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没能将刘协砍来的这一刀完全躲过去,被刘协的“大兴刀”刮花了臂膀。
眼前之事,道来嫌慢,其实只是发生在瞬息之间。
城头上的陪站众人终于都明白过来了,有人上前护住刘备,有人却又涌向刘协,试图将他拿下。然而此时刘协却把刀一横,架在了自己的脖颈之上。
“闹哥!逆贼尽在此城,你可千万别放跑了他们!”
而后,众人便眼睁睁地看着刘协抹了脖子,又奋力一跃,跳下城头!
…………
自从刘备当上“汉南王”之后,越来越没有人再把刘协这个“至尊”当回事了,刘协自己也知道,就算自己想继续再做吉祥物,恐怕也不可能。如此一来,能够让刘协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就只剩下了两个,一个是老婆和娃,另一个则是刘备带回来的传国玉玺。
前些时候刘备往“文伽”转移“汉室忠贞之士”们,便把甘夫人与刘阿斗,还有刘协的两个小老婆与娃一起都转移走了。
但是这一次刘备并没有让刘协与伏、董二女一起走,因为他还要把刘协留下来当“肉盾”嘛,否则又怎敢让别人先走?然而刘协可不知道这里边的事儿,刘备也不可能直言相告,说刘协已经从“高祖至尊”变成了“保命王牌”。
其实就算刘备不说,刘协自己也能想明白,到了此时此刻,自己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给那帮子“朝廷叛逆”当人质了。而自己的老婆和娃,又会被刘玄德拿过去,用来要挟自己。
难道真的要因为自己,使老哥征讨这些逆贼之时,缚手缚脚?还是说要答应他们的苛刻条件,满足他们的非分之想?
即便是苟活下来,又能如何?等到将来,自己再也没用了,又会怎样?甚至……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和娃还在不在人世,自己都不知道。
刘协很想和谁说说话,商量商量,但是戴陵只能让他相信七八分,老黄那货又不会说话,于是,刘协只能自己为自己谋划了一条计策。可惜,真没想到,为刘备挡刀的竟然会是戴陵,真应该早早的杀了他呀!
…………
老黄被扔下城头的时候可能摔伤了一条后退,所以跑起来一跳一跳的,尽管如此,速度也是飞快。来到王闹闹身前,老黄很聪明地低下脑袋,用前爪扒拉着,将套在脖子上的小包袱扒拉下来,而后一句话不说,又瘸着一条腿,一跳一跳的,朝着已经跌落在城下的刘协跑去。
“射死他,射死他!”
刘备狂怒地喊个不停,可他想要射死的其实是老黄,因为他知道老黄带走的那个小包袱,里边装的一定是传国玉玺。但是刘备喊的晚了,老黄已经跑了,听到命令的人又以为“汉南王”是怕“至尊”摔不死,所以便将箭矢纷纷瞄准已经躺在城下的刘协,射了出去。而后老黄又蹿了回来,别人这才开始射老黄。
也不知道老黄识数不识数,会不会在心里默默地数着自己究竟中了多少箭,它只是拼命地爬回刘协身边,而后,寂然不动。
…………
“开炮!”
…………
王闹闹以少数兵力,向仰汉城发起了总攻,随着一声令下,“追魂炮”甚至将仰汉城墙都轰塌了一个豁口。不过很可惜,并没能当场炸死刘玄德,距离他最近的一颗炮弹爆炸之时,还是戴陵帮他挡的,为此,戴陵身上还多添了两块弹片。
因为船只不够,仰汉城的兵马只能分兵逃窜,刘备在潘璋与龙彰云的护卫之下,逃往了勃生,而张飞、赖恭等人则率部向西北而逃,遁入了若开山脉之中。
或许是托“一刀两弹”的福,刘备在仓皇逃窜之时居然没有忘记戴陵,让人带着他一起,紧紧跟随在自己身边,并且时不时的还为戴陵流下几滴焦急的泪水。
王闹闹很想快速追击,想把刘备当场炸死,砍死、戳死、射死,可是“丽水”河口这里劈的叉实在太多了,每过一水都会耽误不少时间,就算让兄弟们蹚着过去,游着过去,追魂炮也总得想办法弄过去吧?
于是王闹闹又给庞统下令,命他带着舰队迅速前往勃生,一定要把刘备留下来。
“学兄,勃生那边还有甘宁的左虎军,咱们并没有把握一定能打赢。就算是把逆贼的水军打掉,若是逆贼无处可逃,困兽犹斗,说不定最后落败的反而是咱们自己。”
庞统说的是事实。
仰汉城之所以能够被打下来,完全是因为刘协死的太壮烈,乃至是太惨烈了。而刘备竟然在刘协跳下城头,身死之后,还命人朝他的尸体放箭。或许他的本意并非如此,但是造成的结果却不容他辩驳。
终于,刘备看到了自己变成大逆不道的贼子的样子,他心虚了,也更加心慌,所以在追魂炮的轰击之下,根本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便拼命地蹿了起来。
而王闹闹的怒火,也许会比李进的复仇钢槊更加锋利,势不可挡。
“我不管!就算是咱们兄弟全死光了,也一定要追上去,干死这个刘玄孙!否则我就没脸回洛阳,没脸见老大!”
“可是,可是……”
“庞士元,你TM要是不敢追,我就自己去!”
眼瞅着庞统也劝说不了王闹闹了,便在此时,后方却又传来紧急军情,戏志才亲自给王闹闹下令,命他速回“孟城”,不得有误!
军令不可违!
无奈之下,王闹闹只得将前线战事交给庞统,而后乘着“星岛舰队”的舰船返回“孟城”。
第815章 志才忠魂筑忠城
……………………………………
返回“孟城”的路上,逐渐冷静下来的王闹闹也想了,还好有“戏军师”及时下令,否则自己出于一时激愤,或许真的就干出了不计后果之事。
而后王闹闹又帮着自己找补,就算自己当时真的冲了上去,连累了兄弟们,造成重大伤亡,可是只要后边还有“戏军师”坐镇,刘玄德那个玄孙照样翻不了天。
再而后,王闹闹又开始自我剖析,其实自己也不是害怕无法向老大交代,主要是当时与刘协那娃越聊越亲近,好像他就是自己一个小老弟似的。可是正聊的好好的,这个小老弟突然就没了,还没的那么轰轰隆隆,悲悲壮壮的,就连他的那条狗,都让人觉得敬佩。
最后王闹闹又对自己做出一番总结,难怪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自己只能当个副元帅,关键时刻还是容易冲动的呀!就算自己打再多的胜仗,可是只要败一次,就会累及许多兄弟,甚至是危及大汉安危。
看样子,本事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责任越大,也就越不能嘚瑟。
…………
原本王闹闹以为是戏志才神机妙算,及时下令阻止了自己的冲动行为,然而回到“孟城”之后王闹闹才知道,召自己回来的真正原因竟然是戏志才病危。
打仗是最耗费心神之事,打上一年仗,比活十年人都累。戏志才被“晓予天机”,跟随刘汉少前前后后已经打了十多年的仗,尤其是执掌南线元帅之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那帮子朝廷叛逆身上。并且,他还要遵照刘汉少那个近乎“异想天开”的意愿,把“消灭叛逆”变成“驱逐叛逆”,这就需要戏志才对于战争局势有更强大的掌控力,既不能打的太狠,又不能打的不准。
的确,在驱逐叛逆这一场战争期间,戏志才也成长了,也成熟了,甚至可以像“天才”曹操那样“放眼世界,布局天下”了。可是成熟、成长,本身是否也意味着衰老呢?
尤其是庞统提出突袭“孟城”之后,他们都只想着如何去打赢,而戏志才还要想着如何才能保证赢。旁的不说,从“孟城”经过“西大门海峡”到达“红统城”,这之间的海路足足有七千多里,从“红统城”再到交趾郡的海路又是五千多里。即便是走陆路,横穿“汉南半岛”,从交趾到“孟城”也需要三千多里。
而这,还仅仅是到交趾啊!
“追魂炮”是交趾能有的吗?“入魂弹”是交趾能有的吗?新式战舰又是交趾能有的吗?尤其是“孟城之战”开始之后,战争节奏完全进入了一个“超速状态”,紧跟着又是打桑南,又是打勃固,一直打到了仰汉城。在这期间,打出的每一发炮弹,吃掉的每一罐罐头,都是戏志才需要考虑到的事。
这倒不是说戏志才这位南线元帅变成了军需长,考虑的都是吃喝拉撒的事,往大里说,南线元帅部最初指挥三个军,后来变成四个、五个、六个,而后陈冉回了益州,张辽调往江东,史涣守荆南、交州,吕常守汉南中心位置,还有留在后边的燕三娃的骑兵师,经过改制的徐商、张英的两个水师,于禁去了大明珠岛,李典去了小明珠岛。
哪些人适合调到哪个地方去,哪个地方又不能出现一丝纰漏,这些事情都得戏志才一件一件去想,一点一点去布置。
其实“孟城之战”开始没多久戏志才就病倒了,但是他不允许告诉王闹闹,就怕影响了前锋部队的军心士气,甚至在王闹闹前去攻打桑南之后,还立刻将元帅部从“红统城”推进到了“孟城”,就是为了与前锋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能够随时了解前线战事,以便及时做出增援或是调整。
可是现在,戏志才知道自己撑不住了,不得不把王闹闹从前线召回来。
…………
“军师,我送你回去。咱们回洛阳,让老大给你找最好的医生!”
戏志才笑着说道:“汉少曰的好,青山处处埋忠骨,我就是那个忠骨的忠。”
王闹闹想哭,却只能强忍着挤出一丝笑容,他甚至连戏志才的话都不敢接,因为后半句是“何须马革裹尸还!”大概这也是戏志才对自己身后之事的一个交代吧。
“闹儿。”
“我在!”
“你听哥跟你说。”
戏志才也用上了“哥”这个自称,而且用的毫无压力。
“我走之后,你要告诉汉少,咱们不能再追了。国虽大,好战必亡。汉南半岛也很大,且有山海相阻,前方战事所用靡费,然而运十却不足用一,倘若战事拖延太久,咱们大汉便有被拖垮的危险。更重要是,今日有你我在此,汉南定然安稳无事,倘若你我不在,而在此之人又效仿赵佗、士燮之辈,生出狼子野心。那么今日你我带到汉南的这些火炮、舰队,便有可能成为贼子手中的利器,未必不会反噬大汉。这一点,要请汉少千万小心,严密防范。”
“是,是。军师放心,闹儿都记下了。”
此时的王闹闹很乖巧,就像当年在北邙山那个小学校的时候,犯了错,刚刚被收拾过一样。看在戏志才眼里,满是欣慰,于是又说道:“闹儿,让我抢一份功劳吧。”
“好,好,军师想要什么功劳?”
“拿下仰汉城之功,算在我头上。”
王闹闹听得一愣,随即又立刻明白,刘协是死在仰汉城的。拿下一座城池的功劳,对于戏志才与王闹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可是万一刘汉少要是因为刘协之死而怪罪下来,那么罪过可就实在太大了。
或许……戏志才与王闹闹都知道,按照刘汉少的性格,就算是因为刘协之死而难过,发脾气,顶多也就是再踹一顿王闹闹而已,不至于胡乱杀人。可是天威难测,皇家之事更不可说,比如说,将来皇帝换了,有人又刚巧想给王闹闹下绊儿,是不是这件事还会被扯出来呢?
所以说,戏志才争的这份功劳,其实是在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再回护一次“闹儿”。
“军师!”
王闹闹泪如雨下,终于哭出了声。
…………
其实戏志才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作为唯一被汉少“晓予天机”之人,他很想再问一问刘汉少,如今曹孟德都去修路了,孙文台都去建桥了,袁本初也搞起了议院,他们还会再跳出来搅风搅雨吗?要是把刘玄德赶去“汉南二岛”,他还有机会反扑大汉吗?那么将来呢?将来的大汉会变成什么样?我大汉百姓是否能够躲过沦为两脚羊的厄运……
其实戏志才偶尔也很想问一问刘汉少,“天机”上有没有说,自己将来是怎么死的。可是每一次想到最后,都忍住了。与其知道自己将来是怎么死的,为此忧心如捣,愀然不乐,那还真不如好好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活。
当年刘汉少还宫,为了给董卓挖坑,戏志才曾经在史侯府“藏匿”过一阵子。那时候剑师王越与枪尊童渊也都在,问了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汉少的师傅。二老谦虚地说其实我们才是徒弟,因为汉少教过,“侠之大者,忧国忧民。”闻之,令人动容。
不知自己一生努力,算不算为国为民,或许也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吧。
戏志才走了,走的时候有自豪,有骄傲,或许也有不舍,有担忧,但是……没有遗憾!
…………
同一个消息,带回了两个噩耗,刘汉少得知消息之后,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也许刘协只是去上学了,还没有回来,也许戏志才只是去打胡奴了,胜利之时就会回来。
还记不记得当初见到戏志才之时,他被人绑的好像个粽子。
还记不记得自己出征之时,刘协那娃还哭着喊:“老哥,你早点回来。”
弟呀,哥回来了,你啥时候才能回来呢?
忽然,刘汉少又想,自己是不是很虚伪。早在刘备蹿到“抚州”之时,就曾派王朗前来求和。要是那个时候,自己如果答应了刘备提出的条件,是不是就能把刘协接回家了?
是自己断送了刘协的回家之路……可是自己……真的也不是为了自己。
哥早就说过,当皇帝,真不是一个人干的活儿。
…………
隐藏起失去老弟与兄弟的痛楚,刘汉少依然是威不可犯的大汉皇帝。按照戏志才的遗愿,他的遗体无需运回洛阳,就留在当地便可。其实这也是汉正军逐渐形成的习惯,戏志才到死都在以身作则。
于是刘汉少下令,将“孟城”改为“忠城”,因为这是戏志才之名,将来新的“忠城”也必是以志才忠魂所筑。同时在“忠城”选择适合之处,再建一座“大汉忠烈陵园”,用以存放戏志才与在“汉南半岛”上牺牲的兄弟们的骨灰。
可是刘协该怎么办?
他的遗体要不要运回洛阳?
他可是皇家子嗣啊!
可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即便千辛万苦地将刘协的遗体运回来,他也只能是一个“罪臣”,因为天下根本没几个人知道,他其实是搜狐的“王牌卧底”。
最让刘汉少生气的是,其实刘协到死都不知道,贾诩那个老狐狸从头到尾都在欺骗他,搜狐的档案之中,根本没有刘协的名字。
“我给老哥当先锋……”
老弟,你是老哥最好的先锋,你没给咱们皇家丢人,没给咱们大汉丢人!
假的传国玉玺像真的一样被护送回洛阳,与之一同回来的还有戏志才那一把没有铭文的“汉少佩刀”。如今的汉正军之中,究竟有多少将领能够佩戴着“大兴刀”,连刘汉少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将来,很远很远的以后,这把“汉少佩刀”反而没人认识了呢?还有那个假的传国玉玺,经历过这些年的漂泊,终于又回到了大汉博物馆,是不是多年以后,它也就真的变成了真的呢?
这世上的人,这世上的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究竟有多少才是能够说得清的呢?
然而刘汉少为了“求真”,不仅将那把没有铭文的“汉少佩刀”挂回自己腰间,作为“惩罚”,还把贾诩喊到了永安宫,就在刘协曾经住过的那个房间里,由贾诩亲笔为刘协录入搜狐档案,列为绝密,设置解密时效为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