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54章

大明疯王-第154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
  马元利只是稍微想了想便果断下令道:“传令,城墙上所有步卒准备接战,城墙下两万援军随时准备上城墙支援。”
  他只能寄希望于近身肉搏了,只要疯王大军涌上城墙,对面必定会停止炮击,他们总不可能连自己人一起轰吧?
  还好,东面城墙上他本就排布了上万将士,城墙下还有两万人马随时候命准备支援,而疯王最多也就能运送两万人马过来,再多,下面那点地方,挤都挤不下了。
  他还没来得及多想,疯王大军便已如同潮水般涌上城墙。
  对面炮击果然停了!
  马元利毫不犹豫的掀开头顶的门板,站起来拔刀大吼道:“掀开门板,杀啊!”
  “杀啊!”
  一阵疯狂的吼叫声响起,守城的步卒纷纷掀开门板,跟冲上来的明军疯狂搏杀起来。
  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马元利还真有可能把这些人赶下去,守住城墙。
  问题,第一拨冲上来的上万人都是御林军精锐啊!
  他们就是原来无敌西南的白杆兵,普通贼寇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而且,他们也不是没有援军,车轮舸将他们放下来之后便掉头去南面码头继续上人了,以车轮舸的速度,几里远的距离简直转眼即至,这边第一拨车轮舸上的人还没下完呢,那边第二拨车轮舸便已经跟上来了。
  五百艘车轮舸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圆环一般,飞快的转动着,不断将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平北军、安南军和安北军将士运送过来。
  城墙上的明军将士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多到都站不下了。
  马元利带领手下亲卫拼命抵挡依旧抵不住白杆兵的长矛阵,很快,他腿上、胳膊上,甚至是手上等没有盔甲的地方便多出了好几个窟窿,身边的亲卫也越来越少,他不得不且战且退,往城墙下的援军靠去。
  主帅都被赶下城墙了,其他人自不必说,激战不到半个时辰,整个东面城墙便已经被明军占领。
  这个时候,明军并没有急着向其他方向的城墙发动进攻,也没有冲下城墙向城区发动进攻,他们竟然在城墙上开始就地整队修整开了!
  马元利趁此机会集结了溃兵和援军,又向南北两面城墙上的守军发去命令,准备严防死守,伺机反扑,夺回城墙。
  东面城墙虽然失守,并不代表他们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毕竟,他手下还有四万余人马,而东面城墙上满打满算也就能挤下两万人马,只要他们守住南北两面城墙的拐角处和下城墙的阶梯,其他明军就挤不上城墙,他们还是有机会夺回东面城墙的。
  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其实,他想多了。
  马千乘和马祥麟之所以下令停止进攻,就地整队修整,是在等下面人把火枪、虎蹲炮和轰天雷等火器给运送上来呢,只要双方脱离接触,那就是火器的天下了!
  没过多久,东面城墙上便响起一阵火炮轰鸣声和放鞭炮一般的火枪啪啪声,御林军几乎是一瞬间便占领了南北两面城墙的拐角处,并迅速向南北两边推进,那速度,快得惊人。
  南北两面城墙上的守军在火枪和火炮的双重打击之下瞬间死伤惨重,根本就抵挡不住。
  而城墙下的马元利所率的两万多人马更惨,李万雄带着一大批轰天雷登上城墙之后便迅速分发开来,紧接着,他便果断下令:“投!”
  好家伙,这一下足有上万颗轰天雷如同雨点般砸下来,就算没有爆炸威力,光是靠砸估计都能砸伤一大片,更何况轰天雷的爆炸威力并不比虎蹲炮的爆裂弹差多少。
  一阵密集的爆炸声过后,除了身着盔甲的将校,其他步卒基本都浑身飙血,倒地惨嚎起来。
  马元利见状,不由脸色一惨。
  这下,是真完了!
第343章 才下襄阳又下宜阳
  襄阳城就这样被攻陷了,别说收到消息的张献忠目瞪口呆,就连一直陪在朱器圾身边的孙传庭都有点难以置信的感觉。
  张献忠原本以为,这座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的雄城最少也能坚持几个月,哪曾想,才几天时间,襄阳城就被南阳疯王给拿下了。
  这到底是马元利疯了,还是南阳疯王太疯狂了?
  重镇襄阳失守,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等地方全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了,怎么办呢?
  张献忠无奈,只能放弃攻占江西南部然后伺机进军两广又或者福建的计划,率十余万主力大军一路直奔武昌府。
  南阳疯王这攻城速度也太可怕了,要是这家伙不管不顾,一路猛冲,杀向武昌府,估计半个月左右就能打到武昌府了,而他率军跑回武昌府都需要十余天时间。
  这个时候,他哪里还敢去图谋什么两广和福建,先保住大西朝的都城才是正经。
  朱器圾会直奔武昌府吗?
  这个不急,虽说他能够通过水路运送大军,在张献忠主力赶回来之前便拿下武昌府,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这样做有一定的风险。
  要知道,武昌府离襄阳足有七八百里,他这么冒险孤军深入拿下武昌府,不管是粮草辎重还是兵员的运送压力都非常之大,就算车轮舸再快,一次最多也就能运送两万人马,而他们拿下武昌府之后将要面对的便是张献忠十余万主力大军啊!
  到时候,他肯定会面临诸多艰难的抉择。
  比如,到底是先运送兵员呢,还是先运送武器弹药呢,还有粮草辎重、战马、战车等等,又怎么办呢?
  又比如,到底是力保襄阳还是力保武昌呢,张献忠要是不管武昌,直接绕道攻打襄阳甚至是巴蜀又怎么办呢?
  这个流寇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他完全没必要去冒这种未知的风险。
  一统天下,可不能心急,不能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幻想着几个月甚至是几十天便把硕大个大明拿下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大事,稳妥才是第一要务。
  要知道,他的敌人可不是什么不堪一击的废物,人家可都是最少有几十万大军的沙场老手,他如果胡搞瞎搞,冒险激进,保不准会被这些老狐狸给吃得渣都不剩!
  所以,拿下襄阳之后,他并没有急于冒进,统计伤亡、打扫战场、安置俘虏、安排防务等等这些事都需要时间,将士也需要休整,等他把这些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三天时间都已经过去了。
  这天,他终于抽出一点时间,来到了传说中的襄王府。
  永乐朝以后,他们这些藩王想要看到其他藩王的府邸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除了远远在福王府外看了看,这还是第一次亲身进入其他藩王的府邸呢。
  这襄王府,怎么说呢?
  唉,张献忠这个混蛋,就知道搞破坏,好好一座藩王府邸,为什么要捣毁呢?
  看着满目疮痍的襄王府,朱器圾真有点无语,张献忠几乎把所有宫殿都给推倒了,唯有存粮的地方没怎么破坏。
  襄王府里的金银财宝是不用想了,早被张献忠给搬空了,也就粮食,他还留了三十万石左右,足够五万大军吃半年的了。
  不过,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这也就是一个多月的口粮。
  这点收获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最重要的还是襄阳城本身,这座雄城,足以抵金银无数。
  他稍微在襄王府的“遗迹”转了一圈,便回到城外的帅帐,召集一众将领,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进军路线了。
  接下来往哪里打呢?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最南端,东边、南边、西边几乎都是山地,自襄阳继续往湖广其他地方进发能走的路也就两条。
  一条是走陆路,自枣阳下随州,拿下德安府,直逼武昌府。
  这条路去武昌府是最近的,但是,枣阳至随州乃至德安府城一路皆是低矮的山地,极不利于大军行进,如果走这条路,打到武昌府最少也要二十天以上。
  另一条是走水路,沿汉江南下,过宜城,拿下承天府,然后再继续南下进逼荆州府又或往东进逼武昌府都行。
  这条路就比较好走了,因为襄阳府与承天府之间汉江两岸有一片长条型的盆地,大军通行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到了承天府便是江汉平原了,大军推进起来更是畅通无阻,更重要的,有汉江水路在,不管是粮草辎重还是武器装备,运送起来都毫不费劲,一点都不用担心。
  不用想,肯定是走水路沿汉江南下更为有利,至于枣阳和随州一线,他们的大军行进困难,张献忠的大军行进更困难,基本上不用担心,除非张献忠破釜沉舟,丢下都城武昌不要了,继续做流寇。
  当然,这点也不得不防。
  最后,朱器圾决定,调安北军和两万西南军镇守枣阳,留安南军和两万西南军镇守襄阳,留一万西南军镇守谷城,这样一来,他们后方基本就安全了。
  要知道,安南军和安北军可不像张献忠手下的贼寇一般不经打,他们都是有火枪火炮也有轰天雷的,野战的话,由于战车有限,他们可能不能以一当十,守城的话,以一当十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再算上五万协防西南军,恐怕张献忠就算是把手下所有人马调过来都休想拿下襄阳府。
  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朱器圾便下令,命御林军、戚家军、禁卫军为先锋,直奔宜阳,他亲率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和平北军为中军,随后跟上,孙传庭则率五万西南军殿后,准备接收城防。
  宜阳正好地处襄阳城和承天府府城钟祥中间,而且扼着汉江中游水道,本是个比较要害的关隘。
  奈何张献忠认为襄阳城防已经够坚不可摧了,而且承天府府城钟祥城防也不差,这夹中间的宜阳就是块鸡肋,守不守都没多大关系,所以,他总共也就在宜阳驻下了五千守军,而且,这些守军主要还不是用来守城的,而是用来“收集粮草”的。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干流寇老本行的,到处抢,只是美其名曰给大军“收集粮草”而已。
  这么稀松平常的流寇,面对装备精良的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根本就没得打。
  宜阳守将也很干脆,他直接就率手下五人马投降了!
  而且他还献上了十万余石的粮草,只求官军高抬贵手,把他给收编了,不要把他给宰了!
  宜阳城就这么拿下了,而且还白得了十余万石粮草,这点朱器圾是没有想到的。
  至于这五千投降的人马,收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经过严格筛选才行,这点,只有等他击败张献忠再说了,包括襄阳城的将近四万俘虏,他都还没来得及筛选收编呢。
  这个同样不能急,用张献忠手下的人马去打张献忠肯定是不行的,不说人家会不会叛变,碍于袍泽关系又或朋友关系什么的,想让这些人去跟张献忠手下的人马去拼命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344章 流寇过处一片荒凉
  宜阳既下,朱器圾并没有多做停留,他只是命手下人马修整了一日,便挥军直指承天府。
  承天府是个相当特别的地方,因为这里乃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龙兴之地。
  大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没有子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迎明孝宗朱祐樘的亲弟兴献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就这样扶摇直上,由一个藩王世子变成了大明皇帝,而承天府正是他出生的地方。
  原本,这里还不叫承天府,而叫安陆州。
  嘉靖十年,明世宗下旨,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并荆州和武昌二府之地,辖钟祥、京山、竟陵、潜江、当阳五县及荆门、沔阳二州,承天之意那就是要与南都应天和北都顺天相提并论。
  可以说,自嘉靖朝开始,承天府便是大明仅次于南北两京和中都凤阳的要紧之地,为此,明世宗还专门在这里设置了兴都留守司,安排了十余万屯卫拱卫承天府。
  可惜,经历西南土司叛乱和西北农民起义之后,这里的屯卫几乎被抽调一空,张献忠拿下襄阳之后几乎没废什么力气便拿下了承天府。
  当然,张献忠不会撇下这里不管,毕竟这里紧邻大西朝都城武昌,不容有失,为此,他特命右军都督张化龙率五万大军在此镇守。
  不过,由于承天府下辖面积太大,需要驻守的地方太多,府城钟祥留守的人马并不是很多,张化龙也就留下两万人马在此驻守。
  疯王大军围攻襄阳的消息张化龙自然是收到了,问题他也没想到疯王几天便把襄阳给拿下了,等他反应过来,四处调集人马镇守钟祥的时候,疯王大军已然拿下宜阳,直扑钟祥而来。
  最终,当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冲过来将钟祥城团团围住的时候,城里总共也就集结了三万守军。
  钟祥本就是座县城,升级成州城和府城之后,虽然经过了扩建,面积也不到襄阳的一半,城墙高度也不过两丈许,而且,根本就没有护城河、瓮城等防御设施。
  这么一座城池,防御力根本就没法跟襄阳相提并论,朱器圾率中军抵达之后,当即下令,命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和平北军赶制了一批攻城云梯。
  第二天一早,他便命八万大军四面团团围住钟祥城,架起加农炮和虎蹲炮,对准城门和城墙就是一通猛轰!
  没过多久,四面城门相继被轰塌,朱器圾又毫不犹豫的下令,命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推着战车,直接往城里冲,而平东军、平西军、平南军和平北军则抬起云梯,直接往城墙上涌。
  面对这样疯狂的攻城法,张化龙是始料未及,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他根本就抵挡不住啊,头上是炮弹,前面是攻城云梯,后面还有冲进城里的明军借着战车、火枪和轰天雷的掩护涌向上城墙的台阶,四面城墙皆是如此,他如何防?
  这种疾风聚雨般的攻击,别说是张献忠手下的贼寇了,恐怕就是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都顶不住!
  特别是城墙后面的台阶,原本就是守城将士上城墙用的,根本就没什么防御力,人家又是战车,又是火枪,又是轰天雷,一顿猛冲,谁扛得住?
  不到一个时辰时间,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便相继攻上城墙,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六七万精锐前后夹击三万贼寇,结局可想而知。
  钟祥城就这样被拿下了,至于承天府剩下的六座城池,守军最多也就不过五千,随便派个军团过去便能轻松拿下,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朱器圾随后便派出了戚家军、禁卫军、平东军等六个军团,又派出三万西南军随后接收城池,只留两万禁卫军和一万西南军在钟祥驻守。
  至此承天府拿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他却面临一个更为头疼的问题,这兴献王也就是嘉靖后面追尊的睿宗献皇帝朱祐杬的陵墓怎么办呢?
  张献忠这家伙,别的不行,刨人家祖坟却是一把好手,他不但跑凤阳把老朱家祖坟刨了,还跑钟祥把嘉靖这一系隆庆、万历、天启和崇祯的祖坟给刨了!
  虽说他南阳唐王府和承天兴献王府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但他假假意思也是要继嗣人家崇祯大统的。
  现在,人家崇祯这一系的祖坟被刨得一塌糊涂,他到底是修还是不修呢?
  朱器圾站在钟祥城外的纯德山上,看着被破坏的惨不忍睹的显陵,眉头不由皱成了川字型。
  这修皇陵可不是个简单活计,费时费力不说,还相当废钱,一个皇陵修下来,最少也得上百万两,像显陵这样的规模,更是没有三四百万两打不住。
  他有必要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多时间给别人修祖坟吗?
  要知道,按辈分算,他跟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