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孙传庭说的一点都没错,五六里远的距离,敌人根本就看不清目标,这种情况下红衣大炮根本就没一点准头!
这下他总算是放心了,要敌人的巨型红衣大炮跟他们的火炮一样准头奇高,那可就麻烦了。
毕竟人家躲在城墙后面,就算红衣大炮的射速很低,就算每面城墙只有十余门巨型红衣大炮,在准头奇高的情况下那也是相当可怕的。
要知道,他们扫平女墙和箭垛最少也需要大半天时间,而这大半天时间人家最少能发射几十轮炮弹,几十轮那就是上千发炮弹啊,如果全落在加农炮附近,那可就麻烦了,炮车、炮弹,甚至是炮兵都会被砸得一塌糊涂。
现在好了,敌人的炮弹一点准头都没有,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了。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组织进攻,因为这次他想围歼辽阳城守军,逮住尚可喜!
要想将辽阳城这样的雄城团团围住,十二万精锐加孙传庭带来的五万步卒可不够,要知道光是城里的守军就是十来万,而且城外还有最少五万建奴骑兵和五万蒙元骑兵在伺机而动。
他要是迫不及待的将这十七万人马分散开来,把辽阳城团团围住,每一边也就能派驻四万人马,如果人家十万守军和十万骑兵逮住一边来个两面夹击,那就不是突围这么简单了,很有可能那个方向的四万人马都会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他完全没必要冒险,所以,试射了几轮爆裂弹之后他又带着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回营了。
接下来几天,西南军和湖广军不断向辽阳城汇集,他手下人马是越聚越多,越聚越多,很快便突破了三十万。
就这,他还觉得不够。
他又采纳了孙传庭的建议,命镇江城五万守军分出三万到定辽右卫接管防务,有命定辽右卫的五万守军转移到海州卫接管防务,将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和镇北军换到了辽阳城外。
这样一来,辽阳城外聚集的大军就超过四十万了,用来围城是足够了。
问题,十万西南军、十五万湖广军,再加上十六万精锐,四十一万人马怎么分配呢?
说实话,这次攻城战的重点还不是辽阳城里的十万守军,而是游荡在外面的五万建奴骑兵和五万蒙元骑兵。
自从确定巨型红衣大炮准头奇差之后,辽阳城里的守军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只要把城一围,那就是瓮中捉鳖,一个都跑不掉。
主要问题是,外面游荡的五万建奴骑兵和五万蒙元骑兵,一旦他们趁攻城之际从后面冲上来,那就是个巨大的威胁,十万西南军或者十五万湖广军估计都挡不住,因为这些军团还没配备战车和火炮,唯有配备了战车和火炮的十六万精锐才能挡住这十万骑兵。
朱器圾和孙传庭及手下诸位大将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将十六万精锐分散开来,带着西南军和湖广军将辽阳城团团围住。
辽阳城四个方向,正北方算是最危险的,因为北边临近沈阳,而且沈阳距离辽阳也就一百多里,一旦战局陷入僵持,沈阳守军很有可能会冲过来参战,到时候北边面对的可就不是十万骑兵了,而是二三十万大军!
因此,孙传庭自告奋勇,率十万西南军和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镇北军负责围攻北面。
其他三个方向,马千乘率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平北军和五万湖广军负责围攻东面,戚金率安东军、安西军、安南军、安北军和五万湖广军负责围攻西面,朱器圾亲率御林军、戚家军、禁卫军和五万湖广军负责围攻南面。
四面围定之后,攻城战随即开始,这次疯王大军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了猛攻。
不过,四边摆出的阵型都相当的奇特,每个方向都是四百门加农炮居正前方不断轰击,左方、右方和后方都是密集的车阵,围得跟城墙一般,而且车阵后面都布满了虎蹲炮。
这摆明了就是防止骑兵来搞偷袭的,阿济格远远一看这阵型,不由望而却步。
他手底下是有十万精骑没错,但是,人家每个方向都有差不多十万人马,而且还事先布好了车阵,他怎么冲?
骑兵最怕的就是战车了,更何况人家还有火枪和火炮,冲上去当靶子这种蠢事他真干不出来。
至于什么调集沈阳城守军前来合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多尔衮制定的战术里面就没这一招。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辽阳城便千余门大炮猛轰,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致一天半之后,辽阳城四面城墙的箭垛和女墙都差不多被削平了,第二天下午,未时方至,四个方向的疯王大军同时发动冲锋,每个方向都是五万人马抬着云梯,推着攻城车和井阑向城墙方向蜂拥而去。
不过,这次发动冲锋的都是西南军和湖广军的步卒,十六万精锐一个没动,都在严防建奴骑兵偷袭呢。
阿济格一看没有任何机会,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咬牙挥手,带着十万精骑直奔沈阳而去。
辽阳城就这样被拿下了,平南王尚可喜无处可遁,战败被俘。
第420章 走狗走不了
盛京,摄政王府邸,书房之中,多尔衮和阿济格再次相对而坐。
两人都是眉头深锁,满脸凝重之色。
阿济格带回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才两天时间,辽阳城便失陷了!
要知道,辽阳城的城防可是比沈阳还强上那么一点,毕竟,辽阳是辽东的首府,而沈阳只是辽东北面的一个重镇而已,虽说他们将沈阳定为盛京之后经过了一番扩建,不过,他们拿下京城之后这扩建又停了,所以,沈阳城的规模比之辽阳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辽阳城都守不住,沈阳城肯定也守不住!
唉,看样子只能撤了。
多尔衮无奈的叹息道:“事已至此,唯有退入科尔沁草原再从长计议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阿济格还是露出一丝不甘之色,他沉默了很久,这才咬牙问道:“老十四,你说我们还能打回来吗?”
多尔衮闻言,不由一愣。
自己的亲兄弟都失去信心了,其他人岂不更没指望了。
这夺天下靠得可是人心士气,要大家都绝望了,那还打个屁的天下啊!
他连忙鼓劲道:“放心,大明朝廷向来喜欢内斗,这会儿他们还没坐稳天下,所以才暂时消停了,一旦我们退入草原,让他们以为坐稳天下了,很多人都会跳出来争权夺利的,到时候,我们要打回来还不容易吗?”
这个的确,大明朝廷就喜欢内斗,而且斗起来不要命的那种,一旦他们内斗起来,拿下他们简直不要太轻松。
阿济格连连点头道:“嗯,他们搞起自己人来的确很厉害,只要他们自己斗起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这就是对了嘛,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信心。
多尔衮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假装胸有成竹道:“行了,就这样吧,你赶紧回营,派出快马去通知各旗的牛录、额真,让他们召集族人连夜准备,明天一早,就带着所有族人出发,赶去科尔沁草原。随便告诉族人们,稍安勿躁,我们会打回来的。”
阿济格闻言,连忙起身,匆匆向外走去。
多尔衮也站起身来,召集亲卫,叫来马车,满脸凝重的向皇宫中赶去。
皇宫很快便到,他却没有去找小皇帝福临,这会儿小皇帝还不到十岁呢,什么都不懂,找人家也是白搭。
他直接就带着人一路往太后的寝宫赶去。
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年幼的福临能继承皇位可以说全靠她了,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能够说服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这权倾朝野的三兄弟,让他们放弃争夺皇位。
总之,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她听闻多尔衮连夜进宫,立马就明白了,辽阳恐怕是出大事了。
果然,多尔衮一走进来便满脸凝重的拱手道:“太后,辽阳失守,盛京恐怕也保不住了,我们需得去科尔沁暂避一段时间。”
科尔沁!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孝庄太后内心不由一阵悸动。
那里可是她的家乡,她虽名为太后,实际上才三十来岁,而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皇太极了。
二十多年没回自己的家乡了,说不想,那是假的。
不过,她脸上并没有露出什么兴奋之色,因为她很清楚,这次是逃命去的。
她颇有些沉重道:“我们还有机会回来吗?”
多尔衮看了她一眼,随即直言道:“这个就要看大明朝廷那些人给不给机会了,他们要是给机会,我们就能打回来,以他们的德性,我们应该是有机会的。”
孝庄太后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间又问道:“我们走了,十五万蒙八旗将士怎么办?”
这个女人,真精明啊,一下就看出来不对劲了。
多尔衮小心的道:“那疯子手下的大军估计明晚就能赶到盛京,我们拖家带口的,要赶到科尔沁最少也需要十天时间,所以,必须留人断后。”
哼,你这家伙也太歹毒了,这不是摆明了让蒙八旗将士送死吗?
孝庄太后很明白,她依仗的就是蒙八旗将士,要不是有蒙八旗在后面撑腰,多尔衮这家伙估计早就篡位了。
她想了想,随即冷冷的道:“你这样做就不怕蒙八旗将士寒心吗?”
寒心怎么了?
有本事咬我啊!
多尔衮心中冷哼一声,表面上却是装作郑重道:“太后放心,盛京城高壕深,兼且有十五万大军镇守,还有十万精骑在外策应,撑个十来天还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我会命十万精骑助他们突围的。”
真的假的?
孝庄颇有些怀疑道:“他们真能突围吗?”
十有八九,不能!
多尔衮心中冷笑,表面上却是装作胸有成竹道:“突围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那疯子总共就带来四十万人马,四面围城的话,每面最多也就十万人马,我们内有十五万大军,外有十万精骑,内外夹击之下,击溃一面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话听起来好像没问题,问题就是这家伙有点靠不住啊!
孝庄又看了看多尔衮,随即郑重道:“你也知道,我们满八旗现在就剩十万精壮了,要想打回来,到时候还得靠蒙八旗。”
你这娘们,也忒啰嗦了!
多尔衮闻言,颇有些不耐烦道:“太后,这些事以后再说吧,时间紧迫,我们明早卯时必须出发,还请太后早做准备。”
说完,他假假意思拱了拱手,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孝庄看着他的背影愣了好一阵,最后还是无奈的下令道:“命所有人连夜收拾行装。”
第二天一早,卯时方至,多尔衮便带着五万满八旗步卒,护着孝庄太后和小皇帝福临,一路往北疾走而去。
至于沈阳城,他直接交给平西王吴三桂了。
当然,他和吴三桂说的也跟和孝庄说的差不多,那就是坚持十天便成,十天之后,他便会命十万精骑在城外策应,助他们突围。
吴三桂其实隐隐已经明白了,这厮怕是丢下他们不管了。
毕竟,疯王大军战车和火炮多得很,十万精骑根本就不是人家对手,建奴可是出了名的惜命,这厮会为了救他们这些炮灰冒险吗?
如果他是多尔衮也不会冒这个险!
唉,没办法,谁叫他是走狗呢,主子可以说走就走,走狗却必须听主子的断后,哪怕是明知必死,也必须留下来断后。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多尔衮把他儿子吴应熊给带走了。
虽说多尔衮此举有点抓人质的意思,却也变相的帮他保留了吴家的血脉,相信这厮为了笼络人心应该会好好待他儿子的。
吴三桂站在城门楼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庞大队伍,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唉,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第421章 抵浑河告慰英灵
一座边关雄城加十五万人马,怎么坚守十天?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疯王崛起以前问,那绝对会笑掉人大牙。
开什么玩笑,十五万人马还守不住一座雄城吗?
除非像洪承畴那种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放水,不然,别说是十天了,十年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当初襄阳城里还不到十万人马呢,在无敌天下的蒙元大军面前,他们都坚守了几十年!
可惜,自从疯王崛起之后,城池好像就失去了意义,再坚固的雄城在疯王大军面前都变得如同豆腐一般,一碰就破。
成都、襄阳、武昌、金陵等等,这些天下有数的雄城就不说了,吴三桂都不知道疯王大军是怎么攻破的,济南和辽阳是怎么被攻破的,吴三桂却是相当的清楚。
这一回洪承畴可没放水,尚可喜手底下更是十万大军外加几十门巨型红衣大炮,结果,在疯王大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想要在疯王大军面前坚守十天真的太难了!
吴三桂目睹多尔衮带着硕大的队伍远处之后,脑子里就开始盘算了。
虽说多尔衮十有八九已经把他们放弃了,但是,他们如果能坚守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让疯王大军吃个巨瘪甚或是伤亡惨重,事情还是有可能出现转机的。
毕竟,多尔衮是因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才放弃他们的,但凡有点希望能打赢,谁不想赢。
问题,怎么在疯王大军面前坚守十天以上呢?
吴三桂绞尽脑汁还真想出个办法来!
疯王大军之所以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火炮多,多到能在一天左右把箭垛和女墙削平那种。
城墙上一旦没了箭垛和女墙基本就没得守了,人家在火枪和火炮的掩护下很轻易就能攻上来。
也就是说,守城的关键就在于别让疯王大军把箭垛和女墙给削平了。
吴三桂想出来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给箭垛和女墙加一层护盾。
疯王大军火炮多,对轰肯定干不过,这个他没有办法,但是,给城墙加护盾,不让疯王大军把箭垛和女墙削平了他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时间充分他甚至能给箭垛和女墙都加上一层铁盾。
当然,铸铁盾很麻烦,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人家不可能给他那么多时间,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给箭垛和女墙加一层木盾。
木盾加工起来就简单多了,门板、床板、桌子、板凳,甚至是横梁、立柱等等,稍微加工一下,往箭垛和女墙上一披,基本就差不多了。
这会儿城中的八旗子弟都跑光了,他们的府邸里面材料简直不要太多。
吴三桂一声令下,十万蒙元步卒顿时开始了拆家行动,城中但凡木材多的房子他们是见着就拆,也不管里面有没有住人。
一天下来,整个沈阳城就像遭遇了一场浩劫一般,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沈阳城已经陷落了呢。
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直到临近傍晚,疯王大军才赶到沈阳城南十多里处,而且到的还只是十多万精锐车兵,二十来万步卒还在后面没到呢。
朱器圾也没急着攻城,这已经是建奴控制的最后一座坚城了,打完建奴基本就完了,他根本没必要冒险。
吴三桂就这样白赚了一天。
第二天吴三桂还是白赚的,因为朱器圾手下的二十余万步卒还没有到。
不过,这天一早朱器圾却是带着一众将领来到了浑河南岸,当初戚家军和白杆兵血战建奴的地方。
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当初的战场早已看不出一点痕迹,唯有一座小山包一般的大坟头孤零零的矗立在当初大战的地方。
这是长久以来的习俗,大战之后胜利的一方都会在战场附近挖个大坑把敌人的尸首全埋了,然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