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02章

大明疯王-第102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器圾自然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李自成和张献忠最会玩这一招了,当官兵势大的时候,他们就会躲进深山,伺机而动,一旦朝廷松懈下来,他们又会窜出来,召集人马,继续作乱。
  朝廷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灾民安置妥当,让大家都有饭吃,他们便不会消停。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松懈。
  他一面带着王徵继续研发蒸汽织机,一面让毕懋康研发加农炮和火炮调节装置,一面又命宋应星回龙河船厂,继续督造一千料和两千料的大船,继续积蓄实力,以应对接下来即将爆发的危机。
  他是在暗中不断积蓄实力,朝廷却又有人开始拆台了。
  这天,他正和毕懋康一起商讨新型加农炮的尺寸呢,宁丑旦突然拿着个信封走过来,低声道:“王爷,京城发来的密信。”
  朱器圾接过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一看,顿时怒容满面。
  这封密信是礼部左侍郎王应熊写的,信里面让他小心,浙党盯上西南的利益了,正暗地里准备弄五省总督朱燮元呢,石柱宣慰使马千乘很有可能被牵连。
  王应熊并不知道朱器圾和马千乘是什么关系,他只知道,每次去请他的都是马千乘的儿子马祥麟,而且,他两次和朱器圾见面的地方都是石柱宣慰使司驻地,很明显,唐王朱器圾跟这位石柱宣慰使马千乘肯定关系匪浅。
  所以,当浙党露出搞马千乘苗头的时候,他立马便写了封密信,交给了朱器圾安排在京城中接头的人。
  他这等于是在两头下注。
  大明朝堂已然千疮百孔,崇祯貌似也无力回天,这点他看得相当清楚。
  而疯王朱器圾算无遗策,能算不到这个吗?
  他认为,疯王朱器圾应该是在暗中准备接替大明的正统,要不然,就不可能跟石柱土司马千乘又那么深的瓜葛了。
  这也不失为延续大明的一个机会,所以,他才会在交好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同时,暗中给朱器圾通风报信。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精!
  那么,浙党准备怎么搞五省总督朱燮元呢?
  这个简单,浙党最擅长的就是无事生非,借机攫取利益。
  五省总督朱燮元不是已经平定了安奢之乱吗,很好,那就乘势将整个西南改土归流吧!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的土司制度,改由朝廷委派的流官直接管理地方军政事物。
  应该说,改土归流这个策略本身并没有错,毕竟,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但是,这个时候提出改土归流却是没事找事,居心叵测。
  要知道,万历朝的时候就因为朝廷要改土归流,播州土司杨应龙便率众叛乱,大明朝廷集结了四川、贵州、湖广等八省二十四万大军,耗费了数百万两的粮饷最终才平定播州之乱。
  这个时候,大明还有这实力去平定这么大的叛乱吗?
  如果石柱土司马千乘率众叛乱,怎么收拾?
  还别说,浙党就想逼的马千乘率众叛乱,因为五省总督朱燮元在叙功的时候大力夸赞马千乘,言明其突袭拿下安邦彦老巢水西,扶持安位袭承贵州宣慰使之位正是平定安奢之乱的关键所在,功勋卓著,当大肆褒奖。
  很显然,朱燮元相当明白西南的形势,知道马千乘已经成为西南势力最大的土司,而且,马千乘每次都听从朝廷号令,不管是出兵支援辽东,还是出兵平定安奢之乱,乃至出兵抵御反贼进攻四川,人家都没有像其他土司一样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人家每次都出兵了,而且,每次都实打实的在为朝廷卖命。
  比如,出兵支援辽东,人家在浑河血战建奴八旗大军,五千精锐伤亡殆尽。
  要知道当时将近十万辽东军都是一触即溃,他作为率军支援的土司,能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又比如,平定安奢之乱,人家不顾危险出兵水西,并一举拿下水西,扶持安邦彦的敌人安位当上了贵州宣慰使。
  要知道,朝廷可是在水西折了一个巡抚和一个五省总督啊,这么危险的地方,人家都出兵去打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朱燮元想用朝廷的褒奖来安抚马千乘这个西南最大的土司,让其继续为朝廷效力,压住西南所有土司,力保西南稳定。
  而浙党的策略就是逮着石柱土司马千乘开刀,专门跟朱燮元唱对台戏,气得朱燮元跟当初的熊廷弼、袁崇焕和孙承宗一般,请辞滚蛋!
  很快,贵州巡按御史刘宗祥便上奏弹劾,言朱燮元收受水西土司贿赂,阻碍改土归流,让水西土司继续坐大,成为朝廷隐患!
  紧接着,四川巡按御史马如蛟又上奏弹劾,言朱燮元收受石柱土司马千乘贿赂,任其占据重庆府和夔州府做土皇帝!
  不用问,这什么刘宗祥和马如蛟肯定是浙党党羽,他们攻击朱燮元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胜利果实,攫取西南的利益。
  崇祯可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他听闻石柱土司马千乘竟然占据了重庆和夔州二府,顿时来气了,当即下旨,削了马千乘四川总兵官之职,令其马上退出重庆、夔州二府。
  这家伙,脑子进水了吗?
  满天的飞鸟只是暂时落下,休整去了,你便要将良弓扔了吗?
第224章 崇祯到底有多疯狂
  明朝的皇帝,行事疯狂的很多,崇祯大抵是最疯狂的一个。
  人家发疯好歹还有点迹象可循,他发起疯来却让人无法理解。
  比如,在对待袁崇焕的问题上。
  袁崇焕的是非功过后人评说了几百年也没争出个结果来,不过,这个是非功过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要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古语有云,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他倒好,临阵把个统帅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他这么做,谁还敢替他卖命?
  两军交战本来就尔虞我诈,敌人用什么计谋都有可能。
  皇太极绕道千里从蓟州镇突入关内,这个只是个小计谋而已。
  领兵打仗,哪有不用计谋的。
  人家皇太极知道袁崇焕镇守的关宁锦防线不可能攻破,转而从蓟州镇偷袭,这本就很正常,人家跑关宁锦防线去跟袁崇焕死磕才叫不正常呢。
  这么正常个小计谋,袁崇焕也很快做出反应,率关宁军追着皇太极一路追到京城,与之鏖战竟日,将其赶跑,解了京城之围。
  这就是打仗,敌方统帅耍个小计谋,我方统帅做出应对,你来我往,有时候可能会吃点亏。
  袁崇焕也不是没让建奴吃过亏,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就吃了个大亏,宁锦大捷,皇太极又吃了个大亏。
  双方大战,你来我往,吃点亏本来就很正常,但是,吃点亏就将主帅凌迟处死,就不正常了。
  没这么搞的!
  你这么搞,谁还敢去当主帅!
  打仗的时候谁能左右敌人的想法,袁崇焕能让皇太极不偷袭蓟州镇吗?
  袁崇焕的事也就罢了,毕竟后人争了几百年也没争清楚,那,就当他有罪吧!
  问题,后面接替袁崇焕出任主帅的孙承宗可没罪。
  他率各路勤王大军收复了京城到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将建奴彻底赶出关内之后,崇祯竟然又听信谗言,将其罢免了!
  这就离谱了。
  吃点亏就凌迟处死,打赢了也要罢免,崇祯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统帅呢?
  或者说,崇祯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官员呢?
  能征善战的,他好像都不喜欢!
  袁崇焕、孙承宗他不喜欢。
  卢象升、孙传庭他也不喜欢。
  他喜欢的人很奇特。
  比如温体仁、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这四个就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内阁首辅,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七年,总共十三年,温体仁一个人当了七八年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这三个每人当了两三年。
  也就是说,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朝堂基本就被这四个人把持着。
  至于他们的能力。。。。。。
  或许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溜须拍马,糊弄崇祯吧。
  还有就是杨嗣昌和洪承畴,对于这两个人,他也是迷之信任。
  杨嗣昌负责安内,这家伙集结大明数十万大军围剿反贼,耗费了不知多少粮饷,轰轰烈烈的剿了三年,结果,反贼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被剿灭,他自己死了。
  洪承畴负责攘外,崇祯将大明所有能调集的人马交付于他,让他去跟皇太极决战,结果他犯了个低级到离谱的错误,粮道被人断了,明军主力根本就没跟人打上一仗便土崩瓦解,最后,他自己还被俘降清!
  这些人。。。。。。
  怎么说呢?
  只能说,崇祯发起疯来,着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他为什么要重用这些人,当时真没人能想明白,只能说,他真的疯了!
  不过,后世一些老板与崇祯倒是有点像。
  很多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自己公司倒闭的老板都跟崇祯一样的疯。
  他们不喜欢那些埋头苦干的员工,更不喜欢那些能力出众的管理人员,他们就喜欢那些溜须拍马的,哄他们开心的。
  如果有人问他们,你为什么要这么搞,这么搞你的公司会垮的。
  他们肯定会回答,我自己的公司,哪怕亏死,哪怕倒闭,我愿意,怎么了?
  结果,公司倒闭了,他们又会抱怨,都是你们这些人害的!
  崇祯大抵就是如此,朕自己的大明,就要这么搞,哪怕亡国,我愿意,怎么了?
  结果,到了真正亡国的时候,他又抱怨,朕自登基十七年,虽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一句“皆诸臣误朕”,说的好像很有道理,问题,“诸臣”是谁提拔的,是谁重用的?
  温体仁、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杨嗣昌、洪承畴不都是他提拔重用的!
  大明又不是没能臣干吏,他不用,怪谁?
  比如,这会儿,孙承宗就不说了,已经被他给开了。
  这五省总督朱燮元就是妥妥一个能臣干吏啊!
  安奢之乱闹得多厉害的,原四川巡抚徐可求、原贵州巡抚王三善、原五省总督蔡复一都折人家手里了,他却将其平定了。
  这还不叫能臣干吏,什么才叫能臣干吏?
  问题,崇祯就是不用,或者说,不调回朝廷委以重任。
  这种反智的行为,到底为哪般呢?
  其实,他并不是反智,主要他没人家聪明。
  五省总督朱燮元之所以被晾在西南不受重用,最后憋屈的死在任上,主要是因为浙党不想他回朝夺权。
  这个时候,浙党在朝堂之上可是如日中天,内阁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闵梦得,吏部尚书闵洪学等皆是浙党,他们能让朱燮元回朝来夺他们权吗?
  当然不能。
  他们不但不让朱燮元回朝来夺他们的权,还命人不断弹劾朱燮元,意图将朱燮元革职查办,然后攫取西南所有利益。
  而他们的突破口正在石柱宣慰使马千乘身上。
  因为当初马千乘在与奢崇明对战的时候夺了重庆,这会儿又因围剿反贼而驻军在夔州。
  你一个土司,竟然霸占朝廷两府之地,想造反吗?
  崇祯被浙党“群贤”一忽悠,顿时就怒了。
  不但革了马千乘四川总兵官之职,还大有将马千乘抓起来当反贼办的意思。
  你他吗的,寻死呢!
  朱器圾闻讯,也怒了。
  原本,他以为,崇祯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收拾马千乘。
  因为马千乘手握重兵,功勋卓越,更重要的,西南所有土司几乎都臣服在其麾下了。
  说句不好听的,马千乘要真造反,拉出来的人马都能吓尿浙党那些不知所谓的贪官污吏。
  要知道西南可是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土司,就算每个土司只出五千人马那也是二十五万大军啊!
  如果再加上马千乘手里的人马,三十万大军都能轻轻松松拉出来。
  崇祯竟然听信温体仁、闵梦得之流的谗言,想在这个时候收拾马千乘!
  这到底得有多疯狂啊?
  他也不想想,战无不胜的白杆兵,再加上二十多万土司大军,谁扛得住!
  温体仁吗?
第225章 这天下还不够乱是吧
  朱器圾真不想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因为这天下已经够乱了。
  这时候义军主力三十六营虽然已经偃旗息鼓,陕西和山西却还有数不清的义军在那里闹呢,而且,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不是什么善茬,一旦让他们逮着机会,他们绝对会跳出来,让你刮目相看。
  更何况,关外还有个皇太极在那里虎视眈眈。
  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将明军主力全部吸引过来,那绝对是在给皇太极和高迎祥他们帮忙啊!
  问题,崇祯这个疯子就要搞马千乘,怎么办呢?
  或许,应该整点事情出来,让这个疯子知道知道厉害!
  朱器圾收到马千乘被革去四川总兵官之职的消息后,当即便命人传了封密信到夔州,让马千乘率军退回石柱。
  人家都要搞你了,你自然没必要给人家守着川北的门户了,反贼要打就打吧,最好能拿下夔州,进而围住成都,到那时,崇祯就知道厉害了。
  紧接着,他便带着密卫,坐上车轮舸,直奔石柱而去。
  夔州虽然离石柱比较近,但马千乘走的是陆路,而且还带着上万人马,所以,他赶到石柱的时候,马千乘都还没到呢。
  他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对着地图,细细研究了一番西南的形势,等马千乘率大军赶回来的时候,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这天,石柱宣慰司驻地,朱器圾经常落脚的书房之中,马千乘坐在书桌跟前,皱眉沉思了一阵,这才微微叹息道:“朝廷好像要收拾我了,我们现在怎么办?”
  他很清楚,这一天迟早会来的,毕竟,他们可是准备造反靖难的,朝廷迟早要收拾他,他只是没想到,自己刚刚才帮朝廷打退了十多万反贼,守住了川北的门户,朝廷便毫不客气的把他总兵之职给撤了,并勒令他推出重庆和夔州。
  卸磨杀驴都没这么快的好不!
  紧接着恐怕就是兴师问罪,抓起来往死里整了。
  还好,他们是真想造反,倒也不怕朝廷玩这招。
  只是,朝廷玩这招的时机选得有点太操蛋了。
  我才刚为朝廷立功好不好!
  朱器圾当然知道马千乘在感叹什么,他不慌不忙道:“岳丈,你觉得我们现在造反靖难合适吗?”
  马千乘依旧忍不住叹息道:“唉,这个时候造反,不是白白帮建奴牵扯了朝廷的兵力吗,如果朝廷真全力来围剿我们,辽东恐怕就要失守了。”
  朱器圾亦是忍不住恼怒道:“这帮阉党,真他吗不知所谓,他们收拾熊廷弼,收拾孙承宗,收拾袁崇焕,何尝不是在帮建奴的忙,如果他们不这么胡搞瞎搞,建奴现在还在萨尔浒窝着呢,哪里能攻占辽东全境!”
  阉党这么搞的确有点不知所谓,好像建奴在哪里被谁挡住了,他们就收拾谁。
  建奴在沈阳被挡住了,他们就收拾驻守沈阳的熊廷弼,建奴在关宁锦防线被挡住了,他们就收拾修建关宁锦防线的孙承宗,建奴在宁远和锦州被挡住了,他们就收拾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袁崇焕,简直就像在全力帮助建奴击垮大明一般!
  马千乘想起在浑河血战中阵亡的四千白杆兵精锐,不由咬牙切齿道:“这帮阉党,不要让我逮住了,逮住了我也给他们来个千刀万剐!”
  朱器圾忍不住叹息道:“他们如果能活到我们靖难成功的那一天,的确要逮住几个千刀万剐,以儆效尤,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