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果然是师傅,构思精巧,妙用无比呀!
于是再乎,在刘汉少的指点之下,诸葛亮与蒲元打造出了第一门后装填式火炮。火药是由纸筒事先包好的,以此来达到定装药量的目的,操作之时,依次装入弹头、弹药,锁好炮闩。接下来的步骤就有点奇葩了,因为现在还没有“点火药”,所以炮身上还得留着一个“点火孔”,准备手动点火,而引信则是缠在一根竹签子上的,使用之时,竹签扎进“点火孔”,刺破装有火药的纸筒,然后才能点燃引信,继而点着火药,产生爆炸,把弹头给崩出去。
能够把火炮鼓捣到这个份上,应该已经算是很利的利器了,然而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弹头爆炸”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但是这已经超出了刘汉少能够指导的范围,别说他也不知道炮弹弹头都是依靠啥玩意引爆的,就算勉强知道个“地火”,可是现在也没有“蕾汞”呀。
所以刘汉少很难得、狠狠地夸奖了诸葛亮一番,还劝他别着急,慢慢来,就算是搞不出来会爆炸的弹头,师傅也照样愿意帮你娃和张玉兰做主成婚。
这……算不算师傅小看人哪?
诸葛亮平时喜欢嘚瑟,尤其是搞出什么新发明的时候,尾巴直接就翘到天上去了,所以刘汉少也总是喜欢在他嘚瑟的时候稍稍打击他一小下下,免得这娃骄傲,“目中无师”。可是现在,诸葛亮真真遇到难题了,刘汉少当然不可能再打击他,反而好言相劝,安慰鼓励。
然而,诸葛亮还偏偏不习惯师傅搞的这一套,就像受不了师傅“温情卖卖”地犯矫情一样。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兰妹妹。
自己想把人家娶回家当老婆呢,总不能没点拿得出手的成绩吧?如果不能发明出会爆炸的弹头,那么自己的这一个求婚是不是便不完美?
难道想拿着会爆炸的弹头去求婚么?
一般人真不知道这些妖孽都是咋想的!
但是诸葛亮还就较上这个劲儿了,一脑袋扎进自己的研究工作之中,有时候甚至都能不眠不休,忘了吃喝。
这一回,反过来该张玉兰心疼了,心里话说,姐姐还没嫁给你呢,你娃要是先把身子搞垮了,姐姐到底嫁还是不嫁?于是便格外的关心起了诸葛亮,不仅照顾饮食起居,甚至还专门去学习烹饪。
再反过来,诸葛亮受此激励,研究的也更加刻苦用心了,使得蒲元都一边啃着张玉兰送来的好吃的,一边心生感叹,老气横秋地说:“我这个小师弟,从小到大,除了疯玩,就没见他正经学习过。弟妹呀,你算是把他给教好了。你是我见过的头一个,比咱师傅还有本事的人!”
第758章 学了师傅的矫情
……………………………………
既然“妖孽”发了狠,这要是不搞出点成绩,便不足以称之为“妖”。经过诸葛亮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会爆炸的弹头终于有了眉目。
首先,弹头想要爆炸,必须得是空心的,里边装填火药。然后还要有一个比较厚实的底儿,不能一开炮,直接就把弹头给炸烂掉。
诸葛亮的奇思妙想就在于他在这个“底厚壁薄”的弹头之中设计了一个“延迟爆炸”的装置,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掌心雷”的缩小版,或者也可以说成是一个中间肚大、两端口小的“小管子”。
“小管子”的内口是用蜡粘合着一个铅丸作为封口的,中间的大肚里边装的则是木炭碎屑,外口同样也用蜡作为封口。而后再将这个“小管子”的外口固定在弹头底部,管身则伸入弹头内部。
如此这般,开炮之时,炮膛内的火药瞬间产生的高温,能够融化“小管子”外口的蜡封,并将管子里边的木炭屑点燃,由此产生的热度,再将“小管子”内口的蜡封融化。
这个时候,“小管子”内口上粘合的铅丸可就是“活的”了,直到弹头击中目标,铅丸从“小管子”内口上掉落,进而使得燃烧的木炭屑落入弹头内部,引燃火药,发生爆炸。
那么问题来了。
在弹头飞行期间,如果木炭屑过早地融化了粘合铅丸的蜡封,会不会使铅丸也过早地掉落,进而使弹头过早地发生爆炸呢?
理论上……不会。
因为弹头在高速飞行的时候,所产生的惯性能够使铅丸一直贴紧弹头底部,即便是蜡封提前融化,它也不会掉下来。
这一种设计,是不是很酷?
即便是刘汉少,看过之后,除了为诸葛亮点赞,也找不到任何的问题。
但是也别高兴的太早,刘汉少找不出问题,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个学渣,而不代表问题真的不存在。
按照现在设计出来的这一种火炮与弹头,发射之后,弹头有可能会在空中翻转,如此一来,弹头内部的铅丸提前掉落,还真真是能够造成弹头提前爆炸。只不过从发射到击中目标,这个速度是很快的,所谓的提前爆炸,用肉眼去看,也不容易看出来。但是这个问题还会降低准确度,或者因为弹头无法实实在在击中目标的缘故而降低爆炸威力。
这一回可又让刘汉少找到了当师傅的“赶脚”。徒儿们哪,要是为师记得没错,在我们老家那边,甭管是枪膛还是炮膛,好像里边都有一种叫作“膛线”的东西。
谈到火炮制造,这个属于蒲元研究的科目,于是就老老实实地问了:“师傅,啥叫膛线?”
“膛线嘛,就是在炮膛里边,刻上一些线线,使得火药爆炸出来的气体,能够优先顺着这些线线往外喷,进一步,使得弹头能够根据喷气的方向,产生旋转。如此一来,弹头在天上飞的时候,就可以又快又稳,还不会乱翻跟头。”
“师傅呀,既然膛线这么好,那你快教教徒儿,应该咋做呗。”
咋做?
咱们有拉膛线的机器吗?
咱们有那么高硬度的钢具吗?
咱们要是啥活都让师傅干,还用得着费劲忽悠你们当徒弟么?
“孔子曰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小元啊,你现在也不小了,应该有自己的修行!”
结果是个啥呢?
蒲元虽然对刘汉少所说的膛线,有了一知半解之悟,但是苦无工具,无法制造。只能在铸造火炮的铜内芯的时候,直接在模具上做出四条阳线,这样就等于铜内芯里有了四条阴线,成型之后再打磨内壁,清洁膛线。但是因为没有专业“打磨膛线”的工具,想要制造一门这样的火炮,相当不易。据说蒲元已经回去闷头搞研发了,他也想像自己的师兄师弟那样,为建设美丽新大汉,添砖加瓦。
…………
从惊恐之中回过神来的军府各位老大渐渐镇静下来,但是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而后,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一点王闹闹打青州的“赶脚”,大汉有此神器,天下谁可与敌?
观看过火炮试射之后,诸葛亮又带着刘汉少与军府各位老大来到一间教室。这可真真是当年的北邙小学的教室,墙上还有黑板呢!
便在这里,诸葛亮带着蒲元,将他们师兄弟研发的“炮”这一利器隆重地介绍给了军府各位老大,其间不仅讲到如何操作使用,如何注意安全,甚至还讲到了自己研发之时的“心路历程、奇思妙想”,以及遭遇的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方式方法。当然了,在这之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刘汉少的一番吹捧,以及顺带着对蒲元师兄的一番表扬。
一群军府老大啊,搞得好像小学生一样,就听诸葛亮一个人搁那儿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由此可见这娃得嘚瑟成啥样。不过此时刘汉少可没有想过要踹诸葛亮,毕竟这个“炮”算是他们师徒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吧?所以先前刘汉少带着这些军府老大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此行的目的,为的也就是想像诸葛亮现在这样,能够好好嘚瑟一番。
任凭你娃再聪明,再嘚瑟,别人夸一句“这都是师傅教的好”,功劳还不是得算到哥头上?
呵、呵……
总统皇甫嵩,心有所感,有了这个玩意儿,即便大汉目前还是三面开战,也必然能够一一获胜。
皇甫嵩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再放心不下,留恋总统之位了。而后再想,假如自己退下来,接替自己总统之位的很可能是高节高大尚。当年就是他单骑镇守朱雀门,使陛下得以顺利干掉了董卓,也是他单骑入陈仓,劝说自己回归朝廷的,可谓忠肝义胆,智勇双全,要是由他来做军府总统,一定能够比自己做的更好。更何况,眼下汉正军名将如云,智谋如雨,装备精良,兵强马壮。想来,有这些兄弟们舍生忘死地守护着,大汉必能傲然于世!
尽管有一丝英雄迟暮的小失落,但是皇甫嵩还是很欣慰,偷偷瞅着刘汉少魁梧挺拔的背影,不由得暗想:“这才是我们大汉需要的皇帝!”
在听完诸葛亮上的课之后,需备部卫觊立刻向刘汉少奏请,想要成立“造炮兵工厂”。但是这件事儿,刘汉少没敢一口答应下来。毕竟现在这些火炮只是试验品,如果想要把它们变成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关键不在于炮本身,而在于制造的机器与工具。
所以嘛,这件事儿还真得好好和蒲元商量商量,看看他那边的研究到底怎么样了,制造工具、工艺、工序之类的事情,有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
与此同时,已经升任北邙军校副校长的高顺也立刻向刘汉少奏请,说是军校应该设立炮兵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否则就算炮造的再好,没人会用,也是白搭。
对于这一点,刘汉少可不否认,北邙军校早就分出了很多专业,尤其是还有“山地师”、“弓弩师”与“骑兵师”,为的也是培养各种专业的兵士。
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与火炮专业最为接近的就是“弓弩师”,但是“弓弩师”以前要么学习如何使用抛石机,床弩、车弩和船弩这一类,大型的、需要多人合作的远程武器,再不然就是学习臂张、腰张、踏张弩,或者弓箭这一类的单兵远程武器。总体来说,他们都是在学习上弦、瞄准,了不起了,再学一个抛石机所用到的增重减重,以此来改变射程的远近。
至于说火炮嘛……
旁的咱先都不说,就说得先在炮膛里炸一下子,才能将弹头崩出去。
唉……就这么在耳朵边“轰隆”一下,“弓弩师”的兄弟们能保证各个都不被吓尿,还能淡定从容的继续开炮吗?
所以呀,炮兵的训练很重要!
刘汉少不仅当场同意了高顺想要成立炮兵专业之事,并且还让高顺赶快派人来,把诸葛亮刚才试射所用的那一排“试验炮”拉回学校,以供兵士们训练所用,同时还让诸葛亮与蒲元一同前去军校,培训“炮兵教官”!
…………
眼瞅着自己这一堆心爱的“铁玩具”就要被拉走了,诸葛亮既自豪又不舍,然后便来到刘汉少身边,“扭扭捏捏”地说:“师傅,请您老人家给它们赐个名吧!”
粗话的,你师傅很老么?你娃是不是挨踹没够?
刘汉少刚想急眼,却又瞧见诸葛亮那么一副……反正就是那么一副比较衰的小模样吧,然后“慈祥的老父亲”便又“夺舍上身”。
哎哟……我可怜的娃,你这“不是被抢走了媳妇,胜似被抢走了媳妇”,委屈劲儿咋这么大呢?
于是刘汉少当着军府各位老大的面儿,站起身来,一把将诸葛亮搂进自己怀里,并且狠狠地拍了怕他的“后脊梁”,好像这样就能把自己“负一千八百多年的功力”传给诸葛亮似的。
军府的各位老大看到这一幕,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心里话说,他们师徒的关系如此之好吗?
蒲元原本也想扑过来,搂着师傅、师弟,感受一下“温暖的抱抱”,却又忽然惊讶地发现,以前堂堂师弟好像最害怕师傅犯矫情,总说师傅那个样子肉麻的要命,远不如让他们师兄弟挨揍来的痛快。但是此时此刻……也许堂堂师弟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些年下来,无形之中,其实他连师傅的矫情也学去了不少……
第759章 追魂炮与入魂弹
……………………………………
没出造币局的钱不叫“钱”,没出北邙山的炮就只叫“炮”。现在高顺要把这些“试验炮”带去北邙军校,训练炮兵了,不久的将来,这些炮或许就能装备到大汉的军队之中。
诸葛亮想请刘汉少给这些炮取个正经的名字,最好能够威风一点,嘚瑟一点,但是刘汉少取名字,往往得“随脑”,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脑袋瓤儿里会忽然想起个啥,包括他自己。
比如此时,刘汉少就琢磨着,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前生后世之时虽然有那么多的炮,可咱不知道究竟都是咋区分,眼前这一款,也不知道应该归为哪种类型。
后装式线膛炮?
这名字听着也忒绕弯弯了,而且一点都不威风!
于是刘汉少又去想火炮在大汉的发展历史,好像记得有过什么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炮、虎蹲炮、天字大将军炮……
咱的炮都已经是后装式了,甚至还有几条凑数的膛线,不管怎么说,应该也比它们厉害吧?要是取了它们的名儿,不仅涉嫌抄袭,还掉了咱自己价儿!
“追魂炮?”
刘汉少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连自己都有点疑惑。说好了不抄袭,咋还抄呢?咱可是大汉的皇帝哥呀,不是那种不高的作家和肥腻的编剧,对吧?
不过转过念头,刘汉少不禁又想,大汉的大炮历史书写到“日月神教”的时候还是很厉害的,名目繁多,种类齐全,不仅不弱于那些蛮族小瘪三,还有点引领当世的架势。在这之中,鼎鼎有名的“虎蹲炮”,便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戚将军发明的。为了克服发射炮弹之时,后坐力导致炮身弹跳,容易造成自伤的缺陷,所以便在大炮前身加装了两只铁爪,后身加装铁绊,开炮之前,先将大炮牢牢地固定在地上,因为形似蹲着的老虎,故曰“虎蹲”!后来为了帮助半岛上“那一**”,发生了从陆地一直打到海上的大战,“虎蹲炮”大展神威,打的倭奴直接亮出了压麻牒,大喊着:“爸爸,不要啊!”
可惜呀,再到后来,后院里的小猪尾巴蹿进前院之后,便发生了大踏步的倒退。小猪尾巴们先前也吃过不少大炮的苦头,也许是害怕自己变烤猪,不仅毁坏了大量的先进火器,甚至把“日月神教”记录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资料、图纸、文献,全都付之一炬。再加上后来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终于等来了蛮族小瘪三们威力更加强大的火炮。
在这之中,最为可怜可笑更可恨的,便是这个所谓的“追魂炮”。蹿进前院的小猪尾巴们不学好,妖魔鬼怪的屁事倒学了一大堆,比如犯人砍头,非得挑“午时三刻”,说是这个时辰乃是“阳气”最重之时,也是与“阴气”交接之时。所以砍头之前,点上三声“追魂炮”,不仅可以计时,还可以用来“驱阴驱煞、避邪祛秽。”
别人用炮欺负人,它们用炮糊弄鬼,这要是不挨揍,好像反而没处说理了。
“追魂炮!”
一念及此,刘汉少复又肯定地说了一遍这个名字,他就是想告诉诸葛亮这个“孽徒”以及将来的、所有的大汉百姓,大炮就得用来追敌之魂,不是用来吓唬鬼的!
…………
“好!这个名字取得好!果然还是师傅厉害!”
诸葛亮适时地送上马屁,不过也不全是“屁”,因为他也真心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很霸气,也很冷酷!
如此还不算完,刘汉少紧跟着又说:“至于咱们这种会爆炸的弹头嘛……因为它炸起来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