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83章

大明疯王-第183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多门,皇上,您一定要小心啊!”
  嘿嘿,我小心什么,两百多门红衣大炮算个屁啊!
  朱器圾假假意思点了点头,随即皱眉道:“光是山海关便有十万大军啊?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看样子四十余万人马还不够啊。”
  说罢,他又将桌上另一幅卷轴打开,盯着上面的地图皱眉沉思起来。
  我的天,这是九边布防图啊!
  冯铨和谢升见了,又开始飞快的默记起来。
  朱器圾盯着地图看了一阵,突然间又问道:“那蒙元诸部的人马呢,去哪儿了,你们知道吗?”
  冯铨连忙抢答道:“他们好像都回各自的部族了。”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看样子九边的人马也不能动,朕需得再从江南调些人马过来才行。”
  说罢,他又挥手道:“行了,两位爱卿,你们先回去吧,朕再琢磨琢磨。”
  冯铨和谢升闻言,连忙拱手告退。
  朱器圾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由阴阴一笑。
  嘿嘿,这么重要的情报,你们应该会拿去建奴那里邀功吧!
第408章 残暴之举
  冯铨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就坐书房开始发呆了,他脸上虽然一直没什么表情,眼中却时不时闪过一丝挣扎之色。
  永盛朝在京城附近和九边的兵力布置他可谓尽收眼底,到底要不要向建奴告密呢?
  这个的确让他难以抉择。
  如果按当初他们和摄政王多尔衮的秘密约定,他自然应该把这些重要的情报偷偷传递给建奴。
  但是,自从见识到疯王手下大军的实力之后,他的想法却有点变了。
  因为人家实力太强了,那密密麻麻的战车就不说了,那奇形怪状的火枪几乎是人手一把啊,那大大小小的火炮更是数以千计,建奴跟他们比起来差太远了,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建奴根本就不可能是永盛朝的对手。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他自然更看好永盛朝。
  问题,实力有时候也不能决定一切啊。
  他纠结的就是这个问题。
  当初天启朝、崇祯朝,包括万历朝,实力也比建奴强多了,结果还不是败了,而且最后是一败涂地。
  永盛朝会不会跟天启朝和崇祯朝一样呢?
  这个问题,真让人纠结啊!
  如果论实力大明王朝根本就不可能败给建奴,可大明朝堂却总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莫名其妙的去帮建奴,以致于建奴莫名其妙的就赢了。
  现在,他本身就是那莫名其妙的人,谢升也是,还有很多很多,他知道的就有一大堆,估计他不知道的还有一大堆。
  毕竟建奴是安排好一切才从容退走的,谁知道他们在京城安插了多少奸细。
  对了,谢升!
  谢升也是多尔衮留下来的重要人物啊!
  京城和九边的布防图他也看到了啊!
  如果他偷偷告密,而自己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多尔衮会怎么看?
  想到这里,冯铨不由心中一紧。
  不行,这个密必须告,要不然,建奴一旦反扑过来,他十有八九就要被谢升给取而代之了。
  他连忙提起笔,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小心的描画起来。
  当天晚上,夜幕刚刚降临,一个黑影突然从冯府后门窜出来,鬼鬼祟祟的往远处走去。
  这个人就是冯铨的亲信护卫,他显然是奉了冯铨的命令去传递消息的。
  冯铨只是纠结于要不要继续往建奴那边下注,至于他向建奴告密会不会被疯王朱器圾发现,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
  因为这会儿又没东厂又没锦衣卫的,疯王也没带多少人马进城,而且,那些人马不是在护卫皇宫就是在守卫城墙,根本就没人在城里瞎晃悠。
  再说了,疯王是南阳的,根本没来过京城,对京城能有多熟?
  他真没想过疯王会在京城到处布控,甚至派人日夜监视他的府邸,在他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朱器圾自然不可能一跑到京城便对京城的一切了若指掌,至于派出人去监视别人那就更不可能了,京城这么大的地方,没来过的别说是去盯梢别人了,自己走着走着都有可能迷路了。
  问题朱器圾早就派出密卫在京城潜伏了,这些密卫在京城待得时间最长的都十多二十年,而且他们一天没事就在京城到处查探,这京城的地形他们早就熟悉的不行了,盯梢冯铨和谢升等人那就是小事一桩。
  冯铨派出的亲信护卫才刚走进一个废弃的大宅院没多久,牛二便已经带着一队密卫高手跟过来了。
  这种废弃的大宅院在京城多得是,因为天启朝、崇祯朝,包括李自成和建奴进京以后,京中不知多少高官被干掉了,又或举家逃离了,他们留下的宅院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大宅院大多都是没人看管的,有很多都成了流民的聚集地,这个宅院里面就有一堆流民。
  牛二招过负责此地的密卫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眉头不由一皱。
  他着实没想到,这大宅院里竟然聚集了上百“流民”,如果这些流民都是建奴留下来的奸细,那他手底下这十来个密卫高手还真不一定干的过。
  而且就算是拼命干过了,也不一定能把里面的人一网打尽。
  人家毕竟有上百号人,如果一哄而散,他这十多个人怎么可能把人家上百号人全追回来。
  他想了想,还是命人赶紧去请皇上派禁卫军来把这里给围了。
  这边,他刚把人派出去,那边,冯铨手下的亲信护卫已经鬼鬼祟祟的从侧门出来了。
  很显然,这家伙已经完成任务了。
  怎么办呢?
  牛二盯着那家伙的背影看了一阵,这才挥手令两个密卫高手跟了上去。
  这附近还不能动手,因为大宅院里面有建奴的人,一动手就把人惊动了,而且,他们才发现冯铨的人来传递消息,谢升甚至其他人也有可能派人来传递消息,暂时来说,还不宜打草惊蛇。
  所以,他才命手下两个高手跟远点再动手。
  接下来,谢升果然也派人过来了,而且,还有京城其他官员也派人来过。
  这些人都被牛二派高手跟到远处给拿下了,而大宅院里的建奴也被上千禁卫军给偷偷围住了,直到三更半夜,街上都空无一人了,禁卫军才一拥而上,将里面的建奴一举成擒。
  第二天一早,朱器圾便下令,将冯铨和谢升等一干通敌叛国的奸佞小人打入大牢。
  紧接着,他又下旨,任命了一批山东、山西、河南和北直隶的地方官员,同时命这些人彻查通敌叛国的奸细。
  其实,名单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些人也只是按图索骥而已。
  问题,除了冯铨和谢升等人,没人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啊,大家都只当是这些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为了邀功在拼命抓人呢。
  这些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也不知道是为了邀功呢,还是痛恨那些通敌卖国的人,他们不但把冯铨和谢升的同党全抓了,还牵连出一大堆通敌卖国的奸细来。
  一时之间,山东、山西、河南和南直隶地方上简直是风声鹤唳,不知道多少人因通敌卖国而被抓了,搞得人心惶惶的。
  这事,朱器圾就当不知道,他一直咬着牙没吭气,因为他的目的就是将卖国贼一网打尽。
  至于冯铨和谢升等人,证据确凿之下,他们也没法辩驳。
  他们哪里能想得到,这疯子一开始就在给他们设套呢。
  这会儿他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认栽了。
  至于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结党营私,祸乱朝纲,通敌卖国,罪不可恕。
  冯铨和谢升,包括他们在京城和地方上的同党,包括被牵连出来的人全部拉去游街,被老百姓唾弃了几天之后再斩首示众,他们的家人全部流放三千里,戎边!
  这一次,朱器圾足足砍了数百人,流放了数千人。
  没办法,这些祸害留不得啊!
  这或许就是开国之君大多有残暴之举的原因吧。
第409章 回到原点
  山海关西面的山巅之上,原来威远城所在的位置,吴三桂看着眼前熟悉的景物,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唉,兜兜转转,征战经年,自己竟然又回到了原点。
  当初他就是山海关守将,大明衰亡,京城陷落,崇祯自缢,人心惶惶。
  原本,他有很多选择。
  他可以选择为国尽忠,死守山海关,他也可以选择投靠李自成,抵御建奴,助大顺朝一统天下。
  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投靠建奴,因为他发现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就算偏安金陵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至于李自成,那就是个流寇,根本就成不了大事,建奴却是老谋深算,有望一统天下。
  一开始,他的想法好像没错,大顺朝和南明弘光朝都不堪一击,建奴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南、北直隶和南直隶大片土地。
  但是,突然间崛起的永盛朝却打碎了他的幻想。
  建奴在永盛朝面前那也是不堪一击,很快南直隶就被永盛朝收复了,豫亲王多铎、靖南王耿仲明和定南王孔有德都被疯王给干掉了。
  紧接着,山西、河南全线告急,山东也被永盛朝给攻克了,他的老上司洪承畴也被疯王给干掉了。
  这个时候,摄政王多尔衮竟然选择全线撤退,让他回来守山海关!
  说实话,他是真有点佩服多尔衮的魄力,山西、河南和北直隶那么多的土地,说丢就丢,根本就不带一点犹豫的。
  或许,只有这种人才能成大事吧。
  退守山海关和关宁锦防线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管是守开封还是守京城,地形都对他们极为不利。
  人家疯王可是号称百万大军,开封和京城又在平原之上,四面受敌,他们怎么可能干得过。
  山海关就不一样了。
  这里一面临山,一面临海,地形狭窄,极不利于大军展开,永盛朝大军唯有选择从西南方向攻过来,而且一次能投入十余万兵力攻城就算是顶天了,再多的人马也只能挤在后面等着。
  当然,人家很有可能会玩车轮战,百余万大军轮番猛攻那也是挺吓人的。
  吴三桂也不知道能不能顶住永盛朝大军的轮番猛攻,他只能想尽办法加强山海关的防御,至于什么投诚永盛朝,他是想都不敢想了,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畴、冯铨和谢升等人就是他的榜样,那疯子估计是恨透了叛国之人,逮住就是杀,没一点情面可讲。
  他可不想伸出脖子来给那疯子砍。
  所以,他唯有选择死守山海关。
  不过,这山海关可没有以前那么好守了,疯王大军在济南城是怎么攻城的他们已然清楚了,那就是利用火炮射程的优势,先把城墙上面削平,这样一来,城墙等于就是个摆设了。
  这个问题,他同样要面对。
  那么,怎么办呢?
  红衣大炮的射程没有疯王手里头火炮远,这是个暂时来说还没办法解决,他唯有在地利上做文章。
  所谓站的高就看的远,将火炮摆在地势高处同样比在平地上要射得远,所以,他决定扩建威远城,也就是山海关西边几里出,位于山岭上这座副城。
  他决定把威远城扩建成一座能容纳几万人马的副城,并把大半的火炮摆上面。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威远城在山顶上,攻打起来本就异常困难,如果再架上百余门火炮,那就更加坚不可摧了。
  更重要的一点,摆在山顶上的火炮比摆在山下的火炮射程要远,疯王手底下的火炮就算比红衣大炮射程远一里左右也没用,如果架威远城所在的山底下,那就只有挨炮弹的份。
  也就是说,以威远城的地势,完全能抵消疯王手底下火炮射程的优势,只要里面能驻扎几万人马,疯王就算驱使十余万大军去攻击威远城都是白搭。
  毕竟,没了火炮的优势就只能用人命去填了,而威远城处在山顶之上,把云梯抬上来都费劲,攻城车和井阑什么的根本就上不去,十余万人去仰攻这样的坚城,那就是找死。
  而只要威远城守住了,山海关的关城就可确保无虞了,因为威远城上的火炮可以完全覆盖山海关关城,疯王大军就算是把山海关关城所有女墙和箭垛全轰平了也没用。
  他们只要敢靠近关城,就得挨炮弹,而且还是光挨炮弹没法还手的那种。
  这样一来,疯王手底下就算是再多的人马都是假的。
  当然,要将山巅之上的威远城扩建成可以容纳几万人马的城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几百上千斤的红衣大炮要运上去那更是难上加难。
  还好,他手底下足有十万步卒,人多力量大,就算是在山巅建城进度也不慢。
  这个时候,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威远城还没扩建好,疯王大军便发动攻击了。
  疯王会攻打山海关吗?
  当然不会。
  至少,这个时候朱器圾不会去攻打山海关,因为完全没必要。
  他完全可以利用水师战船的优势将大军直接运送到辽东,去攻打建奴中枢沈阳,一举干掉多尔衮和顺治帝。
  这样一来,吴三桂就成了无主孤魂了,他甚至不用攻打山海关,只要将两头堵住,让吴三桂没法获取粮食,到时候守关的十万人马自然不战自溃。
  那么多尔衮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说实话,多尔衮也感觉自己回到了原点,兜兜转转,入关作战经年,他又回到了盛京。
  只是这时候,他的幼弟多铎已经被疯王干掉了,而且还损失了将近五万满八旗精锐。
  这样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满八旗总共也就十来万精锐啊,一下损失将近五万,他们的战力等于没了一半。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
  至少,占领北直隶、山东、山西和河南之后,财物和粮食他们是抢了个够本,坚持几年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而这几年时间的规划他也想好了,那就是拼命造火炮!
  火炮的威力他算是体会到了,他们之所以被疯王大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说白了,就是因为火炮数量没人家多,射程没人家远。
  这个在他看来并非什么大问题,因为他们本就会铸造火炮,只是以前他们没有拼命铸造火炮而已。
  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不就是火炮吗?
  好像谁不会造一样。
  不就是射程远吗?
  我命人铸造两千斤的巨炮,射程比你们还远!
第410章 端建奴老巢
  天津卫,古名直沽,乃是有名的河海要冲,海河自此蜿蜒入海,兼且连通京杭大运河,是故自隋唐时期开始,这里便是南方粮食和丝绸等北运的主要码头。
  大明永乐二年,为拱卫京城,明成祖特在此设立天津中左右三卫,共计驻扎屯卫一万六千余户,天津卫之名也由此而来。
  崇祯年间,这里的屯卫青壮便被抽调一空,是故,天津卫京畿门户之名早已名不符合。
  不过,永盛朝大军占领京城之后,这里再次成为了一座大军营,足足二十五万西南军入驻,运河和海河两岸几乎扎满了营帐,连绵足有几十里长。
  原来几乎废弃的港口码头也因为永盛朝大军的到来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但三岔河口处的直沽码头被扩建成了整个京杭大运河都有数的大码头,就连海河入海口处的大沽码头也被二十五万西南军扩建成了整个大明都有数的临海港口大码头。
  朱器圾之所以命人在这里拼命扩建码头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