都只是个行程问题。
至于推篦子,这个行程,大致在半尺到一尺左右就足够了。
三个动作行程差距如此之大,做个多长的蒸汽活塞合适呢?
难道,做一个两寸长的,再做一个一尺长的,再做一个五尺甚至六尺长的,来代替这三个动作?
这样做显然是不现实的,两寸长和一尺长的蒸汽活塞还好说,以他们现有的技术水平做出来完全没有问题,五尺甚至六尺长的蒸汽活塞做出来就费劲了,毕竟,他们连五尺和六尺长的炮管做出来都费劲,如果做个简单的织布机都这么费劲,那就真有点得不偿失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其实,并不难,只要动脑筋就行。
行程并不一定要全靠蒸汽活塞的长度,还可以通过推动不同的转盘来解决。
比如,做一个两寸左右的蒸汽活塞,力度是完全足够了,不管是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力度都完全够了。
这种蒸汽活塞可以直接装在踏板位置,用来踩踏板,也可以通过曲柄来推动两个外径在一尺又或者五六尺的转盘,用来牵动梭子,推动篦子。
这个完全是经验问题,朱器圾随便一提点,王徵等人便懂了。
不过,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比如材质问题。
蒸汽动力毕竟不是人力,他出力是固定的,并不会根据需求自动改变力度。
这个力度对于材质就有一定的要求了,有很多部件,如果是木制的,根本就不能承受这种力度。
比如说脚踏板。
木制的脚踏板用脚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人都知道脚踏板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一直用大力去使劲踩,而蒸汽活塞就不知道这木制脚踏板的承受能力,它的出力都是固定的,试验的时候,“踩”个几下可能还没问题。
如果正式生产了,不断用蒸汽活塞高速推动脚踏板,木制的脚踏板就无法承受了,可能,“踩”着“踩”着,脚踏板就断了。
所以,如果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脚踏板必须用金属来代替木材。
这或许就是后世的脚踏板全是金属材质的原因。
又比如支架。
如果是人力织布,速度很慢,用木制支架自然没问题。
如果是蒸汽动力织布,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木制支架就算能承受,那肯定也是摇摇晃晃的,这个也必须用金属来替代。
总之,设计和制造蒸汽织机并没有这么简单,耗费的时间那也不是一天两天。
好在这会儿朱器圾有的是时间,如果按历史的进程,欧陆好像还要百余年后才有这个东西,他根本无需着急。
第214章 疯云人物
艾家坊,一个硕大的房间内,朱器圾正带着王徵、毕懋康等人围着一台织布机不停的忙碌着。
这原本是一台老式织布机,不过,这个时候已经被众人改的面目全非了。
织布机的木架子早已经换成了铁架子,原本空旷的底部这会儿也布满了蒸汽管道、蒸汽活塞、齿轮、拉杆等零部件,乱七八糟的,看得人都有点头皮发麻。
没办法,一个全新的东西从无到有设计出来的过程中就是这个样子,不管怎么说,先要实现预期的功能又或者动作,至于外观什么的,等功能实现了再去改进也不迟。
原本,大家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