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喃喃失神地说:“哦?翼德死了……”
…………
第一次世界大会胜利闭幕,除了罗马之外,其他各国纷纷加入“世界联合会”。而后刘备返回汉南二岛,不久之后便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命刘善继承王位,还召来刘晔、戴陵等人,以国事相托。并且特意对戴陵说:“君心忠直,义气干云,往后无论国事如何变化,还请君力保阿斗一脉。”
戴陵允道:“王上安心,臣定当竭力,保王子善周全!”
闻听此言,刘备慰心而逝。
刘备知道自己把儿子托付给了一个搜狐大密探吗?或许最初之时搞不清戴陵的真实身份,但是后来想必也是知道的,否则便不会将刘善托付于他了。或许更深一层含义,是刘备终究还是将儿子托付给了大汉吧。
随后刘善在“新新德礼”继任国王之位,并且向大汉朝廷上书奏请,将“南二国”改为“南渡国”,甚至还在上书之中对“天祖陛下”刘汉少说:“这边实在太热了,来孙可真想回咱们洛阳去啊!”
同时,因为刘善算是刘汉少的来孙,所以“南渡国”也算是大汉的“来孙之国”。
刘汉少亲自回复,准许更改国名,但是不准刘善无故回京,并且还督促他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勤于国事,不可懈怠。
然而看似平静下来的世界,却又爆发了新的战争……
第897章 水欧洲的曹熊城
……………………………………
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也许是听说孙权在海外立国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对大汉、对叔父的忠诚,孙策居然亲自渡过“铁马冰河”,前往北鲜卑所控之地进行侦察,并且还对手下的兄弟们说,自己就是去打个猎,然而却遭遇到了北鲜卑的兵马。
孙策殉国的消息先是传回伊州,而后又与赵云的请战书一起传回洛阳。刘汉少得知消息之后,既愤怒又哀伤,想不到这娃终究还是吃亏在了自己那个脾气上。随即召开军府会议,商议该如何解决此事。
打,肯定是要打的。
关键的问题是应该怎么打,又要打到什么程度。
汉正军的第三任总参谋长徐庶说:“其实打北鲜卑,根本不用军府出谋划策,只要交给赵二将军就行了。”
已经升任陆军总部部长的王闹闹却说:“但是咱得告诉赵老二,不能让他往前冲,一把岁数了,别还像个毛头小娃一样,更不能让他把西边那些州郡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都抖落出去。”
右副参谋长郑度趁机也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黄甫国与北鲜卑结怨甚深,正好趁这个机会,拉上他们一起,彻底解决掉北鲜卑。”
于是,洛阳方面再次设置“最高统帅部”,刘汉少下达最高统帅令,彻底覆灭北鲜卑!
伊州方面也设置了“前敌元帅部”,赵云再一次担任前敌元帅,但是还配备了两名副元帅,是负责指挥陆军的徐晃与负责指挥海军的陆逊。这也就是说,赵云其实是没机会跑到前线上战场的,将蒙州设为后基,向前方供应武器、粮草之事似乎才是他的主要业务。
与此同时,《大汉月刊》也刊登了孙策遇袭殉国的消息,激起了大汉上下的怒气,百姓们捐钱捐物,还有许多青年纷纷报名从军,誓要为孙策报仇。
趁着这个机会,兵武部也确实加大了征兵的力度,从“倭、瀛”到“来、宾”,征召了许多新兵,送往西线。他们的作用其实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把北鲜卑消灭之后,需要咱们有人前去控制那些地方。
这不是……道忒远嘛,所以提前出发。
身为左副元帅的徐晃先是在距离“铁马河”与“冰河”交汇处不远的地方,打下“喀山”高地,以此为前锋,而后由陆逊派出“五海舰队”的舰船,顺着“铁马河”进行补给与拦截,于是便形成了一种从“水欧洲”的东北向西南,一路平推的态势。
但是西北方向,还有一条比较大的山脉以及一片海域,山脉已经被大汉命名为“远西山脉”,那片海域自然也不叫“菠萝的海”,当然更不可能是“凤梨的海”,而是叫“远西湾”。为了将北鲜卑的势力彻底从“水欧洲”东北地区清除出去,所以徐晃还派出了第二军第四师一个旅的兵力,前往“远西山脉”征剿,而领军的旅长则是俄吉勒的儿子,王闹闹当年给取的名儿,俄何烧饼!
在此之后,徐晃才又派出前敌主力,渡过“铁马河”,聚集在沿岸的高地之上,似乎就要发动最大最猛的攻击了。
有些手下的兄弟感到奇怪,为什么徐副元帅放着北鲜卑在“铁马河”对岸的主力不打,反而先在“水欧洲”的东北、西北搞出那么大的动静?这不是等于打草惊蛇,提前告诉北鲜卑贼寇,说咱们要来揍他们了么?
有些脑子比较好使的兄弟就说,你们不懂,副元帅如此战术,是为了给黄甫国添点乐子。他们名义上与大汉联合,实际上却划地自守,总想出工不出力。现在咱们做足进攻的架势,却也只管敲边鼓,北鲜卑面对这种局面,是会选择跟咱大汉较劲呢,还是选择去跟黄甫国掰扯?
果不其然,在匹孤的率领下,北鲜卑主力开始大规模向“水欧洲”西南方向逃窜,选择了与黄甫国掰扯掰扯。随后,西线元帅部也派出主力,压迫上来,从后边逼着北鲜卑更加急切地与黄甫国开战。
重骑旅终于再次踏上征程,但是他们虽然保留了“重骑旅”的番号,其实却已经不再人马皆披重甲了,而是更像轻骑兵,发挥着千里奔袭,迂回穿插的作用。
攻打所谓的北鲜卑王庭附近的一处部落聚集地之时,重骑旅下边的一位团督不幸牺牲,所以徐晃便用团督的名字命名该处,准备作为主力营地,也好为攻打北鲜卑王庭做准备。
“主力营地”的名字叫“梁赞”!
然而令徐晃也没想到的是,重骑旅的兄弟们报仇心切,曹熊率团作为先锋部队,日夜奔袭四百里,来到北鲜卑王庭之时,发现这里的大部分兵马都已经走了。于是曹熊直接下令进攻,并且一战而定。
徐晃说:“兄弟们,虽然你们立下大功,但是仗不是这么打的。”
如果你们骑兵跑的太快,把北鲜卑撵急眼了,他们不得跟咱拼命啊?就算拼命也拼不过,可你们是打算杀光他们,还是全抓起来?
杀光,好像有点不可能。
抓起来,咱们汉正军又不许苛待俘虏,到时候咱还得费心费力地养活他们。所以,咱们得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
而且右副元帅陆逊也说了,“铁马河”与西北那些水系还不是通着的,咱们要赶紧修造运河,使得海军舰船能够通过水道一直驶到“远西湾”去,如此才能够及时支援、接应烧饼他们那一旅兄弟。否则的话,万一把娃给跑丢了,咱们回去不好向俄军长交代啊。
于是西线主力的进攻速度又放缓下来,主要是派出步兵,拉着追魂炮,所到之地,甭管看没看到北鲜卑贼寇,先放几炮,听听响。重骑旅更是“因功受罚”,几乎被雪藏了起来,曹熊还奉命保护着从大汉东边增援过来的建设兵团,在原本的北鲜卑王庭这个地方建一座城,名字就叫“曹熊城”。
…………
因为大汉反击,北鲜卑向“水欧洲”西南逃窜,不单与黄甫国打的热热闹闹,也使得罗马北部的各个蛮族全都受到了牵累。匹孤率领的北鲜卑,这些年受到严寒与恶劣条件的磨练,现在显得比黄甫国更加凶狠。所以遭遇他们的那些蛮族部落,不单有被杀被抢的危险,甚至还有被吃掉的危险。
而后,所有的蛮族部落也都开始大规模地向西南逃窜,不断冲击着罗马北部。起先何晏还接收过一些蛮族部落,只要乖乖听话,肯出力气修长城就行。但是这个法子后来便行不通了,因为涌进来的蛮族部落实在太多,何晏也安置不完。再者,蛮族要是都能乖乖听话,还能是蛮族么?
这些人不会感激谁收留他们,谁救助他们,为了抢地盘,抢吃食,抢财货,连何晏的“何蓝行省”都被祸祸了。无奈之下,何晏只得一边命人加快修建长城的速度,一边率领“长城军团”向冲击过来的蛮族部落发起了反击。
虽然何晏手下这个所谓的“长城军团”,绝大部分也都是蛮族兵士,但是他们与新来的这些蛮族部落可不是亲戚,所以彼此厮杀起来,也是非常勇猛,异常凶狠。
由此开始,罗马也被卷入了这一场战争。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蛮族都被撵昏了头,胆敢去冲击伟大罗马的边界,有些被撵到海边的蛮族,左看右看,谁也不敢招惹,于是便将目光盯在了大海对面的那些岛屿上,继而便纷纷冒险下海,拼命涌向不列颠。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远西山脉”地区,俄何烧饼撵着北鲜卑的“偏师”,北鲜卑的“偏师”又撵着当地的蛮族,大家争先恐后地逃到海边,无路可去,只得也冒险下海。
一时之间,不列颠好像成了“海上仙境”,蛮族们都觉得只要有命逃到那里,就算是有救了,而且还不用办护照。
但是安东尼心里话说,怎么个意思?伟大的罗马皇帝竟然遭到你们如此蔑视吗?我是被刺客吓着过,可也不能沦落到让你们这些蛮族小瘪三看不起的份上吧?
虽然“罗马长城”还没有完全修好,但是何晏以此为依托,在对付入侵的蛮族部落之时,就算打得再怎么热闹,也并没有给安东尼增添多少“麻烦”。所以安东尼雄心勃发,竟然下令再征不列颠,打算将所有的蛮族小瘪三们都赶进大海里喂鱼!
然而罗马大军到达不列颠没多久,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安东尼竟然突发疾病,死翘翘了。
那啥……其实是一不小心,五石散吃的太多了。
安东尼没儿子,他一死倒也算球,可是罗马随即又陷入混乱内战之中,几乎各个行省都有人想要跳出来当皇帝,就连孙权先前弄去亚历山大里亚的那一帮子“南二奴隶”之中,都有人站出来摇旗喊号了。
这个时候,安东尼的小姨妈,尤利亚的亲妹妹“朱利亚”,站出来说自己的外孙“瓦瑞乌斯·阿维图斯·巴西安努斯”,其实是安东尼的私生子,有权继承罗马王位,并且还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去与何晏联络,以求支持。
何晏心里话说,你们这关系好像有点乱呀,难道是表哥表妹搁一块儿整出事了?
不过此时何晏一边要对付蛮族入侵,一边还想继续修长城,因为罗马内乱而显得颇为吃力。如果罗马能够早日稳定下来,对于实现自己的人生小目标,也算有些好处。于是何晏便答应了朱利亚的请求,支持“巴西安努斯”继承罗马王位。
再者说,其实何晏应该也能算是朱利亚的姐夫之一,偏向小姨子也是应该的,对吧?
…………
与此同时,差不多与安东尼前后脚死掉的还有一个人,正是北鲜卑的大首领匹孤。
其实匹孤的年岁也不算太大,而且有些勇武,有些智谋,还有些野心,否则能把北鲜卑从漠北一路带到“水欧洲”的大东北么?可惜人强命不强,年轻的时候打仗多了,受到的暗伤也多了,这个时候突然遭遇各路强敌,心力交瘁再加上暗伤发作,所以便早早的“撒油哪啦”了。
然而匹孤的去世,使得原本还算“整状”的北鲜卑迅速崩散开来,不仅和黄甫国打,和蛮族部落打,甚至彼此之间也相互攻伐,使得整个“水欧洲”的东部平原之上好像突然出现了数十万发了疯的野猪……
第898章 国家最大的隐患
……………………………………
匹孤之死引发了北鲜卑大崩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北鲜卑勇士都能够顽抗到底,视死如归。其中许多部落都选择了向黄甫国,向罗马北边的何晏,甚至是向一些当地的蛮族部落投降,以求得到庇护。
这其中,黄甫国自然是最大赢家,接收了最多的北鲜卑部落。因为黄郦心里也清楚,汉军采用的策略,有点像驱虎吞狼,目的就是为了用北鲜卑来消耗黄甫国的实力。然而黄郦偏偏有苦说不出,因为从表面上看,汉军的确打的很猛,否则的话,北鲜卑能够大规模逃窜么?
原本的“南鲜卑”与北鲜卑有仇,是因为匹孤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现在的“黄甫国”和北鲜卑其实没多大仇,而且还有同源情谊,所以收拢他们,不仅能够壮大黄甫国自身的实力,也能够暗中挫败汉军的驱虎吞狼之计,对吧?
但是,徐晃与陆逊能眼睁睁地看着黄甫国大占便宜么?
在得知匹孤身死,北鲜卑崩溃的消息之后,西线主力迅速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直接将前锋推进到了“鲜卑河”岸边。
信不信,追魂炮隔着河,能一炮打到黄甫国的“黄甫城”去!
如此一来,黄郦可是真害怕了,连忙派人前去徐晃的大营交涉,说黄甫国可是大汉的属国,而且咱们还是盟军,那你们征剿北鲜卑,咋还打到我们黄甫国来了?
徐晃很是疑惑地反问:“有吗?”
先前你们黄甫国与北鲜卑,有没有清晰的边界?怎么证明我们已经打到你们黄甫国的地盘里来了呢?我们得到最高统帅的命令,可是要彻底覆灭北鲜卑的,所以,北鲜卑逃窜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原本担心你们黄甫国势微力薄,扛不住北鲜卑贼寇的进攻,我们还想打过河去,帮你们一起消灭这些北鲜卑贼寇来着……
“不用,不用!徐副元帅一番好意,小王心领了!我们现在就向大汉朝廷上书,保证把蹿入黄甫国内的北鲜卑贼寇彻底消灭掉,给陛下一个交代!”
徐晃还挺客气,回话说道:“那行,咱们就以鲜卑河为界,我们在这边等消息,万一你们自己搞不定,只要招呼一声,我们马上过河帮忙。”
黄郦心中又气又怕,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当初“南北鲜卑”都是到处溜达,虽说后来“南鲜卑”建立了黄甫国,开始学习耕作与修建城池,但是黄郦只是“黄甫王”而已,又不是懂王,怎么可能早早地想到要去修建一条边境墙呢,对吧?
如今,吃了一个闷亏,但是黄郦还不敢炸毛。
瞅见没有?
河对岸摆的叫作“追魂炮”,比抛石机发射的霹雳弹更凶猛,更厉害,一发入魂,舒爽至极!
…………
不管黄郦向大汉朝廷的上书之中是如何狡辩与保证的,至少“黄甫国”的地盘现在变得“紧窄”了许多,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北鲜卑部落与蛮族部落都会乖乖听话。为了巩固自身,扩张地盘,黄郦再也不敢“惜力偷懒”,不仅加大了对北鲜卑与蛮族各部的征剿力度,甚至打起了罗马的主意。
罗马的下默西亚行省就在黑海边上,而且沿着海岸贱兮兮地向东北延伸出去好远,现在趁着罗马内乱,黄郦以追剿北鲜卑贼寇的名义挥军杀来,在事实上占取了下默西亚的一部分地区。
因为是在“罗马长城”的外边,所以何晏才不会去管那些下默西亚人的死活,反而与黄郦达成默契,只要他不来干扰自己修长城,不管杀人还是占地,能拿走的统统拿走。
如此一来,黄郦瞬间又恢复了不少的信心,既然罗马都这么客气了,那咱还客气啥呀?于是对北鲜卑与蛮族部落征剿的更有劲了,在罗马北部也扩张了不少地盘。
然而,正当黄郦干得热火朝天之时,他却突然死了。
刘汉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亲自跑到老狐狸贾文和那里,问这事儿是不是搜狐干的。贾诩之前已经卸任“搜狐局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