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53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453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咋回事?
  难道是咱们跑偏了?
  别忘了,咱们现在可是有指南针的,所以跑偏这回事,基本不会发生。
  真正的原因是,所谓的“匈奴龙庭”,是建造在安侯河旁边的,但是安侯河一共有三条支流,其中两条发源于燕然山,而另外一条则发源于狼居胥山,所以在这“两山三水”之间,都算是漠北“溜达一族”的中心。
  但是,对于吕布来说,这里边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从“玉龙城”向北,横穿大漠戈壁,最快的办法自然是走最短的直线,而走直线的结果本身就是更加对准了狼居胥山。
  第二个问题就是,虽说“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大汉每一个将领都渴望立下的功劳,虽说霍骠骑与窦大将军也都得到过“冠军侯”的封号。但是霍骠骑“封狼居胥”,乃是年少成名,勇猛无敌,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深受后人敬仰。然而窦大将军“勒石燕然”之后,居功自傲,跋扈恣肆,后来甚至欲谋叛逆,也只落得收官去职,被迫自尽的下场,为后人所不齿。
  所以呀。
  现在吕布既然带着兄弟们千里奔袭,想要为重骑旅再书辉煌,两座山头由他选,他应该选哪一座?
  再说了,就算咱的目标是“马踏龙城”,可也不能像开火车似的,“直补愣登”的磓过去,然后把门一关,说这地儿归我们了,你们谁想进来参观,得用脑袋买票,对吧?
  再所以呀,这一次的奔袭行动,吕布还真不是“夜壶一热,就想拎着脑袋”冲过来,人家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小计划……
第753章 伪林邑王表忠心
  ……………………………………
  依照吕布与重骑旅现在所处的位置来看,距离狼居胥山正好还有四百里,如此,算上与“好水城”、“玉龙城”之间的距离,正好就是一千二百里。由“玉龙城”回“尚义城”所在的弹汗山,是六百里,再由弹汗山回到塞内代郡或是上谷,又是三百里,加在一起,合计两千一百里。
  在这之中,大漠戈壁大约是八百里,而“好水城”基本就是大漠戈壁的中间位置,可是吕布接下来想要前往狼居胥山这四百里,恐怕不会好走,因为已经到了漠北了呀!
  那么要在此地建城的话,又该叫个什么名儿才好呢?
  “望狼城。”
  狼崽子们,没想到吧?你吕爷爷来了!
  按照吕布的计划,首先自然是尽快穿过大漠戈壁,到达狼居胥山。鲜卑左右部偷袭过“尚义三城”之后,虽然蹿的很快,但是对于重骑旅来说,就算追不上他们,也不会落下很多。
  所以第二步计划就是趁着他们在漠北立足未稳之机,先冲过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到他们回过神来,调集大军尾追重骑旅之时,就像火烧弹汗山那样,在两山三水之间,带着鲜卑大军左右乱跑,到处乱转。
  最后,寻机突袭龙城,并把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接下来嘛……吕布相信自己的大舅哥与二舅子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也一定不会来的太晚。等到那个时候,大军在外把卑奴一围,自己在内,再给他们来个中间开花!“马踏龙城”这份头功,谁还敢说不是咱们重骑旅的?
  站在还没影的“望狼城”,预想着接下来无休无止的战斗,吕布“臊情大发”,帮着任红昌紧一紧甲胄,再裹一裹披风,不容辩驳地说道:“往后我走哪儿,你就跟到哪儿,一步都不许落!”
  …………
  吕布豪情万丈,并且相信自己的“舅哥儿”们不会让自己失望,但是赵云接到吕布传回来的消息,都快气疯了。
  吕奉先这个瘪犊子,不是人造的玩意儿!
  既然当年你抢走了小红姐姐,那就对她好点呀!
  打仗这种事儿,流血拼命,危险万分,你说你带她去干吗?
  你想马踏龙城,你想威震卑奴,你想去疯,想去死,都随你的便!可是……
  算了……
  其实赵云也知道,之前要跟着吕布一起出击,就是任红昌自己的主意,他也拦不住。可是到了这会儿,他除了骂几句吕奉先,还能怎么办?假如自己不是北线元帅,不是身负重任,也许早就跨马挺枪,追着他们去了漠北了,说什么也要保护好小红姐姐。
  可是现在……难道是自己变得冷血了?连小红姐姐的安危都可以不顾了吗?
  不,一定不是这样的。只是自己担负着国家重任,百姓安危,没办法像吕奉先那么任性,或者说洒脱罢了……
  赵云心中很是愤怒,也很是纠结,偏偏表面上又不能显露出一丝一毫,因为他是北线元帅,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军心。随后更是将吕布私自率领重骑旅出击的行为说成是“北线前敌元帅部”的命令,如此,既可以鼓舞军心、民心,也可以为“小红姐姐的老公”打一下掩护,免得将来不得不军法从事,砍了他的脑袋!
  但是赵云可不敢欺瞒刘汉少,只能用私信的方式将这回事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他的大哥,同时也派人告诉了他的三弟文聘,就是想着万一刘汉少要是生气了,非要处置吕布不可,到时候也能让文聘和自己一起从旁劝说劝说。
  但是参谋长荀攸出主意说:“我的元帅哥,单纯的求情,显得太单调,乏善可陈嘛。您不如先卖卖惨,再来一番豪言壮语,立个军令状啥的。如此一来,保证能让吕奉先那个夜壶脑袋安安稳稳的长在他的脖子上。”
  赵云心里话说,我咋卖惨呀?咱们北线,幽州、并州有这么多农场、兵团,军粮一点都不缺,武器装备就算暂时还不能和南线、水军相比,但是打一群卑奴也绰绰有余了。要说发军饷……谁敢克扣兄弟们的军饷,我先摘了他的脑袋……
  “哎哟我的元帅哥,傻呀?别拿咱有的说呀!单说咱没有,或者是看上去嫌少的。比如棉衣。北边那么冷,撒尿成冰,兄弟们只有一身棉军装可不行。还有霹雳箭、掌心雷,这要是打起仗来,谁知道得用多少呢?往外扔一百颗总比扔十颗的威力大吧?另外咱还可以要马车,只有强大的运输能力才能保障后援补给,也才能保障获取胜利,对吧?”
  赵云纠结地瞅着荀攸。还别说,你娃说的倒是都在理,可是我要是这么跟我大哥忽悠,到底是跟着你学好了,还是学坏了呢?
  先甭管赵云想没想明白,自己究竟是学好还是学坏,刘汉少和文聘这哥俩收到他的“卖惨信”之后,不约而同地大骂了一顿吕奉先,而后却又是一边骂,一边帮忙准备东西。
  缺棉军装是吧?
  给哥找!
  甭管是棉的、皮的,还是羽绒的,把能找出来的储备都给哥送去北线。
  缺霹雳箭和大马车是吧?
  给哥运!
  马车拉着霹雳箭,到时候车也不用你们还了。
  还有,还有还有……北线那边太冷,多运送一些猛火油过去,照明取暖都能用……还有马车的铁轱辘,漠南漠北可都没有水泥砖路,尤其是戈壁上的碎石子,最容易毁坏车轮了。正好咱们前些时候不是下令马车不许用铁轱辘,还收缴了一批么?
  都给哥集中起来,送到北线去!
  文聘更绝,命令第六军进入备战状态,必须做到随时都能支援上北线。而且冀州还有“海渔兵团”,是专门出海捕鱼,回来做成罐头、鱼干之类的食品,属于高级补充型军粮。多装多拉,给三哥往北线上运!
  更甚至于,文聘把刘姠所乘的四轮大马车的车厢都给拆了,改装成能拉货的车,一并送去北线。
  刘姠当然没意见了,“小红姐姐”打小也是她姐姐呀!所以主动出面,号召冀州各界的“有力人士”和他们各家的“大老娘们”,为了驱逐卑奴,捐钱捐物捐马车!
  哎哟喂,为了吕奉先这么一个夜壶脑袋,可算是让刘汉少哥仨操碎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吕布是“他们家”的女婿呢?
  …………
  就在北线准备“过冬”的同时,南线却在积极准备“入冬”,然而此时却又传来一个噩耗,三十一师臧霸所部,在试图打通“雾湿岭”的战斗中,辖下旅长牛盖,遭遇“右虎军”埋设的霹雳弹伏击,被炸身亡。
  也许有人会说,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何况咱们有好些个师长,甚至是副军长和军长,都牺牲在了战场上,现在“区区一个”旅长,应该用不着大惊小怪,是吧?
  是个屁!
  随着汉正军武器装备的提升,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在战场上的伤亡率已经大大下降了,有时候一场仗打下来,阵亡几个兄弟都觉得“稀奇”,甚至于领兵的将官都要遭到训斥!
  再者,也许在别人看来,真的体会不到太多的悲痛,然而王闹闹却被疼坏了,因为……因为南线上基本没有人知道,牛盖其实是牛敢的兄弟……亲的,唯一的。
  作为王闹闹的“忠实狗腿”,牛敢牛大胆,打小就替王闹闹冲锋陷阵,即便是操练的时候对阵赵云、文聘或是陈冉的队伍,也从来没怂过。即便是打输了,挨揍的时候,也可能会扑到王闹闹的身上,替他挡一些棍棒。
  那个时候牛盖没资格跟王闹闹他们一块玩,因为是小屁孩嘛,他哥都不稀得带他。后来从学校毕业,也没被分去凉州,因为汉正军很少有本地当兵的,也不要亲友“扎堆”。所以牛盖就被分去了当时的十七师,而后又护送着全柔,加入“琅琊游击大队”,一路走到如今。
  王闹闹从凉州调任南线之后,还曾经告诉过牛敢,要他放心,说自己会照顾“老弟”的,但是王闹闹食言了。牛盖别说靠着“闹哥”升官发财了,平时甚至连他的面都见不到。一直到“闹哥临钦城”,三十一师向王闹闹报到,牛盖这才见到了想念已久的“闹哥”。然而王闹闹所谓的照顾,就是偷偷请牛盖吃了一顿饭,就像小时候抢到好吃的,不忘分他一口一样。
  谁又能想得到,一转眼,这个“老弟”就没了……
  生平第一次,王闹闹觉得自己有了一份亏欠,也许无关对与错,可自己就是欠下了。
  所以攻打“象林”的时候,王闹闹一反常态,很是严厉,甚至给徐庶下令,即便是炸平“典冲城”,也必须打下来!
  这个“典冲城”就是所谓的“林邑都城”,当初刘备攻打这里的时候,嫌弃的不要不要的,后来经过修缮,倒是比从前看上去更像那么回事了,然而在霹雳弹、霹雳箭面前,还是不值一提。
  事实上,当时苏飞所面对的最糟糕的情况还不止如此,那个先前被打蹿的“伪林邑王”范雄,得知又是朝廷大军,又来收复象林,居然也从藏匿的“占山”之中钻了出来,联合其他的族人,趁机从苏飞身后爆了他的菊花。
  而后,苏飞被登陆的汉正军兵士生擒,范雄居然也跑到王闹闹面前邀功,还说自己对汉室忠心耿耿,前番还和朝廷叛逆大战一场,奈何叛逆刘备势大,自己无力抵挡,所以才决定暂时战略转移。这不是朝廷大军一到,自己就立刻出击,配合作战了嘛。不过自己所立下的也都是微末功劳,与王副元帅所立的大功相比,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第754章 学兄学弟学挖坑
  ……………………………………
  “典冲城”的“王宫”里,王闹闹端坐在“王位”之上,这可不是说王闹闹的胆子已经大到了想当“王”的份上,而是因为刘备把这里收复之后,又改成了“县府”。但是呢,因为两军交战,使得“县府”之前也没有很好的运转起来……干脆直说吧,这地儿之前就是苏飞常坐的位子。
  然而现在,这里之前的两个“主人”,都只有站着的份儿,坐在位子上的却换成了王闹闹。
  苏飞被绑着,就站在王闹闹面前,还是一脸的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样子。那意思好像是在说,要杀便杀,少说废话。
  而范雄则带着他的一干“忠贞之士”,仍旧喋喋不休地向王闹闹讲述着自己忠于汉室的鬼话。
  王闹闹心里话说,粗话的,你这是看哥心情不爽,特意赶来为哥解闷的么?于是便问道:“哥的确是来平叛的,这个真不错,可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是哪头的了?”
  也不知道是范雄的汉话学的不好,理解不了王闹闹话中的讽刺之意,还是脸皮太厚,感觉不到“这种刺”的刺激,居然还信誓旦旦地说:“没忘!我一直都是咱们大汉这一头的!这些年也是我一直为咱们大汉戍守边塞,震慑蛮夷!”
  “咱们大汉?”
  王闹闹品味着这句话,再瞅着黑不溜秋,除了身上的毛少一点,比之老猴也高大不了多少的范雄,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转而却又问被绑在一旁的苏飞:“丢人不?”
  苏飞脸憋通红,却还是闭口不言,王闹闹复又戏谑地说道:“啧,啧,啧……好歹也是咱们大汉堂堂的一个水军将军,居然被这种货色给爆了菊花……”
  一听这话,苏飞两眼冒火,恨不得马上咬死王闹闹,然而王闹闹却又不紧不慢地说:“哥知道,你心里不服气,觉得哥是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了呗。哥可以放你回去,将来咱们在兴霸城再好好打一场,可是你要给哥记住,不管走到哪儿,咱们都不能栽在这种人手里,因为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咱们大汉更丢不起这个人!”
  便是如此,王闹闹一边扯着闲话,一边走到苏飞身边,解开了他的绑绳,甚至还把自己的佩刀塞进了他的手里。
  王副帅疯了吗?
  怎么把刀塞进敌人手里了?
  甭管旁人多震惊,李进丝毫不敢大意,立刻手按刀柄,站到了王闹闹身边。苏飞同样诧异地瞅了瞅手里的刀,这是想要我自刎么?可是再瞅瞅王闹闹,就是这张脸,刚才还把人气的想咬死他,此刻的笑容居然是……慈祥的?
  好像明白了……
  …………
  就在“典冲城”的“王宫”之中,王闹闹在发笑,有的人还在发呆,苏飞猛然抽刀,照着旁边试图逃跑的范雄便砍了过去。
  范雄人头落地,苏飞仍不解气,居然一口气砍掉了十六颗脑袋,把跟随范雄一起前来邀功之人杀了个干干净净!而后狠狠地吐出一口浊气,喝了一声:“好刀!”
  “哈哈哈哈……”
  王闹闹开怀大笑,继而又很嘚瑟地说道:“那当然了!知道哥这一把的来历吗?这可是咱们大汉的皇帝陛下亲赐的大兴刀!”
  在场的很多兄弟听了王闹闹这话,脑门黑线,心中同曰:“这位王副帅,您都已经是南线副元帅了,有把大兴刀,还至于这么嘚瑟么?我们很多人也都有的,好吧?听说陛下家里还囤着半仓库呢!”
  可是兄弟们转念再想,无论大兴刀有多少,每一把都代表着陛下的认可与信重,这不仅仅是一份无上荣誉,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是咱们汉正军护国卫民的无声誓言!
  于是乎,凡是有大兴刀的兄弟,都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像王闹闹一样“嘚瑟”。
  苏飞闻听王闹闹之言,寻找着刀上的铭文,果然看到了“大兴”二字,不知心中作何感慨,而后还刀入鞘,猛然跪倒在地,将大兴刀托举在王闹闹面前,沉声说道:“罪将愿降!”
  “什么降不降的,都是自家兄……”
  “等……等会儿!”
  还没等王闹闹继续忽悠苏飞,徐庶突然站了出来,义正辞严地说:“学兄此举,颇为不妥!咱们汉正军连苛待俘虏都不许,学兄怎能随意打杀?如此做法,岂不是违背校长教导?难道学兄就不怕总督教部将你请去问话吗?”
  “打杀俘虏?谁呀?”
  王闹闹装了个迷瞪,还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