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没错。
可是溜达一族要是有本事养活自己的话,怎么还会养成四处劫掠的习性?难道他不知道被人逮着,会挨揍,会疼?
尤其是到了秋冬之际,大汉耕种的粮食都颗粒归仓了,溜达一族却饿的连草根都啃不上。
要么被饿死。
要么被人逮着,打死。
无非、如此、而已!
所以那些被饿急眼的溜达一族,会不会敢于冒险,“拼死一抢”呢?
可惜现在不是秋冬之季,而是春暖时节,“安西都护岭”以北,顿河沿岸,到处都是大汉的农垦兵团开垦出来的农田,之前因为天冷而停工的运河工地此时也已复工,忙忙碌碌,生机盎然。就连海峡、界河对面的草地上也是草长莺飞,绿意盈盈,牛啊、羊啊、马的,可着劲地撒起欢来,心情好的,说不定还在寻思着再生个崽儿。
可惜这个时候,却是孙策最无聊的时候,太平无事基本等于寂寞空虚,千万别提打猎,这会儿连小野鸡子都忙着吃虫呢,要是猎回来,兴许肉还没骨头多。
咋办?
回家找大桥,也寻思寻思,再生一个?
幸好,蒙州最近来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如果拐着弯算的话,还和孙策沾着点亲戚。
…………
何晏。
大汉以前的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继子,刘汉少的表侄子……那啥,孙策不是管刘汉少喊叔父么?何晏也得管刘汉少喊表叔,所以亲戚就是这么来的。
话说何晏小时候可聪明了,而且也有志气,曹操把他妈哄回家之后,原本还想给他改姓曹,但是何晏搁地上画了个圈,自己跳进去,非说那个圈就是他们何家,怎么着都不肯出来。于是曹操知道了这娃的心思,便不再提给他改姓之事。
因为有了曹操的眷顾,何家虽然不幸,但是何晏小时候并没有受过苦,也算是无忧无虑地长大成人了。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起点不同,目标自然也不同,就拿何晏来说吧,姑奶奶曾经是大汉的皇后,亲爷爷曾经是大汉的大将军,就算是到了现在,大汉皇帝也还是人家表叔。后爹虽然长得矬了点儿,可好歹也是大汉的交通部长。
就这,想让何晏有吃有喝、无忧无虑便心满意足么?
然而在何晏心里却藏着莫大的委屈。
何晏打小便立志要重振家声,光耀何氏门楣,这一点从他在老曹家给自己画圈之事便能看得出来。但是当年干翻董卓之后,刘汉少并没有将“大将军府”赐还给何晏,甚至后来还将大将军府的后花园改造成了“百姓公园”,所有百姓,只要买张票,都能进去溜达溜达。
站在刘汉少的立场上来想,何家当时已经没别人了,剩下个何晏也只是个小屁孩,要是把那么大一片地方给他,让他呆里边,那不是疯了么?既然小黑胖子喜欢接盘,愿意帮忙照顾他,也是正好的事儿。
再者说,大将军府能算何家的私产么?
要么是朝廷所赐,要么是巧取豪夺,反正靠着何进杀猪屠狗不可能赚那么多钱。
然而这件事却在何晏心里留下了阴影,就是认为“皇帝表叔”亏待了自家。
再说小黑胖子曹孟德,虽然对何晏百般疼爱,犹如亲子,可是他也没问过人家何晏,愿不愿意要他给人家当后爹呀!
旁的不说,人家何晏的姑奶奶“何氏”,为啥能当上皇后呢?除了生儿子之外,前提条件肯定是长得好看。所以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何进虽然是杀猪的屠夫,但是谁也没有规定屠夫就不能长得帅,对吧?即便是何晏的老妈尹夫人,为啥会被曹操勾搭回家,难道他小黑胖子自己心里还没点数?
所以何晏打小不仅聪明,而且长得还俊俏。可是再看看曹操那个模样,小巧而又黢黑,何晏心里话说,我过八岁就能跟你长得一般高,你让我管你喊爹,咋好意思的?
另外还有曹操家的那些小曹们,也许是因为刘汉少还当着皇帝的缘故,所以他们对待何晏这位“皇帝的表侄儿”倒是不敢太苛刻,反而有诸多巴结奉承之举,但是,这恰恰说明他们不是正常的兄弟关系。以何晏敏感的内心,不仅能够察觉得到自己与别的小曹的不同,甚至还亲耳听到过曹丕在背后偷偷说他是老爹弄回来的假儿子。
假的,什么都是假的!
即便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嫁入曹家之后,也又生了一个小曹,能够给予自己的爱护,还有几分是真的,也无从得知。
在此情形之下,心情郁郁的何晏后来便信了谐和道,试图在大道之中寻找“真”的东西,可是后来他发现好像连谐和道也是假的。
如果皇帝表叔真的是圣天尊临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干吗非要等着董卓祸国、自家灭门之后,才出手诛杀国贼呢?
难道就不能早一点出手,救一救自家的祖父、祖母,叔祖父、姑奶奶,老姑奶奶、小姑奶奶……
第866章 不就是调个凉菜
……………………………………
何晏甚至还偷偷的试探过刘汉少,趁着他来曹操家蹭酒喝的时候,说自己从小戴在身上的玉佩找不到了。刘汉少可以送给何晏新玉佩,或是别的什么礼物,却始终说不出何晏的玉佩丢在了哪里。
当然了,玉佩就是何晏自己藏起来的,别人怎么可能知道?但是据此,何晏却偷偷揭穿了“圣天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把戏。
但是这个“真实的情况”,何晏又不敢朝外界瞎嚷嚷,别说会不会被皇帝表叔怪罪,就算是惹怒了谐和道,被他们那些信徒围起来揍一顿,何晏也受不了啊。
于是何晏只是悄无声息地“叛离”了谐和道,转而通过其它方式追寻“真”的东西,但是这一通狂追下来,好像许多东西在何晏眼里都变得玄之又玄,迷迷糊糊了。
至于说所谓的“众妙之门”,何晏暂时还没找到!
“立言玄妙,行事玄远。”
这不是青天大道已经修到了伊州嘛,很多人都想骑着脚踏车,从东到西跑一趟,感受一下大汉的大好河山。何晏也想离开洛阳,跑的远远的,追寻一下诗和远方,以及那个所谓的“真”。
当然了,何晏可不会骑脚踏车溜达,所以是带着随从与小老婆们,驾着软轮马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说的旅行。
出潼关、临西华,路过秦岭,渡过大河,顺着河西走廊一直走,好像如此便能到达天的尽头。何晏一路上也见识到了雪山、草场,大漠与绿洲,不知道那个所谓的“真”是否找到,但是心里的确开朗宽广了许多。然而当他来到“昌吉郡”的时候,有些傻眼了。说好的天尽头呢?怎么这里热闹的就跟在洛阳似的?
不热闹,还能咋?
昌吉属于大汉的“直管九郡”之一,更是大汉在西部地区的商贸、文化、行政的各种中心。
何晏的小老婆说:“这里的胡女好漂亮啊,眼睛都那么大!”
何晏一巴掌呼过去。
“胡什么胡?大家都是大汉国人,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我这就找一个大眼妹妹谈心事、聊理想去。”
当然了,这只是玩笑之语,但是昌吉的繁荣盛况以及内陆与西部的融合所衍生出来的新文化,也再次引起了何晏的好奇之心,觉得既熟悉又新颖,好像儿时的梦境,亦幻亦真。
于是乎,何晏再鼓志气,决定继续向西,完成自己的“寻真之旅”。伊州的西边不是还有真州、契州和蒙州么?
还有貂蝉公主城!
当地人都说那些地方也离的都不太远,咱就一路走过去,看看大汉到底变成了啥样。
而后何晏又从昌吉到达伊宁,拜见了赵云赵二叔。伊宁与昌吉不同,除了是伊州州治之外还属于军事重镇,所以赵云平时也都待在这里。
但是赵云听了何晏的“来意与去意”之后,便对他说:“娃呀,那西边还远着咧,而且有的路修了,有的路还没修好。你要是再西去的话,恐怕半路得遭罪呀。”
何晏却说:“二叔,这真州、契州和蒙州,也都是咱大汉的地盘吧?只要半路不会出现鲜卑贼寇,小侄还能遭啥罪呀?再说了,伯符兄长不是还在蒙州么?小侄既然到了伊州,自然也应该前去蒙州探望于他。”
你叔是“西方军团”的军团长,你居然怀疑咱们西部的治安问题,这不是看不起你叔么?赵云转念又想,孔子也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哥这个侄子读书读的是有点废,让他出门走一走,到处看一看,也没啥坏处。
于是乎,赵云与吕玲绮,悉心周到而不失慈祥地为何晏补足了路上所需用品,而后便目送他们继续上路了。可是刚走出伊州的地界,进入真州没多久,何晏就哭了。
敢情你们说的“不太远”,是六千多里?
我这幸亏是从洛阳出发的,要是从青州出发,到伊州也才只走了一半。
完事何晏的小老婆还跟他谈论:“老公,你注意到没?伊州人说那边的时候,那个那字是会拖长音的,音拖得越长,说明那个边离得越远!”
“我……这个……粗话的,你知道,你倒是早点告诉我呀!”
…………
磕磕绊绊,晃晃悠悠,何晏一行人终于渡过了“西长城河”,到达了蒙州的地界。
说句老实话,离开昌吉之后,越往西显得越荒僻,毕竟昌吉作为西部中心,直管九郡之一,朝廷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各种政策扶持,其他州郡虽然也都有投入,但是在力度上自然无法与之相比。
所以真、契、蒙州的郡县城池看起来规模都不算太大,更像是注重防御的军镇,但是这些地方的百姓精神面貌看起来都很好,干活的时候都乐乐呵呵的,要是闲下来凑在一起,还会唱唱歌、跳跳舞啥的。
何晏不解,这些人看着好像也都不咋富裕,为啥还能活得那么乐呵呢?
有了解内情的人就说了,他们从前好像无根浮萍一般,跟着牛羊到处溜达。每天到了晚上,都会担心会不会有贼寇前来劫掠,每年到了冬天,都会担心会不会再也看不到春天返青的草原。要是生了病、受了灾,除了等死一途,更是别无他法。
但是现在,在咱们大汉治下,有人屯田,有人放牧,有人做工,有人修路,即便是遇上个病啊灾的,咱们有医生有救助。城里有城管巡逻,城外有百姓警卫队保护,那些在外放牧的兄弟们就算走得再远,一想到老婆和娃还在城里生活、读书,便也知道家在哪里,自己应该归往何处。他们有了根,有了挂念与归宿,有了安定的生活,还有一份值得期待的未来,所以,他们怎能不乐乐呵呵,开心的又唱又跳呢?
“未来可期!”
这就是咱们大汉的样子么?
这就是皇帝表叔所为之努力而得来的么?
他那个“圣天尊”也许是假的,可是这些百姓脸上的笑容,却又那么真实。
何晏没有去貂蝉公主城,虽然那也是直管九郡之一,但是她在大汉的西北角上,实在太冷了,所以何晏转而向南,然后便来到了孙策这里。
要说在洛阳的时候,孙策与何晏真算不上多有交情,顶多也就是因为大家都是皇帝的大侄儿,见了面打个招呼也就过去了。可是到了塔曼,离着洛阳那么老远,就算是只有一口乡音,能让彼此听到,也会觉得尤其亲切。
更何况,何晏还给孙策这边的兄弟们带来了不少的“新闻”,比如洛阳有了电灯,到了晚上,哪儿哪儿都是灯火通明的。还有电话公司,在洛阳打一个电话,可以直接在南阳那边听到声音。
“你们还不知道吧?”
前些时候,朝廷反贪,削下来好多达官贵人,连陛下亲信的燕三娃都在狱中自缢了……对了对了,还有你那个小姨子,小桥,到现在都还没把自己嫁出去呢,已经从洛阳第一美女变成了洛阳第一剩女……你可别打听洛阳谁家有青年才俊了,就算是圣天尊亲临下界,那也得你小姨子看得上眼才成啊!
“呃……兄弟,喝多了,这一骨碌掐了别播啊。”
而后孙策带着何晏去爬“安西都护岭”,去看黑海,还有海峡对岸的卑奴以及远方的罗马。
何晏说,我来的时候看见过夷播海、咸海、里海,没想到西边也有这么多海,而且一个比一个大。
孙策说,那些都不算啥。要是哪一天咱们能从这里打过去,一直打到头,还能见到“西大洋”,那才真叫一个大。
何晏忽然问道:“你想去看西大洋么?”
“想啊。怎么会不想?”
孙策脱口而出,可是随后却又有些气馁地说:“也不知道叔父他老人家在想啥,我们天天在此秣马厉兵,就只待他一声令下,便会杀过对岸,彻底消灭卑奴。可是这个令哟,怎么等都等不到。”
虽有抱怨,实为崇拜。
何晏见孙策如此,也禁不住感慨地说道:“叔父他老人家,还是很厉害的。”
…………
因为要尽地主之谊,所以何晏来的这些日子,天天都是孙策请客,但是塔曼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就算是大汉最为火暴、连开分号的“好吃不贵楼”,都得跑去塔曼所属的“河畔郡”的郡治那里,才有一家不算太大的门店,可是那也离着塔曼好几百里呢!
但是孙策是啥人呢?
威名赫赫的“炸半城”,面子上的事儿岂能不讲究?于是便将防务交给部下,带着何晏专门跑了过来。
“小晏哪,哥跟你说,你别看这家好吃不贵楼的门脸不算大,但是掌勺的大师傅却是新北邙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做出来的菜特别正宗,简直和洛阳的一模一样!”
何晏心里话说,就这,你还跟我吹呢?
要说带兵打仗,你孙伯符是汉正军的师长,咱不服也不行,可是要论吃喝玩乐,追赶大汉的时兴潮流,我得甩你几条街呀?
所以何晏故作愁苦地揶揄道:“兄长,我从洛阳来的,跑了上万里。到了您这儿,您就给我吃正宗的洛阳菜?”
好像也是哈,何晏这个兔崽子要想吃洛阳菜,老实搁家里呆着不就得了?
孙策尴了一个尬,而后却又继续吹嘘:“小晏有所不知,这家店面虽然是从中原开过来的,但是他们也根据当地特色,学了许多新品菜式,口味很是独特。沙拉吃过吗?那叫一个爽口清香,而且营养均衡,健康美味!”
何晏听着新奇,倒也充满期待,可是等菜上来之后却大失所望。
孙伯符,我净听你跟我忽悠,啥沙拉呀?这不就是调了个凉菜么?我看肯花这么多钱来吃,还觉得自己挺有档次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傻啦”!
然而,就在孙策与何晏喝酒谈天,相互吹嘘逗趣之时,旁边邻桌的一群人却注意到了他们所说的话……
第867章 帮着罗马修长城
……………………………………
盖乌斯想让盖塔去请一个东方高人,但是可真没想过让他亲自前去,然而盖塔少年心性,不仅任性叛逆,还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到达罗马北方之后,不顾部下属众的劝阻,由多瑙河顺流而下,然后沿着海线一路划了过来。
何晏身材高挑,长的又白皙俊美,加之内心敏感,时常带着一种忧郁的气质,即便是与人谈笑之时,似乎也难掩一丝的落落寡欢。此等模样,使盖塔见之,忽然就有了一种想要关心他,了解他内心隐秘的感觉。
然而何晏与孙策谈论的又都是大汉的新奇事物,连孙策这种见过大世面的人物都听得津津有味,又何况是盖塔这种“地中海小王子”呢?所以盖塔又对何晏产生了一些佩服的感觉。
谎称自己是罗马来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