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10章

大明疯王-第110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浙川的人口都已经超过了各省首府,达到了数十万之巨,其繁华程度更是远超各省首府,达到了南北两京的水平。
  郑成功跟着朱器圾进入燕山城之后,整个人都傻了。
  这里是座县城吗?
  要不是城门洞上面明明白白刻着浙川两个大字,他还以为来到了一座边防重镇呢。
  这燕山城已然被改造成一座巨大的兵营了,里面到处都是手持武器的乡勇,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比屯卫都威风。
  郑成功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县城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乡勇,要知道,一般县城也就上万人口啊,就算所有青壮全部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等他跟着朱器圾穿过燕山城来到浙川县城外围之后,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这会儿朱器圾已经把浙川商街从城墙里延伸出来了,从浙川县城的东门一直到燕山城,都是浙川商街的范围,其繁华程度直追南都金陵秦淮河两岸的大街。
  郑成功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脑海里面已然有那么一丝明悟了。
  或许,这就是义父让他细细体会的东西。
  要知道,进入西北郧阳府地界之后,他不论是用望远镜看,还是亲身进入流民安置之所去看,看到的都是穷困潦倒的场景,他哪里能想得到,在传闻中灾情严重的西北还有如此繁华之地。
  这么鲜明的对比再笨的人也能看出来啊,他只要搞清楚浙川县城为什么这么繁华,流民的问题估计就解决了。
  朱器圾也没跟郑成功解释什么,因为这会儿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妻儿。
  一行人沿着浙川商街穿过城墙,进入真正的县城之内,又往北一拐,走了大约一刻钟,唐王府终于到了。
  郑成功看到唐王府的牌匾倒没多少吃惊,因为他早就知道自己的义父人脉宽的吓人,连金陵城里的左都御史和镇守太监跟他义父都是知交,他义父认识个藩王自然不奇怪。
  不过,进入唐王府之后,他又傻眼了。
  因为他看到一个跟义父长的一模一样的人穿着蟒袍正满脸激动的站在那里等着呢!
  他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几个异常漂亮的小姑娘便扑上来兴高采烈的叫道:“父王,父王,你终于回来了。”
  这!
  郑成功就算是再少不更事也明白了,原来义父就是南阳唐王!
第242章 联姻
  郑成功着实没想到,自己的义父就是南阳唐王,这个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他正在那发呆呢,王妃马瑞伶突然走上来好奇道:“这个小宝宝就是成功吗?好可爱啊!”
  小宝宝?
  可爱!
  郑成功闻言,差点一头栽地上。
  他这会儿都快十二了,再有三年就算是成年人了,小宝宝这个称呼,他着实有点接受不了。
  再说了,他可是个男孩子,可爱二字,是用来形容男孩子的吗?
  马瑞伶这么说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她的大儿子朱聿钛都十五六岁了,小儿子朱聿铂也快十岁了,郑成功在她眼里可不就是个小宝宝吗,而且,郑成功呆呆的样子着实有点可爱。
  朱器圾倒也没觉着有什么问题,他放开几个宝贝女儿,微微笑道:“成功,还不快叫义母。”
  好吧。
  郑成功连忙乖巧的道:“孩儿见过义母。”
  朱器圾又拉过范心怡,介绍道:“成功,这位也是义母。”
  郑成功只能继续乖巧道:“孩儿见过义母。”
  朱器圾又拉过宁秀儿,介绍道:“成功,这位也是义母。”
  呃,这个?
  不可能吧!
  郑成功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这个长得跟义父一模一样的男人,是义母?
  宁秀儿见状,捂嘴一笑,随即刷的一下将脸上的伪装揭了下来。
  这?
  不可能吧!
  郑成功惊得嘴巴都合不拢来了。
  众人见状,不禁莞尔,这小家伙,着实太可爱了。
  接下来就是晚膳时间了。
  朱器圾远行归来,一家人自然要好好聚一聚,马瑞伶、范心怡、宁秀儿和六个儿女一个不落,全来了,再加上他和郑成功,十一个人,正好围成一大桌。
  这样的聚餐马瑞伶和范心怡她们是早就习以为常了,因为当初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这个几个小家伙就是在王府长大的,她们可是带了这几个干儿子足足十来年。
  郑成功对这种场面却是极度的陌生,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分居两地,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少,而且,他就一个弟弟,一家人聚在一起也就四个人啊,哪里有这么热闹。
  这一天,他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以致于到了晚上,他都有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想了很多,从流民的凄惨生活,到浙川县城的热闹繁华,再到义父的身份,这一切联系在一起,他貌似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义父让他体会的,应该是造反靖难!
  因为当今皇上着实有点让人不敢恭维,大明烽烟四起不说,朝中还是贪官污吏横行,真正的能臣干吏根本就得不到重用。
  恩师毕懋良可是不止一次跟他说起过这个。
  大明并不是没有能力挽狂澜的能臣干吏,像孙承宗、袁可立、朱燮元等,随便一个,只要掌权,都能解决大明当前的危机,奈何,朝中掌权的却是阉党余孽,像温体仁、薛国观、张至发之流,那都是只知争权夺利,不知救国救民之徒,这些人掌权,大明哪里还有什么希望!
  恩师毕懋良也不止一次跟他提起过成祖靖难之后大明经历的盛世。
  他甚至都想过,现在大明的藩王里面哪个有成祖之能。
  现在看来,不用想了,他的义父,南阳唐王绝对有这能耐。
  他可是早就知道义父手底下的舰队几近无敌了,这一次,他又看到了浙川的繁华,在民不聊生的西北都能将一个县城治理得如此繁华,如果义父能靖难成功,大明盛世岂不指日可待!
  这一次,他睡得很晚,不过,第二天一早,不到卯时,他还是爬起来了。
  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可是一直激励着他,他一天都未曾懈怠过。
  平时,也就他的小叔郑鸿逵陪着他练武,不过,这一天,唐王府的后花园却是热闹异常,不但义父来了,就连朱聿钛、朱聿铂、朱婉君等小朋友都来了。
  呃,这个还怎么练?
  他小叔郑鸿逵是早就避嫌躲开了,他也站在那里有点不知所措了。
  朱器圾见状,亲切的招手道:“来,成功,让义父看看,你武功练的怎么样了。”
  呃,这个,是要耍套功夫吗?
  郑成功有点腼腆的走过去,就待拔剑起舞,朱器圾却是满脸宠溺道:“婉芬、婉芳,你们谁来跟成功哥哥比划一下?”
  小幺儿朱婉芳闻言,立马拔出木剑,兴冲冲的道:“我来,我来。”
  好吧,朱婉芬只能无奈的撇了撇嘴,谁叫人家是小幺呢,大家都宠着她,没人跟她争。
  郑成功却是有点傻眼了,这么娇滴滴个小姑娘,跟他比试?
  他不是看不起人家,他实在是怕一不小心把这小妹妹给打哭了。
  朱器圾却是饶有兴致的拿起一把木剑丢过来,笑眯眯的道:“成功,你可得小心点,婉芳厉害着呢。”
  他并不是开玩笑的,因为王妃马瑞伶本来就集马家和秦家之长,武功高得吓人,再加上一个无敌猛将李定国还经常来教导这些弟弟妹妹,朱婉芳的武功那是着实厉害。
  郑成功却是有点哭笑不得,这么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很厉害?
  他无奈的接过木剑,小心的跟兴冲冲的朱婉芳比划起来。
  这才过了几招,他便惊讶的发现,小姑娘是真的厉害,剑法刁钻的,简直令人防不胜防,还好,他力气比人家大,要是真的比试,他光凭蛮力便能战而胜之。
  当然,这不是真的比试,他也不想把这可爱的小妹妹给打哭了,所以,他一直都在小心的抵挡着,维持着不胜不败之局。
  这时候,朱器圾却是招过几位王妃,低声问道:“怎么样,成功和婉芳是不是很般配?”
  原来他是想联姻!
  其实,他带郑成功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这个干儿子便成女婿,这样一来,就更保险了。
  对于联姻,他并不反感,像婉君跟李定国,婉真跟刘文秀,那都已经定亲了,他可不像其他皇室宗亲,一定要守着只跟平民联姻的规矩。
  这不有病吗?
  崇祯但凡找个有点能耐的女婿,能混到最后连京城都没人给他守吗?
  郑成功这么优秀的,把女儿嫁给他不好吗?
  至于是婉芬还是婉芳,就看他们的缘分了,刚谁上去比试,就是谁!
  他这样做好像有点草率,不过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小孩子都很天真,不看对眼,那是不会跟人一起玩的,婉芳能兴冲冲的跑过去跟郑成功比试,那就证明,她起码不讨厌人家。
  这年头,能看对眼就已经不错了,很多联姻,那是看到对方只想翻白眼也得勉强在一起过的!
第243章 蜕变
  唐王朱器圾又带着一家人去山中消暑了,这反贼肆虐对于他们这些藩王来说倒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至少他们自由多了,不像以往,出个城都要向朝廷申请。
  这个时候的藩王可以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不去京城在崇祯面前晃荡便成。
  像张献忠攻破襄阳的时候就不止逮着一个藩王,没办法,崇祯已经保不了他们的安全了,他们不跑,落反贼手里,那就死定了。
  有的地方官员甚至求着藩王出钱出粮,招募乡勇,守护地方。
  像洛阳地方官员就曾求福王拿出点钱粮来,多招募些乡勇,守卫洛阳安全,但福王就是一毛不拔,结果,李自成轻易就攻下洛阳城,把他给烹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总之,这会儿藩王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朱器圾就算带着一家人进山避暑也不用遮遮掩掩了。
  这一次他带着家人进山可不是避暑这么简单,他主要是带着郑成功去看看他安置的流民。
  这会儿大巴山中的流民可不得了了,栽红薯,种土豆,养兔子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很多家中有人当兵的那更是富得流油,甚至还有些人家里购买了蒸汽织机,做起了织布的行当。
  蒸汽织机那织布速度着实吓人,一个月下来一台机子赚个几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郑成功看到山中流民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更坚定了随义父靖难的信念。
  朱器圾还有意无意让自己的宝贝幺儿婉芳天天跟在郑成功身边。
  他们是两小无猜,玩得不亦乐乎,压根就没意识到联姻这回事。
  朱器圾却已经让郑鸿逵给郑芝龙写信,说明自己的身份,并提出定亲的想法。
  至于郑芝龙会不会答应,这点,他根本就不担心。
  因为这会儿郑芝龙已经被他拿捏的死死的了。
  比如,大明的对外贸易,走私的海商只能把货物送到东番的鸡笼又或者大员,戚元辅和戚元弼兄弟等于是垄断了货源,郑芝龙要不听话,一文钱都没得分。
  又比如,郑芝龙手里头的火炮,大半都是从他这里买的,他如果不提供炮弹,郑芝龙实力就会一落千丈。
  这门亲事郑芝龙如果不同意,后果可想而知。
  他相信,郑芝龙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再说了,这会儿大明正堕向灭亡的深渊,等郑芝龙从南洋回来便会发现,崇祯已然无力回天,唯有跟着他造反靖难才有出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是这两年农民军正在发生蜕变,变得越来越厉害,以前他们在官兵跟前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过了这两年,他们便能跟官兵打得有来有回了。
  崇祯其实也意识到了让农民军这么闹下去不行,为此,他甚至采纳了朝臣的已经,准备集合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省的兵力,一举将反贼主力三十六营剿灭。
  只可惜,他再次被阉党给误了。
  这会儿兵部尚书张凤翼就是阉党,崇祯都知道他曾给魏忠贤建过生祠,他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兵备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靠得就是献媚魏忠贤,从而不断获得提拔。
  孙承宗就曾评价,张凤翼才鄙而怯,识暗而狡,工于趋利,巧于避患。
  可惜,崇祯不但没有听孙承宗的,反而听了温体仁的,将这家伙起复为兵部尚书。
  因为张凤翼太能吹了,论起吹牛来,他甚至比袁崇焕都强,他论起辽东的防务和西南的形势来那简直是头头是道,唬得崇祯一愣一愣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伙在天启朝当兵部尚书的时候曾去过辽东,甚至还在西南暂代一阵五省总督之职,虽说他什么都没干,但他能吹啊,吹得崇祯都以为他是个人才。
  这家伙在某些方面的确是个人才,比如朋比为奸。
  他不但跟温体仁打得火热,还趁机联合朝中阉党同僚向崇祯推举自己的姻亲,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军务,负责围剿三十六营。
  他以为凭借这几省的兵力,还有卢象升,练国事,左良玉、贺人龙等猛人,剿灭三十六营,那简直是手到擒来,这唾手可得的奇功自然不能便宜了别人。
  事实上也是这样,凭借五省大军和卢象升,练国事,左良玉、贺人龙等猛人,剿灭三十六营并不难,很快,卢象升和练国事等猛人便把三十六营追到兴安府平利境内的车厢峡,眼看就要将其消灭了。
  结果,义军里面一个读书人顾君恩出了条奇计,让高迎祥把这些年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全部送给陈奇瑜,以求朝廷招抚。
  陈奇瑜收了贿赂,竟然真的上奏朝廷,请求改剿为抚。
  崇祯被兵部尚书张凤翼一忽悠,还真同意了改剿为抚的策略,他哪里知道,这两人是亲家,他们正狼狈为奸拼命捞钱呢!
  这一招抚,出事了,三十六营义军从车厢峡脱险之后立马杀了监督他们的招抚官,从汉中一路窜到关中,攻陷了灵台、崇信、白水、泾州,扶风等地,一下又发展到二十多万人马。
  陈奇瑜闯下大祸之后竟然还玩起了甩锅推责的把戏,想把责任全推到卢象升、练国事等人的身上,结果,在张凤翼的帮助下,崇祯竟然真的把练国事给办了。
  可惜,纸终究保不住火,这个时候的农民军已然开始蜕变,战力是越来越强,再加上陈奇瑜为脱罪陷害有功之臣,各路官兵也开始畏首畏尾,生怕被这家伙给坑了,结果,农民军是一发不可收拾,各地官员和巡按御史的奏折是雪片般的飞向京城。
  崇祯终于明白,上陈奇瑜恶当了,依他的性子,不把陈奇瑜给活剐了才怪。
  这个时候阉党颠倒黑白忽悠崇祯的能耐又体现出来了,温体仁和张凤翼那是一个劲的给陈奇瑜说好话,帮陈奇瑜推卸责任,陈奇瑜闯下如此大祸,罪责却从问斩慢慢降到流放,而后又降到革职查办,释放归乡。
  不得不说,袁崇焕是真的冤,这祸要是他闯下的,估计活剐十次都不够!
  紧接着,崇祯又听信温体仁和张凤翼忽悠,提拔洪承畴接替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
  洪承畴借故三边有外敌入侵,迟迟未曾上任,农民军更是纵横陕西、河南等地,如入无人之境。
  就是这段时间,农民军完成了蜕变,聚首荥阳,共议推翻明廷的大计。
  随后,农民军便兵分三路,一路西进陕西,一路北上山西,一路东进凤阳。
  也正是这时候,八大王张献忠终于崛起了,他率数万大军一举攻下中都凤阳,把老朱家的那个啥坟都刨了!
第244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