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60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60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肥猪,咱们打一架吧。能杀的了哥……不算你有罪!”
  董卓有些疑惑,很快又恍然大悟,照眼前小皇帝这股狠劲儿,的确是敢杀董璜的。董卓手按剑柄,原本应该很愤怒才对,不知为何,忽然有点心虚。先前毫不起眼的小皇帝,此刻在董卓眼里,竟似生平第一大敌!
  “来人,拿下弘农王!”
  随着董卓的呼喝,冲进来一批殿前卫士,直奔刘汉少而来,但是大殿后侧两边也冲出了一二十个少年男女,持剑握枪,迎了上去。
  只听刘汉少冷冷地说道:“逆贼董卓,犯上作乱,祸国殃民,十恶不赦!诸位爱卿,谁予朕,诛此国贼?”
  爱个屁卿!再爱我们,我们也不过去。
  那边都已经打起来了,爱卿们一个个神色慌张,左躲右闪,谁还顾得上搭理刘汉少呀?无奈,刘汉少只得抽刀,跃下九级陛阶,亲自向董卓冲了过去。
  见刘汉少向自己冲来,董卓凝神、屏气,猛然拔剑横斩。就这么一下子,足以看出此刻董卓内心的愤怒,是存心要一下把刘汉少斩成两半啊。
  好在刘汉少没傻到真打算一脑袋撞过去,及时停步闪身,让过了带着风声的这一剑,随即双手持刀,向着董卓奋力劈落。董卓举剑上撩,“当”的一声便与刘汉少的佩刀撞在一起,直把刘汉少撩的双臂发麻。
  肥猪好大的劲啊……
  …………
  “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
  大殿之外,忽然听到有人高呼,正是韦光正带着卫士队到了。
  史侯府的卫士队一共一百来人,现在却多了四个。其中两个是许褚与典韦,赵云到了北邙之后,听说是韦光正带队守御殿外,便将这二位借给他,以添臂助。另外两个,则是戏志才与任红昌。他们是从史侯府的地道进入皇宫的,所以此刻才能突然现身。
  “废帝”不仅仅是一道程序,也是让董卓唯一获得“名正言顺”的途径。就因为知悉董卓身边有智谋,必为他出此计,再加上汉少预知的天机,两相印证,戏志才才算准了董卓不会像流氓打架一样,一开局便一拥而上。大殿之内,收拾董卓不是问题,能不能在此之前守御住殿外,就看他们这些人的了。
  殿外尚有三四百董卓军,由李儒、李肃、吕布率领。虽然听到了殿内的呼喝喊杀之声,但是李儒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胆敢反抗董卓,或许是一些尚存忠义的朝臣?无论怎样,只要里边传出号令,他们马上就可以冲进去。但是,当他看到韦光正这一队人马时,忽然觉得这像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圈套,不由得脊背发凉。
  人群中像是有一股无形的“基情”,吸引着李儒与戏志才的目光同时锁定对方,李儒几乎只是瞧了一眼,便可以断定,眼前这一切的谋划,都是出自这个年轻人之手。他仿佛看见戏志才的眼神里有胜利者的微笑,还有对自己的不屑与嘲讽。于是,他很愤怒,举起手中的剑,高声喝道:“冲进去!”
  “杀!”
  与此同时,迎着冲过来的董卓军,韦光正一声喝喊,率先冲下台阶,只是没想到,两个肉球比他更迅速,更猛烈,眨眼间便从他的左右两侧“飞了出去”,随即,惨嚎立起,血光冲天。
  韦光正一愣神,不由得心中暗想:哦咧个去,要不要这么猛啊?赵云这小子真是捞着了!
  吕布之威早在洛阳城外,许褚和典韦就偷偷地见识过,这娃一个人能撵着几万人跑,当真了得。此时二人都瞄上了吕布,憋足了劲,想过去跟吕布掰扯掰扯,只是有这些冲过来的董卓军碍手碍脚,让他们一时无法得逞。
  韦光正也带着一半人冲入场中,而另一半则稳稳地守护在戏志才左右,严阵以待。因为戏志才身后便是殿门,无论场中形式如何,他们都要守在这里,直到汉少在里边收拾掉董卓为止。
  令戏志才有些没想到的是,任红昌闪身上前,也向杀场中走去,不由得为她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女中豪杰!
  大事迎头,眼看着燕云十八骑的弟弟妹妹们已经死了十多人,就连自己有些嫉妒的云大妞都死了,而汉少更是要亲身涉险。在这样的情形下,任红昌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当初自己吃苦受罪,学习武艺,不就是想要保护他吗?如今,这一刻终于来了。任红昌是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跟着卫士队来的,哪怕是死,她也要死在他的身前。
  “两位将军,你们还等什么?快上,上啊!冲进去,把董公公救出来!”
  尽管表面上看,还是董卓军人数多了几倍,但是李儒已经失去镇定,呼喝着李肃与吕布,可能连他自己都还没意识到,他说的是把董卓救出来。
  杀场之中,呼喝震天,吕布却视如不见,端坐在赤兔马上,呆呆地望着那个身影,就在她即将走入杀场之时,突然高声问道:“红昌姑娘,你愿意嫁给我吗?”
  任红昌身形一滞,似乎有一滴泪向心头滴落,终于,鼓足力气回道:“我只嫁给精忠报国的大英雄,义薄云天的大豪杰!倘若将军就是这样的人,那么……我嫁!”
  整个杀场都听到了任红昌这句话,一瞬间,他们似乎连杀人都忘了,耳边只回荡着那一声:我嫁……我嫁……我嫁……
第098章 大尚独骑镇宫门
  ……………………………………
  朱雀门,皇宫正南门,守御皇宫的第一道门户。
  此时朱雀门外集结了几万董卓军。说他们是“董卓军”也许不够准确,因为只有少数是董卓带过来的西凉精锐,而大多数则是刚刚投靠董卓的京师兵马,比如京师五营,西园八校……当然,还有原本属于丁原军的并州狼骑。他们就是董卓的胆,是董卓的威风,被集于此,大有一言不合抄皇宫的架势。
  皇宫里的喊杀声,宫外也听到了,一些将领纷纷前来询问董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董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该不会是自己的兄长又大开杀戒了吧,可是皇宫里好像已经没有那么多人可杀了啊。
  有些性格暴躁的将领主张带兵冲进去,有些则说冲击皇宫乃是谋逆大罪,还有的说有李儒与吕布在董公公身边,料想公公必定无虞。一时之间,董旻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随着喊杀的时间越来越长,董旻也越来越担心董卓安危,此刻脑子也转过弯来,就想着,我不带兵冲进去,派几个人进去问问情况总可以吧?
  突然,有一个人沿着廊道,朝朱雀门正中走去。确切地说,走过去的是一匹马,铁蹄踏在廊道的青石上,发出“嗒、嗒”的声响。几万人当前,就这点动静似乎不足以引人注意,偏偏马蹄声好像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于是,一片肃静。
  黑衣黑甲,黑色的头盔,连马身上下也是全副披甲,一柄明晃晃的长刀,似乎比华雄的大刀还要沉重一些。来人端坐马上,目光冷冷地扫过眼前这几万之众,带着一份睥睨气势。相距较近的人已经看清了来人的面目,几乎没几个不被吓着的。只见来人满脸都是烧过的疤瘌,左边一条刀伤,右边一片殷痕,刀疤从左眼角斜着划过,使眼睛有些睁不开。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得来人的眼神显得极其凌厉、可怖,看着谁都像是“瞪”或者“盯”,抑或是蔑视……
  傅燮?
  不,是高节!
  正是被史老道毁了容,重塑的新高大尚。
  高节突然喝道:“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胆敢违抗,立斩不赦!”
  嘶哑的嗓音,犹如山魈,亦如鬼魅,使每一个听到的人都禁不住浑身发冷,心头发寒。
  董旻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荣宠无比的董公公已经变成国贼了吗?这个人又是谁?他是在宣读皇帝诏书?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挡住我们几万人马?
  董旻从吃惊到疑惑,脑子从混乱到更混乱。“别人可以投降,我不行啊,董卓是我亲哥。”好像明白过来点味儿了……
  正当董旻准备下令冲宫之时,只听皇宫西侧响起嘹亮的军号,开过来一支人马,彩旗无数,猎猎作响。当先一员小将,玄盔玄甲,赤色披风,手中一杆明晃晃的大铁枪!
  “北邙文聘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胆敢违抗,定斩不饶!”
  在场的无论将官还是兵士都有点懵,他们没听过军号,根本搞不懂啥意思,但是这一支人马所展示出来的气势,就连董卓带来的西凉精锐也自惭形秽。
  为啥?
  因为他们土……行头不行。人穷矮三分嘛!
  紧接着,又是一段军号响起,皇宫东侧也开来一支人马,同样的彩旗无数,同样的一员小将,只不过这员小将是银盔银甲,白色披风,手中一杆明晃晃大铁枪!
  “北邙赵云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胆敢违抗,定斩不饶!”
  文聘和赵云各自带人,沿着东西廊道向高节左右赶来,稍顷,便已立于高节身后,护住了朱雀门,而两端的彩旗一直就没停过,也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人正在赶来。
  董旻想要下令冲杀,还没张开嘴,又听到一声军号,在他们的右后侧响起……
  “北邙陈冉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胆敢违抗,定斩不饶!”
  紧跟着,左后侧也响起了军号。
  “嵩山咕嘟咕嘟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只办首恶,不问胁从,胆……胆敢……他奶奶的,谁不听话就削谁!”
  噗……
  那些原本已经吓呆的兵士,全被龚都给逗乐了。
  …………
  洛阳城十二城门,分别交给嵩山十二营负责占取。先由带队的连、排长混入城门,然后突然宣诏,奉诏的就听命,拒诏的给一刀。夺取城门之后,西南两面交由刘辟率一团负责守御,何曼四团由陈冉率队,赶往皇宫;东北两面交由三团长负责,龚都带二团赶往皇宫。让刘辟守西南,是因为城外尚有一些董卓兵马,万一来攻,便是硬仗,刘辟接到的命令就是死也不许放进来一个董卓军。三团长守东北,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北邙出身,熟门熟路,易于判断。退一万步来讲,万一此仗败落,也可护着汉少,撤出洛阳。
  夺取城门的任务可说是顺利至极,城门校尉伍琼虽然投靠了董卓,且深受其信任,但是早就想弄死董卓了。陈冉去宣读诏书之后,伍琼立刻表示奉诏,并且随嵩山旅同行,逐个城门下令,要求手下奉诏。即便如此,陈冉也不敢让伍琼继续留守城门,和他的人一起,被派给龚都,赶往皇宫。
  龚都与何曼,俩人差不多一个尿性,何曼被陈冉带走一起玩了,可是赵云有任务在身,所以龚都就只能自己带队玩了。
  文聘、赵云、陈冉,人家三个是兄弟又是同学,报出来的字号都整齐划一。龚都就寻思着,自己该咋报字号好呢?当初与黄邵一起被捉住的时候,刘汉少可是喊过龚都“嘟嘟”和“咕嘟咕嘟”,虽然当时不满意,可是后来知道了汉少就是当今皇帝,这俩外号也成了龚都炫耀的资本。
  嘟嘟就算了,怎么听怎么可爱至极,于是龚都便报了个咕嘟咕嘟的字号……后边的词太多,龚都被咕嘟的实在记不住,只能临场发挥了。所以,别看龚都字号报的可笑,他这一支人马其实是数量最多的。
  …………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打哪儿冒出来的,都谁跟谁啊?怎么看怎么有点像黑社会摇旗喊号子。然而……接下来,终于有一个听过的名字了。
  “城门校尉,伍琼奉诏!”
  随着伍琼的一声喝喊,洛阳城西南、东北依次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其实,现在四处的军号声只是在报告,表示各自任务已经完成,情况良好。但是皇宫前那几万人马可不懂这个,听着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号声,还以为整个洛阳城已经全部被奉诏的军队夺取了呢,立刻就有不少的人表示愿意奉诏。
  如此还不算完,但听得一声苍劲有力的喝喊:“涿郡卢植奉诏,诛杀国贼董卓!”又一支人马开了过来。
  要说卢植其实混的挺惨的,宦官作乱之前,就被秘密地调到了北邙山,说是坐镇,其实是保护。刘汉少心疼老头,那么大年纪了,不适合再干打打杀杀的活。这次画圈坑董卓,原本戏志才还想让卢植去单骑镇守宫门,因为卢植的名头够大,但是刘汉少不同意,把这个要么出彩,要么要命的活儿派给了高节。
  活着的不是傅燮,而是高节,可是高节真的是活人吗?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影像:面对十几万叛军,踏马而去。这是他心里的结,不解开,这个人的魂永远都回不来。
  可是卢植不干哪!
  老头整天磨叨着戏志才,吵着嚷着要为国家、为汉少尽忠。但是人手已经都分派出去了,戏志才也只能推脱、耍赖。后来老头自己给自己想了一招儿,把家仆和那些军略班的学生娃集合起来,加上袁绍、曹操、王匡和他那十来个活下来的种子,再去工匠农家村忽悠一些身强力壮的,凑成了现在这么一支杂牌部队。
  别看部队是杂牌,里边的大牛小牛却是最多的。因为知晓天机的缘故,曹操、袁绍这些人,戏志才压根没打算用,但是卢植把他们弄到一起,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卢植能镇得住啊。所以,交给这支杂牌部队的任务就是由谷门进入洛阳,攻取太仓、武库。
  粮食和武器当然重要,但是对于戏志才来说,眼前最要紧的还是如何在不发生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将宫外的几万人马收服。所以,皇宫前一队队人马,挨着班上场,旗子也够多,主要还是为了先声夺人,气势为上。要是被董卓的心腹部将知晓,这些人拢共也就几千,还不知会有啥后果。但是,比起李儒隔三差五的就让董卓军搞“城门游”,戏志才这一手可就花哨、精彩的多了。
  老头出马,一个顶一群。
  卢植那边根本没发生战斗,宣读过诏书之后,直接让王匡接管太仓、武库,然后老头带着人也向皇宫这边赶了过来。虽然这不在戏志才的计划之内,但是效果出奇的好,毕竟卢植的名头足够响亮。
  你们可以遗忘哥,但是……不能说不认识!
  哦咧个去,卢植奉诏!到底还有多少人是跟皇帝一伙的呀?
第099章 董肥猪死亡之谜
  ……………………………………
  随着皇宫外围赶来的“保皇军”越聚越多,愿意奉诏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是一个很紧张而又微妙的时刻,万一有人带头拒诏,可能立刻就会演变成数万人混战乱杀的局面。说来也是奇怪,那些原本挤在一起的各路兵马,渐渐的分散开来,东西两侧,各聚一处,宫门正中,尚有一群。
  “司隶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在此!西园军听令,奉诏!”
  袁大嘴这一炮放的更响亮了。
  还有人偷偷琢磨,袁本初不是已经把司隶校尉的印信符节扔上东门了么,啥时候捡回去的?
  西园八校原本由蹇硕统领,蹇硕死了之后,何进就让袁绍统领,可是前后总共也没几天,袁绍就撩腿蹿了。
  你跑的时候不顾我们死活,现在又回来说让我们听你的?
  西园军肯听袁绍的号令吗?
  肯!
  眼看着皇帝势大,要拨乱反正了,正愁没借口跑过去站队呢。众人附和着袁绍,呼啦一下,山呼海啸一般高声喊着“奉诏!奉诏!奉诏!”敢情悄悄移至宫门东侧的,都是愿意奉诏的西园军。
  奉诏的将领一个个喊了半天,包括卢植在内,都没有袁大嘴这一炮响亮,附和之声这么高涨。袁绍心里别提多美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人气这么旺,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